中南大学复习题、辨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复习题
辨析题部分
(绪论)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黑格尔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地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这一说法不正确。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

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它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批判它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观点正确。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苍白幸运的偶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及其规律)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这一说法不准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通过人类长期实践证明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通过实践,思维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辩证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武器。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是一种片面夸大电脑作用的机械论观点。

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同人类所谓有着本质区别。

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创造性;他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
果。

人类思维则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工具,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取代人类思维。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性之中,通过特殊性来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混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1)发展的含义:发展是指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

(2)联系的普遍性蕴涵着发展的永恒性。

这是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变化的结果包含着事物的发展。

所以,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变化的永恒性。

客观世界的永恒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为实践和科学进展的成果所证实,生物进化论充分说明发展的永恒性。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说,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没有顶点,没有止境;但是就某个具体事物来说,发展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只能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

无数事物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永恒性和无限性。

(3)发展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维、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考察整个世界时发现,"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5.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片面认识。

主观能动性及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认识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

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前提。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我们有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都是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为基础,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

只有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所欲为,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才会产生主观主义,进而导致唯心主义。

只要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起来,就可以避免和克服主观主义,不会导致唯心主义。

6.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这一说法不对。

.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即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
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

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意实现。

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错误。

在认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这就是说,两者都坚持可知论的立场。

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结合起来,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三,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说明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2.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

(1)材料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

(2)材料的大意是:感知也依赖于客观事物,有了客观事物才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没有客观事物哪里会有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呢?这段话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人的感知依赖于外界客观事物;第二,人的感知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因此,该材料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

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其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

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

6.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这一说法错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
过程。

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

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既相区别,又相互促进。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深入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

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要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在信息时代,社会的本质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额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人们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它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基于计算机网络而建立的关系体现了当今时代人们之间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科学是指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非实体性要素。

科学技术在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要成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必须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它渗透到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

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的生产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同实际生产的结合。

那种把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3.只要物质文明搞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虽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毕竟是两回事,不能认为,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就上去了。

因为,物质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发展水平的现实表现,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但二者毕竟是两回事,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代替。

因此,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4.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5.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等造成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6.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其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一起,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

论断正确。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涵不同。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强调的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态。

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必然要有市场,但是有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

只有当市场机制对价格和生产者的经营活动能直接起调节作用,从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这一说法不准确。

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

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3.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这一说法不准确。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却不是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是因为,劳动并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要素。

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但有劳动这一要素,而且土地、设备、
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创造社会财富做贡献,因此,劳动和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但就价值创造而言,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此,要把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区别开来。

4.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这种论断不正确。

劳动力是存在于健康人体中的一种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是人们运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是劳动能力的耗费和发挥。

劳动的存在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

所以,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

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

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不能把两者混为一体
5.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 “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这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这一理论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或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协力,创造了价值,因而三种要素各自的所有者都应取得相应的报酬: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

这一理论显然是错误的,其根源在于混淆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本质和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通过劳动创造出包括c、v、m在内的价值,但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的报酬,而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通过资本主义流通过程,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得到了实现,并在不同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利息、地租就是同一剩余价值转化的不同形式,是不同剥削集团之间分割剩余价值的结果。

“三位一体”理论把资本主义各种收入源泉硬化为不同的生产要素,割裂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歪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就需要有两种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

”“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持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的竞争。

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首先,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条件。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垄断形成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不可能消除竞争。

其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维持。

垄断组织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最后,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