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傅海霞
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20期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方向创新主体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国家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目前在国际上,NIS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各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弗里曼和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经合组织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

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冯之浚教授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

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

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研究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强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却是一致的。

可以说,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将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试图通过相互协作产生最大创新绩效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
(一)李斯特的国家体系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研究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以及落后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应该采取的政治经济对策等问题时,首次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李斯特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率先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概念;二是明确指出并且深入地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三是提出了后进国家在面对先进国家的技术限制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所应该采取的国家技术战略,强调了一国内生性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性。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

他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熊彼特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力量,是一种破坏性的变革方式,是改变经济发展进程的唯一要素。

技术创新是熊彼特创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创新推动企业走向繁荣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为了牟取额外的利益,企业纷纷实行创新;二是企业为了分享这些利益而开始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模仿;三是那些采取旧方式的企业为了进行生存而进行适应性模仿(即进一步推广),后两步就是技术创新的扩散。

(三)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新发展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冯希伯尔、伦德瓦尔提出在技术创新中,用户、供应商等都对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这成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概念的雏形。

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年考查日本时发现,日本的技术创新主要不是来自于正式的研究开发,其创新以渐进的创新为主,创新者主要是来自生产部门的工程师,车间里的技术工人。

他们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正是在对日本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费里曼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其后,纳尔逊(1993)、伦德瓦尔(1993)则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1.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克里斯托弗•弗里曼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

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有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

从而开辟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他认为,在一国的经济跨越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并根据日本的经验强调了在国家干预下加快建立国家创新系统速度的重要性。

弗里曼进一步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用大企业代替了企业家,并在经济学家非利浦斯的基础上发展了强调大企业内生科学和技术活动的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2.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纳尔逊(1988)在《作为演化过程的技术变革》中指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它们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纳尔逊强调了科技发展中的
不确定性,认为新技术的多元化是对付技术创新内在不确定性的唯一有效方法,事后的市场选择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成败。

纳尔逊(1993)在《国家创新系统:比较分析》中对1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可言。

3.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伦德瓦尔(1992)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探讨了国际创新系统内在的原因。

他认为,生产者——用户的相互作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创新是一种生产者和用户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因而,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就是学习活动,国家创新系统是以正反馈和再生产为特征的一个动态系统。

4.波特等人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波特在1990年发表了《国家竞争优势》,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他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将国家创新系统微观机制与其宏观运行实绩联系起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国家创新系统,因而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学派。

在他看来,国家的竞争优势正是建立在成功地进行了技术创新的企业基础之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只是作为一个公司的外在环境发挥作用,并加强或者削弱其竞争力。

因此,政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影响创新过程。

波特认为,政府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鼓励创新的环境。

据此,他提出了国家优势的四个决定性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的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状况。

我国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随后,国内出现了大量讨论国家创新体系的文献。

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包括对国外理论的介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宏观理论上予以探讨和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框架的新探索,国内外国家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等;另一类则是有关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具体微观问题研究。

总体上说,国内的研究内容多数比较宽泛,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从研究重点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概念研究阶段:我国学者最初的研究内容包括:我国有没有一个国家创新系统,如何认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现状,构成如何,对我国有何意义。

1995年,齐建国教授完成的《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研究报告是我国学者第一次运用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体制问题,他提出“应该将国家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综合技术创新系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取决于国家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快慢又取决于经济体制”。

制度研究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转向重点解决国家政策环境、科技制度等对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的作用,特别是确定了科技制度改革的方向。

其中以《市场经济下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建
设》、《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两个课题组为代表。

该阶段研究以宏观政策为主,而对于如何提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政策措施没有相应论述。

互动研究阶段:从新世纪初至今,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内容更趋向于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内部组成的互动作用。

在实践方面,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研究型大学和国有大企业为主力军的骨架创新体系已经形成,国家创新系统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国家创新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自熊彼特理论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期间,经过诸多经济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里曼、伦德威尔、波特等人的研究,使其不断丰富,直至今天已成为影响国家或地方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体系。

但是,由于这个理论的复杂性,使其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甚至最基本的概念还没有统一,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创新,这也正是该理论所提倡的。

(二)国家创新主体的研究
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创新的主体,其中企业是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着重突出工业企业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这一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

而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实践情况来看,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决定了其将成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视。

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

未来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可集中于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现状、地位、作用、发挥的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向实践式创新的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注重实践式、应用型创新。

为使实践式创新更有效率,我们还可以引进和吸收已经成熟的创新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做更高层次的创新,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成本、缩短创新时间。

战后的日本,就是用较小代价引进了大量技术发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面向应用的创新,从而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跨越。

目前国外许多跨国高技术企业如微软、Intel等的研发投入占收入规模的13%-18%,而我国企业的
实力和规模还不足以与跨国企业抗衡,因此许多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选择中,会忽略甚至放弃技术创新。

所以,在当前阶段,实践式创新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但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向实践式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较好、较快地实现转变是将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法研究
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人才的培养。

在具备一定的创新环境的条件下,创新将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重视和改进教育与培训,培养和发展创新文化,是保持民族长久创造力和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和富有远见之举,要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创新的核心资源,高度重视知识信息、知识产权等战略型资源在创新活动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方向等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丽.乡土性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张荣耀.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J],2009(2)
3.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M],1999
4.杨丽.乡土性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集群的演进[J].齐鲁学刊,2009(4)
5.冯之俊.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中国科技论坛[J],19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