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洋务运动期间,有人指出:“兹局之设,所重在学造西洋机器以成轮船,俾中国得转相授受,为永远之利也,非如雇买轮船之徒取济一时可比。

”这里的“兹局”指()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下列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 传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 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

”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断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4、1928年,蒋介石在参加一个国货展览会的开幕式时便曾经宣称:“国民政府是要提倡国货,要振兴实业,要挽回利权,使外国货在中国没有销路,大家都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

”为此,国民政府()
A.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B.建立中华民国,抵制日货
C.促使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5、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

”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6、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1902—1911年海关贸易十年报告》中记载:“中国人对于茶树的剪枝和拔疏一向抱有反感,并且认为在一块土地上种的茶树越多,茶叶的产量就越大”,“茶农经常要等待茶树长满茶叶之后,一次全部摘光,这样,削弱了茶树的再生能力,降低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收成的质量。

”材料说明了当时()
A.传统农业在西方经济冲击下发展艰难 B.西方茶叶的种植和生产量都远超中国C.西方农业种植技术冲击中国传统农业 D.传统种植业观念陈旧且管理方法落后
8、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战后最大的需要是经济发展,它自己缺乏开展这项任务所需的资金……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相互补充,它们不会竞争。

美国不仅仅是帮助中国发展经济的最合适的国家,它也是唯一有能力参与中国经济的国家。

”请判断毛泽东说这段话最有可能的时期( )。

A.抗日战争胜利前后 B.解放战争胜利前后
C.抗美援朝战争后 D.尼克松访华前后
9、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1930年营业额为100),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B.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
C.国共内战的爆发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掀起了开发后方的热潮。

其中,西南这块“战前几乎无工业可言的”地区,至1944年,工厂总数占国统区的88.63%。

这一变化对当时中国格局的影响有
①东、西部差距缩小②西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加快③导致经济重心西移④独立的工
业体系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12、“这种不是来自古典时代的商人,也不是来自买办和洋务前辈。

……他们是用企业来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政治理想的工具。

”材料描述的是()
A.收回利权 B.实业救国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
13、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

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
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
1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

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

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A. 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B. 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 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D. 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5、“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亦如此。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小说《祝福》主要揭示了( )
A.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B.农村在社会生活变迁中的保守缓慢
C.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彻底 D.国民政府对农村的无耻掠夺
16、《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
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17、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又说“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这两种观点()A.是互相矛盾的 B.反映了毛泽东思想认识的发展
C.是辩证统一的
D.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18、小赵在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

此厂已濒于停业。

”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9、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

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

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②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③西方国家经济萧条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35年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国、中央、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位法币;废除银本位制,全部白银归国有以充法币准备金;法币与英镑挂钩,实行外汇本位。

这一经特政策()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B.直接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C.严重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
D.使中国货币成为外资附庸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
之势。

”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时期?由什么人创办的?(2)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归纳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材料三的联系。

22、近代以来的中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在一篇名为《整顿丝茶策》的文章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成书于1894年的《盛世危言》5卷本包括57篇文章,部分篇目分别如下:《税则》《国债》《商战》《商务》《铁路》《电报》《邮政上》《邮政下》《银行上》《银行下》《铸银》《开矿》《纺织》《技艺》《农功》《垦荒》《治河》。

材料三(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充善。

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
体制的补充而己。

1985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

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全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搞编自翟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l)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3、荣氏企业的发展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

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

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

”他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都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

“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

开粉厂有利可图。


材料二到哪里去筹措办实业的钱呢?荣氏兄弟四处招股东,非常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

知县的谕令责成粉厂饬地迁移……由于技术不够,粉质不高,加上保守思想作怪,保兴粉销路不畅,开工不足一月,已积粉数千包。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

荣宗敬看准了面粉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

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

荣宗敬并不满足于“面粉大王”的称号,他又集中全力向纱布行业挺进了。

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个。

材料四 20世纪20年代后荣氏企业进入艰难守业的困境,申新纺织系统的一到四厂棉纱产量下降,出现亏损,面粉厂产量也急剧下降。

──杨旭《荣氏兄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荣氏兄弟为什么在1902年投资办厂、兴办实业?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荣氏兄弟遇到了哪些困难?
(3)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为什么20年代荣氏企业发展受阻?
(4)班级要出一黑板报,介绍近代民族企业发展史,请你给上面的材料起一个标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洋人控制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贸易,在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即可的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选D
3、【答案】C
【解析】“江浙人摸钱”说明江浙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结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布地点可知C正确,A、B不能体现“摸钱”的含义,D不能反映题干中的“对于中国近代化”。

4、【答案】D
【解析】解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28年”“振兴实业”,南京国民政府除了提倡国货外,还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

5、【答案】C
【解析】题干小品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解放
战争时期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得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C项正确.ABC三项均未出现大量的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的现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6、B
7、D
8、【答案】A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是友好的,从“它也是唯一有能力参与中国经济的国家”可知此时的美国是经济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选择A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国共内战的爆发是在1946年至1949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

1933年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时间与题干内容相符,应选B项。

10、【答案】B
【解析】抗战时,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没有建成。

正因为如此,建国后,我国实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其目的之一就是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1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御史王鹏运建议清政府允许民间开矿,清政府接受了该建议。

结合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896年初”可知,该事件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之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政府采纳了上述建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

材料“不是来自古典时代的商人……不是来自买办和洋务前辈”“用企业来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政治理想的工具”的信息符合民族工业创办的原因,即实业救国。

故选B项。

13、【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处于抗日战争前夕,发展重工业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故B正确。

轻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5.46%,仍然增长,故A排除。

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故C排除。

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没有突出抗日战争的背景,故D排除。

14、【答案】D
【解析】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对于外国存在依赖,依赖于外国的设备。

另外,也说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落后。

15、【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联系所学,小说《祝福》主要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并未发生新的变化,阶级关系照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

16、【答案】A
【解析】“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

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17、C
18、C
19、【答案】 B
【解析】此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跨度:1932至1942。

在这一时间段日本开始了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美国没有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结合材料可知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旅美、旅加华侨都是在外国求生的中国人,这些人不是民族资本家,故而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无关。

20、【答案】A
【解析】民国的法币政策有利于国内货币统一,金融、物价的稳定,有利于国内市场统一、工农业发展与商品流通,为抗战向战时经济的转变奠定基础,但是官僚资本从此崛起。

通货膨胀出现于四十年代;与英镑或美元挂钩是世界各国外汇常用手段,与附庸无关。

二、非选择题
2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
(2) 主要障碍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意思大致相同即可)
22、(1)变化:逐渐融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中国经济逐渐半殖民地化);引入西方工业文明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5年以后,
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以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以来,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得出逐渐融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根据“《税则》《国债》《商战》《商务》”得出引入西方工业文明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分析,外部主要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内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等。

(2)本问考查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

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阶段及主要特点”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

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1985年10月”、“1992年”、“2003年”,结合相关史实,分四个阶段依次展开即可。

23、(1)1902年兴办实业的主要原因有:A质量比土粉好; B看见外资企业获利颇丰,认为办实业有利可图; C清政府规定面粉行业可以免税; D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实业能使国家富强和挽救民族危机;
(2)A资金问题; B当地封建乡绅势力的破坏和阻扰工厂建设,他们认为工厂破坏地方安定,破坏了风水; C销售问题。

(3)表现在:一是工厂的规模扩大,产量大增;二是从面粉业向纺织业发展。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A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农桑、奖励实业的政策,极大鼓舞了荣氏兄弟发展实业的热忱;B抓住了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减轻了对中国商品的输出;
C中国人民掀起的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的有利时机。


20年代受阻原因: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4)比如:民族企业短暂的春天;艰难曲折中发展的民族企业等等。

(评分要点:紧扣所给材料,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标题的历史性与简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