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拔萝卜》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拔萝卜》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为《拔萝卜》。详细内容为:主题活动中的“故事篇”——《拔萝卜》章节,通过讲述小兔子
帮助农夫拔萝卜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团结协作的力量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团结协作,关爱他人。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拔萝卜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关注主题,如:“小朋友们,你们
帮过别人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帮助别人的故事。”
2. 讲解故事:播放课件,教师讲述《拔萝卜》的故事,引导幼儿
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情节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别人,如:“小兔子是怎么帮助农夫拔萝卜的?”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如何帮助别人,培
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拔萝卜”游戏,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拔萝卜》
2. 板书内容:故事主要人物、情节及主题。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一幅《拔萝卜》的场景,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画面。
示例答案:小兔子帮助农夫拔萝卜,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拔出了
萝卜。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句子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关爱他人,实践团结协作
的精神。如:帮助家人做家务,与同伴分享玩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3. 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示例答案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
一、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
1. 理解故事主题:团结协作和关爱他人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教
师应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刻体会到这两
个主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1. 拔萝卜游戏: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能让幼儿在游戏中
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
(1)确保游戏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2)分组进行,每组人数适中,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3)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更好地协作,
以达到拔出萝卜的目标。
三、作业设计的要求和示例答案
1.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句子通顺。
补充说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明确要求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
述画面。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示例答案:小兔子手拉手,一起用力拔萝卜。他们笑着喊:“加油!加油!”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1)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易于他们理解。
(2)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
(3)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关爱他人,实践团结协作
的精神。
(1)关爱家人,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学会与人合作。
(3)参与社区活动,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故事时,注意语调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达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2. 提问时,语速适中,清晰明了,以便幼儿听懂并思考。
二、时间分配
1. 讲解故事:约10分钟,保证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2.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约10分钟,让幼儿在讨论中巩固知识。
3. 实践活动:约15分钟,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体验。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使用图片、头饰等教具,创造生动的故事情境,吸引幼儿的注
意力。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实际,易于他们理解。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实践活动。
4. 教师的语言语调是否适中,是否有助于幼儿的关注和理解。
5.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6. 作业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
7. 课后拓展延伸是否有助于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