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分析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面临洗钱和恐怖融资的风险和威胁
的程度日趋严峻。
洗钱活动极大助推犯罪力量的非法行为,威胁了正常的国际经
济秩序和政治稳定,成为国际政府组织打击的对象。
由于洗钱活动背后都隐藏着
重大犯罪行为,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稳定,需要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必须采
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
关键词: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分析
1我国反洗钱监管现状
1.1缺少成案线索
商业银行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分析要有线索。
目前,部分客户对身份识别和
尽职调查工作配合度不高,客户利用网银或手机银行等非临柜方式开户,外籍人
士利用护照开户的人证合一无法验证,这些问题都给银行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带来困难。
1.2对监测人员的“专业性”依赖程度较高
每个分析人员敏感度、专业水平、判断经验、工作习惯不尽相同,工作质量
存在差异。
甄别案例,不是在系统简单地按分析、排除、上报按钮,要发送尽职
调查、撰写上报报告、填写排除理由。
据统计,每个分析人员每天保质保量去完
成一份可疑案例,最多甄别30笔。
若不加强培训和规范业务流程,很可能会出
现可疑交易排除理由不合理、不充分,甚至出现错报、漏报的现象。
1.3客户身份识别和监管不足
中国商业银行的客户识别基于本地销售点的初步识别:由于本地销售点的业
务活动有限,基层网点通常仅进行形式检查,不进行尽职调查,也不进行持续的
客户识别。
除了商业银行的主动性缺乏之外,员工识别能力不足和对客户风险进
行分类的含糊标准也导致客户识别实施不力。
1.4监测链条的信息割裂
很少有洗钱犯罪分子会只利用一家银行的账户实施资金的转移。
各商业银行
的监测分析分段开展,只限于在本行范围内。
当前交易品种庞杂,交易渠道创新,但交易流水中无法直接获取银联、网联、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手信息。
因
监测链条的信息断裂,造成金融机构无法顺藤摸瓜,准确锁定涉罪类型。
很多可
疑案例因特征不明显、证据不充分,被排除或未能及时上报,客观造成了金融机
构管理资源的浪费。
2商业银行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措施
2.1建立风险为本的内控制度
中国商业银行的洗钱监管体系仍处于“以规则为基础”的阶段。
对规则的过度
依赖导致资源浪费和对洗钱活动的不良控制。
由于互联网上金融资源的外流,商
业银行洗钱监管的成本增加了,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对洗钱的监管,商业银行
正在引入“风险为本”的内部控制系统,有效降低成本。
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完善包
括通过互联网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反洗钱内部控制体系,并将“风险为本”
原则转变为合理的内部约束条件,尤其是在评估洗钱风险,识别客户,检查可疑
交易,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评估产品等方面,充分体现“风险为本”的原则,在
涉及打击洗钱活动的高风险地区,行业和客户之间分配监管资源,降低了商业银
行监督反洗钱活动的成本。
商业银行的“风险为本”反洗钱系统应基于以下方面: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商业银行应根据行业,市场和产品面临的各种洗钱风险
进行合理评估,确定洗钱的危害程度,演变和后果,并建立模型结构,为内部洗
钱风险的控制奠定基础。
2.加强制度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打击洗钱的内部控制
制度应在最高层次上抓好,以互联网金融业务为重点,加强对商业银行洗钱监管
主要内容的体制结构完善。
3.合理配置资源。
商业银行对洗钱的监督应按照建
立制度,向高风险地区,市场和客户提供资源的要求,合理地将洗钱监督资源分
配到风险评估模型中,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减少反洗钱活动的成本。
2.2增加客户身份识别的深度
客户识别是商业银行对洗钱活动进行监督的先决条件。
商业银行对洗钱活动
的监管深度取决于客户识别的深度。
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商业银行专注于改
善“非面对面”的客户识别。
增加客户识别深度。
1.添加远程审计功能,即当客户转移大量资金或重复支付五笔或更多小额款项时,付款终端添加远程审计功能,
同时增加人、证、指纹三合一的转款模式,需要发送自己的视频,ID和指纹验证
以转移资金,以确认交易的使用及其用途。
2.客户开户时,除了提供身份证之外,还必须提供支持性的身份证,例如社会保险金和储备金。
如果没有存款证明,则客户应继续关注并确定该客户为高风险客户,始终跟踪帐户中的资金。
3.一
旦发现客户歪曲了他们的个人信息,将其欺诈行为记录为会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的
个人贷款,并最终将客户的身份信息包括在基层网点绩效评估中和一级分行的年
终绩效考核中,完成度较低的减少贷款资源和工资等级。
2.3扩大“集中做”外延
“集中做”不仅是集中上收人员和业务处理的字面概念,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概念。
首先,随着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的不断扩大,应扩大资金监控领域,将
客户利用支付机构、互联网平台、特定非机构产生的交易纳入到监测领域,在反
洗钱风险管理系统中不断完善对方交易对手的信息抓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集中开展反洗钱宣传工作,可以明显增强业务条线和支行的反洗钱履职意识,为
监测人员提供洗钱案件线索,提高甄别效率。
最后,集中预警,有效遏制洗钱风险。
根据监测中发现的可疑线索,总结最新洗钱犯罪手法变化,发布风险提示函,对高风险客户和业务及时采取管控措施,有效遏制洗钱犯罪。
2.4提升“系统做”的效能
在金融机构对可疑交易的管控力度不断增强的同时,洗钱团伙也不断变换作
案手段和工具,更新迭代洗钱犯罪手法。
当前这种反洗钱形势不仅考验了金融机
构反洗钱监测人员的甄别分析水平,也对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1.金融机构应不断优化现有模型条件及参数,定期对现有预警特征的准确度
进行复盘。
第一,统计各类单一特征提出可疑案例后的上报率和排除率,至少每
半年进行一次,对于排除率较高的模型结合排除理由进行调整或调高预警阈值;
第二,对于明确涉罪的模型,统计其最终上报的涉罪类型与预警涉罪类型的匹配度,对模型产出率过低的或预警率高、成案率少的模型,修改其模型设置,提高
其命中精准度。
2.利用人工智能作为有效辅助手段,协助开展可疑案例甄别。
通
过神经网络模拟人工审定习惯分析案例涉罪类型,在人工甄别前过滤相关案例,
减轻人工甄别压力。
2.5规范人工甄别流程
甄别可流程分为监测预警、背景调查、数据分析、尽职调查、结果验证、案
例处理六个环节。
在监测预警环节。
查看系统案例触发的成因,明确后续分析方向。
在背景调查环节。
整理涉及人员基本信息,调查企业经营背景、社会舆情和
手机号码使用情况。
在数据分析环节。
整理涉及人员账户交易情况,综合判断可
疑账户交易属性。
在尽职调查环节,罗列身份及账户使用可疑点。
在结果验证环节。
核实客户尽调反馈信息,查看真伪。
在案例处理环节,判定成案理由、调高
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通过这六个流程的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减小人工甄
别差异,提高了监测分析的效率,保障了案例甄别的质量。
3结语
近年来,国际反洗钱形式日渐严峻,特别是反腐败引起的洗钱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完善我国反洗钱监管体系,与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银行业反洗钱工作
情况相比,我国的反洗钱监管还存在一定问题,除了建立风险为本的内控制度、
增加客户身份识别的深度、结合大数据技术提高监管成效之外,还需要学习借鉴
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业反洗监管体系,提高银行业反洗钱效能,发挥反洗钱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蕾.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新思路[J].中外企业家,2019.
[2]郎晓芬.开展反洗钱工作需对客户进行立体化识别[N].农村金融时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