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对所有受检者实施静脉血清晨空腹采集,并对两组受检者实施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观察两组受检者以及不同病情患者之间的检测值水平。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中度神经缺损患者的Hcy、hs-CRP水平明显比轻度神经缺损患者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体积中、大的患者,其Hcy、hs-CRP水平明显比梗死体积小的患者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及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为医师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标签: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

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

随着脑梗死损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病情早期的炎症反应以及损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有硬化、血栓的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超敏C 反应蛋白则是急性炎症标志性蛋白,两者在急性脑梗死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联系。

本院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临床监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旨在总结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包括27例男性患者以及23例女性患者。

年龄范围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7.3±9.2)岁。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过CT、MRI检查均确诊。

结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级,分值小于4分患者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为4~15分的患者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在15分以上的患者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

其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有23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有18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有9例。

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pullicino公式对梗死体积进行计算,梗死体积小于或者等于4cm3为小梗死,体积为5cm3~10cm3为中梗死,体积在10cm3以上为大梗死。

其中,小梗死患者有25例,中梗死有20例,大梗死有5例。

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包括24例男性以及26例女性。

年龄范围为52~80岁,平均年龄为(66.2±7.4)岁。

两组受检者均不存在全身系统性感染疾病、严重系统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2w内无利尿剂、维生素B12、维生素B6以及叶酸等药物服用史。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实施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采集量为2ml,置于含促凝剂以及枸橼酸钠的真空采血管中,离心处理,速度控制为2500~3000转/min,离心时间为5~10mijn,分离出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检测,采用散射化浊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处理,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对象Hcy以及hs-CRP水平比较见表1。

可见,实验组的Hcy以及hs-CRP水平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Hcy以及hs-CRP水平比较见表2。

可见,重度、中度神经缺损患者的Hcy以及hs-CRP水平明显比轻度神经缺损患者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梗死体积患者Hcy以及hs-CRP水平比较见表3。

可见,大梗死和中梗死患者的Hcy以及hs-CRP水平相比小梗死患者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

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高脂血、高血压、酗酒、吸烟、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主要诱因。

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患者纤溶系统以及凝血系统紊乱,因此需要尽早实施诊断和治疗。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半胱氨酸。

刘建军[1]在研究中指出,Hcy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浓度的Hcy会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破坏,从而引起血小板功能火花,导致血小板聚集,并对纤溶系统进行抑制,导致血栓的形成。

由此可见,Hcy与血管疾病存在密切联系。

此次研究显示,急性腦梗死患者的Hcy水平相比健康者更高,且神经缺损程度越高、梗死体积越大,其水平更高。

可见,Hcy水平客观反映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超敏C反映蛋白是炎症反应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其参与了炎性反应的整个过程,且在血清中水平稳定,是反应机体炎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胡媚[2]在研究中指出,hs-CRP水平客观反应了机体内部炎症系统的反应程度,还与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存在联系。

本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相比健康者更
高,且神经缺损程度越高、梗死体积越大,其水平更高。

可见,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对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监测,对评估和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09-110.
[2]胡媚,李满连,文海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200-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