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明朝皇家清明节祭祖秘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历史】明朝皇家清明节祭祖秘闻
清明,是祭祀先人亡友的日子。
清明节在二千多年前的西周时就出现了,系传统的
“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
但过去清明节的
日子并不固定,也不只是一天。
由于清明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或4号,或6号,后来为了统一,祭祀意义上的“清明节”就约定俗成在4月5日这天,成了“标准时间”。
民间风俗,在5日前十天后八天,都算清明。
南宋吴自牧著写的《梦粱录》一书中记载,当时的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此即古诗所谓,“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民间扫墓祭祖如此重视,皇家对清明自然更视同非常。
下面以祭大明王朝头一代、明
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为例,看看皇家祭祖陵是怎么样一种排场。
清明祭陵为明“三大祭”之第一祭
在明朝,祭祀祖陵的仪式相当严格。
《明仁宗实录》记载,洪熙元年二月(公元1424年),朱高炽派敕守南京的驸马都尉沐昕去祭祀孝陵,“自今孝陵四时祭祀,命尔行礼,
必诚敬请清洁以裕神明,不可纤毫怠忽”。
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朱元璋的孙子。
那时大明王朝的都城已迁往北京,但他不敢忘记祭祀南京的孝祖陵。
从他的口谕可知,大明王朝对祭祖陵丝毫不敢大意,虔诚万分,因为那牵涉到神灵保佑之大计,事关国体。
皇家陵寝,除了忌辰外,四时八节都要祭祀,但重点不同,各个朝代的礼仪要求亦有别。
《明会典》记载,建文帝朱允?初年,定孝陵的祭祀安排为“五小祭”、“三大祭”。
由主管祭祀的太常寺具体操办负责。
“五小祭”里包括朱元璋(闰)五月初十、马皇后八月初十这两个忌日;“三大祭”,就是指清明、中元、冬至三大节气,其中,清明祭陵为“三大祭”之第一祭。
历史
近臣在参祭时要“跪拜”敬礼
“三大祭”都是“日祭”,使用“牲醴”。
“牲醴”就是要用动物作为祭品的祀制,
而不是简单摆几个果盘,烧几炷香就可了事的,大小官员也都得参加,皇帝是全国人民的
祖宗嘛。
明万历年间进士顾起元所著的《客座赘语》记载:“凡三大祭,用祝版。
已上祭
祀俱百官陪祭,遣备武臣行礼。
”顾起元官至吏部侍郎,这些文字应该是他陪祭时的亲眼
所见,亲身体会。
祭陵过程中,官员的行为举止得有分寸,连怎么走都有规定。
《明会典·山陵遣祭仪》记载:赞引引遣官由殿右门入,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赞
引引遣官就拜位,执事捧香合至香案。
赞引赞诣前导遣官至香案前跪,赞上香,遣官三上香。
讫,赞复位。
赞四拜(通赞众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
执事捧帛爵,各跪献
于御案前。
讫,赞跪拜(通赞众官皆拜),赞读祝。
读讫,赞府伏、兴、平身(通赞众官同),典仪唱行亚献礼仪(仪同初献,惟不奠帛、读祝),唱行终献礼(仪同亚献),赞
四拜。
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瘗位,赞礼毕。
从这个祭仪规制来看,程序比现代追悼会的“三鞠躬”要繁烦得多了,仅从主祭官员
的动作上就知道不能马虎,要跪、捧、伏(趴地上)、平身,四拜方止。
行祭中不能咳嗽以免“惊驾”
祭祀时还不能乱说话,言语方面有明确规定。
《明会典·山陵遣祭仪》记载的《祝文》,共有24个字:如在清明节时,祝文是这样的——“时维仲春,雨露既濡,追念深恩,不胜怵惕,谨用祭告,伏惟尚享。
”
霜降祭:“时维季秋,霜露既降,追念深恩,不胜凄怆,谨用祭告,伏惟尚享。
”
中元祭:“气序流迈,时维中元,追念深恩,伏增哀感,谨用祭告。
伏惟尚享。
”
冬至祭:“时维冬至,雨露既濡,追念深恩,伏增哀感,谨用祭告,伏惟尚享。
”
由于明陵后来越来越多,要祭祀的“祖宗”也越来越多,清明时的祭仪就越来越形式了,要套用固定的语言程式,如《祝文》,只是根据陵墓主人的谥号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其他内容都是一样的——开始糊弄祖宗了。
不仅不能乱言语,行祭时连咳嗽都不准的。
如果有人咳嗽,或是弄出声响来,往往会
遭到内侍官员的严厉训斥,警告他不要“惊驾”。
有的官员为逃避祭祀之辛苦,常常在清
明节时称病请假,躲起来不参加。
祭陵时泄露皇家秘密
平时官员是不得入陵的,所以,祭陵有时也成为有心文官考证野史传闻的绝好机会。
如,民间传讲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妃,生下朱棣后,?妃被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用“铁裙”之酷刑活活折磨死了,朱棣从小被马皇后抱到身边,便成了马皇后亲生儿子,后来朱棣当
了皇帝后,对?妃十分怀念,便在孝陵内给她一个特殊的灵位,位列马皇后之旁边;又在
南京修建大报恩寺以纪念。
明人张岱在其作品《梦忆》中记下了崇祯十六年(公元1642)七月陪祭孝陵时的“发现”,?妃的牌位很讲究,前面贡品丰富,确实与其他嫔妃的待遇不一样——“再下东西
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祭品极简陋。
”这“四十六席”指为朱元璋殉葬的46位嫔妃。
历史
张岱在文中还提到一事,由于当时是七月天,正是“火炉”南京最热的时候,祭祀仪
式结束了,那些摆在供案上的牛、羊等祭品,也都变质了,臭味熏人。
祭祀用品是死者生前爱吃的历史
祭陵时,祭祀物品品种很多,当然还要用于招待参祭人员啦。
牛、羊、猪、鹿、兔、鸡、鱼,这些牲畜家禽水产什么的,自然是少不了的。
时令蔬菜也不能缺,与生前享用的“菜单”毫无两样。
而且,到什么季节,上什么祭品。
韭菜、荠菜、芹菜、茄子、苔菜、竹?、芋苗等,都是朱元璋和马皇后这对布衣夫妻生前爱吃的,要保证供应;菱角、樱桃、杏子、西瓜、橙子、栗子、甘蔗,也不能缺。
历史
根据《南京太常寺条》的记录,每月送往主管宴享(制作祭品)的光禄寺的东西都不
重样——
正月,韭菜、生菜、荠菜、鸡子、鸭子;
二月,芹菜、苔菜、藜蒿、子鹅;
三月,茶、笋、鲤鱼;
四月,樱桃、杏子、青梅、王瓜、雉鸡、猪;
五月,桃子、李子(又夏至李子)、茄子、面、小麦仁、嫩鸡;
六月,莲蓬、甜瓜、西瓜、冬瓜;
七月,枣子、葡萄、雪梨、鲜菱、芡实、大麦仁、小麦;
八月,藕、芋苗、茭白、嫩姜、粳米、粟米、米、鳜鱼;
九月,橙子、粟子、小红豆、砂糖、鳊鱼;
十月,柑子、橘子、山药、活兔、蜜;
十一月,甘蔗、鹿、獐、雁、荞麦面、小红豆、黑砂糖;历史
十二月,菠菜、芥菜、白鱼、鲫鱼。
又,送太常寺转送光禄寺供荐品物:
历史
二月,子鹅;历史
三月,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