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①液体压强的特点?(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②液体具有压强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导致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气体和液体类似,同样具有流动性,空气中是否也存

在着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引入《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在与大气接触,如何来证实大气

压存在?

演示实验:教师给出实验器材,玻璃管、纸片、水,同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将玻璃管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并倒置过来,学生观察发现玻璃管中的水不会漏出到地面。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现象教师总结,给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大气压的测量

多媒体展示:教师多媒体出示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开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引导学生观察铁桶的变化。学生观察发现铁桶被压扁了,进而体会到大气压的作用,以及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如何测量?(根据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进而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教师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相关实验器材:水银、玻璃管等,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记录在竖直和倾斜时支持水银柱高度的变化。

学生会观察到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

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管子倾斜,竖直高度差也不发生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分小组讨论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

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出大气压具体数值

p0=ρgh=1.36×104kg/m3×9.8N/kg×0.76m=1.013×105Pa。)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结果,教师讲解大气压的大小: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进行实验,将此时的大气压记为标准大气压p0。明确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105Pa。

环节三:巩固提升

教师出示问题,屋顶的面积很大,大气对屋顶非常大的压力为什

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上下表面压强相同,两面受力等大反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大气压测量方法及数值大小。

作业:大气压对于人类生活非常重要,查阅资料寻找大气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并思考如果大气压不存在,人类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参考答案】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比如塑料吸盘挂钩可以用来悬挂重物,我们可以利用吸管喝饮料,还有茶壶的盖上都有一个眼儿,用来和空气连通,利用大气压才能倒出水来等等。

2.请问应该如何保证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演示实验能够在课堂中完美的呈现?

【参考答案】

如果想要在课堂中完美的呈现一个演示实验,就需要我们在授课之前做好十分的准备。首先我应该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准备好,包括玻璃管、纸片、还有带有一定颜色的液体等等。其次,在授课之前作为老师应自己先多做几次实验,保证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同时检验器材的可行性,挑选更加合适的实验器材。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准备就能够保证演示实验的完美呈现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回顾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轴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在提升重物时,轴会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教师提出问题:那动滑轮和定滑轮有哪些特点呢?由此引入本堂新课《滑轮和滑轮组》。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提出问题: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可以省力?所用的力和需要移动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使用定滑轮需要的力较大,还有的认为动滑轮需要的距离较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提问学生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滑轮、用钩码做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距离)组织学生组装滑轮,进而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应该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

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组内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①用弹

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G;②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重物移动的距离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用箭头标出重物移动的方向、拉力的方向;③换用动滑轮重复上一步骤;④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以上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组织学生根据多媒体上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分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由小组代表反馈实验结论,教师补充完善,从而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2.滑轮组

教师提问:如果既要改变力的方向,又需要省更多的力,需要怎么做呢?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根据上述结论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教师补充: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问学生:仔细观察自行车,看看它上面有几种简单机械,分别说明它们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

①定义不同:定滑轮是固定的也就是它的位置不会改变;动滑轮跟被拉起的物品一块运动。

②用法不同: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