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宋明理学【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 九 渊
王 守 仁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 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 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
陆 九 渊
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王 守 仁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 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 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 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 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传习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致良知”,“知行合一” 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 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理学的成熟
眼 朱珠 子子 高, 于鼻 孔孔 子子 。, 朱熹
眉 后先 生生 长, 于胡 先后 生生 。,
知识小结
二 程朱理学
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利于维护 封建专制统治。
影响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
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 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 源,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认识 论
主观唯心主义
比较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继承儒学仁、礼思想;世界的本源是“理”
陆王心学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 实质 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 影响 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理学的主要内容
1)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 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 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知识小结
程朱理学
①世界观:“理”是万物的本原
程 朱 理 学
二程
②认识论:人伦即天理
③方法论: 格物致知
朱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 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为五常。 材料三:人伦者,天理也。
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 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残 忍 的 童 年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鲁迅
“存天理,去人欲”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贞洁牌 坊背后 的血泪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 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 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 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 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 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 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 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归纳对比1:陆王心学主张
陆九渊(创立者) 心是 本源 王阳明(集大成者)
三问:面对危机,儒家学者如何应对?
张融《遗令》:“……左手执《孝经》(儒)、《老子》(道),右手执小 品《法华经》(佛)。” ——《南史》卷三十三,837页,中华书局,1975。
缺陷+挑战: 1、社会危机:秦汉~唐社会动荡,儒学崩坏。 2、儒学危机: 儒学自身的缺陷(缺乏体系 性和完整性)。 3、三教合一:出现儒、佛、道三教相互吸纳 渗透三教合一的局面。
该怎么办?
朱熹:教弟子爬到书架 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 及防空方法。 陆九渊:让弟子们闭目 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 不瞬,不为机声所慑。
三、影响:品理学之果
宋明理学的影响
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 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 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 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 浊流。” 观点2: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 肯定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 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 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 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 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红花白藕青荷叶, 三教原来是一家。
2、代表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北
弟程颐
宋)
朱熹
(南 宋)
陆九渊 王守仁
(南宋) (明朝)
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1)发展历程: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客观唯心主义 2)主要流派: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理是外在的,独 认识“理”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迁移 1
判断以下材料各自的归属?
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心学 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理学 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 心学 体便是知。 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理学 生物之本也 。 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 理学 一理。 6.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心学 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7.“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心学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理学的影响: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迁移 2
宋明理学的可取之外: ①和谐意识 ②忧患意识 ③崇尚道德 ④强调力行
宋明理学的不可取: ①尊卑等级 ②重男轻女 ③因循守旧 ④重利轻义 ⑤重礼轻法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消 极 维系封建专制,成为官方哲学; 影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不利创新发展。 响 积 极 影 响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宋明理学的影响
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理 学
—— ·
凸显人性庄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 避趋之。”
评理学
不可取:①尊卑等级 ②重男轻女
③因循守旧
④重义轻利
⑤重礼轻法
故事一 阳明与哑巴 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 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 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 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 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 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 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 这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
故事二 阳明与小偷
如何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
儒家强调入世,根本 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 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 格物——致知——修 身——齐家——平天下。
留人 取生 丹自 宋心古 文照谁 天汗无 祥青死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积极: 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重视主观意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注重气节品德, 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讲求自我节制, “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强调责任使命, ——顾炎武
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一、背景:探理学之源
二、内容:走理学之路
1、“理学”一词的概念:
道、佛
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 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 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新发展: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弥补了孔孟
儒学的缺陷,使其更加系统性、思辨性。
鹅湖之会
——争论双方是? 争论的焦点是?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2.如何获得理?
2)陆王心学
陆九渊 (1139-1192) 南宋著名 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 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 王阳明 (1472-1529) 名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 事家。发展陆九渊学说,成为“心学”之集大成者,形成 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是朱熹后的大儒。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已经完成。 ◆ 王守仁,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 集大成者。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受到冲击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背景:探理学之源 二、内容:走理学之路 三、影响:品理学之果
一、探理学之源
严峻挑战,儒学危机
程朱理学世界观

从哲学高度论 证专制统治和 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秩序的合 理性
社会:“三纲五常” 个人:“人性”
天理:三纲五常 方法论:“格物致知”
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朱子语类》
天理
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被误解的朱熹?
以上四幅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一问:魏晋南北朝以来人们的信仰状况如何?
炼汞烧铅四十年, 至今犹在药炉前。 —唐 高骈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
二问:当时儒学理论体系有何缺陷?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未能 为自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终极的立足点.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心安理得 蛮不讲理 天理何在 理所当然 天理难容 理直气壮 天理昭彰 强词夺理 理屈词穷 知书达理 通情达理 伤天害理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同心同德 心领神会 心想事成 心有灵犀 心心相映 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 心猿意马 人心齐泰山移 眼不见心不烦 心静自然凉
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有 趣的比方:如果敌机来了,
理学在今天……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 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 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信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