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初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初中数学综合库试题答案及解析
1.(m-n)3-m(m-n)2-n(m-n)2分解因式为()
A.2(m-n)3B.2m(m-n)2
C.-2n(m-n)2D.2(n-m)3
【答案】B
【解析】
故选C.
2.简便计算:=_______;______.
【答案】 -1 ;
【解析】略
3.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0
C.x>3
D.x≠-3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A.
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B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一:∵AD∥BC,∴∠A+∠B=180°.
∵∠B=∠D,∴∠A+∠D=180°,∴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二:∵AD∥BC,
∴∠A+∠B=180°,∠C+∠D=180°.
∵∠B=∠D,∴∠A=∠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法三:如图所示,连接AC.
∵AD∥BC,∴∠1=∠2.
又∵∠B=∠D,AC=CA.
∴△ABC≌△CDA(AAS),∴AD=BC,
又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只需再证AB∥CD或∠A=∠C或AD=BC.
5.计算:
(1)
(2)
(3)
【答案】(1)-1;(2)a;(3).
【解析】(1)根据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括号里的先通分,再乘以括号外的分式,约分化简即可;
(3)先通分,再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原式=;
(2)原式=
=a;
(3)原式=
=
=.
【考点】分式的化简.
6.(7分)如图,在△ABC中,∠CAB=90°,DE、DF是△ABC的中位线,连接EF、AD,
求证:EF=AD.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DE、DF是△ABC的中位线,得出DE∥AB,DF∥AC,进而证明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条件∠BAC=90°,证得平行四边形AEDF是矩形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DE,DF是△ABC的中位线,
∴DE∥AB,DF∥AC,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BAC=90°,
∴平行四边形AEDF是矩形,
∴EF=AD.
【考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7.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
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可得只有
选项B是最简二次根式,故答案选B.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8.如图,EF∥AD,AD∥BC,CE平分∠BCF,∠DAC=120°,∠ACF=20°,求∠FEC的度
数.
【答案】20°.
【解析】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及∠DAC的度数算出∠ACB的度数,再根据∠ACF的度数求出
∠FCB的度数,由CE平分∠BCF得出∠FCE=∠ECB,所以∠ECB的度数就求出来了,再由
EF∥AD,AD∥BC,得出EF∥BC(平行公理推论),然后利用平行线性质推出∠FEC=∠ECB,从而得出∠FEC的度数.
试题解析:因为AD∥BC,∠DAC=120°,所以∠ACB=180°-120°=6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又因为∠ACF=20°,所以∠BCF=60°-20°=40°,因为CE平分∠BCF,所以∠ECB=
∠BCF=×40°=20°,因为EF∥AD,AD∥BC,所以EF∥BC(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
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FEC=∠ECB=2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角平分线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9.如图,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的一点,BE交AC于点O,已知△OCE和△OBC的面积
分别为2和8.
(1)求△OAB和四边形AOED的面积;
(2)若BE⊥AC,求BE的长.
【答案】(1)32,38;(2).
【解析】(1)根据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边之比,求出OE:OB=1:4,再证
△OCE∽△O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B的面积,求出△ADC面积,得出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即可请求出答案;(2)设OE=x(x>0),OB=4x,BE=5x,求出CD,根据△OCE
的面积求出x即可.
试题解析:解:(1)∵△COE与△OBC中边EO,BO在同一直线上且此边上的高相等

在矩形ABCD中
∵DC∥AB
∴△OCE∽△OAB


∴= =8+32=40
∵AB=CD,BC=DA且∠ABC=∠ADC=90°
∴=
∴=40-2=38
(2)设OE=x(x>0)则OB=4x BE=5x
在Rt△BOE中
∵∠BCE=90°,CO⊥BE
∴△COE∽△BOC

∴CO=2x
∵=

∴(负值舍去)

【考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
10.(2015秋•常熟市校级月考)下列各点在一次函数y=x+4图象上的是()
A.点(﹣7,3)B.点(3,7)C.点(4,﹣8)D.点(2.5,1.5)
【答案】B
【解析】把各点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x+4检验即可.
解:A、把x=﹣7代入y=x+4=﹣7+4=﹣3,错误;
B、把x=3代入y=x+4=3+4=7,正确;
C、把x=4代入y=x+4=4+4=8,错误;
D、把x=2.5代入y=x+4=2.5+4=6.5,错误;
故选B
11.如图是一个围棋棋盘的局部,若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2),白棋③的坐标是(-1,-4),则黑棋②的坐标是.
【答案】(1,-3)
【解析】根据给出的图示中点的坐标,找出坐标原点,然后求出黑棋②的坐标.
【考点】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
12.(2010•眉山)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
A.90° B.60° C.45° D.30°
【答案】C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BC,AC的长度,进行判断即可.
解: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
∵()2+()2=()2.
∴AC2+BC2=AB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45°.
故选C.
【考点】勾股定理.
13.已知Rt△ABC中,AB=3,AC=4,则BC的长为__________.
【答案】或5.
【解析】试题解析:①AC为斜边,BC,AB为直角边,
由勾股定理得BC=;
②BC为斜边,AC,AB为直角边,
由勾股定理得BC=;
所以BC的长为或5.
【考点】勾股定理.
14.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芳所在小组8人的成绩分别是:46,47,48,48,49,49,49,50,则8人体育成绩的中位数是()
A.47B.48C.48.5D.49
【答案】C.
【解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
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由此计算即可.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8.5.
故选C.
【考点】中位数.
15.如图甲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成四个全等的小长方形,再按图
乙围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1)请用两种方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只需表示,不必化简);
(2)比较(1)两种结果,你能得到怎样的等量关系?
请你用(2)中得到等量关系解决下面问题:如果m﹣n=5,mn=14,求m+n的值.
【答案】(1)(m+n)2﹣4mn;(m﹣n)2;
(2)m+n的值为9.
【解析】(1)观察图形可确定:方法一,大正方形的面积为(m+n)2,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4mn,中间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m+n)2﹣4mn;
方法二,图2中阴影部分为正方形,其边长为m﹣n,所以其面积为(m﹣n)2.
(2)观察图形可确定,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中间阴影部分的面积,即(m+n)2﹣4mn=(m﹣n)2.由(2)得,将m﹣n=5,mn=14,代入(2)式可求m+n=9.
解:(1)方法一:∵大正方形的面积为(m+n)2,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为4mn,
∴中间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2﹣4mn.
方法二:∵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m﹣n,∴其面积为(m﹣n)2.
(2)(m+n)2﹣4mn=(m﹣n)2.
∵m﹣n=5,mn=14,
∴(m+n)2﹣4×14=52,得m+n=9或m+n=﹣9(舍),
故m+n的值为9.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16.化简的结果是()
A.x+1B.C.x﹣1D.
【答案】A
【解析】原式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原式=﹣===x+1.
故选A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17.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AE=CD,BE与AD相交于点P,BQ⊥AD于点Q.
(1)求证:BE=AD
(2)求证:PQ=BP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BAC=∠ACB=60°,根据SAS可证
△BAE≌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BE=AD;
(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证∠ABE=∠CAD,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
∠BPQ=∠ABE+∠BAD,所以可以求出∠PBQ=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PQ=BP.
试题解析:(1)∵△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BAC=∠ACB=60°
在△BAE和△ACD中
∴△BAE≌ACD(SAS),
∴BE=AD;
(2)∵△BAE≌△ACD,
∴∠ABE=∠CAD.
∵∠BPQ为△ABP外角,
∴∠BPQ=∠ABE+∠BAD.
∴∠BPQ=∠CAD+∠BAD=∠BAC=60°,
∵BQ⊥AD,
∴∠PBQ=30°,
∴PQ=BP.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8.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交CB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
(1)求证:△ACD≌△AED;
(2)若∠B=30°,CD=1,求BD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CD=DE,根据HL定理求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
(2)求出∠DEB=90°,DE=1,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1)∵AD平分∠CAB,DE⊥AB,∠C=90°,
∴CD=ED,∠DEA=∠C=90°,
∵在Rt△ACD和Rt△AED中
∴Rt△ACD≌Rt△AED(HL);
(2)∵DC=DE=1,DE⊥AB,
∴∠DEB=90°,
∵∠B=30°,
∴BD=2DE=2.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角平分线的性质;3.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19.在代数式,,+,,中,分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依据分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分母中不含字母,故不是分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
+分母不含字母,故不是分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
中π是数字,不是字母,故不是分式.
故选B
20.吉首城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距学校20km的德夯苗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部分学生沿“谷韵绿道”骑自行车先走,半小时后,其余学生沿319国道乘汽车前往,结果他们同时到达(两条道路路程相同),已知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倍,求骑自行车学生的速
度.
【答案】骑自行车学生的速度是20千米/时.
【解析】首先设骑自行车学生的速度是x千米/时,则汽车速度是2x千米/时,由题意可得等量关系;骑自行车学生行驶20千米所用时间﹣汽车行驶20千米所用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
程即可.
解:设骑自行车学生的速度是x千米/时,由题意得:
﹣=,
解得:x=20,
经检验:x=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骑自行车学生的速度是20千米/时.
21.如图,Rt△OAB的顶点A(﹣2,4)在抛物线y=ax2上,将Rt△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边CD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则点P的坐标为()
A.(,)B.(2,2)C.(,2)D.(2,)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据点A在抛物线y=ax2上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线段OB的长,从而求得点D的
坐标,根据点P的纵坐标和点D的纵坐标相等得到点P的坐标即可;
解:∵Rt△OAB的顶点A(﹣2,4)在抛物线y=ax2上,
∴4=a×(﹣2)2,
解得:a=1
∴解析式为y=x2,
∵Rt△OAB的顶点A(﹣2,4),
∴OB=OD=2,
∵Rt△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
∴CD∥x轴,
∴点D和点P的纵坐标均为2,
∴令y=2,得2=x2,
解得:x=±,
∵点P在第一象限,
∴点P的坐标为:(,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解题过程中首先求得直线的解析式,然后再求得点D
的纵坐标,利用点P的纵坐标与点D的纵坐标相等代入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即可.
22.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
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结合图象解答即可.
解:∵△ABC≌△AEF,
∴AC=AF,故①正确;
∠EAF=∠BAC,
∴∠FAC=∠EAB≠∠FAB,故②错误;
EF=BC,故③正确;
∠EAB=∠FAC,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共3个.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准确确定出对应边和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
23.将一批数据分成5组,列出分布表,其中第一组与第五组的频率之和是0.27,第二与第四组的频率之和是0.54,那么第三组的频率是。

【答案】0.19
【解析】5组的频率之和为1,则第三组的频率为:1-0.27-0.54=0.19
【考点】频率的计算.
24.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ABC,其中 B(-1,0),C(9,0),点A落在第一象限,DE是△ABC的中位线,F是DE的中点.当AB=AC=13时,则点F的坐标为.
【答案】(4,6)、(,3)、(,3)
【解析】根据点B、C的坐标首先求出点A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求出得出点F 的坐标.
【考点】中点的性质.
25.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a-5>b-5B.2+a>2+b C.D.-3a>-3b
【答案】D
【解析】在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则不等式仍然成立;在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则不等式仍然成立;在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则不等符号需要改变.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26.将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后,ED与BF交于G点,若∠EFG=54°,则∠BGE的度数为.
【答案】108°
【解析】利用翻折的性质,得∠DEF=∠GEF;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
∠BGE=∠DEG,∠DEF=∠EFG;最后由等量代换求得∠BGE的度数.根据翻折的性质,得∠DEF=∠GEF;
∵AD∥BC,∴∠DEF=∠EF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GE=∠DE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G=54°,∴∠BGE=2∠EFG=108°.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27.解方程
(1)8 x3+125=0 (2)64(x+1)2-25=0
【答案】(1)x=-(2)
【解析】(1)、根据立方根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2)、根据平方根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试题解析:(1)、解得:x=-
(2)、 x+1=±解得:
【考点】解方程
28.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A.5B.5或6C.5或7D.5或6或7
【答案】D
【解析】根据内角和为720°可得:多边形的边数为六边形,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5或6或7.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
29.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ABC的面积
是28cm2,AB=20cm,AC=8cm,则DE的长是()
A.4cm B.3cm C.2cm D.1cm
【答案】C
【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E=D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
∴×AB×DE+AC×DF=S△ABC=28,即×20DE+×8DE=28,解得DE=2.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30.已知求的值。

【答案】5
【解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
解得,,
∴,
所以,
31.已知点和点关于x轴对称,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试题解析:∵点和点关于x轴对称
∴a-1=2;b-1=-5
∴a=3 b=-4
∴=(-1)2016=1
32. 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4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算数平方根的定义.
解析:16的算术平方根是4.
故答案为4
33.若x
0是方程ax2+2x+c=0(a≠0)的一个根,设M=1﹣ac,N=(ax
+1)2,则M与N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为()
A.M>N B.M=N C.M<N D.不确定【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x
0是方程ax2+2x+c=0(a≠0)的一个根,
∴ax
02+2x
+c=0,即ax
2+2x
=-c,
则N-M=(ax
+1)2-(1-ac)
=a2x
02+2ax
+1-1+ac
=a(ax
02+2x
)+ac
=-ac+ac
=0,
∴M=N,
故选B.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4.如图,在▱ABCD中,∠ODA=90°,AC=10cm,BD=6cm,则AD的长为()
A.4cm B.5cm C.6cm D.8cm
【答案】A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ABC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A=OC,OB=OD,又由∠ODA=90°,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10cm,BD=6cm
∴OA=OC=AC=5cm,OB=OD=BD=3cm,
∵∠ODA=90°,
∴AD==4cm.
故选A.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A.10B.12C.16D.20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易证△AFD′≌△CFB,
∴D′F=BF,
设D′F=x,则AF=8-x,
在Rt△AFD′中,(8-x)2=x2+42,
解之得:x=3,
∴AF=AB-FB=8-3=5,
∴S
△AFC
=•AF•BC=1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的正确运用,本题中设D′F=x,根据直角三角形AFD′中运用勾股定理求x是解题的关键.
3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3且m≠2
【解析】试题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4-4(m-2)≥0且m-2≠0
解得:m≤3且m≠2.
37.解方程组:
(1)
(2).
【答案】(1);(2)
【解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可求解;
(2)先整理方程组,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可求解.
试题解析:(1),
①×4+②得:11x=22,即x=2,
把x=2代入①得:y=﹣1,
则方程组的解为;
(2)方程组整理得:,
①×2+②得:7x=14,即x=2,
把x=2代入①得:y=3,
则方程组的解为.
38.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5 cm、12 cm,其斜边上的高是()
A.13cm B.cm C.cm D.9cm
【答案】C
【解析】由勾股定理可知,斜边长为(cm)
设其斜边上的高是x c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列方程:
解得,
所以斜边上的高是cm
故选C.
39.如图,在等边△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BDE,AD与CE交于F,则∠ABF的度数为
_________.
【答案】15
【解析】∵△ABC是等边三角形,ABDE是正方形,
∴AC=AE,
∴∠CAB=60°,∠EAB=90°,
∴∠CAE=150°,
∴∠ACE=∠AEC=15°,
∵△AEF和△ABF中,

∴△AEF≌△ABF(SAS),
∴∠ABF=∠AEF=15°.
故答案为:15°.
40.已知y=++,求的平方根.
【答案】±
【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由题意得,2x﹣1≥0且1﹣2x≥0,
解得x≥且x≤,
所以,x=,
y=4,
所以,===3,
所以,的平方根是±.
41.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地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某市规定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6立方米时,水费按每立方米a元收费,超过6立方米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按c元收费,该市某户今年9、
10月份的用水量和所交水费如下表所示:
设某户每月用水量x(立方米),应交水费y(元)
(1)a= ,c=
(2)当x≤6,x≥6时,分别求出y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若该户11月份用水量为8立方米,求该户11 月份水费是多少元?
【答案】(1)a=1.5,c=6;(2)当x≤6时,y=1.5x;当x≥6时,y=6x-27;(3)21元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9月份属于第一种收费,5a=7.5;10月份属于第二种收费,6a+(9-6)c=27;即可求出a、c的值.
(2)就是求分段函数解析式;
(3)代入解析式求函数值.
解:(1)由题意5a=7.5,解得a=1.5;
6a+(9−6)c=27,解得c=6.
∴a=1.5,c=6
(2)依照题意,
当x≤6时,y=1.5x;
当x≥6时,y=6×1.5+6×(x−6)=9+6(x−6)=6x−27,
(3)将x=8代入y=6x−27(x>6)得y=6×8−27=21(元).
答:该户11 月份水费是21元.
42.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D.向下平移3个单位
【答案】C
【解析】∵把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C.
43.如图,点是矩形的对角线的中点,是边的中点.若,,则线段
的长为__________.
【答案】5
【解析】
连接OD.
∵点O是AC的中点,点M是CD边的中点,
∴OM是△BCD的中位线,
∴BC=2OM==2×3=6.
由勾股定理得
,
.
44.如图,Rt△ABC中,∠C=90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E,连接BE,若∠A=400,则∠CBE的度数为()
A.100B.150C.200D.250
【答案】A
【解析】∵∠C=900,∠A=400,
∴∠ABC=90°-40°=50°.
∵D 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
∴∠ABE=∠A=40°,
∴∠CBE=50°-40°=10°.
故选A.
45.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
折痕AE的长是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
AF=AD,EF=DE(设为x),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F=AD=BC=10,DC=AB=8;∠ABF=90°;
由勾股定理得:
BF2=102−82=36,
∴BF=6,CF=10−6=4;
在直角三角形EFC中,
由勾股定理得:
x2=42+(8−x)2,
解得:x=5,
∴AE2=102+52=125,
∴AE=5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转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折叠前后的
图形大小和形状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46.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 cm,AB=3 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
EC等于()
A.1 cm B.2 cm C.3 cm D.4 cm
【答案】B
【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BE=3cm,则EC=BC-BE=5-3=2cm.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47.(满分8分)我们把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依次连接各边中点
得到中点四边形EFGH.
(1)这个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____________;
(2)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 平行四边形;(2)见解析.
【解析】(1)根据四边形的形状,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判断出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AC、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出HG=EF、EF∥GH,继而可判断出四边形
EFGH的形状;
试题解析:(1)平行四边形.
(2)证明:连接AC,
∵E是A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
∴EF∥AC,EF=AC。

同理HG∥AC,HG=AC。

∴EF∥HG,EF=H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48.用适当的符号表示a是非负数:_______________.
【答案】a≥0
【解析】由于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所以a≥0.
49.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匀速同向行驶,乙在甲前面100米处,同时出发去距离甲1300米的目的地,其中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设甲、乙之间的距离为y米,乙行驶的时间为x秒,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丙也从甲出发的地方沿相同的方向骑自行车行驶,且与甲的速度相同,当
甲追上乙后45秒时,丙也追上乙,则丙比甲晚出发__秒.
【答案】15
【解析】由图可知:①50秒时,甲追上乙,②300秒时,乙到达目的地,
∴乙的速度为: =4,
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则50x﹣50×4=100,x=6,
设丙比甲晚出发a秒,则(50+45﹣a)×6=(50+45)×4+100,a=15,
则丙比甲晚出发15秒.
50.下列分式可以约分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根据约分的定义判断:约去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
解:A、,不能约分,故错误;
B、,不可以约分,故错误;
C、==,故正确;
D、,不能约分,故错误.
故选C.
51.(2014贵州贵阳)在班级组织的“贵阳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知识竞赛中,小悦所在小组8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单位:分)95,94,94,98,94,90,94,90,则这8名同学成绩的众数是( )
A.98分
B.95分
C.94分
D.90分
【解析】在这一组数据中,94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94分.故选C.
52.若直线y=x+m与直线y=-x-n的交点坐标为(1,-2),则()
A.m=3,n=-1
B.m=1,n=-3
C.m=-3,n=1
D.m=1,n=3
【答案】C
【解析】把(1,-2)代入y=x+m,得-2=1+m,解得m=-3.把(1,-2)代入y=-x -n,得-2=-1-n,解得n=1.
53.小芳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行走到离家较远的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沿原路跑步到家里,下面能够反映当天小芳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解析】小芳爷爷离家外出进行体育锻炼,开始慢步行走,说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大;行至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这时离家的距离是不变的,故可排除选项D;返回时,沿原路跑步到家里,
离家的距离逐渐变小,直至为0,且返回时比去时的速度要快,故可排除选项A、B.故选C.54.(2014•邵阳)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x﹣x=x B.a3•a2=a6C.(a﹣b)2=a2﹣b2D.(a+b)(a﹣b)=a2+b2
【答案】A
【解析】A、原式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B、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C、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D、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解:A、原式=x,正确;
B、原式=x5,错误;
C、原式=a2﹣2ab+b2,错误;
D、原式=a2﹣b2,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55.下列各数哪些是不等式x+3>7的解?哪些不是?
﹣4,﹣2.5,0,1,2.5,3,3.2,4.8,8,12.
【答案】4.8、8、12是不等式的解.
﹣4、﹣2.5、0、1、2.5、3、3.2不是不等式的解
【解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两边不等式移项合并,解出x的解集.
解:∵x+3>7,
∴x>4.
∴4.8、8、12是不等式的解.
﹣4、﹣2.5、0、1、2.5、3、3.2不是不等式的解.
点评: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56.在课外活动跳绳时,相同时间内小林跳了90下,小群跳了120下.已知小群每分钟比小林
多跳20下,设小林每分钟跳x下,则可列关于x的方程为.
【答案】=
【解析】要求的未知量是工作效率,有工作总量,一定是根据时间来列等量关系的.关键描述语是:“相同时间内小林跳了90下,小群跳了120下”;等量关系为:小林跳90下的时间=小群跳120下的时间.
解:小林跳90下的时间为:,小群跳120下的时间为:.所列方程为:.
57.已知,那么的值为()
A.-1B.1C.D.
【答案】A
【解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a+2=0,b-1=0,解得a=-2,b=1.∴a+b=-1, =(-1)2015=-1. 故选A.
58.七年级学生完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后,积极践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表是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选出10名学生统计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
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0.4和0.34 B.0.4和0.3
C.0.25和0.34 D.0.25和0.3
【答案】A.
【解析】由表格得知,0.4这个数据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0.4,排除后两个选项,用加权平均数计算:(0.2×1+0.25×2+0.3×2+0.4×4+0.5×1)÷10=3.4÷10=0.34,故选A.
【考点】1.众数的概念;2.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59.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O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A的坐标为
_____.
【答案】(﹣2,﹣2)
【解析】过点A作AD⊥x轴于点D,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即可求出AD与OD的长度.解:过点A作AD⊥x轴于点D,
由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可知:OD=OA=2,
由勾股定理可知:OA=2,
∴A(﹣2,﹣2).
故答案为:(﹣2,﹣2).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OB边上的高,然后利用三线合一定理求出AD与OD的长度,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0.已知,求的值.
【答案】-4
【解析】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
解:,
∴1+5m=21,∴m=4,
∴.
61.若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x+y+a=0,则a的值为_______.
【答案】5
【解析】首先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然后代入方程中即可求出a的值.
62.若一次函数y=kx+4的图象经过点(1,2).
(1)求k的值;
(2)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答案】(1)-2;(2)见解析
【解析】(1)把点(1,2)代入函数解析式,利用方程来求得k的值;
(2)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作图.
解:(1)依题意,得
2=k+4,
解得,k=-2,.
即k的值是-2;
(2)由(1)得到该直线方程为y=-2x+4.
则当x=0时,y=4;当y=0时,x=2,即该直线经过点(0,4),(2,0),其图象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知道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是
解题的关键.
63.已知一组数据3,2,5,4,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答案】2
【解析】试题解析:∵数据:3,2,5,4,1的平均数是(3+2+5+4+1)÷5=3,
∴这组数据的方差= [(3-3)2+(2-3)2+(5-3)2+(4-3)2+(1-3)2]= 2.
64.若a≠0,b≠0,且4a﹣3b=0,则的值为__.
【答案】-.
【解析】根据4a-3b=0,可以将所求式子变形建立与4a-3b=0的关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4a-3b=0,
∴===-.
65.如图所示的2×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
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解析】本题首先确定对称轴的位置,然后得出格点三角形.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66.如图,已知函数y=3x+b和y=ax-3的图像交于点P(-2,-5),则根据图像可得方程组
的解是__________;
【答案】x=-2,y=-5;
【解析】∵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2,-5),
∴方程 ,
解得: .
故答案是:x=-2,y=-5.
6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
A.12B.16C.20D.16或20
【答案】C
【解析】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①当4为腰时,4+4=8,故此种情况不存在;②当8为腰时,8﹣4<8<8+4,符合题意.
故此三角形的周长=8+8+4=20.
【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三边关系
68.如图,△ABC≌△EDF,∠FED=70°,则∠A的度数是()
A.50°B.70°C.90°D.20°
【答案】B
【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性质得出∠A=∠FED,即可得出答案.
解:∵△ABC≌△EDF,∠FED=70°,∠A=∠FED=70°,
故选B.
69.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_______________.
【答案】135°.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在所在的矩形角平分线平分顶角,=45°,在所在的正方形中角平分线平分顶角,=45°,同理可得=45°,所以有.
【考点】矩形、正方形角平分线的性质.
70.在△ABC中,∠A=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N,交AC于F,
(1) 如图(1),连接AM、AN,求∠MAN的度数。

(2) 如图(2),如果AB="AC," 求证:BM=MN=NC.
【答案】(1)60 (2)见解析
【解析】(1)由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M=BM,AN=CN,继而求得∠B=∠BAM=30°,∠C=∠CAN=30°,则可求得∠MAN的大小;
(2)由∠B=∠BAM=30°,∠C=∠CAN=30°,易证得△AMN是等边三角形,则可证得
BM=MN=NC.
试题解析:
(1)∠MAN=60°.
理由:∵在△ABC中,AB=AC,∠BAC=120°,
∴∠B=∠C=30°,
∵ME是AB的垂直平分线,N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M=BM,AN=CN,
∴∠B=∠BAM=30°,∠C=∠CAN=30°,
∴∠MAN=∠BAC-∠BAM-∠CAN=60°;
(2)证明:∵∠B=∠BAM=30°,∠C=∠CAN=30°,
∴∠AMN=∠ANM=60°,
∵∠MAN=60°,
∴△AMN是等边三角形,
∴AM=AN=MN,
∵AM=BM,AN=CN,
∴BM=MN=NC.
71.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