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实战训练: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含解析
备考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讲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第2讲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2024大连重点中学考试]盖斯定律是化学热力学发展的基础,下列不能应用盖斯定律解决的问题是(A)A.比较Al与Fe燃烧热的大小B.比较CH3OH与CH4燃烧热的大小C.比较S(s)与S(g)在空气中燃烧的热效应大小D.比较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和氢氟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大小解析Al燃烧生成氧化铝,Fe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无法通过盖斯定律比较Al与Fe燃烧热的大小,A项符合题意;反应2CH4(g)+O2(g)2CH3OH(l)属于放热反应,依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ΔH等于2倍的CH4燃烧热减去2倍的CH3OH燃烧热,则CH4的燃烧热比CH3OH的燃烧热大,B项不符合题意;S(g)转化为S(s)为放热反应,依据盖斯定律,该反应可看成S(g)在空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减去S(s)在空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等量的S(s)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比S(g)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少,C项不符合题意;依据盖斯定律,氢氧化钠与氢氟酸发生中和反应的ΔH可由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ΔH加上氢氟酸电离的ΔH得到,氢氟酸的电离须要吸热,则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ΔH小于氢氧化钠与氢氟酸发生中和反应的ΔH,D项不符合题意。
2.[浙江高考]关于下列ΔH的推断正确的是(B)C O32-(aq)+H+(aq)HC O3-(aq)ΔH1C O32-(aq)+H2O(l)⇌HC O3-(aq)+OH-(aq)ΔH2OH-(aq)+H+(aq)H2O(l)ΔH3OH-(aq)+CH3COOH(aq)CH3COO-(aq)+H2O(l)ΔH4A.ΔH1<0ΔH2<0B.ΔH1<ΔH2C.ΔH3<0ΔH4>0D.ΔH3>ΔH4解析形成化学键要放出热量,ΔH1<0,其次个反应是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2>0,A项错误;ΔH1是负值,ΔH2是正值,ΔH1<ΔH2,B项正确;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3<0,ΔH4<0,C项错误;第四个反应(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第三个反应,但ΔH3和ΔH4都是负值,则ΔH3<ΔH4,D项错误。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
如图是一种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离子交换膜不允许和通过C.吸附层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D.电池总反应为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描述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片遇稀生成无色气体B.新制氯水久置变为无色C.常温下,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D.明矾作净水剂3.已知:电流效率=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与消耗负极失去电子总数之比。
现有两个电池Ⅰ、Ⅰ,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和Ⅰ的电池反应不相同B.能量转化形式不同C.Ⅰ的电流效率低于Ⅰ的电流效率D.放电一段时间后,Ⅰ、Ⅰ中都只含1种溶质4.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焊接铁轨B.用氮气实现工业合成氨C.实验室用溶液吸收尾气D.过量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5.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粗盐提纯B.海水提溴C.油脂皂化D.石油分馏6.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有多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的化学方程式。
当氧气有1/3被NO还原时,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4,9,24,14,28 B.1,1,1,1,2C.8,9,12,10,20 D.任意值均可7.关于反应4CO2+SiH4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氧化产物B.SiH4发生还原反应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Ⅰ4D.生成1molSiO2时,转移8mol电子8.工业上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实验过程中取样测丙溶液的pH 值,pH 试纸显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 = H2↑B.联合生产过程中需添加补充Na2SO4C.离子交换膜d 为阴离子交换膜D.每转移0.1 mol 电子,产生1.12 L 的气体乙9.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题及答案(1)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 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H-由A端移向B端B.0<V≤22.4 L时,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KOH=KHCO3 +2H2OC.22.4 L<V≤44.8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 +9CO32-+3H2O-8e-=10HCO3-D.V=33.6 L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O32-)>c(HCO3-)>c(OH-)【答案】C【解析】【分析】n(KOH)=2mol/L×1L=2mol,可能先后发生反应①CH4+2O2=CO2+2H2O、②CO2+2KOH=K2CO3+H2O、③K2CO3+CO2+H2O=2KHCO3。
【详解】A、燃料电池中,通入CH4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OH-由B端移向A端,故A错误;B、当0<V≤22.4L时,0<n(CH4)≤1mol,则0<n(CO2)≤1mol,只发生反应①②,且KOH过量,则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故B错误;C、当22.4 L<V≤44.8L,1mol<n(CH4)≤2mol,则1mol<n(CO2)≤2mol,发生反应①②③,得到K2CO3和KHCO3溶液,则负极反应式为CH4-8e-+9CO32-+3H2O=10HCO3-,故C 正确;D、当V=33.6L时,n(CH4)=1.5mol,n(CO2)=1.5mol,则电池总反应式为3CH4+6O2+4KOH=K2CO3+2KHCO3+7H2O,则得到0.5molK2CO3和1molKHCO3的溶液,则c (HCO3-)>c(CO32-)>c(OH-),故D错误;故选C。
【点晴】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重要考点,计算要求的综合性较强,本题难度较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反应5H2C2O4+2-4MnO+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 mol·L-1·s-1B.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 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C.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答案】A【详解】A. 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10mol/L0.004L 0.002L+0.004L⨯=23×0.010mo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0.010mol/L340s⨯=1.7×10−4mol⋅L−1⋅s−1,故A错误;B. 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开始速率很小,过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水没有这种作用,CO2释放出去了,所以可能起催化作用的是Mn2+,故B正确;C.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和实验②只是浓度不同,即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只是温度不同,所以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D.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5H2C2O4−2MnO4-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这三个实验中,所加H2C2O4溶液均过量,故D正确;故选:A。
2.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答案】C【分析】镁、过氧化氢和海水形成原电池,镁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过氧化氢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过氧化氢做氧化剂被还原为OH-,溶液pH增大,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为探究FeCl3与KI反应是否存在反应限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FeCl3溶液、KI 溶液浓度均为0.1mo1・L-1),最合理的方案是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答案】D【详解】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如有机层呈紫红色,则说明生成碘;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这是Fe3+的特殊反应,所以可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发生Fe3++3SCN-═Fe(SCN)3,就说明Fe3+没有反应完,故D正确。
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D.2v逆(X)=v正(Y)【答案】D【详解】A、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A错误;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平衡状态,B错误;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C错误;D、不满足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关系,D正确;正确答案:D。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
其原因是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答案】B【分析】【详解】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答案选B。
4.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反应Ⅰ:CaSO4(s)+4CO(g)CaS(s)+4CO2(g) ΔH1=-175.6 kJ·mol-1反应Ⅱ: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2=+218.4 kJ·mol-1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详解】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因为B、C两图中反应Ⅰ的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而反应Ⅱ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B、C错误。
由题意知: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反应Ⅰ的活化能较大,则A错误、D正确,故选D。
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D.2v逆(X)=v正(Y)【答案】D【详解】A、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A错误;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平衡状态,B错误;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C错误;D、不满足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关系,D正确;正确答案:D。
3.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焓变相同B.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氨气分子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答案】B【详解】A.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但符号相反,A错误;B,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B正确;C.N原子和H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形成的是极性键,C错误;D.根据图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键释放的能量,D错误;答案选B。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③NO2、NO、O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④⑤【答案】A【分析】根据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来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符合特征(1),正确;②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正确;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说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不符合,错误;④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正确;⑤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该体系的ρ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答案选A。
2.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A.Ba(OH)2与 NH4Cl 固体混合B.氯化铵分解得氨气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D.实验室制备氢气【答案】D【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金属与酸或水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Ba(OH)2•8H2O与氯化铵的反应。
【详解】ΔH小于零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A.Ba(OH)2•8H2O晶体和NH4Cl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选项A不符合;B.氯化铵受热分解得氨气和氯化氢,属于吸热反应,选项B不符合;C.碳酸钙高温受热分解得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属于吸热反应,选项C不符合;D.实验室制备氢气是利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D符合; 答案选D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为探究FeCl3与KI反应是否存在反应限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FeCl3溶液、KI 溶液浓度均为0.1mo1・L-1),最合理的方案是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答案】D【详解】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Cl4,如有机层呈紫红色,则说明生成碘;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这是Fe3+的特殊反应,所以可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发生Fe3++3SCN-═Fe(SCN)3,就说明Fe3+没有反应完,故D正确。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2(g)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Z)=0.5 mol·L-1B.c(Y2)=0.5 mol·L-1C.c(X2)=0.2 mol·L-1D.c(Y2)=0.6 mol·L-1【答案】B【详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X 2(g)+3Y2(g)2Z(g)起始量(mol/L) 0.1 0.3 0.2变化量(mol/L) 0.1 0.3 0.2平衡量(mol/L) 0 0 0.4若反应逆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X 2(g)+3Y2(g)2Z(g)起始量(mol/L) 0.1 0.3 0.2变化量(mol/L) 0.1 0.3 0.2平衡量(mol/L) 0.2 0.6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 (X 2)<0.2,0<c (Y 2)<0.6,0<c (Z )<0.4,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选B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试题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废旧电池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深埋入地下B.丢弃C.回收利用D.烧掉【答案】C【详解】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后,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则废旧电池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故答案为C。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B【详解】A.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正确;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吸热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反应类型判断的考查。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或氢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3.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 A═1mol/(L•min),②v C═0.5 mol/(L•min),③v B═0.5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C【详解】都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①v A=1 mol/(L•min);②v C=0.5 mol/(L•min),由3A(g)+B(g)═2C(g),则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0.5mol/(L•min)×32=0.75 mol/(L•min);③v B=0.5 mol/(L•min),由3A(g)+B(g)═2C(g),则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0.5mol/(L•min)×3=1.5 mol/(L•min);显然③>①>②,故选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425℃时,在两个1L 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①中t 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B .图①中0t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图②中的可逆反应为2HI(g)H 2(g)+I 2(g)D .图①②中,当c(HI)=3.16mol/L 时,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答案】B 【分析】图①中0t 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此时还未达到平衡;由图②可知该图表示的可逆反应为()()()222HI g H g I g +,当浓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A .图①中0t 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由于体系恒容,所以三者的物质的量也相等,故A 项正确;B .图①中0t 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0t 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发生改变,即0t 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 项错误;C .由图②可知,该图表示的可逆反应为()()()222HI g H g I g +,故C 项正确;D .图①、②中,当()HI 3.16mol /L c =时,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故D 项正确; 故答案选:B 。
2.CaCO 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 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 .反应4~6分钟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 .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 .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 【答案】A 【详解】A .该曲线斜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即二氧化碳产生速率,由图可知,2~4min 内斜率较大,因此2~4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故A 项结论错误;B .同A 项原理可知,反应4~6min 平均反应速率最小,故B 项结论正确;C .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min 反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 速率最快,2~4min 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开始4min 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故C 项结论正确;D .反应4min 后,温度较高,但此时反应速率降低,是因为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故D 项结论正确;综上所述,结论错误的是A 项,故答案为A 。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解析
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解析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2.(2019·山东烟台高三期末)“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导致脱硫效率降低。
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反应Ⅰ:CaSO4(s)+CO(g)CaO(s)+SO2(g)+CO2(g)ΔH1=+218.4kJ·mol -1反应Ⅱ:CaSO4(s)+4CO(g)CaS(s)+4CO2(g)ΔH2=-175.6kJ·mol-1答案A解析反应Ⅰ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Ⅰ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排除B、C;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说明反应Ⅰ的活化能较小,反应Ⅱ的活化能较大,A正确。
3.(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中)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以改变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焓变B.MnO2或FeCl3可以催化H2O2分解反应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路径D.H2O2分解是吸热反应答案B4.已知298K、1×105Pa条件下,2g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g)+1O2(g)===H2O(g)ΔH=+242kJ2B.2H2(g)+O2(g)===2H2O(g)ΔH=+484kJ·mol-1C.2H2(g)+O2(g)===2H2O(l)ΔH=-484kJ·mol-1O2(g)D.H2O(g)===H2(g)+12ΔH=+242kJ·mol-1答案D5.已知2X(g)+2Y(g)3Z(g)+W(g)ΔH,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E2-E1B.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3C.加入高效催化剂,ΔH减小D.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不变答案D6.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 II (CN)6 Na3Ti2(PO4)3 +2NaNiFe III(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III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 (CN)6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答案】C【详解】A.由题意可知放电时负极为2Na2NiFe II(CN)6- 2e-=2NaNiFe III(CN)6+ 2Na+,Na2NiFe II(CN)6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2NaTi2(PO4)3+2Na++2e-=Na3Ti2(PO4)3,NaTi2(PO4)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B项正确;C.充电过程中阴极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CN)6,阳极:Na3Ti2(PO4)3-2e-=2NaTi2(PO4)3+2Na+,故C项错误;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本题选C。
2.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 A═1mol/(L•min),②v C═0.5 mol/(L•min),③v B═0.5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C【详解】都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6-1-1化学反应与热能(分层作业)解析版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1.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航空航天的设备中实现了由电能到化学能转化的是A.利用生命生态实验柜养殖水稻B.太阳能电池翼为空间站提供能量需要C.空间站利用电解水供氧系统提供氧气D.利用偏二甲肼(N2H4)作为助推剂发射火箭【答案】C【解析】A.利用生命生态实验柜养殖水稻没有利用电能,故A不选;B.太阳能电池翼为空间站提供能量需要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故B不选;C.空间站利用电解水供氧系统提供氧气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选;D.利用偏二甲肼(N2H4)作为助推剂发射火箭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故D不选;故选C。
2.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发射火箭的燃料常用联氨(N2H4)、液氢(N2),氧化剂有液氧(O2)、液态N2O4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液氢和液氧燃烧放出大量热量,产物对环境友好B.发射场因液态N2O4产生大量NO2而呈红棕色C.液氢和液氧在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吸热反应D.N2H4和N2O4反应中产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答案】C【解析】A.液氢和液氧燃烧是放热反应,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A项正确;B.液体N2O4气化过程中,部分转化成NO2释放,产生红棕色雾,B项正确;C.液氢、液氧气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C项错误;D.N2O4和N2H4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产物总能量,D项正确;故选C。
3.NH3是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料。
工业上可通过合成氨反应N2+3H23制取氨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关于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如图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B.反应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断裂H−H键会放出能量D.形成N−H键会吸收能量【答案】B【解析】A.图中信息是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C.断裂H−H键会吸收能量,故C错误;D.形成N−H键会释放能量,故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规范特训: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含解析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2015·河北五校联考]右图是298 K、101 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 kJ/molD.在常温、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 kJ答案 D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项正确,B项正确;根据图象可知,1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C项正确;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D项错误。
2.[2015·海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可以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若2C(s)+O2(g)===2CO(g)ΔH=-221.0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已知Ⅰ:反应H2(g)+Cl2(g)===2HCl(g)ΔH=-a kJ·mol-1;Ⅱ: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12(-a-b-c) kJ·mol-1答案 A解析A项,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且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B项,燃烧热的概念中强调生成稳定氧化物,而该项反应中生成物为CO,错误;C项,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在常温下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错误;D项,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可知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12(a+b+c) kJ·mol-1。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含解析鲁科版
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像法是研究化学反应焓变的一种常用方法。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 mol AB(g)时吸收b kJ的能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时放出a kJ的能量2.(2020山东模拟)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精炼铜时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3.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1。
已知200 ℃时: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ol-1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 kJ·mol-1图1 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②是吸热反应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C.断开3 mo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 mol N2(g)和4 mo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200 ℃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 kJ·mol-14.(2020辽宁大连模拟)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2)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 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v(D)=0.2 mol·L-1·s-1B.z=3C.B的转化率为75%D.反应前与2 s后容器的压强比为4∶3【答案】C【详解】2s后A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A为2mol×50%=1mol,则2A(g)+3B(g)2C(g)+zD(g),开始(mol)2 2 0 0转化(mol)1 1.5 1 0.5z2s(mol) 1 0.5 1 0.5zA.v(C)==0.25 mol·L-1·s-1=v(D),故A错误;B.因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A可知,z=2,故B错误;C.B的转化率为×100%=75%,故C正确;D.反应达2 s时,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为n A+n B+n C+n D=1 mol+0.5 mol+1 mol+1 mol =3.5 mol。
故反应前后的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为4∶3.5,压强比为4∶3.5,D项错误;答案选C。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D.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答案】D【分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项,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不选;B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为吸热反应,故B不选;C项,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不选;D项,可燃物的燃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故D可选;故答案选D。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化学一轮实战训练: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
板块三 高考层面·高考真题实战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5·江苏高考]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 :C ――→H 2O 高温CO +H 2――→O 2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O 2燃烧CO 2( ) (2)[2015·上海高考]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无法决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3)[2012·安徽高考]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 3+H 2===HCOONa +H 2O 。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 )(4)[2012·福建高考]2SO 2(g)+O 2(g)===2SO 3(g)和4SO 2(g)+2O 2(g)===4SO 3(g)的ΔH 相等。
( )(5)[2012·江苏高考]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6)[2010·浙江高考]500 ℃、300 MPa 下,将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催化剂500 ℃、30 MPa2NH 3(g) ΔH =-38.6 kJ·mol -1。
答案 (1)× (2)× (3)× (4)× (5)√ (6)×解析 (1)两种途径放出的热能相等,错误;(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内部储存能量的大小,错误;(3)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错误;(4)ΔH 的数值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错误;(6)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错误。
2.[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 C解析铝片与稀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应、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 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2018·郑州市高三质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C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锂离子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为电能,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项符合题意;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B.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 B解析乙醇作燃料产生CO2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B项错误。
4.(2018·福州市高三期末)H2O2分解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H 2O 2(l)键能总和比1 mol H 2O(l)+0.5 mol O 2(g)键能总和大(E 2-E 1)B .该反应是吸热过程C .使用MnO 2催化剂,E 3将降低D .2H 2O 2(l)===2H 2O(l)+O 2(g) ΔH =E 1-E 2 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放热过程,1 mol H 2O 2(l)键能总和比1 mol H 2O(l)+0.5 mol O 2(g)键能总和小(E 2-E 1),A 、B 两项均错误;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项正确;根据图中数据,2H 2O 2(l)===2H 2O(l)+O 2(g) ΔH =2(E 1-E 2),D 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H 2能在Cl 2中燃烧生成 HCl ,HCl 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H 2和Cl 2。
图为H 2、Cl 2和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 1 放热B .过程 2 吸热C .过程 3 放热D .过程 4 放热【答案】C 【详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其中键断裂吸热,键形成放热,图中过程1是吸热过程,过程2是放热过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过程,而氯化氢的分解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C 。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H >0的是( ) A .铝片与稀H 2SO 4的反应 B .22Ba(OH)8H O ⋅与4NH Cl 的反应 C .灼热的木炭与CO 2的反应 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C 【详解】A .铝片与稀H 2SO 4的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放出热量,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H <0,A 不符合题意;B .22Ba(OH)8H O ⋅与4NH Cl 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C .灼热的木炭与CO 2反应产生CO ,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符合题意;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
3.CaCO 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 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6分钟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答案】A【详解】A.该曲线斜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即二氧化碳产生速率,由图可知,2~4min内斜率较大,因此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故A项结论错误;B.同A项原理可知,反应4~6min平均反应速率最小,故B项结论正确;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0~2min 反应刚开始,温度较低此时反应速率由氢离子浓度决定,2~4min速率最快,2~4min温度对反应速率起主要作用,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故C项结论正确;D.反应4min后,温度较高,但此时反应速率降低,是因为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故D项结论正确;综上所述,结论错误的是A项,故答案为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三 高考层面·高考真题实战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5·江苏高考]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 :C ――→H 2O 高温CO +H 2――→O 2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O 2燃烧CO 2( ) (2)[2015·上海高考]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无法决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3)[2012·安徽高考]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 3+H 2===HCOONa +H 2O 。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 )(4)[2012·福建高考]2SO 2(g)+O 2(g)===2SO 3(g)和4SO 2(g)+2O 2(g)===4SO 3(g)的ΔH 相等。
( )(5)[2012·江苏高考]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6)[2010·浙江高考]500 ℃、300 MPa 下,将0.5 mol N 2和1.5 mol H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催化剂500 ℃、30 MPa2NH 3(g) ΔH =-38.6 kJ·mol -1。
答案 (1)× (2)× (3)× (4)× (5)√ (6)×解析 (1)两种途径放出的热能相等,错误;(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内部储存能量的大小,错误;(3)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错误;(4)ΔH 的数值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错误;(6)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错误。
2.[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答案 C解析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CO中的碳氧键没有断裂,B项错误;CO2中含有极性键,C项正确;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和O形成CO2的过程,D项错误。
3.[2015·上海高考]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H2O+12O2+Q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 D解析A项,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的热效应无影响,错误;B项,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故无法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错误;C项,热化学方程式需标明物质的状态,错误;D项,由图象知,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确。
4.[2014·海南高考]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ΔH分别为436 kJ·mol-1、463 kJ·mol-1和495 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ΔH=-485 kJ·mol-1B.H2O(g)===H2(g)+12O2(g)ΔH=+485 kJ·mol-1C.2H2(g)+O2(g)===2H2O(g)ΔH=+485 kJ·mol-1D.2H2(g)+O2(g)===2H2O(g)ΔH=-485 kJ·mol-1答案 D解析由题干信息知:2H2(g)+O2(g)===2H2O(g)ΔH=(2×436+495-4×463) kJ·mol-1=-485 kJ·mol-1,D项正确;H2O(g)===H2(g)+12O2(g)ΔH=+(485/2) kJ·mol-1=+242.5 kJ·mol-1,A、B项错误;C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错误。
5.[高考集萃](1)[2015·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2)[2015·浙江高考]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已知:(3)[2015·课标全国卷Ⅱ]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和H 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g)+2H 2(g)CH 3OH(g) ΔH 1 ②CO 2(g)+3H 2(g)CH 3OH(g)+H 2O(g) ΔH 2 ③CO 2(g)+H 2(g)CO(g)+H 2O(g) ΔH 3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12则ΔH 3=________kJ·mol -1。
(4)[2015·安徽高考]NaBH 4(s)与H 2O(l)反应生成NaBO 2(s)和H 2(g)。
在25 ℃、101 kPa 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 4(s)放热21.6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2014·天津高考]晶体硅(熔点1410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Si(粗)――→Cl 2460 ℃SiCl 4――→蒸馏SiCl 4(纯)――→H 21100 ℃Si(纯) 写出SiCl 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由SiCl 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 kg 纯硅需吸收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大纲全国卷]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 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1 mol AX 5,放出热量123.8 kJ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4·安徽高考]CuCl(s)和O 2反应生成CuCl 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 ℃、101 kPa 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99 (2)124 (3)-99 +41(4)NaBH 4(s)+2H 2O(l)===NaBO 2(s)+4H 2(g) ΔH =-216.0 kJ·mol -1(5) SiCl 4(g)+2H 2(g)=====1100 ℃Si(s)+4HCl(g) ΔH =+0.025a kJ·mol -1(6)AX 3(l)+X 2(g)===AX 5(s) ΔH =-123.8 kJ·mol -1(7)4CuCl(s)+O 2(g)===2CuCl 2(s)+2CuO(s) ΔH =-177.6 kJ·mol -1解析 (1)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需吸收能量x kJ ,则2x -436-151=11,解得x =299。
(2)反应过程中拆开2 mol C —H 键、1 mol C —C 键,生成1 mol C===C 键、1 mol H —H 键,所以ΔH =2×412+348-612-436=124 (kJ·mol -1)。
(3)反应①中,生成1 mol CH 3OH 时需要形成3 mol C —H 键、1 mol C —O 键和1 mol O —H 键,则放出的热量为(413×3+343+465)kJ =2047 kJ ,需要断开1 mol C ←===O 键和2 mol H —H 键,吸收的热量为(1076+436×2) kJ =1948 kJ ,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1=(1948-2047) kJ·mol -1=-99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ΔH 3=ΔH 2-ΔH 1=(-58+99) kJ·mol -1=+41 kJ·mol -1。
(4)根据题中“每消耗3.8 g NaBH 4(s)放热21.6 kJ ”可得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aBH 4(s)+2H 2O(l)===NaBO 2(s)+4H 2(g) ΔH =-216.0 kJ·mol -1。
(5)SiCl 4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根据生成1.12 kg 硅,吸收a kJ 热量,求出生成1 mol 硅,吸收0.025a 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SiCl 4(g)+2H 2(g)=====1100 ℃Si(s)+4HCl(g)ΔH =+0.025a kJ·mol -1 。
(6)由题目信息可知,常温时AX 3为液体,AX 5为固体,从而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X 3(l)+X 2(g)===AX 5(s) ΔH =-123.8 kJ·mol -1。
(7)由题意知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再根据反应消耗1 mol CuCl 放热44.4 kJ 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CuCl(s)+O 2(g)===2CuCl 2(s)+2CuO(s) ΔH =-177.6 kJ·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