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技术在移动广播中的运用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BS技术在移动广播中的运用初探
作者:张乡平赵方黄佩
来源:《中国广播》2012年第03期
摘要:LBS技术及其应用关注信息的空间成分,使信息传播更能凸显实时实地的特点。

本文简单介绍了LBS技术目前的应用,通过分析广播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机遇以及该时代信息传播的新需求,提出了广播业与LBS技术结合的一些趋势,也分析了技术应用存在的困难。

本文认为,推动广播与LBS技术、3G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发掘可行的商业模式,逐步实现升级创新,是拓展广播业的服务领域和功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LBS 移动广播媒介融合商业模式
信息技术的革命引发了传统传播媒介的变革,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新旧媒体的融合。

随着3G技术、LBS技术等的发展,广播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要内容仍来自于传统媒体,广播有着独特的资源平台优势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巩固和提高广播的地位和水平势在必行。

另外,受众对接触的信息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多媒体式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及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人类所获得的信息中,80%以上都具有空间成分,因而如何让传统线性传播的广播与受众的空间位置结合,构建一个社会化广播服务系统,满足受众的新需求,成为广播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LBS技术及其与网络结合的商业模式
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即通过通信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WiFi网络等)技术或广域定位技术(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殖业务,通过某种定位或融合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他人及通信系统,实现信息、娱乐等相关信息服务的业务。

LBS具有信息传播实时实地的特点,能够很好地与现有的网络服务相结合。

当前LBS已与手机、社交网、团购网等相结合,产生了以下四类新的商业模式:(1)娱乐类。

利用LBS 技术开发的游戏,通过奖励勋章或积分的方式激发更多用户的兴趣,嘀咕网就是国内的代表,它鼓励用户签到获取积分。

另外还有签到+房产买卖的模式,在游戏中引入了传统的道具元素。

国外还有基于位置的游戏将控制台游戏延伸于街道,使世界范围内的在线玩家与城市街道上的玩家彼此互动。

目前国内也已经有基于LBS的游戏出现,正在寻找新的营利方式。

(2)生活服务类。

利用LBS提供基于地理位置进行生活服务类的搜索,能够给用户一些吃喝玩乐的建议。

目前,大众点评网已经推出了Android和iPhone客户端,用户可以搜索周边饭店餐饮信息。

同样,基于地理位置的其他周边搜索服务应该有很大的需求。

(3)社交类。

随着移动
终端应用的推广,LBS技术已与微博、社交网站等结合,查看好友的动态不仅仅是文本和图片,还可以加入位置信息,用户能够很好地针对位置信息与好友及周边环境产生互动。

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小型网络社区“区区小事”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4)商业类。

通过检测用户位置向用户主动推送一些商业推广信息,比如,基于位置的团购及打折信息推送。

用户安装Getyowza软件之后可以设置推送距离(推送距离自己多少范围内的优惠信息),可以直接在Google Maps上查看这些优惠信息,可以收藏自己喜欢的店铺,选择只接受自己收藏店铺的优惠券的推送信息,而且该软件推送的优惠券不需要打印,直接给商户看便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综上所述,LBS的应用有可能成为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连接的突破口,LBS整合了互联网平台和移动数据平台,创建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了全方位的社会化网络服务,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关系,以及群体、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相互连接和行动规律。

可以想像,LBS技术与生活的其他方面整合,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外的便利。

比如,在旅游时,根据用户具体位置,移动终端可以选择查看相关导游信息;上下班高峰期,一个汇总车流信息的数据处理中心,能有效地根据用户位置帮助选择最优线路;急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位置信息更是能为救援提供重要线索。

二、广播业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发展机遇
目前,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及通信网三网融合正向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演进,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广播从上世纪初诞生以来,凭借其收听成本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传播迅捷、覆盖广泛、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长期作为重要的媒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介终端多样化,受众身份发生了变化,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如何顺应环境的变化,开发占领新市场成为广播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在竞争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广播业已开始进行新老媒体融合工作,转向了数字化、专业化和多媒介交互的传播模式。

以网络广播为例。

网络广播是一种网络流媒体。

它通过建立因特网广播服务器,对运行广播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传输广播信号。

连接互联网的终端都能够通过广播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等接收网络广播,传统媒介的内容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也能通过网络传播给新媒体用户,形成了广播服务网络化的新媒体形态。

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广播,弥补了广播线性传播、无法保存、不能检索、可视性差等缺陷。

网络广播融汇了互联网与音频广播的优点,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受众需求的节目,在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使节目更灵活多样,同时也方便受众保存检索喜爱的节目。

网络广播的传播符号多样化、传播方式非线性化的特点,极大地延伸了传统意义上广播的触角。

当然,媒介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仍在继续,移动广播终端是当前广播业应该关注的重点。

新技术逐步打破了产业之间的界限,使人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新的可能。

一方面,数字音频广播(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通过将音频信号数字化,从而为广播带来了高清音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智能化交互式的服务系统;另一方面,3G 技术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对广播而言,3G最重要的贡献是为广播带来了更多的“移动受
众”——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受众群体。

常用的移动广播终端——手机和车载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整合新技术、新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豆瓣网借助其互联网开发的技术优势,已在移动终端拥有广播应用程序豆瓣FM,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收听音乐广播节目。

受众也不再受限于传统广播单向的受传关系,更追求传播中的互动性,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媒介融合获得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选择。

三、移动化、分众化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需求
广播能够给受众提供的信息,其他媒介一般也能提供,而广播独有的强伴随性、动态收听等特点让收听成为一种“并行”行为,我们常常一边听广播,一边做别的事情,其他媒介就不易做到。

而智能手机、汽车的普及,使得“移动受众”越来越多成为广播业不可忽视的人群,这又恰恰是广播易获取便携特性的反映。

据我国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移动受众”成为广播收听的主流,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居民开车和乘出租车收听广播的比例高达15.4%,也就是说,全国每月有8000万左右的居民经常在车上收听广播。

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单一结构被打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

不同阶层和身份的群体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取向、活动区域、社交圈子、文化追求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性。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信息量严重供大于求的现实,我们每天面对无数的信息要筛选,选择的自由度无限变大,这同样也可能是一场被信息淹没的灾难。

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使受众的小众化、分众化的市场细分成为必然。

广播节目不应再是无法选择、听众只能被动接受的传统形式,广播业应该运用技术,主动推出专业化、定位准确、能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内容,从容迎接新媒体挑战。

四、LBS与移动广播的整合
当技术发展到更加多样化之时,承载信息的媒介形态也发生重要变化。

“三屏”(电视、电脑、手机)媒介发展为更加广泛的车载、导航、户外交互屏等具有移动性的终端。

以移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具有强调地点(位置)的特点,加强多网、多模融合及平滑接入是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性能,而针对用户时间上的碎片化、拼贴化进行见缝插针的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最独特的特点。

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需要有满足受众需求的服务来填补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获取信息的便捷性。

据摩根士丹利2010年发布的《互联网现状》(State of the Internet)报告,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5年内就将超过“桌面用户”。

移动终端以位置为自变量,在LBS技术的支撑下,衍生出许多应用和服务。

从广播发展来看,与LBS技术整合的移动广播终端能有效地满足移动化、分众化的受众需求,是广播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移动点播式广播。

媒介细分是碎片化市场的必然选择,表现为根据不同的需求“量体裁衣”,这是受众需求细分的充分体现。

社会群体“多层分级”,不同的小众群体开始追求“个性化”并讲究“定制化”的内容,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移动化和分众化的广播受众群体的特性,点播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点播式广播强调受众与信源
的交互性,受众通过主动选择广播节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广播客户端从信源接收一个媒体流,客户端可以对该媒体流进行自主控制。

点播式广播是数字广播一种新应用,市场上已有小部分数字广播收音机能够点播,实现广播从“流媒体”到“库服务”的转变,受众能够点播、收藏自己喜爱的节目。

事实上,在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大量的移动受众有用手机或车载广播获取信息的生活习惯。

将LBS技术整合进点播式广播业务融合在手机和车载广播终端,根据受众的地理位置提供可供选择的电台服务,包括高品质的多媒体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互动信息产品,甚至可以推送一些符合受众习惯的分类生活信息等,让广播做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给真正需要的受众。

商家也可以利用广播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结合LBS技术得到的位置信息,精确地定位可能的客户,有效地发布优惠打折等信息。

有了精确的位置维度参考,信息价值得到极大提升,通过“位置”这个关键节点,将商家广告信息与可能对广告信息有需求的受众更好地结合。

2.基于位置信息的引导和调度。

广播电台利用其资源优势,往往可以掌握比如某地的交通情况等信息,根据受众的区域来推送相关的交通调度信息,从而有效地调度车辆,疏导交通,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

将广播和LBS技术结合,可以根据受众的不同位置,传送有针对性的交通信息,不同的需求。

在遇到台风或者地震等极端情况下,广播的伴随性往往能在紧急避难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而基于位置对受众发布有针对性的广播甚至可以成为极端场合引导人群的重要救生工具。

社交网络是目前较为热门的社会现象,如果在社交网络中加入广播及LBS位置信息,利用电台主播的号召力发布友伴信息,可以让用户获取处于同一地理区域的友伴,产生更强的影响力。

通过与社交网络的结合,能够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为受众提供“圈子化”的趣味性节目,提高受众对广播的黏度,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

五、LBS技术在广播领域应用面临的难题
1.精确定位受众的位置。

目前很多LBS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都基于GPS定位,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会造成地点偏移。

进一步加强高精度、支持设备、网络动态迁移的多模融合定位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也是未来LBS应用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基础。

2.与网络产品的差异化。

利用LBS技术的网络产品层出不穷,包括音乐、游戏、生活服务、旅游、团购等,都和广播构成竞争,利用广播内容和渠道的优势,打造满足受众需求的差异化产品,抢占LBS相关的商机,是广播与LBS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问题。

3.基于数字技术的无缝网络融合。

接收终端的多样化带来的适配兼容问题给LBS技术在广播领域发展带来很大技术难度。

不同厂商生产的手机和车载广播接收终端,技术规格差异都很大,要能把LBS技术整合其中,同时做到技术无缝对接,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六、结语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带动广播业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也使广播获得了更广阔的传输平台。

受众群体移动接收广播、差异化选择信息的新需求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广播的使用当中。

为了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需求,给受众提供良好的体验,推动广播与LBS技术、3G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发掘可行的商业模式,逐步实现升级创新,是拓展广播业的服务领域和功能的新路径。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借助其深厚的媒体资源,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

利用LBS技术等诸多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广播一定能在新媒体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本文编辑:刘逸帆)
参考文献
1. 王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业发展策略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2. 程士安陈思《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技术平台的传播规律——以“街旁”为例解读技术赋予信息分享的新权力》,载《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3. 李秀磊《经营广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