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判断、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包括销售量和销售额两种形式,分别计作X1和Y1)与保本业务量(包括保本量和保本额两种形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3.普通年金:从第1期开始,凡在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为普通年金,又叫后付年金。
4.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率占原始投资现值总额和的百分比指标(记作NPV R)5.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12个月的一种方法。
6.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7.经营杠杆系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销售业务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使利润以更大的幅度变动,这种利润变化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被称为企业具有经营杠杆效应。
8.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作为资本使用的货币在其被运用的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带来的一部分增值价值,其实质是出于社会生产总周转过程中的资金在使用中由劳动者创造的,因资金所有着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
9.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及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0.标准成本:只是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11.固定成本:只是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12.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
13.年金: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收款(或付款),则该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年金。
管理会计学
学习指导书部分一、名词解释1、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活动,他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2、科学管理学派该理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并认为对于完成每项工作来说总存在一种“最佳途径”,管理的职责在于对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选拔最适合该项工作的工人来完成该项工作,并用最有效的方法对这些工人进行培训。
同时,假设工人只受经济奖励的激励,即如果工人生产的产品产量达到最大化、最有效率,那么就会得到最多的报酬。
3、行为科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人的各种行为的规律性,分析人产生各种行为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动机的一门科学。
行为科学认为,不能把企业的员工看做只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该看做有感情、思想、需要、爱好及主动性、积极性的“社会人”;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企业的目标应该是长远健康发展。
行为科学旨在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大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4、战略管理是管理者确立企业长期目标,在综合分析所有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
5、价值链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
他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的相对成本产生影响,进而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
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影响买方的价值链。
6、SWOT分析SWOT是英文strength(强势)、weakness(弱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的首写字母,SWOT分析旨在确认企业各项经营业务面临的强势、弱势、机会、威胁,并据此选择企业战略。
7、相关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于图式来解释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投资:企业投入财力,以期在未来一定期间内获得更多收益的活动。
全面预算:是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规划与反映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动,以便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作出具体组织与协调,最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附表展示其资源配置情况的有关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
责任会计: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狭义):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1.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3.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
4.机会成本: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
5.预测: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算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
6.筹资预测: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务还本付息的预算。
7.决策: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8.净现值: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9.获利指数:又被称为现值指数。
指有产后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隔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10.内含报酬率:也称为内部收益率。
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1.零基预算:又称为零底预算。
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将所有的的预算支出均已零为出发地点,一切以实际需要与可能触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务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12.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唯一一个固定时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13.内部转移价格:简称内部价格。
又成为内部转让价格或内部已移动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内部结算和进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计价标准。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一)名词解释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和会计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评价,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方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其成本总额成正比例变动的有关成本。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又称成本习性。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避免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的缺陷,将成本同企业的生产能力联系起来,便于事前控制成本并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以达到增产节约、增产节支的目的。
因此,在管理会计中,为了企业实行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成本进行的重要的分类就是将其按性态进行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二)论述题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与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同源。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报表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1)目的不同(2)主体不同(3)计算依据不同(4)资料时效不同(5)计量单位不同(6)信息特征不同(7)数据特征不同(8)精确程度不同(9)核算程序不同(10)方法体系不同(11)编表时间不同(12)成本结构和计算方法不同2.全面预算的作用是什么?(1)制定出企业和各个职能部门在计划期间的工作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拟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达到指导和控制业务的目的。
(2)可以促使各部门管理人员了解本部门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协调和平衡各职能部门的计划,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3)预算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工作成果的基本尺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把实际成果同预算目标进行对比,考核和分析实际成果同预算之间的差异,既可以考核各部门或有关人员的工作业绩,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各方面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薄弱环节,保证预定目标更好地完成。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1.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3.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
4.机会成本: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
5.预测: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算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
6.筹资预测: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务还本付息的预算。
7.决策: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8.净现值: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9.获利指数:又被称为现值指数。
指有产后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隔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10.内含报酬率:也称为内部收益率。
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1.零基预算:又称为零底预算。
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将所有的的预算支出均已零为出发地点,一切以实际需要与可能触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务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12.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唯一一个固定时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13.内部转移价格:简称内部价格。
又成为内部转让价格或内部已移动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内部结算和进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计价标准。
管理会计复习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管理会计:是指在一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2、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3、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4、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5、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6、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7、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8、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9、期间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递延到下期去的成本.10、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11、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式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额和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12、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的差额.它是本量利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13、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14、保本作业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业务量的百分比.15、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16、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17、经营杠杆系数:是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18、相关业务量: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产量或销量.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19、增量成本:是指单一决策方案由于生产能量利用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20、专属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21、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决策结果而引起并已经实际支付过款项的成本.22、共同成本:是指应当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注定要发生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23、联合成本:是指在未分离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 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24、净现金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25、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作为资本(或资金)使用的货币在其被运用的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带来的一部分增值价值,其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6、一次性收付款项: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发生的某项一次性付款(或收款)业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生与此相关的一次性收款(或付款)业务.27、年金: 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收款或付款,则该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年金28、普通年金:从第1期开始,凡在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为普通年金.29、递延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从0期开始隔S期以后才发生系列等额收付款的一种年金形式.30、现金流入量: 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的增加的项目.31、现金流出量: 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项目.32、投资利润率: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又称投资报酬率.33、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34、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35、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比指标.36、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既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37、全面预算:是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规划与反映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动,以便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作出具体组织与协调,最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附表展示其资源配置情况的有关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38、财务预算:是指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销售预算:是指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39、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一种业务预算.40、现金预算: 是指用于规划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资本融通的一种财务预算.41、固定预算:是指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惟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42、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预算的方法.43、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12个月的一种方法.44、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以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为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进而规划预算期内的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的一种方法.45、成本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既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中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会计管理行为或工作.46、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到达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47、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48、材料采购经济批量:是指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能使全年材料相关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49、订货成本:是指一定期间内企业为订购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50、储存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企业为储存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51、最优生产批量控制:是指成批生产的企业全年应分几批组织生产,每批应生产多少件产品才最为经济合理的控制问题52、调整准备成本:是指每批产品投产前为做好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53、责任会计:是指以企业内部建立的各级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利用责任预算为控制的依据,通过编制责任报告进行业绩考核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制度.54、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55、成本中心:是指只对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56、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责任中心,它是处于比成本中心高一层次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是比利润中心更高层次的责任中心.57、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价格.58、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和可以落实责任的那部分成本.59、投资报酬率: 是指达产期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60、敏感性分析: 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61、利润灵敏度指标:不同因素有不同的利润灵敏度指标.特定因素的灵敏度指标是指该因素按有关假定单独变动1%后使利润增长的百分比指标.62、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63、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按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
管理会计判断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判断名词解释1、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穿插,其目标是确保企业取得最正确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
2、本钱性态——又称本钱习性,是指本钱总额变动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本钱总额变动与不变动。
3、变动本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严格按正比例变动的那局部本钱。
4、本量利分析——是指对本钱、业务量、利润三个因素内在联系的分析。
5、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盈亏两平点,是指企业产品(或效劳)的收入和本钱恰好相等的业务量水平或销售收入水平。
6、全部本钱法——是将生产产品(提供效劳)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全部归集到总本钱中,除以产量,得到产品单位本钱的本钱计算方法。
7、相关本钱——是指与特定经营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本钱。
8、专属本钱——是指能确定归属于某一特定方案的本钱,与共同本钱相对立。
9、内含报酬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之和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和时对应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用IRR表示。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xx-04-09 18:141.时机本钱:指企业由于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而使企业丧失的放弃次优方案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
这个潜在收益就是最优方案的时机本钱。
2.责任会计:是指在组织企业经营时,按照分权管理的思想划分各个内部管理层次的相应职责、权限及所承担义务的范围和内容,通过评价各有关方面履行责任的情况,反映其真实业绩,从而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会计子系统。
3.平安边际:是指根据现有或预计销售业务量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的差量所确定的定量指标。
4.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到达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
5.漂浮本钱:指过去已经发生无法通过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本钱。
6.本钱习性:本钱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1.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3.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4.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5.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6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Y 电视大学资料学习,电大7. 混合成本: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8.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最终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
9.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10.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11.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
通常用一定的业务量来表示这种状态12. 贡献毛益:又称“边际收益”、“边际贡献”、“创利额”。
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以变动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后所剩可供抵偿固定成本并创造利润的数额,可按单位产品或企业各种产品计算。
管理会计-判断、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重点2分X 5题=10分1、管理会计一一是管理和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其目标是确保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
2、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变动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成本总额变动与不变动。
3、变动成本一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严格按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4、本量利分析一一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个因素内在联系的分析。
5、保本点一一又称盈亏临界点、盈亏两平点,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收入和成本恰好相等的业务量水平或销售收入水平。
6、全部成本法一一是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全部归集到总成本中,除以产量,得到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7、相关成本一一是指与特定经营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专属成本------ 是指能确定归属于某一特定方案的成本,与共同成本相对立。
9、内含报酬率一一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之和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和时对应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用IRR表示。
二、是非题 1 分X 10题=10分第一章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
(V )2、泰罗的动作与时间研究为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V )3、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会计没有什么关系。
()4、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发展得也很好。
()5、虽然不像财务会计一样需要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但管理会计也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V )7、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它能起到的作用大小却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V )8、由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由复合型高级人才来承担,所以导致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高于财务会计。
(完整版)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总论)三、名词解释1、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的统称。
3、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在明确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的统称。
四、简答题1、简答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2)现代电脑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管理会计的完善与发展。
(3)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管理会计的职能有哪些?(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3、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同属于现代会计。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2、最终目标相同。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
同时部分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列作对外公开发表的范围。
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会计主体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
管理会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成本性态: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按照成本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与产量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酌量性成本,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边际贡献率:它是边际贡献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了销售收入提供边际贡献的能力安全边际:是超过保本点的销售收入安全边际率:企业正常(实际)销量收入中安全边际所占比率经营杠杆:由于企业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出现的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变动率的现象。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相对于产销变动率的倍数机会成本:放弃某种次优方案所损失的潜在利益(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边际成本:产量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成本的变动量现金支出成本:那些要实际动用现金进行支付的成本,通称现金支出成本(未来要动用)沉落成本:指过去已经发生,不是目前或未来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相关成本:指与特定决策有关联的成本。
非相关成本:在决策时无需考虑,对决策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差别成本:两个不同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净现值:将各年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换算到0年之值的总和。
独立方案:不能互相取代的方案。
互斥方案:不能同时并存的方案预算: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财务计划,它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展示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企业财务及其他资源的取得及运用的详细计划全面预算:也称为总预算。
企业未来计划和目标等各个方面的总称。
弹性预算:指根据可预见的不同业务水平,分别规定相应目标和任务的预算概率预算:在预算期内许多变量可能是不确定的情况下,估计它们在一定范围内有关数值可能出现的概率,然后按照各种可能性的大小加权平均计算,确定有关指标在预算期内的期望值。
零基预算: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
管理会计-判断、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重点 2分×5题=10分1、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其目标是确保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
2、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变动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成本总额变动与不变动。
3、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严格按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4、本量利分析——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个因素内在联系的分析。
5、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盈亏两平点,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收入和成本恰好相等的业务量水平或销售收入水平。
6、全部成本法——是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全部归集到总成本中,除以产量,得到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7、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经营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8、专属成本——是指能确定归属于某一特定方案的成本,与共同成本相对立。
9、内含报酬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之和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和时对应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用IRR表示。
二、是非题1分×10题=10分第一章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
(√)2、泰罗的动作与时间研究为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3、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会计没有什么关系。
()4、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发展得也很好。
()5、虽然不像财务会计一样需要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但管理会计也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7、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它能起到的作用大小却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8、由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由复合型高级人才来承担,所以导致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高于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判断、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重点2分X 5题=10分1 、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其目标是确保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
2、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变动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成本总额变动与不变动。
3、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严格按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4、本量利分析——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个因素内在联系的分析。
5、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盈亏两平点,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收入和成本恰好相等的业务量水平或销售收入水平。
6、全部成本法——是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全部归集到总成本中,除以产量,得到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7、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经营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8、专属成本——是指能确定归属于某一特定方案的成本,与共同成本相对立。
9 、内含报酬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之和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和时对应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用IRR 表示。
二、是非题 1 分X 10题=10分第一章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
(V)2、泰罗的动作与时间研究为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V )3、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会计没有什么关系。
()4、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发展得也很好。
()5、虽然不像财务会计一样需要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但管理会计也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V )7、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它能起到的作用大小却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V )8、由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由复合型高级人才来承担,所以导致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高于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1、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
2、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3、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起总额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4、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其变动成本之后的余额。
5、保本点:是指企业经营大道不盈不亏的状态。
6、安全边际:是指现有销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
7、保本作业率:是指企业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与实际销售量之比。
8、机会成本:在决策过程中,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满意的方案而放弃另一个次满意的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
9、沉没成本:是过去的成本支出。
10、内部收益率:是投资方案在建设和生产经营年限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1、全面预算:反映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弹性预算:是指根据可预见的不同业务活动水平,分别规定相应的目标和任务的预算。
13、标准成本:是通过事先仔细测定,以每个单位产品为基础表述的在可达到或可接受的业绩水平上的应有成本。
14、资金成本:是指在筹资和使用资金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15、责任中心:是指在组织内部,其管理者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责任的单位。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管理会计名词解释、什么是管理会计?了解其主要特点管理会计是通过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对对财务会计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深加工,为企业内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服务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特点:具体目标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作用主要是控制现在,预测规划未来,工作依据不受会计准则等制度制约,工作程序不固定,计算方法更为复杂,工作范围是针对企业局部,会计报告主要满足对内管理的需要,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2、成本习性定义,掌握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特点成本习性定义: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固定成本特点:(1)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动,而保持不变。
用a表示。
(2)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随产销量提高逐渐降低。
变动成本特点:(1)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2)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保持不变,用b表示,(3)业务量=0时,变动成本=0。
3、营业杠杆度的定义及作用定义:营业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比,是销售量影响利润的敏感性指标作用:(1)评价营业风险,营业杠杆度越大,营业风险越大;(2)预测产销量变化后的营业利润或预测目标利润下的业务量。
4、什么是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有何区别,有哪些优缺点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仅包括生产过程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列为期间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比较:1.根本区别: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全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列为产品成本,变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费用。
)2.提供的成本数据不同.(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产品成本、销售成本、存货成本大于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有关成本数据)。
3.提供的分期损益可能不同。
(如期末存货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全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全部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期末存货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 4.损益表的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不同.(变动成本法可提供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等指标)5.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基本理论有哪些
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基本理论有哪些管理会计的名词解释: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
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1、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
2、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目标为: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管理会计的职能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4、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准确性、一贯性、客观性、灵活性、及时性、简明性、成本效益性5、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
2)计量,即以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对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予以数量上的确定。
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
4)分析,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
5)编报与解释,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
6)传递,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
管理会计的启示:企业环境理论综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一方面归因于企业环境变迁带来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归因于对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
企业环境的变迁可能会影响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转移,或对原先适用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提出挑战,这也就产生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
管理会计
名词解释1、 管理会计的定义:狭义的的管理会计,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广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那部分的内容的范畴。
2、 变动成本法:指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即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3、 预测 :是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断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
4、贡献边际:是指产品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又称边际贡献、贡献毛益、边际利润或创立额。
5、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有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6、 净现值(NPV ):是反映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的比率,亦可将其理解为单位原始投资的现值所创造的净现值7、 获利指数(PI ):又被称为现值指数是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 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8、 内含报酬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既能是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9、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将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即开支标准是否合理 ,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10、 滚动预算; 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简答题1、最优生产批量:是指成批生产的企业全年应分几批组织生产,每批应生产多少件产品才最为经济合理的控制问题。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xinzi1.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3.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4.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5.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6. 混合成本: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7. 成本性态分析: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8.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9.期间成本: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弟延到下期去的成本,它的归属期只有一个,即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当期利润表,作为当期收入的抵减项目,而不列入存货成本10.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11.本量利分析:它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收入、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12.贡献边际: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差额,也称边际贡献、贡献毛益、边际利润13. 变动成本率: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重点 2分×5题=10分1、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其目标是确保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
2、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变动和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成本总额变动与不变动。
3、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严格按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4、本量利分析——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个因素内在联系的分析。
5、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盈亏两平点,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收入和成本恰好相等的业务量水平或销售收入水平。
6、全部成本法——是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全部归集到总成本中,除以产量,得到产品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7、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经营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8、专属成本——是指能确定归属于某一特定方案的成本,与共同成本相对立。
9、内含报酬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之和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之和时对应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用IRR表示。
二、是非题 1分×10题=10分第一章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
(√)2、泰罗的动作与时间研究为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3、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会计没有什么关系。
()4、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发展得也很好。
()5、虽然不像财务会计一样需要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但管理会计也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
()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7、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客观的,但它能起到的作用大小却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8、由于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需要由复合型高级人才来承担,所以导致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高于财务会计。
(√)第二章1、生产中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等转移价值和职工工资,组成产品成本。
(√)2、在管理会计的决策中,每一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与许多成本相联系。
与特定方案直接联系,在决策中必须加以考虑的,称为无关成本。
()3、对同样的资料,使用高低点法和最小二乘法(回归直线法)分解混合成本,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的精确度要好很多。
(√)4、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其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其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变动成本。
(√)5、技术性变动成本对管理人员来说是可控成本,而酌量性变动成本对管理人员来说却是不可控成本。
()6、成本性态模型y=a+bx中的b,就是指单位变动成本。
(√)7、相关系数r的大小对能否采用最小二乘法有重大影响。
(√)8、高低点法的优点是计算精度高,缺点是计算过程过于繁复。
()9、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三大类。
()10、固定成本的水平通常以其总额来表示,而变动成本的水平则以其单位额来表示。
(√)11、成本性态是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质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第三章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产品的单价越高,保本点越低。
(√)2、产品的经营杠杆系数越高,经营风险越小。
()3、其他条件不变,产品销量增加,则保本点降低。
()4、保本点销售额这一指标,既适用于单一品种保本点的分析,也适用于整个企业多品种保本点的分析。
()5、变动成本率高的企业,边际贡献率也高,创利能力强。
()6、当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7、通常,边际贡献是指产品边际贡献,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变动部分之后形成的差额。
(√)8、若产品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9、在多品种生产情况下,若整个企业利润为零,则说明各产品均已达到保本状态。
()10、不管是计算保本点还是保利点,凡在计算业务量指标时,均以边际贡献率为分母;计算价值量指标时,均以单位边际贡献为分母。
()11、在用综合边际贡献率法计算多品种保本点时,各产品的销售比重必然构成影响多品种本量利关系的要素。
(√)第四章1、采用变动成本法,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一般保持不变;而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成本一般会随产量上下波动。
(√)2、采用完全成本法,有利于促使企业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
()3、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有固定成本。
()4、生产成本中的直线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5、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6、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分期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7、当产销平衡时,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存货成本。
()8、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又有利于长期决策。
()9、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部计入利润表。
(√)10、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第六章1、凡是亏损的产品,企业都不应该生产。
()2、若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生产零部件,则固定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
(√)3、短期经营决策一般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
(√)4、简单地说,决策分析就是领导拍板作出决定的瞬间行为。
()5、科学决策就是其决策结果没有误差或错误的决策。
()6、决策分析的实质就是要从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并且一定要选出未来活动绝对最优的方案。
()7、在生产经营决策中,要通盘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相关业务量、相关成本、相关收入等因素。
(√)8、机会成本是指应由中选方案负担的,按照放弃的其他方案的最低收益计算的那部分损失。
(√)9、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固定成本或折旧都是沉没成本。
()10、即使追加订货的价格低于正常订货的单位全部生产成本,也不能轻易作出拒绝接受订货的决策。
(√)第七章1、在利率和计息期数相同的条件下,年金现值系数与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2、货币时间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从相对量来看就是社会平均的资本利润率。
()3、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加1等于同期、同利率的先付年金限值系数。
()4、计算回收系数,可根据年金终值系数求倒数确定。
()5、凡不是第一年开始的年金都是递延年金。
(√)6、名义利率是指一年内多次复利时给出的年利率,它等于每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的乘积。
()7、现金流量与利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计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后者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8、在计算现金流量时,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处理与折旧额相同。
(√)9、所谓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各年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差额。
(√)10、现值指数大于0是项目可行的必要条件。
()11、对于单一投资方案,如果内含报酬率大于设定的贴现率,则项目是可行的。
(√)12、一般情况下,使某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0的折现率,一定高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13、静态指标法是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方法,动态指标法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方法。
(√)14、若某一项目的净现值小于0,则净现值指数小于0,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报酬率。
()15、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大的方案一定比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小的方案好。
()16、回收期短的方案一定优于回收期长的方案。
()17、在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上,节约的经营成本应当列作现金流入项目处理。
()18、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等于终结点那一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与该期回收额之和,其回收额必须大于零。
()19、在管理会计中,估算的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所得到的值。
(√)20、计算递延年金现值,应当考虑递延年金持续发生时间、发生数额、递延时间和折现率等因素。
(√)第九章1、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
()2、在期末成本差异账务处理的方法中,将本期的各类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叫做直接处理法。
()3、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总额的概念,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单位的概念。
()4、在标准成本法下,期末结转超支差异或节约成本差异额都应记入有关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5、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中,价格差异与价格是一回事。
()6、成本差异是指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凡是实际成本小鱼标准成本的差异额,即称为有利差异。
()7、无论哪种变动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上升,都会引起整个变动成本差异的不利变化。
(√)8、在标准成本制度下,为简化计算,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是将其直接归于某项差异。
(√)9、从实质看,直接工资的工资率差异属于用量差异。
()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对超支差应贷记有关的差异账户,节约差则借记相应账户,相应的生产费用账户则按标准成本予以登记。
()第十章1、导致责任会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的扩大。
()2、责任会计是顺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
(√)3、以实际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以避免责任转嫁现象。
()4、成本中心只对成本负责,而且这些成本均为可控成本。
(√)5、对于上级分配来的固定成本,由于利润中心无法控制其数额,所以,对这部分固定成本的影响在考核时应将其剔除。
(√)6、一般来讲,成本中心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最好以“实际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7、成本中心没有对外销售权,其工作成果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
(√)8、随着内部转移价格的波动,企业的利润总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
()9、合理地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较为清晰地确定各责任中心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切实维护各责任中心正当的经济权益,保证责任会计的正确实施。
(√)10、以市价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比较公正合理,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11、成本的可按与不可按是相对而言的,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以及控制范围的大小直接相关。
(√)12、较高层次责任中心的可按成本,则一定是其所属的较低层次责任中心的可按成本。
()13、投资中心在责任中心中处于最高层次,它具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14、从企业总体看,内部转移价格无论怎样变动,企业利润的总数不变。
(√)15、剩余收益指标的优点是可以使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