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淘汰谁?从投影机技术的发展看LCOS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淘汰谁?从投影机技术的发展看LCOS发展前景⼀、投影机始祖——CRT投影技术
CRT投影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应⽤在商务飞机上,进⾏录像带的播放。
到了80年代,个⼈电脑的迅速发展,使得⽂本和数据展⽰的市场需求越来越⼤,促使了CRT
投影技术的长⾜发展。
投影技术的应⽤领域开始渗透到会议室、教师和剧院等。
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作站和图形处理软件的⼴泛应⽤,也就相应地产⽣了能投影⾼分
辨率图形和动画的图形投影机。
1989年第⼀台LCD投影机⾯世,结束了投影机市场上只有CRT⼀种技术的局⾯。
1994年,家⽤
投影市场萌芽,CRT投影机相对于当时的LCD投影机技术更成熟,因此开始进⼊⾼端家庭影院。
但在1996年3LCD技术推出、第⼀款DLP投影机横空出世,CRT投影技术便开始⾛下坡路,并
迅速淡出⼈们的视线。
⼆、独步市场⼗年的LCD技术
⼀直以来⼈们都习惯性地认为LCD技术诞⽣于⽇本,实际上这项技术最原始的推动者却是美国
企业。
1888年澳⼤利亚植物学家F.Reinitzer⾸先发现液态晶体(简称液晶)的存在,并开启了之后相
关的基础研究与发展之门。
1968年美国RCA公司科学家G.H.Heilmeier根据动态散射效应,将液
晶做成显⽰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形成LCD产业的雏形,但却⼀直没有将该技术
商品化。
直到1973年,⽇本夏普成功开发出以LCD技术为显⽰⾯板的计算器和⼿表,并带动许多⼚商如
⽇⽴、NEC、东芝等加⼊LCD产品开发⽣产的⾏列。
将LCD技术应⽤到投影设备的是爱普⽣,
该技术是利⽤液晶在电极的作⽤下发⽣排列变化,使透过LCD芯⽚的光源通过镜头投射出图像。
诞⽣于1989年的爱普⽣VJP-2000,便是全球第⼀台LCD投影机。
尽管作为当时的最新技术,L
CD投影机还是基于单⽚结构⽽存在性能和⾊彩⽅⾯的缺憾,开⼝率和分辨率都极低。
直到1995
年单⽚LCD投影机才正式投⼊市场,紧接着1996年⼜推出了3LCD技术,在稳定性和⾊彩表现
⽅⾯有了突破。
索尼也加⼊到研发LCD芯⽚的⾏列,但在2004年宣布停⽌向外提供其⽣产的LC
D芯⽚,仅供内部使⽤。
⾄此,LCD投影技术被爱普⽣和索尼两家所垄断。
从最初的D1代芯⽚到D6代HTPS-LCD芯⽚,爱普⽣LCD投影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并独步
市场达10年之久,直到2003年DLP投影机后来居上,两分天下的局⾯⽅才形成。
⾯对DLP的燎
原之势,爱普⽣、富⼠通、⽇⽴、松下、三洋和索尼在2005年初成⽴“3LCD”同盟,在技术发展
和产品宣传上加强合作,以保持其市场主导地位。
三、DLP—后来居上的耀眼新秀
1987年,德州仪器公司LarryHornbeck博⼠研发出第⼀块数字显微镜装置(DigitalMicromirrorD evice,DMD),到了1996年,数据光学处理(DigitalLightProcessing,DLP)技术正式商品
化⾛向投影显⽰市场,第⼀款DLP投影机⾯世,仅⽐LCD投影机晚了7年。
DLP技术的核⼼是由数以万计被微型链链接固定的镜⽚所组成的数字显微镜系统,这些镜⽚沿
光源前后倾斜,反射出或亮或暗的灰⾊阴影,经过⾊轮过滤后投射出彩⾊图像。
最初的DLP芯⽚雏形分辨率仅16×16,⽽早期的DLP投影机亮度亦仅300流明,这意味着只有在
较为⿊暗的环境⾥才能看到它。
尽管如此,DLP技术的两个差异化的市场战略还是给其技术发
展做出了很好的指导作⽤,并且迅速占领市场,给LCD投影技术带来很⼤压⼒。
⼀是“便携化”战略,从⼀开始,DLP投影机已经崭露出来的优势就是“便携”,尽管早期的DLP投
影机标准重量达10.5公⽄,但较之同期的LCD投影机已算轻便。
DLP投影机在⼊市初期正是凭
借着这⼀优势,从1997年仅重6磅的InFocus的LP420到2005年三星的⼝袋投影机,DLP投影机
不断推出新品刷新“便携化”的概念,席卷对移动性有着热切需求的商务市场,从⽽在市场上站稳
了脚跟,并在2006年⾸次在全球市场上拿下超过五成的市场份额,与LCD技术平分秋⾊。
⼆是⾼端战略,三⽚式DLP投影机被应⽤于⾼端的⼯程和影院项⽬,弥补了过去LCD投影机⽆法解决的⾼分辨率和⾼稳定性的技术空⽩。
四、LCOS在坚持与放弃间挣扎
分别被德州仪器、爱普⽣和索尼垄断的DLP和LCD投影技术,⽠分着⽇益壮⼤的市场蛋糕。
眼馋的其他⼚商,开始努⼒研究出新的技术,试图打破垄断。
LCOS技术在1995年开始进⾏研究,很快JVC就开发出名为D-ILA的LCOS专利技术,并在1999年INFOCOMM展览会上推出全世界⾸款LCOS投影机。
LCOS的英⽂全称是LiquidCrystalonSilicon,不难看出这是⼀项从LCD发展起来的技术,其结构是在基板上涂上⼀层硅晶。
实际上LCOS技术可以看作是取LCD和DLP两家之长的改良型技术,它的基本原理于LCD技术相似,区别在于它利⽤的是与DLP相似的反射式架构。
2001年⽣产LCOS产品的⼚家扩⼤⾄9家,包括JVC、⽇⽴、三洋、3M、飞利浦、三星、台湾的前锦科技和世界巅峰。
台湾继LCD之后⼜掀起了LCOS技术的⽣产热潮,成⽴了LCOSMicrodisp lay企业联盟。
可以说,LCOS技术在发展初期被普遍看好,吸引了众多的⼚商进⼊并不断追加投⼊。
但是,转折点出现在短短的4年之后,多个⼤型⼚商相继宣布中⽌LCOS计划,许多台湾LCOS ⼚商也放弃LCOS技术,纷纷转向⽣产LCD和DLP产品。
原因主要在于LCOS⾯板的良率过低,不能降低成本,遏制量产。
LCOS技术似乎还在导⼊初期就⾯临发展的停滞。
五、技术本⽆⾼低之分——技术与市场的博弈
从上⾯对四种投影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致可以将其产品⽣命周期归纳如下:
LCD、DLP和LCOS三种技术⽬前分别处于成熟期、成长期和导⼊期。
LCD花了6年的时间取代CRT技术,DLP也花了10年的时间来追上LCD。
⽽⽬前LCOS投影机的出现对于在投影机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来说,其导⼊期似乎长了⼀些,⽽且近些年有停滞的趋势。
出现这⼀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门槛使得LCOS投影机难以⼤规模量产,且其性能价值⽐尚未很好地达到预期⽬标,其⽣命⼒受到怀疑;但是另⼀⽅⾯⼜让⼈充满期待,毕竟这是更新更⾼的技术,是冲破技术壁垒的重头武器。
实际上,在商业化的时代,技术已⽆⾼低之分,要分出⾼低的是这个⾏业⾥的市场决策。
以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来不断设计、推出新产品,⽽不是为了新技术⽽进⼊市场,这是最简明的市场⽣态规则。
毕竟,没有⼀种技术是⼗全⼗美的。
只有迎合需求的技术,才是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的法宝。
若能看到⼤好的市场前景,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家加⼊产品开发⽣产,把市场蛋糕做⼤。
这个道理在LCD和DLP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就不难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