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劳动社会保障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劳动社会保障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摘要] 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管
理模式。
“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首先从课程入手,根据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为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课程体系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随着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劳
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仍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
和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
近年来,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上普遍加大了力度,教学条件逐渐改善。
然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
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课教师各自为战,为了应付差事,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管理。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师授课的纲领性文件。
近几年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
障专业的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
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管理管理改革的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管理目标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实践教学管理客体的分类化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的客体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人与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
在教学实践中,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
课程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纽带,又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为科学管理奠定
基础。
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基本实验课程。
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是专业技能实验课程。
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
三是综合性实验课程。
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
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每
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
制定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避免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
其次,教学大纲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根据大纲规定检查教
师的实践教学情况。
注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严格遵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3.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组成。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
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
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没有相应学分,大学生不得毕业。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
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
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 徐鹏,王丽娟,文星跃: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