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地区用“占领”,说明我军目前只是武装占有该地区,仍需提升影响力,对要 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不仅是被“占领”,而且已为我军所用。正因如此, 依靠要塞炮火,长江得以被“封锁”,铁路线则用“切断”,因为铁路线可以被 “切断”,长江水是切不断的。词语搭配准确有力,表明了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2)句子中的划线的副词和形容词能不能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 汤恩伯过高地估计了东面防线的坚固性,过低地估计了人民解放 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可体现我军的 神勇,感情色彩鲜明。“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既是国民 党东面防线的嘲讽,又有对我军英勇的赞扬。
第一组: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 斗志,纷纷溃退。 B.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第二组: A.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B.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 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 消息。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 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 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 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
“已”改成“已经”,显得很拖沓,不干练!“诸”和“业已”文言词语,用词 典雅,业已仄声收束,有语气变换感!
这些词语的使用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若换掉,则无此表达效果,因此不能换。
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不同。
第一组: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1)从“二十日夜起”至“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为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2)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为第二层,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3)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最后为 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衔接方式
(1)时间上的衔接:二十日夜——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一日下 午至二十二日下午。
“摧枯拉朽”“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这些词语都体现了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势如破竹。用“纷纷溃退”“军无 斗志”等词语从侧面表现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不同。
第二组: A.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B.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些词语都 体现了新闻 语言的准确 性。
“百万”是实数,准确交待了渡江部队的数量
(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个地方。
(4)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 渡完。 “至发电时止”,把时间限制在准确的时刻。
作者在用词的时候是有明显的感情倾向的,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 扬和对敌人的嘲讽之情都包含在用词当中了。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 提下,新闻语言可以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陈述事实,表达出鲜明 的情感态度。
比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消息(借此可以介绍 有关消息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消息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 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 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报道渡江战役。 ⑥具体写法相同: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 比,突出我军的神勇。
(2)不同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只报道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形,内 容集中,结构单一;《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三 路大军的渡江情形,内容复杂, 但脉络清晰。先总括千里战线, 再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近日,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请你对此新闻进行采 编,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消息报道此新闻。注意 “六要素”“五部分”“三特点”,注意客观叙述, 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 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 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 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6.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 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 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 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 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正文部分的典型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 则安排事实。 消息的主要特征:时效性强、真实客观。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西起九江(不含),东 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 江战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南渡长江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 总司令的命令
突破敌阵,占领长江 南岸广大地区
横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 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 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三路大军业已被冲破 敌阵,横渡长江。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Fra bibliotek江》(2)渡江部队的衔接: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3)内容上的衔接:第二层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第一 层衔接;第三层有“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 第三层有“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与第二层的“汤恩伯二十 一日到芜湖”衔接。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5.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1.标题有何特点?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报道了消息的主要事实。
2.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是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3.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 交代了消息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消息的主要事实。 4.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是怎么报道的? 有正面描写。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有侧面烘托。如国民党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1、新闻的定义: 新闻也叫消息,是及时简明的报道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 起公众兴趣的重要事实(客观性,零度写作。)的一种文体。
2、新闻的分类: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 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3、新闻的三特点是什么? 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这两则消息被称为新闻写作的典范,它们到底好在哪里? 请你就这两则消息(或其中一则)从写法和语言的角度进 行评价。
语言的准确、概括
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大约”表示是约数,不是确数。这样表述更准确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 特点?
“百万”是实数,其中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 看来,“真实性”是消息的生命。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 及时。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 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 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 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 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 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 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 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2.阅读下面句子,品析其中的动词和副词。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已经)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 之敌,占领(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各)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占领)江阴 要塞,封锁(切断)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已经)切断(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 线。
(1)句子中的划线词的动词能不能换用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4、消息的“六要素”“五部分”分别是什么?
消息的“六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 (何事)、who(何人)、why(何故)、how(如何)
消息的“五部分”(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消息报 道了什么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在芜湖、安 庆线南渡长江,直取对岸,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 江防线的情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 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 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 也是消息的要素)
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结果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午夜 起至4月21日
安庆、芜湖之间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 日夜到二十二日下午
3.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 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