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做功与速度的关系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课件:7-5-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优质课件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课件:7-5-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优质课件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基础训练 课前预习作业
第七章
课时5
第3页
RJ版· 物理·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一、选择题(1~3 为单选,4~5 为多选。) 1.对于橡皮筋做的功来说,直接测量是有困难的.我们可 以巧妙地避开这个难题而不影响问题的解决,只需要测出每次 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的多少倍,使用的方 法是( )
第七章
课时5
第16页
RJ版· 物理·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2)根据你所作的图象,你认为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 x 与滑 块初速度平方 v2 的关系是________.
第七章
课时5
第17页
RJ版· 物理· 必修2
7.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第七章
课时5
第18页
RJ版· 物理· 必修2
数据组 v/(m· s- 1 ) x/m 1 0 0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2 0.16 0.045 3 0.19 0.075 4 0.24 0.111 5 0.30 0.163 6 0.49 0.442
二合一
第七章
课时5
第15页
RJ版· 物理·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1)一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 x-v 图象如图甲所示.观 察该图象, 该同学作出如下推理: 根据 x-v 图象大致是一条抛 物线,可以猜想,x 可能与 v2 成正比.请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 选择适当的坐标轴作出图线验证该同学的猜想.
第七章
课时5
第5页
RJ版· 物理·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7.6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7.6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1.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 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
方法:使小车连着纸带并接通电源,轻推小车,由打 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 匀速运动,找到长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
2.选点测速:测小车的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 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部分。 3.橡皮筋的选择: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橡皮筋弹 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 必计算出具体数值。 4.先后顺序: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并 且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5.小车的选择:小车质量应适当大一些,使纸带上打 的点多一些。
2 v
本实验要不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Hale Waihona Puke mgh = 1 mv 22
1
gh = 2 v 2
无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原理
0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 1
第n点的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
2
落的距离由下列公式算出:
S3
3
vn
Sn
Sn1 2T
S4
4
实验器材
纸带
打点计时器
铁架台

夹子
重物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6)应用公式 计算各点对应的速度v1、v2、v3...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和动能的增加量
测量点n 1 2 3 4 5 6 高度hn /m 速度vn /m/s 势能EP /J 动能EK /J
数据处理
为什么图象通过原点?
0
该图象的斜 率表示什么?
h
注意事项
(1)实验时,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记时器工作正 常后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 (2)打点记时器必须接50Hz交流低压电源. (3)必须保留纸带上打出点迹的第一点,且第1、2点间 距约为2mm的纸带误差小。 (5)实验中,只要验证gh是否等于v2/2即可,不用测重 锤的质量。

初三物理“学思一体”导学案 功率

初三物理“学思一体”导学案 功率

广洋湖中心初中初三物理“学思一体”导学案第3 周第 1 课时授课时间编写人潘永飞审核人潘永飞课题:四、功率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功率,功率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

2、知道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功率的单位。

3、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亲近科学,激发深入思考的兴趣,能估测出功率的值学思一体:一、复习: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作用,二是物体要在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2、功等于与的乘积。

3、小明的质量是50kg,小明的教室在五楼,楼每层高3m,则他每次上楼到教室需做多少功?问:若小明每次上楼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则他每次做功同吗?每次做功的快慢同吗?二、新课学习1、我们可以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我们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从速度的定义引出功率的定义:叫做功率。

从速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功率,用表示功,用表示时间,则功率公式可以写成: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则功率的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瓦特,人们把功率的单位叫做,简称,用字母表示。

1W=1J/s4、信息快递:1KW= W1MW= KW= W5、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马力――功率的一种单位,估算马力的大小。

6、11-35,认识一些物体的功率。

麻雀飞行时的功率约为。

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7、活动:估测上楼时的功率提出活动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思考:1)、从物理学角度考虑,你认为人的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如何证实自己的猜想?请设计出记录表格。

3)、你的猜想中哪些得到了证实?请解释健身教练为什么能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来控制学员的运动量。

8、例题小明的质量是50kg,小明的教室在五楼,楼每层高3m,则他每次上楼到教室需做多少功?若小明每次上楼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两次分别为1.5min和40s,则两次他的功率分别为多少?学而时习:1.功率是表示物理量,叫功率。

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2

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导学案2

高一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导学案No.26编写人:靳大鹏审核人:高一物理组编写时间:2011-5-10【学习目标】1.知道探究活动须测定功与速度这两个物理量.2.领会教科书中所给的实验方案.3.知道实验方案中改变弹力做功大小与橡皮筋的条数成正比的方法.4.体会以一根橡皮筋所做的功为单位来简化问题的思想方法.5.知道实验方案中平衡摩擦力的方法.6.知道当小车做匀速运动时进行速度测量更合理.7.知道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重点难点】1.、体会从寻找W-v的关系转向寻找W-v2关系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并对不同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和选择.【知识链接】1.本节探究的目的是研究外力对物体________与物体_________关系.2.本节实验并不需要测量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是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这样做可以大大简化操作.3.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和___________来测量,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打出的纸带上的点分布有________特点.4.小车在运动过程中要受到摩擦阻力,类似于前面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可以使木板_________来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5.本实验用到的器材:平板、小车、、钉子、______、纸带.【问题探究】我们在选取橡皮筋时应该注意什么?我们怎样来选择纸带上的点来确定小车的速度?你能不能说出本实验中平衡摩擦力的原理?1.本探究实验中的重要方法及技巧(1)研究两个物理量的比例关系是探究两个量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比例关系可以为实验测量提供很大的方便和可能.例如,一根橡皮条对小车做的功是很难确定的,如果改用两根橡皮条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做的功的具体数值仍是很难确定的.但是,若以一根橡皮条对小车做的功为功的单位W,两根橡皮条做的功无疑是2W,这是何等巧妙!(2)将问题转化为简化实验过程:探究的任务是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本实验总是让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使测定两个速度(初速度和末速度)的问题转化为测定一个末态速度的问题,非常有利于操作和数据处理发现规律(也有不足之处).(3)设法减小实验误差:实验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着探究工作是否成功,是否能正确地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本实验注重了两个方面:①平衡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摩擦力保证小车脱离橡皮条后做匀速运动;②在纸带上选取点迹清楚、间距均匀的部分计算小车的速度.(4)利用物理图象,适当地进行坐标交换,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橡皮筋的选取本实验采用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用一条橡皮筋时做功为W,用两条橡皮筋时做功为2W,依次类推,这样我们可以用W的倍数来表示功,这种方法巧妙地避开了计算变力弹力所做的功.尽管在实验中,我们尽量使各橡皮筋的原长和伸长量相同,以保证各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相同,但是,若准备的橡皮筋规格不相同,同样会给实验带来很大的误差,所以选择橡皮筋时应注意几点:(1)所选用的橡皮筋劲度系数不宜过大,以免条数较多时弹力过大,打出的纸带点数过少,不宜求小车的速度.(2)橡皮筋的材料要相同.(3)橡皮筋的粗细要均匀.3.平衡摩擦力为了克服摩擦力,可以把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板斜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检查是否平衡时,可以把小车放到木板上,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4.利用纸带求小车的速度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分布并不均匀,点之间的距离呈现开始较小,而后逐渐增大,最后基本相同的特点.我们求速度时,应选用分布均匀的那些点进行计算,说明这时小车已经匀速运动了.【典型例题】应用点一: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例1:如图7-6-1为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过程得出的一条纸带.(1)应选哪些点距进行测量?(2)怎样根据测得数据确定小车的速度?解析:(1)C、D间距最大,最大速度点一定在C、D之间;(2)在可测量的点中,C点的速度最接近最大速度,可测量的最短时间就是t CD.答案:(1)选用CD段,(2)v=L CD/t CD思维总结:(1)橡皮筋做功过程结束时对应小车速度最大的状态.(2)小车速度最大的点附近打点间距最大.(3)某点附近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该点的瞬时速度.(4)在打点纸带上,被测量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打点间隔.应用点二:探究思路的迁移例2:某同学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得到的纸带如图7-6-3所示,O点为计时器打下的第1个点,该同学对数据进行了下列处理:取OA=AB=BC,并根据纸带算出了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0.12 m/s,v B=0.17 m/s,v C=0.21 m/s.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否大致判断W∝v2?解析:设由O到A的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W,那么由O到B的过程中,重力对第 1 页共2 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学习任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学习任务

《功》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
2.学习任务: (1)通过观察、思考具体情境,能够判断力是否做了功。 (2)了解功的含义,通过分析,明确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学会简单的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活动,学习环节主要有: 回忆生活中的场景 理解力的“成效”——功 实例分析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观察现象理解三种不做功的情境 练一练 功的定义、单位、意义 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 进行本节课课堂总结 完成课后作业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导学案

§13.1怎样才叫做功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难点)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

能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3、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功和能的含义,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规律的方法。

(难点)学法指导: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学们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弄清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知道什么情况才叫做功,并牢牢记住功的计算公式,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前学习:1、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2、课前预习:(1)请你谈一谈对日常生活中的工作、物理学中的做功的看法;(2)根据你的理解,做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3)功应该怎么测算,写出它的计算公式并记住它的单位。

(4)机械功原理有些什么内容,请写出来。

课堂学习:(一)、怎样才叫“做功”根据课本的两幅图片可知,两个人用了力,很累,做了工,但从物理学角度说这两个人没有做功。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进行探究。

活动1:找找共同点“活动1”目的是通过观察两种情况做功时的共同点,建立功的概念。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幅图中同学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点?(施力的方向如何)(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一段距离?(它的方向如何?)(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4)综上所述,怎样才叫做功?由此得出机械功的初步定义并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力对物体做了功吗根据做功的必要条件分析以下三个事例,看一看力对物体做功了吗?(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沿斜面向上推,(c)杠铃被举在高处静止不动,再结合其他一些实例,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靠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F=0);(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s=0);(3)物体受力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F与s的方向垂直)。

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大庆市杜蒙县蒙古族中学:宏燕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大多数章节都属于现象篇,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而《做功的快慢》这一节内容属于八年级教材相对比较抽象的一节,所以在教师招聘和教师职称评定中常有选择该课题的情况。

老师们普遍感觉到本节内容在设计中难以创新,并且课堂气氛不容易活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

为突破这一难点,笔者通过积极的探索,设计了下列的教学流程,实践发现,课堂效果比较理想。

三、教学对象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在本节教学中,先由速度的快慢引入做功的快慢。

然后让学生分析课本所提供的实例,得出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引出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通过人、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功率和对功率单位有较多的感性认知。

由铭牌上的功率参数,认识功率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和体验,逐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本章在“机械运动”、“力与运动”等力学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学习“简单机械和功”的一系列知识,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习功和能的关系——各种能量间的相互转化等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功率》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功率》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1)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时间长的做功较.(均选填“快”或“慢”)(2)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均选填“快”或“慢”).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之分是一样的.(3)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时,利用路程和时间之比,即速度来描述.由速度的启发,如果时间和做功多少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利用来描述做功的快慢.2.功率(1)定义:叫做功率.(2)功率计算公式:.其中W表示,单位是; t表示,单位是; P表示,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专用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做单位,(1 kW=W)二、典题过关1.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关于甲、乙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功率大 B.乙的功率大C.甲、乙的功率一样大D.无法比较2.计算:一位攀岩者的重力为520 N,背着质量为8 kg的背包,用时40 min登上高为9 m的峭壁.求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做总功的功率.(g取10 N/kg)3.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厢体连同货物的质量为1.3 t, 在10 s内从楼的1层上升到4层.如果每层楼高3 m,则升降机电动机的功率至少是W.4.计算: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1.0×105 kg.若登陆艇用3.0×105 N的推进力,以20 m/s的航速行驶10 min,则登陆艇的功率是多少?5.计算: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 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 800 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2)汽车行驶的速度;(3)行驶5 min,发动机所做的功.三、随堂检测1.初中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体重为500 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 m,用时0.5 s.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J,重力的功率为W.2.起重机以0.1 m/s的速度将重400 N的重物匀速提高5 m,起重机做功J,它的功率是W,即kW.3.2020年4月19日,百度公司宣布在长沙市全面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地图一键呼叫,免费试乘.某位乘客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3.8 km,用时11.5 min,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 2 000 N,则汽车牵引力做功为J,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W.4.额定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均正常匀速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的做功之比为1∶2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2C.两车的做功之比为1∶1D.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15.计算: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180 kW,速度为72 km/h,汽车行驶1 h,求:(1)卡车发动机做的功;(2)卡车的牵引力.。

平抛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修改版

平抛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修改版

测速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
实验误差分析:
原理方程: 1、木板上的摩擦力是否会造成误差?有何
办法?
会,可垫高木板一端来平衡摩擦力。之后 的原理方程变为:
参考实验步骤:



1、装好实验器材。(纸带、复写纸、电源) 2、平衡摩擦力。(怎样算平衡?) 3、用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拉伸长度?) 4、测量计算小车获得的速度。(如何选点?) 5、用多根橡皮筋重复步骤3、步骤4 。 6、整理仪器。
邵阳市一中
张文品
一、课程导入----理论猜想与推证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变化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变化

什么力做功
动能的变化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合外力做功
动能变化
0
不变化
0
正功 正功
不变化
增加 增加
平抛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负功
猜想
减少
动能的变化
合外力做功
并且通过类比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我们可以 得到,合外力做了多少正功,动能就增加多少; 合外力做了多少负功,动能就减少多少。也就 是: 问题:思考特殊情况,若初速度为0的情况下, 合外力的功是否就等于物体的末动能? 推进:今后为了定量讨论功与动能相关的问题,还
二、课程推进---设计实验检验理论推导
思路点拨:(控制变量法)
而要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也就是得到功随 速度变化的图像。那么主要的问题变为: a、如何测功? b、如何测速度?
物理上最简单的情景就是一个力做功,初速度为零。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力对物体做可测的功,然后配 上可以测量物体速度的仪器即可。而且此时的功正好 是物体的末动能,正好可以检验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功率(学案)

功率(学案)

《功率》导学案【知识点提示】【重点】理解做功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概念,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运算。

【难点】理解正、负功的含义,能解释相关现象。

【知识要点】2.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直线运动了一段时间t ,试求这段时间t 内恒力F 做功的功率?W FS =WP t =FS P t =P Fv =S vt =思考与推理v F t3.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基本概念一、功率功率是描述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1W = 。

常用单位有 ,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

二、额定功率机器名牌上标注的功率值是 ,是发动机 工作是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 这个值。

三、功率与速度1、物体在恒力F 作用下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 发生的位移为l ,若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这力所做的功W =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F 的平均功率为P = . 2、当机械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为 ,要增大牵引力就必须 ,也可以通过来提高速度。

反馈练习1.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 时刻F 的功率是( )A .m T F 22B .m T F 2C .mT F 22 D .m T F 2222.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的前2s 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2s 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g 取2/10s m )3.质量为m 、额定功率为P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若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并以额定功率行驶,汽车最大速度为1v ,当汽车以速率)(122v v v <行驶时,它的加速度多少?。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导学案).doc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导学案).doc

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明确功率的含义——表示做功的快慢。

2.知道功率的定义、公式、单位,了解常见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

3.通过对比功率和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了解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会进行有关功率的简单计算。

课前准备1. 复习回忆复习回顾“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中比较快慢的方法、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简要记在下面)。

合作探究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活动1:联系比较快慢的方法,仔细观察教材第199页图10-29和图10-30,思考讨论:图10-29的两幅图中,谁做功快?图10-30的两幅图中,谁做功快?与同学相互交流你们的判断方法。

思考:要比较做功的快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 ;其二是 。

比较图10-29可知: 相同, 越 ,做功越快;比较图10-30可知: 相同, 越 ,做功越快;二、功率与测算功率的方法活动2:阅读教材第199页上半页内容。

如果做功的多少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功率的单位为 ,符号表示为 。

后人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特,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单位,即,简称,用符号表示,也就是1 =1 。

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1KW= W。

思考1:教材对功率的定义采用的是上面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中的哪一种?思考2:功率概念的引入方法和速度概念的引入方法是类似的,你还知道哪些采用这种方法来引入的物理量?比较这些物理量的引入过程,你能发现哪些相同之处?活动3:阅读教材第200页下半页表格中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回答下列问题:1.明确这些功率所表示的含义。

例如马拉车长时间的功率为450W,表示马每秒做功J。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机器的功率,写出来,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两者是否一致,为什么?三、学以致用如果想知道你从一楼上到二楼的的功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该怎么测呢?请简要说明。

《机械能守恒定律》 导学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 导学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条件。

2、能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二、知识回顾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为$E_{k}=\frac{1}{2}mv^{2}$,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为$E_{p}=mgh$ ,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物体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三、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一些物体的运动现象。

比如,自由下落的物体、摆动的秋千、被弹起的皮球等等。

这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能量规律。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1、只有重力做功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守恒。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但机械能总量不变。

2、只有弹力做功物体在弹力作用下,在与弹力相关的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守恒。

比如,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3、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物体在重力和弹力的共同作用下,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守恒。

例如,一个带弹簧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运动,小球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守恒观点:$E_{k1}+E_{p1}=E_{k2}+E_{p2}$,表示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

成都七中高三下2020级阶段性检测理综卷

成都七中高三下2020级阶段性检测理综卷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高三下2月阶段性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出题人:李开祥叶昌平谈云超审题人:黄游媛陶灿沈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Cl—35.5Sn—11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时,其特定功能不改变B.蛋白质和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的有机化合物C.肝细胞和肌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都是葡萄糖D.细胞中组成核酸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B.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具有催化功能C.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D.达尔文通过数学模型解释了自然选择学说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折叠增大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C.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有丙酮酸生成D.光合作用产生的[H]可直接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原料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模型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均是不断下降的B.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不完全相同,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农田通过锄草、治虫等措施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特殊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5.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促进棉花植株开花结实B.未成熟的红柿,放入成熟香蕉去除涩味C.秋冬季节,变黄的植物叶片从树上脱落D.人工诱导植物体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加倍6.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

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探究性实验中的探究思路、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三个重要环节;通过探究,认识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实验方法得出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关系的过程;设计实验方案探讨体验推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推理与实验探究过程的乐趣,通过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试验探究的过程难点:如何巧妙设计实验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二、教学过程[引言]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要获得动能,方式可以很多,但本质上都是有力对物体做了功;比如:重物从静止下落获得动能,是重力对物体做了功,汽车起动获得动能,是牵引力对车做了功。

而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所以力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面我们看一个演示实验。

演示:把橡皮筋两端分别固定在一长木板的两枚铁钉上,中间挂在放于木板上的小车的挂钩上,先拉开一小段位移,放开小车,小车能获得一定的速度;第二次拉开比第一次大一些的位移,放手后可发现小车获得的速度比第一次的时候大。

老师: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中能说明什么?学生:对物体做功多,则物体获得的速度就大。

老师:对的,这就是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但这仅是一种定性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可知,仅仅知道功与物体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得到功与物体速度的定量关系。

(出示多媒体)我们今天要利用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等;探究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我们这个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请问橡皮筋在哪个阶段对小车做功呢?学生:橡皮筋从伸长到原长的过程中,即有力作用在车上的过程中。

老师:对的,橡皮筋对小车有拉力的时候,它才会对小车做功的,那么这个功能不能直接测量出具体的数值呢?学生:不能直接得出数值。

(若有学生认为可通过测定力与位移从而求出功,应当指出橡皮筋的力是变力,不可行。

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导学案

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导学案

§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命题人: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王留峰一、预习指导:1、领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思路,经历探究学习的情感体验过程2、知道用一根橡皮筋所做的功为“单位的功”3、理解小车做匀速运动阶段测量速度比较合理4、能进行实验操作,会采集实验数据5、理解实验数据处理时寻找W与v的关系的方法6、阅读课本P64—P65二、问题思考:1、探究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是否需要测出各次小车速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怎么做?2、探究过程中,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会受到阻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补偿?3、实验完毕后,我们用什么方法分析橡皮筋对小车作的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三、新课教学:【例1】实验中小车的速度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选用哪些点距来确定小车的速度?为什么?【例2】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四、课后练习:1.(单选)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不下滑即可B.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能下滑即可C.沿木板向下推拖着纸带的小车,放手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距均匀即可D.以上说法都不对2.(多选)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两端较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凶可能是( )新课标第一网A.电源的频率不稳定B.木板倾斜程度太大C.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D.小车受到的阻力没有平衡掉3.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四点中应该选用哪个点的速度才符合要求?4.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豫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2)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5.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图中小车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在小车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绳连接小车和钩码;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怍.(2)如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v=v2-v02),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第八章功和机械能二》导学案

《第八章功和机械能二》导学案

《第八章功和机械能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能用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
)怎样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机械能:统称为机械能。

4.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或者说,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
二、《基础知识展示》——学生小组交流,并提出疑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 学设 计说 明 ( ) 一 导入 新课 :


本 节课是 人 教版《 物理 》必修 2第 七 章的 第 六节, 是一 节 典 型 的科学 探 究 课 , 过 实 验 探究 通
教师 : 播放 奥运 会标枪 比赛 的视 频 。 提 出问题 : 是什 么原 因使标 枪 的速度 发生 了
( ) 图像法 处理 数据并 寻 找规律 的技 能 。 2用
( ) 过实 验探 究 , 识功 与 物 体速 度 变化 3通 认
的关 系 。
2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 对 物体做 功和 速度变 化 有什 么样 的 力 关 系呢 ? 引导 学生 回想 刚才 的 演示 实验 , 怎样 可 以增 大 乒乓球 离开 弹 弓时 的速度 ? 学生: 使劲 拉橡 皮筋 , 大弹 力 , 增 这样 在 恢复 原状 时橡 皮筋 的弹力 对乒 乓球 做 的功就会 越 多 ,
像法 寻找 物理 规律 的方 法 。 3 情 感态 度与 价值 观 () 1 通过 实 验 探究 过 程 , 激发 学 生学 习的 求
知欲 和学 习的兴 趣 。
果物 体是 由静 止开始 运动 , 就可 以简 化为 探究 功
与速 度 的关 系 。
2 猜 想假定 .
( )通过 亲 身 实践 , 立 “ 践 是 检 验 真 理 2 树 实
Te c i g a hn
3 设 计 实 验 .
方案。 教师 说 明 为使 研究 更 能 说 明 问题 , 用 变 选
教师 : 要获得 做功 与物 体速度 变化 的定 量 关
系 , 以通 过实 验来 研 究 , 么 在 实验 中需 要 测 可 那 量哪些 物理 量 , 何测 量 ? 如 学生: 思考并 回答 :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教案
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 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
识框架。
(4)实例探究
☆体会图象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
穴距离为di的甲处时速度为vi,试求:
(2)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 应该采用那些点距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为什么?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两人一组, 条件差的学校可以每四人一组) 。
点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即发事件。重点指导一两个组顺利 完成实验,以便后面实验数据的处理。
(1)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多大?
(2)从甲处到乙处要用去多少时间?
解析:(1)由老鼠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得V2d2=vid
所以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cb的乙处时速度V2=divi/d2
1
(2)由老鼠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作出d-图象,如图所示
V
由图线下方的面积代表的物理意义可知,从di到d2的“梯形面积”就等于从甲处到乙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处所用的时间,易得t —(did2)(——)
2
点评: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简便直观,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余作业
预习一节的内容。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 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
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

第3节功率导学案

第3节功率导学案

370
-4-
P
v
F牵
0
t
0
t
0
t
(2)机车以恒定牵引力(加速度)开始运动: 第一阶段:匀加速起动,牵引力恒定、加速度恒定,速度增大、功率 增大,当速度为 v1,功率达额定功率时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变加速直线运动,因 F 牵>f,速度继续增大,由 P= F

v
知,v 增大、F 牵减小,加速度减小,直到 F 牵= f, ,此时汽车速度达到最 大 vm 第三阶段:F 牵= f,以 vm 匀速运动。 【案例探究 3】画出恒定加速度启动的汽车的发动机功率 P-t、运动 速度 v-t、牵引力 F 牵-t 图象。
新 知 探 究
探究 1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问题情境 1】在建筑工地上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把 1 吨的货物 从地面运到三楼, 方式一:搬运工分批搬运,需时间 3h 方式二:用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 1min
学习札记
-1-
方式三:用另一台起重机提升,需时 30 s 1.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对货物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2.三种方式中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怎样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呢?
B.F 变小,P 不变 D.F、P 都不变
4.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 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 3 m /s 的速度匀速移动 5 s,则在此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为 阻力的瞬时功率为 。 ,5 s 末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2kg 的物体从倾角为 370 斜面上由静止开始 下滑,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5,斜面始终保持静止,g 取 10m/s2, 求: (1)前 2s 内重力做的功; (2)前 2s 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2s 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P
v

动能 动能定理

动能  动能定理

四、动能动能定理(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动能的表达式,会用动能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2、掌握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及其推导过程,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4、结合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学习重点:动能及动能定理。

★学习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1、什么叫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个力对物体做功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请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物体的初速度是零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做功越多速度变化_______。

任务一新课学习:1、动能表达式思考:我们在学习功和能时,知道功和能是什么关系?。

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S力对物体做功W 多少?W=_________;这个功有没有改变速度?;那就有可能改变哪一种能?;由此可知,使物体速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而且发生了位移。

探究:我们先猜测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能否从理论上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呢?由动力学知识可知,力使物体产生_________,从而使物体的______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相应规律来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目标:尝试在以下简化的情景下求出力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任务一预习导学一、动能的表达式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P115页内容,独立完成推导过程)情景: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由Vl增大到V2,如书本P115页图7-11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W= ;受力分析知合力F合=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合= ;所以F=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有2aS= ,则推出S= ;得出功的表达式为:W=FS=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导学案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体会探究过程和所用的方法.实验原理让橡皮筋拉动小车做功使小车的速度增加,使拉小车的橡皮筋的条数由1条变为2条、3条……则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W、3W、……通过对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测量计算出每次实验结束时小车的速度,最后分析每次做的功与速度的关系,总结出功与速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刻度尺等.实验步骤1.按如图7-6-1所示安装好实验仪器.图7-6-12.平衡摩擦力: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起,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不挂橡皮筋,接通电源,轻推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3.第一次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功为W,并将得到的数据记入表格.4.换用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做实验,并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和第一次相同,测出速度为v2、v3、v4、……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分别为2W、3W、4W、……将数据记入表格.5.分析数据,尝试做W-v、W-v2等图象,探究W、v的关系.数据处理1.速度数值的获得:实验获得的是如图7-6-2所示的纸带,为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需要测量的是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所以,应该在纸带上测量的物理量是图中A1、A3间的距离x,小车此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x2T,其中T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即选择相邻距离基本相同的若干点A1、A2、A3、……来计算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图7-6-22.计算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时对应的v、v2、v3、v、……的数值,填入表格.3.逐一与W W 与v、W与v2、W与v3、W与v间关系的图象,找出哪一组的图象是直线,从而确定功与速度的正确关系.误差分析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将木板一端垫高,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2.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4.每次释放小车时,都要让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5.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6.使小车挂住橡皮筋的中点,放正小车,使小车沿木板的中间线运动.实验探究数据分析1.用图象处理数据,比直接寻找W和v的关系更形象、直观.2.画图线时应画成平滑的曲线,不能连成折线;在画直线时尽可能使点落在直线上,不能落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规律小结当堂检测用如图7-6-3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图7-6-3(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选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3)若实验做了n次,所用橡皮筋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 n,用W表示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 与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1)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可以改变木板的倾角,使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简要说明你平衡摩擦力的实验判断方法:-----------------------------------------------------------------(2)用沙和沙桶的重力大小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3)除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2.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

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

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 点,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 A 、B 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 是M 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2221v v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 ∆,F 是拉力传感器 受到的拉力,W 是F 在A 、B 间所作的功。

表格中的ΔE 3=_________,W 3=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 W ∆-图线3.在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B .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 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D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4.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某同学是用下面的方法和器材进行实验的:放在长木板的小车,由静止开始在几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运动,小车拉动固定在它上面的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B .重复实验时,虽然用到橡皮筋的条数不同,但每次应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C .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密集的部分进行计算D .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5.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B .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成整数倍增加C .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D .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 增加为原来的两倍6.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 A .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 .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 .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 .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 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 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 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 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5-4-8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 为________ m/s.(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 -v 草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 与v 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A .W ∝vB .W ∝1v C .W ∝v 2 D .W ∝v 3(4)如果W ∝v 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 -v 2图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动能定理的验证】1、实验原理:沙桶和沙子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mgS 车小车动能的改变量: 验证合外力做的功是不是等于小车动能的改变量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沙和沙桶的质量;车的质量;算车的速度和位移; 3、要注意的问题:怎么平衡摩擦力?有两个不一样的质量在里面,所以不能抵消掉。

怎么去处理纸带上面的点。

4、实验示意图如图:例题1.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2122Mv 21Mv 21(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例2.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①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②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③在质量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 上.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 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 J.(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①按图(a)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M=0.20kg,钩码总质量m=0.05kg.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f=50Hz),打出一条纸带.(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b )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m d m d m d 167.0055.00041.0321===,,,4560.256,0.360,0.480d m d m d m ===…,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 /s 2)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点到打下第5点合力做功W=J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E k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