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医学生对包皮环切术预防
艾滋病的知、信、行,让已行包皮环切术的医学大学生作为民众接受该手术的引导者,起到示范效应,在此基础上开发推广包皮环切术宣传材料,从而达到提高民众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的目的。
定性访谈发现,医学生对包皮环切术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全面,手术原因主要是担心自己的生殖健康,以及对性生活改善的期待。
医学大学生对于该手术不存在太多担心,原因可能是已掌握了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如手术的并发症、护理情况及对生殖健康的益处。
因此,在宣传推广包皮环切术时,应给民众灌输包皮环切术的基本知识,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疑虑。
总结被访者的术后感受发现,术者普遍认为包皮环切术是小手术,且术后恢复快,伤口1~2周即可愈合,很少出现并发症;对于手术无太多担忧,也很少存在心理压力,周围朋友也没有歧视做该手术的行为。
大多数术者术后感觉良好,同时更加健康卫生,有性生活经历的对象感觉术后性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被访者这些正面的术后感受对包皮环切术的推广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访谈发现,绝大多数被访谈者对包皮环切术和艾滋病的知识并不缺乏,但是对于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预防男性感染H I V 却不是很清楚,这可能跟包皮环切术与艾滋病的研究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领域有关。
当向他们解释包皮环切术降低H I V 感染的流行病学证据以及生物学机制之后,被访者均认同并接受了这一观点。
因此,可招募他们为推广包皮环切的志愿者并进
行培训,结合自身的术后感受,对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甚至是普通群众进行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现场宣教,预计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鉴于民众对包皮环切可以降低H I V 感染风险的知识匮乏,今后推广包皮环切术时,在宣传包皮环切和艾滋病知识的同时,应重点宣传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机理,提高民众对包皮环切术预防男性感染H IV 的认识;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手术体验,发挥大学生在包皮环切术推广活动中的示范效益,以减少H I V 异性性传播新发感染率,同时全面提高人群的生殖健康。
4 参考文献
[1] BA I LEY RC,MOSES S ,PARKER CB,et a.l M ale circum cisi on for
H I V preven ti on i n young m en i n K is umu,K enya :A rando m i zed con -trolled tri a.l Lancet ,2007,369(9562):643-656.
[2] GRAY RH,K I GOZIG,SERWADDA D,et a.l M ale ci rcum ci s i on for
H I V preventi on i n m en i n Raka,i Uganda :A rando m is ed tria.l Lan -cet ,2007,369(9562):657-666.
[3] AUVERT B,TALJ AARD D ,LAGARDE E,et a.l Random ized ,con -trolled i n terven ti on tri a l ofm al e ci rcu m cis i on f or reducti on ofH I V i n -f ecti on ri sk :The ANRS 1265T ri a.l PLoS M ed,2005,2(11):e298.[4] 张孔来,刘民.定性研究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00,21(1):72-3.
[5] 贲昆龙,徐建春,陆林,等.推广男性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提
高国民生殖健康水平.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14(4):291-297.
收稿日期:2010-08-06
=基金项目> 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基金项目
(20009XJ 056);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20100333T10)。
=作者简介> 汪胜(1978- ),男,安徽广德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
方向为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汪胜,卢晚秋
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浙江310036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1)02-0232-02=关键词> 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年龄段的特定群体,不但会受社会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还广泛存在一些大学生特征性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沉迷于网络、盲目节食减肥等[1]。
为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具体情况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2],以便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状况进行专项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杭州师范大学20个二级学院中随机抽取5个学院作为样本机构,被抽取的每个学院将该学院学生宿舍编码,
随机抽取30个宿舍进行调查,每学院调查学生150名,共调查750人,获有效问卷721份,有效率为96.1%。
其中男生237名,女生484名;大一年级学生189名,大二年级学生313名,大三年级学生198名,大四年级学生21名;农村学生372名,城市学生158名,城镇学生191名;独生子女305名,非独生子女416名。
1.2 方法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收入、生源地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学生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生活方式调查包括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健康危害行为、健康责任行为(避免影响他人和自身健康的日常行为习惯)、生命欣赏行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5个维度,每个维度选择了4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调查。
调查问题通过多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
对健康生活方式5个维度共20个问题的选项进行赋值,选项均按由差到好分别赋予分值1~5分,满分100分,最低分20分,经统计得到每个样本健康生活方式的综合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Epi D ata 3.1录入并逻辑校正,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
对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状况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不同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下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差异采用V 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 见表1。
表1杭州师范大学生生活方式构成
项目从来没有偶尔如此约半如此经常如此都是如此运动习惯
每次剧烈运动前做热身准备活动154(21.4)319(44.2)101(14.0)91(12.6)56(7.8)
每周有3次持续30~60m in的慢性有氧运动195(27.0)307(42.6)104(14.4)87(12.1)28(3.9)饭后0.5h内剧烈运动347(48.1)277(38.4)45(6.2)39(5.4)13(1.8)
运动时会注意补充水分41(5.7)153(21.2)177(24.5)225(31.2)125(17.3)饮食习惯
每天吃早餐19(2.6)83(11.5)113(15.7)268(37.2)238(33.0)
每天喝至少800mL左右的水44(6.1)181(25.1)218(30.2)171(23.7)107(14.8)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10(1.4)82(11.4)167(23.2)279(38.7)183(25.4)会有意识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58(8.0)209(29.0)188(26.1)182(25.2)84(11.7)健康危害行为
饮酒过量(醉)475(65.9)149(20.7)46(6.4)30(4.2)21(2.9)吸烟或使用烟草替代物571(79.2)63(8.7)30(4.2)41(5.7)16(2.2)会连续用耳机0.5h以上42(5.8)229(31.8)183(25.4)185(25.7)82(11.4)会连续用眼(看书、看电脑)1h以上13(1.8)69(9.6)131(18.2)339(47.0)169(23.4)健康责任行为
早晚刷牙17(2.4)55(7.6)73(10.1)188(26.1)388(53.8)饭前便后洗手11(1.5)41(5.7)90(12.5)196(27.2)383(53.1)咳嗽、打喷嚏时会遮掩口鼻19(2.6)54(7.5)67(9.3)230(31.9)351(48.7)起居作息时间规律31(4.3)95(13.2)243(33.7)265(36.8)87(12.1)生命欣赏行为
能有计划地安排娱乐和学习时间24(3.3)105(14.6)266(36.9)233(32.3)93(12.9)
对生活乐观并充满信心14(1.9)60(8.3)177(24.5)290(40.2)180(25.0)努力让自己觉得每天的生活、学习是有意义的15(2.1)78(10.8)203(28.2)290(40.2)135(18.7)明确自己上大学的目的25(3.5)87(12.1)183(25.4)262(36.3)164(22.7)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在运动习惯中,仅20.4%的学生在剧烈运动前做热身准备活动,16.0%保持每周3次持续30~60m i n的有氧运动, 48.5%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饮食习惯中,70.2%的学生每天吃早餐,38.5%每天喝至少800mL左右的水,64.1%坚持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36.9%会有意识地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健康危害行为中,37.1%的学生会连续用耳机0.5h以上, 70.4%会连续用眼(看书、看电脑)1h以上;健康责任行为中,仅48.9%的学生保持起居作息时间规律;45.2%的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娱乐和学习时间,65.2%对生活乐观并充满信心, 58.9%努力让自己觉得每天的生活、学习是有意义的,59.0%明确自己上大学的目的。
2.2大学生健康状况大学生有慢性病的占1
3.9%,所患慢性病多为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胃溃疡等。
6.2%的学生经常生病或身体不舒服;2
4.8%的学生自评健康状况一般,自评健康状况为/差0的占2.5%。
2.3不同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经V2检验,不同组别学生/经常生病/身体不舒服0和/总体健康状况0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是否患有慢性病0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杭州师范大学不同综合评分组学生健康状况比较
综合评分
是否经常生病/身体不舒服
经常一般很少
是否患有慢性病
有无
总体健康状况
好一般差
<6011(14.7)31(41.3)33(44.0)11(14.7)64(85.3)43(57.3)22(29.3)10(13.4) 60~32(5.9)224(41.2)288(52.9)76(14.0)468(86.0)391(71.9)146(26.8)7(1.3) 80~2(2.0)26(25.5)74(72.5)13(12.7)89(87.3)90(88.2)11(10.8)1(1.0)合计45(6.2)281(39.0)395(54.8)100(13.9)621(86.1)524(72.7)179(24.8)18(2.5)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3讨论
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健康危害行为过多而健康责任行为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1,3-4]一致。
调查还显示,不同生活方式评分组/是否经常生病0和/自感健康状况0分布存在差异,说明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结构,消除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培养促进身心健康的良性行为,同时注重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心理,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从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多维度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
4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江苏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武
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5):45-46.
[2]王利森.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对体质的影响.安徽体育科技,
2007,28(3):60-63.
[3]李赣中,麻晓鸽,侯哲.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调查
分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2):23-25.
[4]杨晓慧.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89-191.
收稿日期:2010-06-22;修回日期: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