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从古到今,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社会也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

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育界已经在呼唤:数学教学必须走出围城,走进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从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下,教师一般很重视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最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试图“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往往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

而很少注意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的是课本上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法使用或不会用来解决问题,从而造成了知识与实际及生活的脱节,学生对课本上的数学没有了兴趣,学起来枯燥无味。

难以体现学生现实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而现在的学生又不同于以往的学生,他们有着多彩的个性,有多样的需求和好奇心以及求知欲。

根据一些调查,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不够重视,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

如果我们能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常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
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倾向。

应用与拓展学习的数学理论,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生活,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

因此,课题将通过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生活能力协调发展,提高和完善儿童───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质。

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找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

二、课题的界定
1、“生活实际”: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所遇到的客观现实、具有真实性与实践性的事物。

在本课题中是指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而生活实际问题是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可能的接近生活、接近自然,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

2、“小学数学课堂中”:是指在教学中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把教材中缺少生活信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使学
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也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即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

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基于以上理论,我提出了如下的实验假设:如果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

四.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2008.9~2009.2)
第一阶段为实验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申报课题。

准备实验报告,申报立项,拟定实验计划及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班级。

(2)加强理论学习。

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着重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3)呈报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

(4)初步实施。

(5)为了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我对本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6)撰写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在总结中查缺补漏,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第二阶段(2009.2~2010.1)
第二阶段为试验全面实施阶段。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

(2009年2月-2009年5月)
A、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论》以及相关相关教学理论,转变本组成员意识,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的格局。

B、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

C、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

D、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E、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

(2009年6月-2009年10月)
A、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

B、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讨论怎样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C、积累经验,写出有关论文和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

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3)课题实验的后期深入。

(2009年11月-2010年1月)
A、研究活动展示:课堂教学展示。

B、结合课题,精心设计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

C、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D、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聘请专家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做好延续、深入、提高工作。

按要求实施方案,捕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

并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实际作适度调整,完成阶段性报告。

3、第三阶段(2010.1~2010.4)
第三阶段为提高完善期。

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总结试验的得失。

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的有关情况的分析,继续深
入调查研究,不断修改初始成果的得失。

2.收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试验论文及研究报告,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等形式,记载体会并写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

3.撰写课题研究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4.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交流。

5.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五.具体做法
(一)寻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提炼出的规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些数学知识机械地向他们灌输一些数学思想,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师应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整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来研究和挖掘教学内容,充分地运用这些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学数学、用数学。

而不能将其分化成纯数学知识的学习。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如:在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常用的话语,学生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用--正确用、熟练用。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排队、男女排队,指名说说这排有几个小朋友?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谁是第几个?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知识。

如我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先拿出两个同样规格的盒子,问学生,这两个外形一样的盒子,哪个重,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

生2: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

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

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

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即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如教学《比大小》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景,厨房中,大碗小碗,大盆小盆等物体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比大小这一内容其实发生在昨天家中的事,这样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

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如知道了某一物品的单价和数量,用乘法估计一下最多带多少钱就够了;或知道了两种以上物品的价格,用加法估算大约需要多少钱等等。

因此,小学数学新大纲重视加强对各种估算的运用,教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问题情境。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关键因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的。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一个数学学习过程。

具体做法有:
(1)从学生认知冲突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方法与新问题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对新知识的需要正是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又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特征,去引导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所以抓住这一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孩子带入教学情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授《比例尺》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尺子任意量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老师很快说出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感到很奇怪,老师为什么这么快能说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心理产生疑问,这时老师揭示这里面有一个计算的规律,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新知识,很快就能掌握并且向老师一样很快说出来。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方法解决不了的新知识这个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取新知识的愿望,整节课就会全力以赴,兴趣十足的学习,接受新知识。

在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先通过电脑课件演示: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体,将长方形去掉一半成为直角三角形,再旋转得到圆锥体。

这时候教师提问:有什么办法求圆锥的体积?学生在这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刚才的演示,经过思考得出:只要知道圆锥与圆柱的关系,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

老师又问:圆柱与圆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教师有意识设计这个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疑惑,进而进行猜想,验证,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到探索中去。

它们利用特定的实验学具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等底等高时圆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出圆锥体积公式。

由“奇”引到“趣”,由“趣”生爱。

这是儿童认知的一个心理过程。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会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教学受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2)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教育指导意见》指出:“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会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并促使学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购物
中的打折问题》一课,课件出示:西服八折出售.老师提出问题:根据你生活中看到的打折情况,说说打折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打八折的含义。

接着再出示一组课件
1、帽子五折出售
2、手套八五折出售
3、羽绒服五折起
4、皮衣三至八折出售
提出问题:具体说说这些”折”是什么意思?
通过创设购物的问题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离自己的生活很近,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结合实际,较全面的、较深刻的理解了“打折”的含义。

(三)探究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一个数学学习过程。

1.问题解决活动化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这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来实现。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如教学“找规律”时,我把这节课设计为“节日教室我布置”。

教学中让学生先欣赏了一个节日教室里的一些彩旗、拉花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规律,认识到这种规律的美。

在掌握了这些规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发现新规律”的活动,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有规律的。

然后是一个“创造新规律”活动,让学生从学具中选择两种或三种自己喜欢的图形摆一摆。

几十位学生竟然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有规律的图形!最后又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布置自己的教室。

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体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上,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五﹒一黄金周花果山旅游风景区的门票是每人40元,但50人以上(含50人)的团体票可打八折优惠,如果我校师生共45人去游览,怎么买票合算?”于是同学们纷纷议论:有的说
买团体票合算,理由是虽然不足50人而买了50人的票,但能打折计算;有的说按实有45人买票合算……正当争论激烈之时,从未主动发过言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还是买团体票划得着(通过大家计算,50人的团体票只需1600元,而单人买票45人的票却要1800元。

)”然后,我又问:“究竟要有多少人买团体票才合算呢?”这个新问题又引起同学们一阵热烈的讨论之后,其中一个学生说:“40人以上买团体票合算[40×50×80%÷40=40(人)]。

”当然还有些同学说,买团体票不但合算,而且还可以把多余的票送给朋友或被拒之门外的穷人……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方法恰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超市购物”实践活动课时,可以模拟这样的情境:小明的妈妈下岗后开了一间小卖部。

星期天,妈妈看店走不开,让小明带了200元钱去进货。

到了批发市场,营业员告诉小明:牙膏3元一盒,香皂2.5元一块,洗发水15元一瓶,快餐面1元一袋,矿泉水0.8元一瓶,啤酒2.5元一瓶,圆珠笔0.5元一支,笔记本2.5元一本,钢笔6.5元一支,遥控汽车108元一辆。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帮妈妈进哪些货?为什么?一共要用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开动脑筋选择货物,计算货款和余钱,列出了很多种进货的方法。

老师让大家畅所欲言,说明自己进货的情况和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知道了,要帮妈妈合理进货,不仅要考虑到所带的货款够不够,还要充分考虑到种品种、数量、价格、销量等方面情况,在进货品种上要相对齐全,要根据各种货物的销量来确定进货的数量:物美价廉、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可以多进一些;而销路不畅、价格昂贵的货物则要少进或干脆不进,以免货物积压占用资金。

通过这样生活实践模拟,给学生以真实的实践体验,这样的体验是全方位的,学生要全面调动各种感官,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分析、判断、选择,把新知和旧知融会贯通,把书本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解决方法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兴趣爱好及不同的发展潜能,这些个体差异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他们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的途径运用多种策略,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教学第三册《七色花店》时,一位老师先出示各种花,并标上价钱:
马蹄莲菊花剑兰康乃馨百合
玫瑰
2元/枝3元/枝 1元/枝 4元/枝 6元/枝 5元/枝
先让学生自由提问题,并由学生帮助解题。


5枝百合多少钱?(6×5=30元);
2枝康乃馨、1枝剑兰,一共多少钱?(4×2+1=9元);
2枝马蹄莲、6枝玫瑰、3枝菊花,一共多少钱?(2×2+5×6+3×3=43元)……
接着,教师提出:今天是小丽的母亲过生日,小丽要用25元买一束花送给妈妈,如果你是售货员,该怎样为小丽配花?
学生们经思考、探索,提出了很多方法。

如:5枝玫瑰;5枝康乃馨、5枝剑兰;2枝百合、2枝玫瑰、1枝菊花;4枝康乃馨、3枝马蹄莲。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进行迁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想想怎样可以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学生说可以通过用量角器量得到。

于是让学生先测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但因测量问题得不出准确答案,这是老师启发学生,你还可用别的方法准确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吗?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起,积极思考,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大胆想象,通过折、剪或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从而准确的推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再如计算教学的算法多样化,应用题中多种思路解答,都是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样的探究,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验在多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