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诗
抒情诗来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民歌,是最早的艺术歌曲,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分齐唱和独唱演唱形式,用里拉琴伴奏,以诗的韵律为节奏;代表诗人:萨福、品达罗斯;
古希腊时期的社会功能学说
在古人心目中,音乐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随着文明的发展,出现了“善”的观念,音乐的巫术功效也随之演化为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由能驱邪防病的原始意念变成了音乐能使人向善的道德态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人的着作中对这一问题有很多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多利亚调式质朴具有男子气、使人安静,改造之后可以使坏脾气变好,而弗利几亚调式狂放具有酒神精神,可以激发热情,容易使人陷于享乐,丧失意志;柏拉图认为好的音乐应庄重,简朴,符合规则,体育训练体质,音乐训练心智;警惕不适度音乐对人的“腐蚀”,因为音乐是为社会教育服务,而不是享受和娱乐;
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中世纪基督教会音乐,以格里高利一世命名,表情严肃,风格朴素,又名素歌;以罗马教会传统音乐为基础,融合米兰的安布罗斯圣咏、西班牙葡萄牙的莫扎拉比克圣咏、爱尔兰苏格兰凯尔特圣咏、法国比利时圣咏整理创编而成;
特征:服务宗教礼拜活动,无伴奏、纯男生、单声部音乐形式,一拉丁文为歌词,即兴的、无明显节拍,有固定音高,歌词主要来自圣经,音乐服从于歌唱;
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发展:在其横向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附加段,继叙咏创作方式;在其综合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宗教剧形式,宗教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在其纵向发展过程中通过复调手段修饰圣咏而产生奥尔加农;
纽姆谱
中世纪查理大帝时期为了有利于推广格里高利圣咏,从而促进了记谱法的发展,为了帮助记忆,在歌词的上方写下简单符号,指示上升或者下降的语言声调变化,这种简单的符号谱也成为“纽姆谱”;在9世纪普遍使用;
四线谱
在无音高的纽姆谱之后,出现了以“线”来显示音高形式;为了容易辨认,中世纪僧侣抄写纽姆谱时,总是把同一音高的音尽可能的在同一水平高度对齐,从而导致了“线”的运用;11世纪规多·阿雷佐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线谱,为五线谱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规多·阿雷佐的贡献
a:在前人记谱法的基础上总结四线谱,为五线谱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发明六声音阶;
c:给六声音阶每个音创造一个唱名:ut re mi fa sol la;
d:发明规多手,便于教学;
e:发明谱号;
孔杜克图斯
12、13世纪流行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即可以是单声的也可以是复调形式;孔杜克图斯特征:a:固定旋律是新创作的,不依赖圣咏,织体类似迪斯康特,但更规整,各声部节拍基本相同;b:主要采用第一复调形式写成;c:每个声部都有唱词,其声部一样;d:歌词采用拉丁文格律诗,采用分节歌形式,内容涉及宗教政治时事等世俗事物;
经文歌
13世纪,人们在二声部的克劳苏拉上方声部加入歌词,这种上方有歌词声部的复调音乐就被称为经文歌;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歌词为拉丁文,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两个声部歌词方言化,出现了“复歌词”现象,内容世俗化,脱离于宗教礼拜活动,在世俗中流传
开来;13世纪下半叶经文歌继续发展,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叫弗朗科经文歌,上方声部活跃,速度加快,也被称为彼特罗经文歌;另一种则朝着单纯化发展,音乐轻松愉快;
圣母院乐派
中世纪时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以莱奥南和佩罗坦进行的复调音乐的创造,以及进步一研究形成复调音乐;贡献:对复调节奏在记谱和写作方面的创新,节奏模式得到了广泛和丰富的运用;风格:华丽装饰的奥尔加农和节奏规整的第斯康特混合运用,形成两种音乐风格对比;名歌手
16世纪由一些商人和城市手工业者阶层的业余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德国城市中文学和音乐行会的成员,称之为名歌手,又译“工匠歌手”;歌曲特征:歌词一般与圣经有关,单声部的,等时值的音符,音节式谱曲;
罗马乐派
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由于受帕莱斯特利那及其音乐风格的影响,以罗马为中心形成的音乐流派叫做罗马乐派;音乐特点:a.各声部清晰,歌词不被复杂的声部掩盖,一般采用一字对一音的音节式处理;b.较少使用半音,不协和音的运用大都有准备;c.和弦运用以三和弦及其第一转位;d.低音多为四、五度跳进,终止式时的跳进尤为明显;e.音乐具有清晰宁静的特质;帕氏样式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帕莱斯特利那风格是建立在对位、模仿、旋律进行、协和与不协和等一系列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作品织体以四声部居多,各个声部的人声旋律平静庄重,阶进为主,较少跳进,三度以上的跳进必反行;旋律舒缓均衡,常采用长气息乐句,旋律很少受到节奏和和声的干扰;应用和声对位化的肢体风格;圣洁虔诚;
14世纪新艺术
14世纪新艺术是与13世纪的古艺术相对而言,是指14世纪初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在理论、作曲技巧和音乐风格上位代表的一些新的现象被称为新艺术;代表人物:法国马肖、意大利兰迪尼等;音乐特征:A.世俗化倾向明显高于古艺术时期;B.对复调音乐的再探索;表现在:a.出现更小的时值;b.等节奏经文歌;c.三六度的出现伪音;d.弥撒曲的出现;e.兰迪尼终止式;f.创作体裁体现于经文歌、弥撒曲和世俗歌曲;
意大利牧歌
意大利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世俗音乐体裁;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内容与宗教内容区别开,以诗的世俗化表现出来,对位和声化,复调因素,风格具有国际化;包括田园诗、抒情诗和叙事诗;代表人物: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等;
巴洛克
西方音乐史上通常将1600年歌剧诞生至1750年巴赫去世这150年称为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原义为形态不规则的珍珠,18世纪贬义地指建筑风格上怪异的、新奇的建筑风格,19世纪将它指艺术风格的一个历史时期,20世纪才将1600年到1750年这一音乐艺术时期用巴洛克一词称作为西方音乐史中一个时期的历史风格;
创作思维:A.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渡时期;B.通奏低音数字低音的出现运用;C.两种常规的音乐思想:a.指音乐要作为歌词的主人;b.歌词应称为和声的主人;D.机械化的感情论;三大风格:A.剧院风格;B.教堂风格;C.室内风格;
三大音乐题材:A.歌剧;B.大型声乐套曲:a.唐塔塔;b.受难乐;c.弥撒曲;C.器乐曲;
歌剧的诞生
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它的全部或大部分剧词都需要唱,还需要适当的器乐服务于情节和伴奏;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音乐需要和美术、文学、戏剧和舞蹈等其他艺术相融合;
歌剧直接来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北部幕间剧,主要起源于古希腊悲剧、中世纪教仪剧和文艺
复兴时期牧歌剧;
西方歌剧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组织;历史上第一部歌剧是达芙尼,而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1600年佩里和卡契尼作曲,以里努契尼做脚本的尤丽迪茜;
蒙特威尔第的贡献
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可以被看作是从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的一座重要桥梁;创作领域涉及歌剧、牧歌、世俗歌曲等;强调一切表现手段为剧情服务,他的创作对后来声乐器乐均有很大影响;代表作奥菲欧、波佩亚封后记等;
贡献 a. 使用激动风格;b.发明小提琴颤音、震音和拨弦技法;c.建立威尼斯第一座歌剧院;d.独唱运用咏叹调方式;
亚·斯卡拉蒂对意大利正歌剧的贡献
亚·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歌剧学派的创始人,那不勒斯歌剧创作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声乐作品包括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弥撒曲经文歌牧歌等,器乐作品涉及协奏曲奏鸣曲等;代表作:格丽塞尔达等
贡献:a.确立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b.采用干唱和伴奏两种宣叙调方式;c.使用返始咏叹调;d.使用阉人歌手;e.确立序曲为“快-慢-快”形式,成为交响乐的前身;
受难乐
受难乐是17世纪形成的一种用音乐表现“圣经”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声乐体裁,有独唱、合唱、重唱和器乐四部分,具有音乐会性质,内容既具有宗教性质;受难乐起源于5世纪罗马天主教仪式中延长耶稣受难故事的传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素歌受难乐,由单声部圣咏构成;第二阶段为应答受难乐,运用复调手法;第三阶段为受难清唱剧,巴赫将受难乐的发展推向一个了高潮;代表人物:许茨、巴赫;
古组曲
古组曲由一系列的欧洲民间舞曲组成,主要包括:a.德国阿拉曼德,特征为三拍子、复调的、速度较慢;b.法国意大利库朗特,特征为三拍子、主调的、速度较快;c.西班牙萨拉班德,特征为主调的、速度较慢;d.英国基格舞曲,特征为复调的、速度较快;
巴赫
历史地位:a.出生于1685年,和亨德尔同年、同一地位,但从未谋面;b.处于复调音乐创作向主调音乐创作的过度时代,但倾向于复调;c.是一位器乐大师;d.是西音史古代史向近代史时期的枢纽人物,总结前人;
创作领域:a.声乐;b.器乐;c.复调研究文献;
创作成就:a.声乐:受难乐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曲;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弥撒曲b小调弥撒;b.器乐曲:对古钢琴、管风琴的创作和乐队作品管风琴小曲集、平均律钢琴曲集、戈尔德堡变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目的:1.教学;2.展示运用十二平均律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的转调;c.复调研究文献: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d.贡献:1.创作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达到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被誉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2.使德国受难清唱剧体裁的作品推向一个辉煌的顶点;3.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之大成的总结性作品;
艺术风格:a教堂风格;b.近代音乐之父;c.具有精神性,较为内在严谨;
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特征
自1750年巴赫去世至1821年这一时期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它包含了两个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前古典时期也被称作后巴罗克后期,从喜歌剧的兴起和繁荣,格鲁克的音乐改革,到三大音乐风格的确立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和感情风格;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为主体形成的器乐创作时期;
音乐特征:a.以主调音乐为主;b.旋律优美动听,结构整齐对称,语言清晰;c.以调式调性为主,想成明确终止式;d.运用动机的手法,各乐章内部对比明显;e.用明确记谱法代替巴洛克时期的通奏低音写法;f0主要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四重奏以及奏鸣曲;
格鲁克和他的格局改革
格鲁克是古典主义时期德国重要的音乐家、作曲家和格局改革家;他对正歌剧的发展提出了批评,反对意式正歌剧中浮华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人物表现与内心情感,注重了器乐在歌剧中的表现力,重视序曲对歌剧的表达及合唱的作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代表作:奥菲欧与尤丽迪茜、阿尔采斯特、伊菲姬尼在奥利德;
改革原因:对正歌剧中的弊端进行改革:a.咏叹调和宣叙调的僵化,b.观众欣赏层面的僵化;c.结构的僵化;d.运用阉人歌手;
改革原则:喜剧第一、音乐第二;
改革措施:a.去掉阉人歌手和通奏低音的写法;b.提升乐队、合唱以及带伴奏的宣叙调的作用;c.理论上要求歌剧序曲要暗示歌剧的剧情;d.要求音乐符合喜剧所表达的情感;
内容:希腊神话,并更为严肃;
喜歌剧的含义及其特征
18世纪20~30年代,由于启蒙运动对正歌剧的批判,以及正歌剧中出现的弊端,欧洲各国出现了一种具有喜剧因素的新型歌剧;
特征:a.内容描述人们日常活动和普通人的生活;b.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表演;c.结局往往是大团圆;d.使用男低音;
类型:意式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国歌唱剧和英国民谣剧;
喜歌剧之争
喜歌剧之争又称丑角大战;1752年佩格莱西的女仆作夫人等意大利喜剧到法国巴黎去演出,引起了“喜歌剧之争”;主要是以坚持贵族审美趣味,还是坚持以资产阶级审美趣味的争论;最后以资产阶级的获胜而告终;
古典奏鸣曲
奏鸣曲起源于17世纪初,与康塔塔相对而言,泛指一切器乐曲;古典奏鸣曲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重要器乐曲体裁,以独奏奏鸣曲为主,一般为三个乐章,形成“快-慢-快”的速度对比;代表人物:C·P·E巴赫、D·斯卡拉蒂、D·阿尔贝蒂;维也纳古典时期,海顿和莫扎特也运用的是三个乐章的形式,而贝多芬有时将三个乐章改称为四个乐章,从而更类似于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交响乐
来源:17世纪初意式歌剧中的序曲,“快-慢-快”形式;
发展:a.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为四个乐章,快板;b.柏林乐派奠定了交响曲的体裁范式;c.海顿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变奏曲式或奏鸣曲式,第三乐章为快板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d.贝多芬将这一题材发展并完善;
浪漫主义时期:a.交响乐具有文学性和标题性;b.乐章数目不一;c.乐队编制庞大;d.具有民族风格;
三大乐派
曼海姆乐派
是指18世纪以约翰·斯塔米茨为代表在德国南部的曼海姆地区形成的音乐流派;
创作风格:a.以主调音乐形式进行创作;b.用表情记号即:渐强、减弱、突强等来烘托音乐气氛;c.乐队编制较为完善;d.奠定了交响乐的结构范式;
柏林乐派
是指18世纪下半叶,以C·P·E巴赫为代表在德国柏林形成的音乐流派;
创作风格:a.风格保守,用复调进行创作;b.运用激情风格来扩大音乐的表现力;c.奠定了古典奏鸣曲的结构,使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呈示部;
维也纳古典乐派
只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在德国维也纳地区形成的音乐流派;
特征:a.受启蒙运用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表现自然界的美为主;b.采用主调音乐创作手法,应用清晰的和声、对称的结构、简练的语言以及深刻的内容;c.对交响乐、室内乐、奏鸣曲和协奏曲等体裁进行创作并使之完善;d.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音乐表现力,对后世的作曲家和音乐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浪漫主义是指19世纪前后一百多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着大多数作曲家的时期;
音乐特征:a.以表达作曲家的个人情感为主;b.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基石;c.这是的作曲家已经不将音乐作为谋生的手段,更多的是作为心理和感情的需要;d.弘扬民族精神,民族乐派崛起;e.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出现了标题音乐以及新题材,如:交响诗、音乐会序曲等;f.注重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
艺术歌曲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18世纪~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用诗词作歌词,选曲考究,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及内心变化,曲调表现力极强,注重钢琴伴奏;
特征:a.选用文学性较强的诗歌作歌词;b.词曲结合十分均称平衡,旋律创作与歌词间搭配自然平衡;c.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称为艺术歌曲的血肉而存在;d.注重二度创作及音乐表演;
舒伯特
历史地位:早期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在作品中体现出维也纳古典传统与新时期思潮之间的紧密联系;被誉为“歌曲之王”;
创作领域:艺术歌曲、钢琴作品、交响乐和室内乐;
创作成就:艺术歌曲:致春天、致春天、野玫瑰等;钢琴作品:音乐瞬间等;交响乐和室内乐:第四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等;
艺术特征:a.民间、风俗性的歌唱,舞蹈成为了创作的源泉;b.调式和声上的色彩性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烘托气氛;
舒曼
历史地位:浪漫主义繁荣时期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感情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对德国以及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刻的影响;
创作领域:钢琴作品、声乐作品、音乐评论;
创作成就:钢琴作品:蝴蝶、狂欢节等;声乐作品: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月夜等;音乐评论:利用新音乐报来阐述自己对音乐和音乐家的观点和主张,创造“大卫同盟”这个虚构组织及成员,并贯穿于所有文章中,他的评论和创作同样充满浪漫气息的幻想;
艺术特征:a.精心选用着名诗人的诗歌作歌词,选词相当考究;b.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情感,不仅表达情绪还描写内心细致的变化;c.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与歌唱一起承担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及内容;d.用朗诵调式的旋律或钢伴中插入朗诵性旋律的因素;
门德尔松
历史地位:浪漫主义繁荣时期德国作曲家,他的作品和音乐社会活动对德国音乐的发展起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创作领域:交响曲、标题性序曲、无词歌和其他器乐作品;
创作成就: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标题性序曲:仲夏夜之梦序曲等;无词歌和其他器乐作品:春之歌、猎歌;清唱剧圣保罗、伊利亚等;
艺术特征: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具有古典艺术的丰厚修养,尊重传统,遵循严谨的古典标准,用音乐抒发自己对自然界、文学、、历史和宗教等各种人生体验;
钢琴套曲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体裁,是以一个主要主题贯穿于个小曲之间,小曲与小曲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与文学联系密切,用标题来说明各小曲的内容;代表人物及作品:舒曼狂欢节、圣桑动物狂欢节、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无词歌
18世纪由门德尔松首创的钢琴特性小品体裁,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音乐题材,其表现了门德尔松的喜怒哀乐,对人、对事、对自然的看法;其结构简单,乐思单一,市一中旋律加伴奏的写法;代表作:致春天、威尼斯船歌;
韦伯
历史地位:19世纪德国作曲家,是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先行者,代表作自由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创作领域:主要以歌剧为主,涉及合唱、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等;
创作成就:歌剧自由射手、奥伯龙等;钢琴曲腰舞;
艺术特征:a用说话来代替宣叙调,应用民歌素材;b.将序曲真正的达到预示歌剧的情节、内容;c.吸收德国歌唱剧的创作传统;d.运用主导动机的手法,即用以象征某一人物情感、情绪、场景,并将这一人物或情绪与所象征的曲调相互连用的音乐片段;
瓦格纳及他的乐剧改革
瓦格纳是在欧洲音乐史上十分响亮的名字,他的乐剧创作与文论着作中的思想和观念,不仅影响了西方音乐发展的进程,成为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整个艺术界和哲学领域所关注分析的对象;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特征:a.运用无终旋律、整体艺术主导动机的手法来创作歌剧,并将用这种手法所创作的歌剧称为乐剧;b.确立了管弦乐队中三管或四管编制;c.将乐队完全脱离为人声伴奏的地位,成为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d.运用半音和声化,即模糊调性来创作,创立特里斯坦和弦;
乐剧理论:这一想法源自贝多芬,主要运用具有乐队思维的歌剧,表现哲理性的内容,用套曲结构整体艺术,“无终旋律”即将声乐作为乐队中的因素来使用;
历史地位:瓦格纳的乐剧集中了19世纪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不但传承了以往歌剧的传统,而且又大胆的创造开辟了通向后来发展的道路;他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半音和声都预示了西方音乐后来的发展;
轻歌剧:
指具有讽刺性,喜剧性,诙谐幽默,体裁短小的歌剧;代表人物作品:奥劳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等;
抒情歌剧:
多以文学着作为内容,规模小,风格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主要表现用真挚朴实的音乐语言创作;代表人物作品:古诺浮士德等;
罗西尼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以创作喜歌剧而名垂青史,其喜歌剧既有反映贫民生活的内容,又有对贵族浮华百态的描绘,内容生动、明快,人物的刻划个性鲜明,戏剧
情节十分紧凑,还有完全恰到好处的管弦乐配器;特征:1.宣叙调、咏叹调区分不大;2.应用不断反复的手法达到渐强的目的,被称之为“罗西尼渐强”;3.将歌剧的分曲分为场;代表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肖邦与李斯特
相同点:a.两位都是钢琴创作大师;b.两位即是钢琴演奏家又是作曲家;c.发扬民族精神;d.18世纪新音乐的代表,主要表现在技法和音色方面的使用;
不同点:肖邦:创作纯钢琴化的音乐,发挥钢琴的最大优点,用半音和声化的织体,将旋律隐藏于织体之中,并具有装饰性,节奏表现自由,采用松散性的三部曲式较多;创作体裁:玛祖卡、布洛涅兹、圆舞曲、夜曲、练习曲等;
李斯特:他首创了标题交响乐体裁—交响诗;文学性标题性表现较为明显,创作钢琴乐队化的音乐,注重乐队织体及钢琴的力度范围,用动机集合的方式来写作织体,以乐队为主;具有民间性,节奏应用较为整齐,在段落与段落连接处较为自由,多用松散性的二部曲式;创作体裁:匈牙利狂想曲;
交响诗
19世纪李斯特首创,主要以古典作品和历史传奇为内容,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标题的管弦乐曲;代表人物及作品:李斯特哈姆雷特、普罗米修斯等;
音乐会序曲
19世纪由门德尔松首创,序曲原指戏剧的前奏,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会性质的,带标题的单乐章的管弦乐曲体裁;代表人物及作品: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等;
民族乐派
含义: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在欧洲除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之外,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本民族的音乐的作曲家,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创作中采用本民族的体裁和民族形式,反映了民族的风情和精神;人们就称他们为民族主义乐派,称他们的音乐为民族主义音乐;
原因:受民族文学的影响;厌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音乐;民族精神的崛起;
代表人物及作品:俄国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卡玛林斯卡亚等;
特征:扎根于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吸取城市音乐文化的养分;借鉴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
印象主义乐派
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法国文学和绘画的影响下而形成的音乐流派;主要是突破了古典的和声、曲式、调性等方面的传统,注重有机生命在瞬间的印象;
代表人物及作品:德彪西牧神午后、拉威尔波莱罗舞曲、马勒千人交响曲等;
风格特征:用简短的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的织体、细腻的配器,通过描绘自然劲舞、生活风俗和神话意境的标题小品,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具有朦胧、飘逸、幽静的气氛;
表现主义音乐
含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常常与印象主义相对而言,善于抓住人的内心灵魂深处的触觉和情绪;
原因:对社会的一种危机感,对艺术和社会既有形式和传统的一种反抗,表达了对社会专横统治、矛盾加剧、动荡不安的强烈抗议;
代表人物及作品:勋伯格升华之夜、贝尔格沃采克等;
特征:无调性,旋律进行零碎、急剧跳动,极端的力度变化,尖锐不和谐的和弦、不对称的节拍,不清晰的结构;表现紧张、恐惧、绝望的内容,缺乏美感;
序列音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作曲方法上按照固定顺序进行安排的一种音乐;十二音乐是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