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9-07T07:41:13.38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期5月作者:吴涛
[导读]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持续推进,教育行业中传统教学理念追求改变和革新的力度也越来越高,关于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课题逐渐被更多的人重视。
吴涛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持续推进,教育行业中传统教学理念追求改变和革新的力度也越来越高,关于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课题逐渐被更多的人重视。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其问题意识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自主地针对问题展开探索、分析和解决,从而掌握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如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并且让问题的探索不仅限于课堂之上,是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值得探讨的命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引言:受传统教学思维的长期影响,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容易养成“成绩既是一切”的惯性思维,通过“填鸭式”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这样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少质疑和探索精神。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具备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才是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因此,这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再结合原本死板的课本知识加以调整和创新,不断完善和优化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
问题意识这一概念简单地说来就是指某人心理层面对于外在事物所抱有一些想法或质疑的态度。它是一种个体认知、感受或经历在各种特有情景下的具体体现,代表了原本个体自身所拥有的追求批判性或创新性的精神。同时因为不同个体又存在类似于性格、性别、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不同个体的问题意识存在着差异性的特点。
鉴于小学生教育中,往往好奇心是促进其积极融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有效激发小学生好奇心的策略布置,进而使其对于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过程中培养起学生自主的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等。而对于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意识可以将其定义为的在各类相关数学学习活动中,当学生面对到并不能给予明确答案的问题时,学生自身可以坚持对于问题抱有质疑的态度,从而一直追求探索,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打开思维后以自身的能力尝试去解决问题。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 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同时考验教师教学功力和学生领悟能力的重要学科,要如何使各种数学概念更好地被教授和吸收是非常有必要做好衡量的。通过长期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难以提起兴趣的关键在于无法对于许多抽象性的知识进行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应针对这一关键点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结合具体需要的教学内容,设置好方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好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在过程中提出自身的质疑,同时给予学生表达的权力,尊重其思考,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确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
(二) 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学基本都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导致学生往往成为了只能被动接受指示的一方,很多知识只是生硬的被灌入,并不能使其融入学生的理解中,进而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扼杀。但是数学作为一门需要基础知识牢固扎实的学科,在学生没有对于基本概念有效内化吸收的前提下必然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进步。如果实现了问题意识的融入,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对于存在的问题自身会进行发现并解决,做好未来高阶数学学习的铺垫。
(三) 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学习数学学科的根本不仅仅只限于让学生掌握数学课本中死板的知识,更加有意义的点在于让学生自己形成与数学相关的一系列核心素养,比如探索问题、追寻真理、空间思维、不断创新、逻辑思维等多个方面。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加入问题意识的培养后,学生的各项思考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后,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形成。
三、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 学习气氛并不活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灵活化的教育思维正在逐渐替代原有固化性的教学模式。类似于只强调学习成绩的理论或者观念会无形中加强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容易形成成绩才是一切的潜意识。这样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也就致使了学生课堂上学习氛围的紧张程度,例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但却没有学生愿意回答的现象愈发普遍,加之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抛出的问题缺少了层次性和引导性,也侧面致使了学生对于问题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回复。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整个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 教学模式存在单一的现象
教学任务的布置是每个教学模式中必备的项目之一,在小学的阶段中,学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还要实现学生测验的成绩。没小学阶段,每一个教师都会有教学任务,在固定的时间内需要将这些教学任务完成,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最后测验的成绩,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数学教师将每节课的内容必须得合理地安排,但是如此一来更加容易出现将知识只顾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接着使用题海战术,以确保学生书面成绩的提高。可是在这样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更像是一个程序化、套路化的机器人一般,表面上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但实际上自身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开拓,探究精神也就逐渐消失了,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不利于学生往后自主地尝试解决高层次的问题,思维固化严重。
(三) 课堂上学生原本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课改主旨之一,就是强调把课堂的主导性重新从教师的手中归还到学生身上,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