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本知识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量用法:3-10克;包煎;化瘀止痛生用,止血生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艾叶
• 来源:菊科艾的干燥叶。
• 炮制:鲜用(生艾叶);捣 绒(艾绒);艾叶炭。
•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 肝、脾、肾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 胎。 本品苦燥辛散,气味芳香,性 趋升散,生温熟热。可暖气血而 温经脉,逐寒湿以止冷痛;炒炭 则性涩收敛而止血;味苦而温, 可杀虫祛湿止痒;烧灸穴位则可 使热气透达经络,温通气血。
中医药学概论 (17040070)
张水利 副教授
Email: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第十一章 常 用 中 药
第十一节 止 血 药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掌握概述部分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 使用注意。掌握白及、三七、小蓟、艾叶的分类归属、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炮制:生用;炒炭。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用疏要:
苦甘而凉之品,能凉血止血、散瘀解 毒消痈,用于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痈; 可利尿,多用于尿血、血淋;能利 胆、降压,用于肝炎黄疸、高血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三七
• 来源:五加科三七的干燥 根及根茎。
• 炮制:生用。
•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按:炒炭止血问题。古人云:“烧灰诸黑药,皆能止 血”;“红见黑即止”。部分药炒炭后性转涩,可增加 吸附、收敛性质,能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但也有些药 止血须生用,甚至鲜用效果才佳。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白及
• 来源:兰科白及的干燥块茎。
• 炮制:生用;碾粉。
•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 寒。归肺、胃、肝经。
• 应用: 1、全身各部多种出血——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使用。 2、久泻久痢、血痢。 3、脱力劳伤。 其他:①滴虫性阴道炎;②疟疾;③疮痈、跌打肿
痛、毒蛇咬伤。
• 用量用法:10-30克,大剂量可至30-60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小蓟
• 来源:菊科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按:陶弘景:“大蓟是虎蓟,小蓟 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纲 目》:“蓟犹‘髻’也,其花如髻 也。”
其他:①肺热咳喘;②胃热呕哕;③热病烦渴; ④湿热黄疸。
• 用量用法:15-30克,单用可至60-250、500 克者。多生用,亦可炒炭。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蒲黄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来源:香蒲科水烛香蒲、东方香蒲的干燥花粉。 • 炮制:生用;炒用(蒲黄炭)。 • 性味归经:甘,微辛,平。归肝、心经。 • 功效:化瘀止血,利尿。
• 来源:唇形科丹参的干 燥根及根茎。
• 炮制:生用;酒炒。
• 性味归经:辛、苦,微 寒。归心、肝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本品苦泄血滞,寒清血热。入 肝经血分善于调经,又可凉血, 故可消痈;入心经,可清心热、 养心血而安神除烦。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本品质粘味涩,功专收敛,入肝经血分,可收敛止血; 苦而微寒,可入血分泄热而消肿;甘而兼补,可走肌肉 生肌。
• 应用:1、内外各种出血——尤善止肺、胃出血。 2、痈肿、烫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 用量用法:10-15克;散剂2-5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本品甘缓温通,苦泄化瘀。既善止 血(收敛),又可活血化瘀,故 能和血,血和则肿消痛止,有止 血不留瘀之长;既善止痛,又善 疗伤。《本草新编》:“三七根, 止血之神药也。”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1、内外各种出血——兼瘀者尤佳,多单味研末吞服。 按:本品止血的机制,首先是收缩血管,其次是促进凝血。 2、跌打瘀痛——为伤科要药。 其他:①冠心病心绞痛;②疮痈肿痛;③慢性肝炎;④气血 亏虚。
本品甘缓不峻,专入血分,以下行为趋势。生则能行, 可化瘀止痛;炒则性涩,收敛止血,有止血不留瘀之 长。又可利尿通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体内外各种出血——尤宜于妇科出血。生、炒均 可, 炒后尤佳;夹瘀者更宜。 2、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瘀血疼痛常配五灵 脂同用。 3、血淋。 其他:①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②非特异性结肠 炎;③口腔溃疡。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一章 常 用 中 药
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掌握概述部分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 使用注意。掌握川芎、丹参、红花的分类归属、性味 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2、熟悉郁金、益母草、桃仁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 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3、了解本节药的配伍应用;了解延胡索、牛膝、莪术 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血证——体内外各种出血。 分类: ⑴按部位: ①内出血——吐血、喀血、便血、尿血(血淋)、崩漏
等; ②外出血——创伤出血,皮下出血及口、鼻、耳、牙龈、
目等出血(统称“衄血”)。 ⑵按病因病机:①血热出血;②虚寒出血;③瘀血出 血;④创伤出血(不内外因)。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概述
• 概念: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经。
• 功效: 基本方式——行血;通经;散瘀。 具体效果——止痛、消肿、消痈、利痹、破血消癥等。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按: 现代研究:
⑴改善血流动力学; ⑵改善血液流变学; ⑶改善微循环; ⑷加强子宫收缩; ⑸抗肿瘤; ⑹促进增生组织软化或吸收; ⑺抗菌、抑菌、减毒。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仙鹤草
• 来源:蔷薇科龙芽草的干燥地 上部分。
• 炮制:生用;炒炭。
•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肺、 肝、脾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 杀虫。 本品涩可固脱,入肝经血分可收敛止 血;民间用之补虚强壮;入脾胃可止 泻痢;味苦可杀虫。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1-1.5克。止血以生用为宜。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槐花
• 来源:豆科槐的干燥花及 花蕾。
• 炮制:生用;炒黄;炒炭。
•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 肝、大肠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血 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入肝经可 泻肝火而明目、降血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延胡索
•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 茎。
• 炮制:生用;醋炒。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 心、脾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本品辛散行气,苦泄活血, 温通止痛。为血中气药,善 于止痛。《纲目》:“能行 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 治一身上下诸痛,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的, 妙不可言。”
• 炮制:生用。
•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 胆、心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清心开窍,凉血利胆。 本品辛可行气,苦可泄血, 寒能清热,其性升扬。为血 中气药,可疏肝气而解郁; 入心经而清心、开窍;入心 肝血分又可化瘀、凉血,善 于止痛;入胆经可苦泄利胆 退黄。
• 炮制:晒干生用;鲜用;捣汁; 炒炭。
•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 膀胱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本品性寒清热,可入血分凉血 止血;清泄之功可清肺、胃之 热;甘淡渗利,入膀胱经利尿 通淋;甘寒又有生津止渴之功。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血热出血——多用于尿血、衄血。 2、热淋、水肿——今多用于急慢性肾炎。
2、熟悉仙鹤草、槐花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 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3、了解本节药的配伍应用;了解白茅根、蒲黄的分类 归属、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概述
• 概念: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性味归经:苦、甘、酸(涩);寒、温;归肝、心经。 • 功效: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按:现代研究证明,止血药的作用机制有如下几种: ⒈增加血液凝血因子,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 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壁功能。 ⒊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虚寒性各部出血——下焦虚寒的崩漏尤宜;其鲜品配凉
血止血药可治血热出血。 2、下焦虚寒,胞宫寒冷之证——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
孕、胎动不安、带下等。 其他:①艾叶油可镇咳、祛痰、平喘;②湿疹瘙痒、疥疮
等;③点燃烟薰可用于空间消毒。
• 用量用法:3-10克。温经止血炒炭,其他生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瘀血证——血行失畅、瘀血阻滞;痛、肿、出血。
内科:胸胁脘腹疼痛、头痛、痹痛、瘫痪、癥瘕积聚; 外科:疮痈肿痛、脱疽等; 伤科:跌打肿痛、筋骨折伤等; 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痛、难产、胞衣不下
等。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配伍: ⑴行气药。 ⑵寒凝血滞——温里散寒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 1、气滞血瘀的胸胁脘腹胀痛——胸胁痛为佳。 2、邪蒙心窍,神昏、癫痫——①热邪蒙窍;②湿邪蒙 窍;③痰迷心窍——癫痫。 3、血热出血——吐衄、倒经。 4、肝胆湿热,黄疸。
• 用量用法:3-10克;广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活 血散瘀。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丹参
• 应用: 1、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血热兼瘀者尤 佳。按:《纲目》:“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 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 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 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
‘芎 ……出蜀中者,
为 ‘川芎’”。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炮制:生用;炒用;酒炒。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本品辛散气滞,温通血脉。既 可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 尚可祛风;其性升散,又可沉降; 善于止痛。古人云其可上行头目, 下达血海(或下调经水);旁彻 四肢,外透皮毛。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血热出血——便血、痔血多用。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 3、高血压。
• 用量用法:10-15克。止血炒炭,清肝生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附:槐角 功效类似槐花,但止
血力较逊,而清火之力较 强,且可润肠。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白茅根
• 来源:禾本科白茅的干燥根茎。
疮痈——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 风湿痹痛——祛风湿药; 跌打损伤——补肝肾、续筋骨药; 癥瘕积聚——软坚散结药; 气血虚弱——益气补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使用注意: ⑴孕妇慎用; ⑵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无瘀者忌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川芎
• 来源:伞形科川芎的干燥 根茎。
《纲目》:“或云:人头穹 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 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血瘀气滞的周身各部疼痛——常配川楝子同 用;胃脘痛及痛经尤效。
按:兼能镇静、催眠、镇吐、抗溃疡。
• 用量用法:5-10克,大剂量可至20克。醋炒增强 止痛作用。
本品为效果显著、部位广泛、时间持久、性平无毒的 优良止痛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郁金
• 来源:姜科温郁金、姜黄、广西 莪术、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 配伍: ⑴血热出血——清热药; ⑵虚寒出血——益气温阳药; ⑶瘀血出血——行气活血药; ⑷急暴出血——益气固脱药。 ⑸下部出血——益气升阳药; ⑹上部出血,如吐衄——降气药。
• 使用注意:遵守“止血不留瘀”原则,使用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药时可酌配行气活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分类: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 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 1、血瘀气滞的各部疼痛。 2、头痛——可用于外感、内伤各种头痛。李东垣: “头痛必用川芎”。 ①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 ②内伤包括血瘀、血虚、风痰等。 3、风湿痹痛。
其他: ①虚烦不眠;②佐助补血药。 • 用量用法:3-10克。炒用佐助补血药;止痛酒炒。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艾叶
• 来源:菊科艾的干燥叶。
• 炮制:鲜用(生艾叶);捣 绒(艾绒);艾叶炭。
•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 肝、脾、肾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 胎。 本品苦燥辛散,气味芳香,性 趋升散,生温熟热。可暖气血而 温经脉,逐寒湿以止冷痛;炒炭 则性涩收敛而止血;味苦而温, 可杀虫祛湿止痒;烧灸穴位则可 使热气透达经络,温通气血。
中医药学概论 (17040070)
张水利 副教授
Email: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第十一章 常 用 中 药
第十一节 止 血 药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掌握概述部分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 使用注意。掌握白及、三七、小蓟、艾叶的分类归属、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炮制:生用;炒炭。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用疏要:
苦甘而凉之品,能凉血止血、散瘀解 毒消痈,用于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痈; 可利尿,多用于尿血、血淋;能利 胆、降压,用于肝炎黄疸、高血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三七
• 来源:五加科三七的干燥 根及根茎。
• 炮制:生用。
•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按:炒炭止血问题。古人云:“烧灰诸黑药,皆能止 血”;“红见黑即止”。部分药炒炭后性转涩,可增加 吸附、收敛性质,能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但也有些药 止血须生用,甚至鲜用效果才佳。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白及
• 来源:兰科白及的干燥块茎。
• 炮制:生用;碾粉。
•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 寒。归肺、胃、肝经。
• 应用: 1、全身各部多种出血——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使用。 2、久泻久痢、血痢。 3、脱力劳伤。 其他:①滴虫性阴道炎;②疟疾;③疮痈、跌打肿
痛、毒蛇咬伤。
• 用量用法:10-30克,大剂量可至30-60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小蓟
• 来源:菊科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按:陶弘景:“大蓟是虎蓟,小蓟 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纲 目》:“蓟犹‘髻’也,其花如髻 也。”
其他:①肺热咳喘;②胃热呕哕;③热病烦渴; ④湿热黄疸。
• 用量用法:15-30克,单用可至60-250、500 克者。多生用,亦可炒炭。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蒲黄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来源:香蒲科水烛香蒲、东方香蒲的干燥花粉。 • 炮制:生用;炒用(蒲黄炭)。 • 性味归经:甘,微辛,平。归肝、心经。 • 功效:化瘀止血,利尿。
• 来源:唇形科丹参的干 燥根及根茎。
• 炮制:生用;酒炒。
• 性味归经:辛、苦,微 寒。归心、肝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本品苦泄血滞,寒清血热。入 肝经血分善于调经,又可凉血, 故可消痈;入心经,可清心热、 养心血而安神除烦。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本品质粘味涩,功专收敛,入肝经血分,可收敛止血; 苦而微寒,可入血分泄热而消肿;甘而兼补,可走肌肉 生肌。
• 应用:1、内外各种出血——尤善止肺、胃出血。 2、痈肿、烫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 用量用法:10-15克;散剂2-5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本品甘缓温通,苦泄化瘀。既善止 血(收敛),又可活血化瘀,故 能和血,血和则肿消痛止,有止 血不留瘀之长;既善止痛,又善 疗伤。《本草新编》:“三七根, 止血之神药也。”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1、内外各种出血——兼瘀者尤佳,多单味研末吞服。 按:本品止血的机制,首先是收缩血管,其次是促进凝血。 2、跌打瘀痛——为伤科要药。 其他:①冠心病心绞痛;②疮痈肿痛;③慢性肝炎;④气血 亏虚。
本品甘缓不峻,专入血分,以下行为趋势。生则能行, 可化瘀止痛;炒则性涩,收敛止血,有止血不留瘀之 长。又可利尿通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体内外各种出血——尤宜于妇科出血。生、炒均 可, 炒后尤佳;夹瘀者更宜。 2、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瘀血疼痛常配五灵 脂同用。 3、血淋。 其他:①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②非特异性结肠 炎;③口腔溃疡。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一章 常 用 中 药
第十二节 活血化瘀药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掌握概述部分的含义、功效与主治病证、性能特点、 使用注意。掌握川芎、丹参、红花的分类归属、性味 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2、熟悉郁金、益母草、桃仁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 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3、了解本节药的配伍应用;了解延胡索、牛膝、莪术 的分类归属、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血证——体内外各种出血。 分类: ⑴按部位: ①内出血——吐血、喀血、便血、尿血(血淋)、崩漏
等; ②外出血——创伤出血,皮下出血及口、鼻、耳、牙龈、
目等出血(统称“衄血”)。 ⑵按病因病机:①血热出血;②虚寒出血;③瘀血出 血;④创伤出血(不内外因)。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概述
• 概念: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经。
• 功效: 基本方式——行血;通经;散瘀。 具体效果——止痛、消肿、消痈、利痹、破血消癥等。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按: 现代研究:
⑴改善血流动力学; ⑵改善血液流变学; ⑶改善微循环; ⑷加强子宫收缩; ⑸抗肿瘤; ⑹促进增生组织软化或吸收; ⑺抗菌、抑菌、减毒。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仙鹤草
• 来源:蔷薇科龙芽草的干燥地 上部分。
• 炮制:生用;炒炭。
•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肺、 肝、脾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 杀虫。 本品涩可固脱,入肝经血分可收敛止 血;民间用之补虚强壮;入脾胃可止 泻痢;味苦可杀虫。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1-1.5克。止血以生用为宜。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槐花
• 来源:豆科槐的干燥花及 花蕾。
• 炮制:生用;炒黄;炒炭。
•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 肝、大肠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血 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入肝经可 泻肝火而明目、降血压。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延胡索
• 来源: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 茎。
• 炮制:生用;醋炒。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 心、脾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本品辛散行气,苦泄活血, 温通止痛。为血中气药,善 于止痛。《纲目》:“能行 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 治一身上下诸痛,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的, 妙不可言。”
• 炮制:生用。
•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 胆、心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清心开窍,凉血利胆。 本品辛可行气,苦可泄血, 寒能清热,其性升扬。为血 中气药,可疏肝气而解郁; 入心经而清心、开窍;入心 肝血分又可化瘀、凉血,善 于止痛;入胆经可苦泄利胆 退黄。
• 炮制:晒干生用;鲜用;捣汁; 炒炭。
•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 膀胱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本品性寒清热,可入血分凉血 止血;清泄之功可清肺、胃之 热;甘淡渗利,入膀胱经利尿 通淋;甘寒又有生津止渴之功。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血热出血——多用于尿血、衄血。 2、热淋、水肿——今多用于急慢性肾炎。
2、熟悉仙鹤草、槐花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 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3、了解本节药的配伍应用;了解白茅根、蒲黄的分类 归属、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概述
• 概念: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性味归经:苦、甘、酸(涩);寒、温;归肝、心经。 • 功效: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按:现代研究证明,止血药的作用机制有如下几种: ⒈增加血液凝血因子,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 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壁功能。 ⒊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虚寒性各部出血——下焦虚寒的崩漏尤宜;其鲜品配凉
血止血药可治血热出血。 2、下焦虚寒,胞宫寒冷之证——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
孕、胎动不安、带下等。 其他:①艾叶油可镇咳、祛痰、平喘;②湿疹瘙痒、疥疮
等;③点燃烟薰可用于空间消毒。
• 用量用法:3-10克。温经止血炒炭,其他生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瘀血证——血行失畅、瘀血阻滞;痛、肿、出血。
内科:胸胁脘腹疼痛、头痛、痹痛、瘫痪、癥瘕积聚; 外科:疮痈肿痛、脱疽等; 伤科:跌打肿痛、筋骨折伤等; 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痛、难产、胞衣不下
等。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配伍: ⑴行气药。 ⑵寒凝血滞——温里散寒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 1、气滞血瘀的胸胁脘腹胀痛——胸胁痛为佳。 2、邪蒙心窍,神昏、癫痫——①热邪蒙窍;②湿邪蒙 窍;③痰迷心窍——癫痫。 3、血热出血——吐衄、倒经。 4、肝胆湿热,黄疸。
• 用量用法:3-10克;广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活 血散瘀。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丹参
• 应用: 1、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血热兼瘀者尤 佳。按:《纲目》:“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 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 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 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
‘芎 ……出蜀中者,
为 ‘川芎’”。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炮制:生用;炒用;酒炒。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本品辛散气滞,温通血脉。既 可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 尚可祛风;其性升散,又可沉降; 善于止痛。古人云其可上行头目, 下达血海(或下调经水);旁彻 四肢,外透皮毛。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应用: 1、血热出血——便血、痔血多用。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 3、高血压。
• 用量用法:10-15克。止血炒炭,清肝生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附:槐角 功效类似槐花,但止
血力较逊,而清火之力较 强,且可润肠。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白茅根
• 来源:禾本科白茅的干燥根茎。
疮痈——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 风湿痹痛——祛风湿药; 跌打损伤——补肝肾、续筋骨药; 癥瘕积聚——软坚散结药; 气血虚弱——益气补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使用注意: ⑴孕妇慎用; ⑵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无瘀者忌用。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川芎
• 来源:伞形科川芎的干燥 根茎。
《纲目》:“或云:人头穹 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 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血瘀气滞的周身各部疼痛——常配川楝子同 用;胃脘痛及痛经尤效。
按:兼能镇静、催眠、镇吐、抗溃疡。
• 用量用法:5-10克,大剂量可至20克。醋炒增强 止痛作用。
本品为效果显著、部位广泛、时间持久、性平无毒的 优良止痛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郁金
• 来源:姜科温郁金、姜黄、广西 莪术、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 配伍: ⑴血热出血——清热药; ⑵虚寒出血——益气温阳药; ⑶瘀血出血——行气活血药; ⑷急暴出血——益气固脱药。 ⑸下部出血——益气升阳药; ⑹上部出血,如吐衄——降气药。
• 使用注意:遵守“止血不留瘀”原则,使用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药时可酌配行气活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止血药
• 分类: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 血药。
中药学基本知识 活血化瘀药
• 应用: 1、血瘀气滞的各部疼痛。 2、头痛——可用于外感、内伤各种头痛。李东垣: “头痛必用川芎”。 ①外感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 ②内伤包括血瘀、血虚、风痰等。 3、风湿痹痛。
其他: ①虚烦不眠;②佐助补血药。 • 用量用法:3-10克。炒用佐助补血药;止痛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