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专业:
学号:
任课教师:
选题题目: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选题目的、意义:为了真实客观的了解掌握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把握就业趋势、动态,为尚未毕业就业的同学提供就业指导。
方案设计:查阅相关数据、资料,请教已经就业的学长,到人才市场、招聘会进行相关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就业压力就业前景就业措施
正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社会的关怀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深化,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高校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高校生就业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受到08年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给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增加了难度,而且,随着“90后”高校生逐渐毕业,独特的个性也将对其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就业做好相关的准备。
一、大学生就业率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导致每年将有600多万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与其它社会人员一起参与职位竞争。
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1万人,而2011年高校毕业前的经济增长只能拉动1000多万人就业,所以就业总体形势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压力不生规模就达到600多万,有相关专家认为,2011年城镇有2400万人需要就业,而目减。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
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应对。
大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全国来看,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6%。
但是根据调查,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初职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下降。
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约86.6%,比2008届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低0.9个百分点。
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
总体就业率为89.6%,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479元,就业率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就业率和月收入持续上升。
调查结果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明显,较2009届、2008届分别上升3%、4.1%。
从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升,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是离不开的,但由于毕业生规模庞大,还是有近百万学生“失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但各个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却存在较大差距,据北京教委数据,201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9%,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二、就业形势
要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找到一份符合自身专业及发展需要的工作则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增加了二次就业以及离职的可能性,加剧紧张的就业形势。
根据《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
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能是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
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群中,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
首先,大学生就业形势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巨大。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摩擦,利益纠纷,加上能源消耗,所以国家迫切需要为机械设计制造提供支持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为新一代高速通信技术提供支持的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为能源探索地质勘探提供支持的采矿、石油海洋工程类人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绿牌专业基本相同,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与之相反的是,由于专业设置时间较长,社会培养机构较多,导致社会人才储备大于社会需求,部分专业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数据显示,2011本科和高职高专就业红牌和绿牌专业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其次,地理位置因素下的就业形势。
从地区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临近日韩,东南部地区临近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国内外知名企业众多,经济文化水平高,生活环境良好,成为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地区。
而中部、西部地区,由于其深居内陆,加之历史等原因,对人才的吸引及保留能力较弱。
从城市选择上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青岛等发达省会、副省级城市、地级市有着较强的人才吸引能力,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城市。
根据《2011中国大学生就就业报告》数据显示,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两倍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
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厦门、广州。
东部和沿海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青岛。
从2008至2010三届大学毕业生的流向来看,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和沿海地区生源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没有增加。
相对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都较弱,属于人才净流出地区。
同时大学毕业生对就学地有着较高的就业偏好。
第三,社会存在广泛的选材“底线”和学校发展问题。
1、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
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认为,对于近年来盲目上马、目前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
3、薪酬低,有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4、假招聘,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
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5、缺经验,教授多“教练”少,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
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6、怕吃苦,不愿从基层做起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很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关乎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繁荣发展,所以应当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重点关注,重点讨论的位置,联系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很好的解决就业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讨试行。
我们不妨对国外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减少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减少反复过程。
日本在1974年制定了《雇佣保险法》。
其立法目的在于通过政府行为强化必要的保障手段 ,达到降低失业率的目标 ,给予一定时期内失业者以必要的生活保证 ,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同时 ,通过实行具有积极意义的再就业推进措施 ,使劳动者尽量缩短失业领取保险金的时间 ,达到节约费用 ,安定社会和再就业的三重目标。
美国:改革福利制度以促进再就业在美国,高额的失业救济补助可以保证一个失业者仍能维持正常生活,衣食无忧。
过去美政府在失业救济发放方面的政策十分宽容,不利于鼓励失业者去重新谋求就业,福利人口的日益增加确实对国家造成了沉重负担。
1996年8月,在共和党为主的国会主导下,美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一项“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融合法案”,正式拉开以鼓励失业者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制度改革的序幕。
新法律对福利救济金额领取者采取了严格的时间和工作小时等限制,使这种救济从原先的无限制终身福利转变为一种有限制的临时福利,并将重点放在督促和帮助失业者再就业方面,使他们树立“以工作求自立”的理念,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各类培训,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寻找新的工作,以实现经济自立。
失业福利改革计划的核心是一个名为“从福利到工作”的再就业计划,它主要面向拥有孩子的失业家庭,促使有劳动能力的单亲或双亲家庭摆脱对福利制度永久依赖的思想,重新寻找工作,融入社会。
该计划不仅面向失业者,而且也面向企业来开展工作。
根据目前社会、学校、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我认为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
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
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
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
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
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只有各方面协调,才能跟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更好的让每一位具有良好知识能力的大学生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国外解决就业问题的做法及对我们的启示》李清亮河南石油勘探局 1998年第四期《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 2011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2年第10期王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