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基础知识(飞院培训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基础知识
中国模拟飞行学院(内部培训专用)
一、飞行的基本原理
中文名称:飞行
英文名称:flight
定义:物体在距地球表面一定距离的空间运动的总称。
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经过一系列的改进,人类彻底掌握并完美的利用了飞行技术。
(一)飞行的原理
飞机的机翼的上下两侧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上侧的要凸些,而下侧的则要平些。
当飞机滑行时,机翼在空气中移动,从相对运动来看,等于是空气沿机翼流动。
由于机翼上下侧的形状是不一样,在同样的时间内,机翼上侧的空气比下侧的空气流过了较多的路程(曲线长于直线),也即机翼上侧的空气流动得比下侧的空气快。
根据流动力学的原理,当飞机滑动时,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
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升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
于是,飞机就上了天。
说的再直观点:上表面数据一律假设为1,下表面一律假设为2,则机翼上表面长度为S1,下表面为S2,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空气中移动的时间一定,设为T,T1=T2,由此可以得出:V1=S1/T1V2=S2/T2S1>S2T1=T2,所以:V1>V2,根据帕努利定理——“流体对周围的物质产生的压力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成反比。
”,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F1小于下表面的F2。
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这就产生了升力。
1、升力的产生
从空气流过机翼的流线谱
可以看出:相对气流流过机翼
时,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机翼
上、下表面流过,而在机翼的后
缘重新汇合向后流去。
因机翼表
面突起的影响,上表面流线密
集,流管细,其气流流速快、压
力小;而下表面流线较稀疏,流
管粗,其气流流速慢,压力较大。
因此,产生了上下压力差。
这个
压力差就是空气动力(R),它垂直
流速方向的分力就是升力(Y)。
升
力维持飞机在空中飞行。
机翼升力的着力点,即升力作用线与翼弦的交点叫压力中心。
2、升力产生的原因
流体的压强。
空气属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机翼上面流速大,压强小于下面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升力。
飞机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当飞机飞行在空中,就会产生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飞机就是靠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
在了解飞机升力和阻力的产生之前,我们还要认识空气流动的特性,即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
流动的空气就是气流,一种流体,这里我们要引用两个流体定理: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
3、流体的连续性定理
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相等的。
连续性定理阐述了流体在流动中流速和管道切面之间的关系。
流体在流动中,不仅流速和管道切面相互联系,而且流速和压力之间也相互联系。
伯努利定理就是要阐述流体流动在流动中流速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4、伯努利定理基本内容
流体在一个管道中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
飞机的升力绝大部分是由机翼产生,尾翼通常产生负升力,飞机其他部分产生的升力很小,一般不考虑。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分成上、下两股气流,分别沿机翼上、下表面流过,在机翼后缘重新汇合向后流去。
机翼上表面比较凸出,流管较细,说明流速加快,压力降低。
而机翼下表面,气流受阻挡作用,流管变粗,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这里我们就引用到了上述两个定理。
于是机翼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力差,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压力差的总和就是机翼的升力。
这样重于空气的飞机借助机翼上获得的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从而翱翔在蓝天上了。
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靠上表面吸力的作用,而不是靠下表面正压力的作用,一般机翼上表面形成的吸力占总升力的60-80%左右,下表面的正压形成的升力只占总升力的20-40%左右。
所以不能认为:飞机被支托在空中,主要是空气从机翼下面冲击机翼的结果。
飞机飞行在空气中会有各种阻力,阻力是与飞机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动力,它阻碍飞机的前进,这里我们也需要对它有所了解。
按阻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
四种阻力是对低速飞机而言,至于高速飞机,除了也有这些阻力外,还会产生波阻等其他阻力。
5、影响飞机升力和阻力的因素
升力和阻力是飞机在空气之
间的相对运动中(相对气流)中产
生的。
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基本因素
有:机翼在气流中的相对位置(迎
角)、气流的速度和空气密度以及
飞机本身的特点(飞机表面质量、
机翼形状、机翼面积、是否使用襟
翼和前缘翼缝是否张开等)。
(1)迎角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所夹的角度叫迎角。
在飞行速度等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得到最大升力的迎角,叫做临界迎角。
在小于临界迎角范围内增大迎角,升力增大:超过临界临界迎角后,再增大迎角,升力反而减小。
迎角增大,阻力也越大,迎角越大,阻力增加越多:超过临界迎角,阻力急剧增大。
(2)飞行速度和空气密度对升力阻力的影响——飞行速度越大升力、阻力越大。
升力、阻力与飞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即速度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升力和阻力增大到原来的四倍:速度增大到原来的三倍,升力和阻力也会增大到原来的九倍。
空气密度大,空气动力大,升力和阻力自然也大。
空气密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升力和阻力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即升力和阻力与空气密度成正比例。
(3)机翼面积,形状和表面质量对升力、阻力的影响——机翼面积大,升力大,阻力也大。
升力和阻力都与机翼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例。
机翼形状对升力、阻力有很大影响,从机翼切面形状的相对厚度、最大厚度位置、机翼平面形状、襟翼和前缘翼缝的位置到机翼结冰都对升力、阻力影响较大。
还有飞机表面光滑与否对摩擦阻力也会有影响,飞机表面相对光滑,阻力相对也会较小,反之则大。
(二)飞行的概念
1、巡航速度
飞机所装发动机每公里消耗燃油最小情况下的飞行速度称为巡航速度。
在航空界,一般把适宜于持续进行的,接近于定常飞行的飞行状态称之为巡航。
在此状态下的参数称为巡航参数,如巡航高度、巡航推力等等。
巡航速度也是专机的巡航参数之一。
巡航状态不是唯一的,每次飞行的巡航状态都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气象条件、装载、飞行距离、经济性等等。
因此,各次飞行所选定的巡航参数(包括巡航速度)常有所不同。
同样是巡航,由于任务要求不一样,选定的巡航速度也就不一样。
例如航程巡航、航时巡航、给定区间最小燃料消耗巡航等,虽然都要求飞机以比较省油、比较经济的速度巡航,但这些指标是有差别的。
航程巡航要求飞机能以航程最远的巡航速度飞行;航时巡航则要求飞机能以留空时间最长的巡航速度飞行等等。
为此,巡航速度又可细分为“远航速度”和“久航速度”等。
2、最大平飞速度
飞机在水平直线飞行条件下,把发动机推力加到最大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此速度要能维持3公里以上的距离)一般喷气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都是在11000米以上的高空达到的。
对于军用飞机来说,低空飞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空最大平飞速度是衡量多用途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的重要性能指标。
3、最小速度
飞机在某一高度上可以维持等速水平飞行的最低速度。
此值越低,则飞机的起飞、降落速度越小,所需的机场跑道越短。
同时飞机的安全性和机动能力越强。
飞机的最小速度一般是在海平面高度获得。
4、失速速度
飞机的升力系数随飞机迎角的增加而增大。
当迎角增加到某一数值后,升力系数不升反降,导致飞机升力迅速小于飞机重力,飞机便很快下坠,这种现象称为失速。
5、续航时间
续航时间又称之为“航时”。
它是指飞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耗尽其本身携带的可用燃料时,所能持续飞行的时间。
续航时间是飞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表明飞机一次加油后的持久作战或持久飞行能力。
续航时间与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发动机工作状态等多种参数有关。
合理选择飞行参数,使得飞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耗燃料量最少,飞机就能获得最长的续航时间。
此时,所对应的巡航速度称为“久航速度”。
6、爬升率
爬升率又称爬升速度或上升串,是各型飞机,尤其是战斗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它是指定常爬升时,飞行器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高度,其计量单位为米/秒。
飞机在某一高度上,以最大油门状态,按不同爬升角爬升,所能获得的爬升率的最大值称为该高度上的“最大爬升率”。
以最大爬升串飞行时对应的飞行速度称为“快升速度”,以此速度爬升,所需爬升时间最短。
飞机的爬升性能与飞行高度有关,高度越低,飞机的最大爬升率越大,高度增加后,发动机推力一般将减小,飞机的最大爬升率也相应减小。
达到升限时,爬升率等于0。
以F-16战斗机为例,该机在海平面的最大爬升率高达305米/秒,高度1000米时,降至283米/秒,高度为10000米时,则降至100米/秒,当高度达到17000米时,其最大爬升率只有12米/秒。
7、升限
所谓升限,是指航空器所能达到的最太平飞高度。
当航空器的飞行高度逐渐增加时,空气的密度会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进气量,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量减少,其推力一般也将减小。
达到一定高度时,航空器因推力不足,已无爬高能力而只能维持平飞,此高度即为航空器的升限。
升限可分为理论升限和实用升限两种。
理论升限定义为:发动机在最大油门状态下飞机能维持水平直线飞行的最大高度。
实用升限的定义是:发动机在最大油门状态下,飞机爬升率为某一规定小值(如5米/秒)时,所对应的飞行高度。
在实际飞行中,受载油量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飞机是无法达到理论升限的,因为要想爬升至理论升限需用很长的时间,且越往上越慢,尚未达标,燃油便耗尽了。
所以,人们常用的是实用升限。
提高飞机升限的措施主要有:增大发动机在高空时的推力、提高飞机的升力、降低飞行阻力、减轻飞机重量等。
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与M数:一般来说,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低于音速,称为亚音速飞行;飞行器的飞行速度高于音速,称为超音速飞行;而飞行器的飞行速度等于音速,则称为等音速飞行。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人们引入了M数的概念:M:**式中,v表示在一定高度上飞行器的飞行速度(或空气的流速),a 则表示当地的音速。
M数又称马赫数。
上面三种飞行情况,可以分别用M<l、M>l和M:1表示。
由于在音速附近飞行存在许多特殊的现象,人们往往把M 数0.75~l.2单独划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并把这一速度范围称为跨音速区。
在航空和航天领域,人们一般根据M数的大小,把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划分为4个区域,即:亚音速区--M数小于0.75;跨音速区--M数从0.75到1.2;超音速区--M数从1.2到5.0;高超音速区--M数5.0以上。
其他相关飞行参数将在飞行训练章节重点讲述。
二、飞机简述
飞机(fixed-wingaircraft)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大气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严格来说,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
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飞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其一是它自身的密度比空气大,并且它是由动力驱动前进;
其二是飞机有固定的机翼,机翼提供升力使飞机翱翔于天空。
不具备以上特征者不能称之为飞机,这两条缺一不可。
譬如:一个飞行器它的密度小于空气,那它就是气球或飞艇;如果没有动力装置、只能在空中滑翔,则被称为滑翔机;飞行器的机翼如果不固定,靠机翼旋转产生升力,就是直升机或旋翼机。
(一)飞机的分类
飞机不仅广泛应用于民用运输和科学研究,还是现代军事里的重要武器,所以又分为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
民用飞机除客机和运输机以外还有农业机、森林防护机、航测机、医疗救护机、游览机、公务机、体育机,试验研究机、气象机、特技表演机、执法机等。
飞机还可按组成部件的外形、数目和相对位置进行分类。
按机翼的数目,可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
按机翼相对于机身的位置,可分为下单翼、中单翼和上单翼飞机。
按机翼平面形状,可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前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
按水平尾翼的位置和有无水平尾翼,可分为正常布局飞机(水平尾翼在机翼之后)、鸭式飞机(前机身装有小翼面)和无尾飞机(没有水平尾翼);正常布局飞机有单垂尾、双垂尾、多垂尾和V型尾翼等型式。
按用途可分为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拦截机。
按推进装置的类型,可分为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
按发动机的类型,可分为活塞式飞机、涡轮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按发动机的数目,可分为单发飞机、双发飞机和多发飞机。
按起落装置的型式,可分为陆上飞机、水上飞机和水陆两用飞机。
还可按飞机的飞行性能进行分类:
按飞机的飞行速度,可分为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和高超音速飞机。
按飞机的航程,可分为近程飞机、中程飞机和远程飞机。
(二)飞机基本结构
大多数飞机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
1、机翼
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为飞机提供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起一定的稳定和操纵作用。
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
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能使机翼升力系数增大。
另外,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机翼有各种形状,数目也有不同。
在航空技术不发达的早期为了提供更大的升力,飞机以双翼机甚至多翼机为主,但现代飞机一般是单翼机。
在机翼设计的过程当中,经常提到的一个矛盾是飞机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两个方面,上单翼飞机好像提起来的塑料袋,他非常的稳定,但是操作性稍微差一点;下单翼飞机好像托起来的花瓶,操作性很灵活,但是稳定性就稍微逊色一点。
所以民用飞机一般采用上单翼设计,而表演用途或者其他对操作性要求高的的飞机都采用下单翼设计。
2、机身
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还可将飞机的其它部件如尾翼、机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但是飞翼是将机身隐藏在机翼内的。
3、尾翼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平尾)和垂直尾翼(垂尾)。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某些型号的民用机和军用机整个平尾都是可动的控制面,没有专门的升降舵)。
垂直尾翼则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
尾翼的主要功用是用来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以及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行。
4、起落架
起落装置又称起落架,是用来支撑飞机并使它能在地面和其他水平面起落和停放。
陆上飞机的起落装置,一般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此外还有专供水上飞机起降的带有浮筒装置的起落架和雪地起飞用的滑橇式起落架。
它是用于起飞与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一般的飞机起落架有3个支撑点,根据这三个支撑点的排列方式,往往分为前三角起落架和后三角起落架。
其中,前三角起落架指前面一个支撑点,后面两个支撑点的起落架形式,使用此类起落架的飞机往往静止时仰角较小,在起飞时很快就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当速度达到一定的值时,向后拉起操纵杆,压低水平尾翼,这时前起落架会稍稍抬起,瞬间机翼的两面风速差达到临界,飞机得到足够的升力后即可起飞;后三角起落架采用的是前面两个支撑点,后面一个支撑点的形式,使用此类起落架的飞机往往静止时仰角较大,当飞机在跑道上达到一定的速度的时候,机翼两面的风速差即可达到一个临界,此时后起落架会被抬起,驾驶员继续推油门杆,同时向后拉操作杆以控制飞机平衡,当速度达到一定的值时,飞机即可起飞。
5、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或推力,使飞机前进。
其次还可以为飞机上的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为空调设备等用气设备提供气源。
现代飞机的动力装置主要包括涡轮发动机和活塞发动机两种,应用较广泛的动力装置有四种:航空活塞式发动机加螺旋桨推进器;涡轮喷射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原子能航空发动机等,也有可能会逐渐被采用。
动力装置除发动机外,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系统,如燃油供应系统等。
讲到飞机的动力装置,就不得不讲一下飞机的推重比。
推重比就是飞机的推力与飞机所受到的重力的比值。
目前,一般的民用飞机的推力是小于飞机的重力
的,因为每增加一个KN的推力,都要增加飞机的制造成本。
所以很多飞机都有一定的爬升速度和爬升角度。
而当飞机的推力大于飞机的重力的时候,飞机可以实现高速爬升甚至垂直爬升,很多需要高机动性能的飞机,比如战斗机等都有很大的推力和很小的重力。
另外,等同重力的要求下,飞机的推力越大,机翼面积就越小,飞机巡航阻力就越小,速度就越快,滑跑距离就越长。
反之亦然。
飞机除了上述五个主要部分之外,还装有各种仪表、通讯设备、领航设备、安全设备和其它设备等。
6、其他
其他的如鸭翼式结构,由后置的主机翼与可以理解成前置水平尾翼的鸭翼构成。
也就是用鸭翼来控制飞机的仰角,水平尾翼的位置是鸭翼结构的主翼,来控制飞机的横滚。
无尾结构,受益于矢量推力发动机的无尾结构飞机,只有一个多是三角形的主翼,没有控制仰角的水平尾翼和鸭翼。
靠发动机推力矢量方向变化来控制飞机的仰角。
三翼面结构,同时有主翼、水平尾翼、鸭翼的飞机。
操作性能更高。
双垂直尾翼结构,目前战斗机多用的结构,踩舵时可以让飞机不用更滚就转向。
(三)飞机的基本操控
现代飞机驾驶舱内可供驾驶员使
用的飞行操纵装置通常包括主操纵装
置:驾驶杆或驾驶盘、方向舵脚蹬、油
门杆和气门杆。
在某些采用电传统的飞
机上,辅助操纵装置:襟翼手柄、配平
按钮、减速板手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飞行操纵装
置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大
型飞机中,传统的机械式操纵系统已逐
渐地被更为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所取
代,计算机系统全面介入飞行操纵系
统,驾驶员的操作已不再像是直接操纵飞机动作,而更像是给飞机下达运动指令。
由于某些采用电传操纵系统的飞机取消了原有的驾驶杆或驾驶盘等装置而改为侧杆操纵,驾驶舱的空间显得比以往更加宽松,所以有些驾驶员称此类驾驶舱为“飞行办公室”。
1、飞行姿态
飞机在空中飞行与在地面运动的交通工具不同,它具有各种不同的飞行姿态。
这指的是飞机的仰头、低头、左倾斜、右倾斜等变化。
飞行姿态决定着飞机的动向,既影响飞行高度,也影响飞行的方向。
低速飞行时,驾驶员靠观察地面,根据地平线的位置可以判断出飞机的姿态。
但由于驾驶员身体的姿态随飞机的姿态而变化,因此这种感觉并不可靠。
例如当飞机转了一个很小角度的弯,机身倾斜得很厉害,驾驶员一时不能很快地调整好自己的平衡感觉,从而不能正确地判断地平线的位置,就可能导致飞机不能恢复到正确的飞行姿态上来。
还有飞机在海上做夜间飞行,漆黑的天空与漆黑的大海同样都会闪烁着星光或亮光。
在这茫茫黑夜中很难分辨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大海,稍有失误,很容易就把飞机开进海中。
为了飞行的安全,极有必要制作出一种能指示飞机飞行姿态的仪表。
这块仪表必须具有这样一种性能,即能够显示出一条不随着飞机的俯仰、倾斜而变动的地平线。
在表上这条线的上方即为天,下方即为地。
天与地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别,非常醒目。
怎样才能造出这条地平线呢?设计者从玩具陀螺中获得了灵感。
许多小孩都玩过陀螺。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当它转动起来以后,无论你如何去碰它,它总是保持直立姿态,决不会躺倒。
而且它转的越快,这种能保持直立的特性就越强。
换句话说:陀螺转动起来后,它可以保持它的旋转轴的指向不受外界的干扰,指向它起始的方向。
利用这个原理,在l9世纪末就制造出来陀螺仪,它的核心部分是一个高速转动的陀螺,专业术语叫转子。
把转子装在一个各方向均可自由转动的支架上,这就是陀螺仪。
把陀螺仪安装到其他设备上,不管这个设备如何运动,陀螺仪内转子旋转轴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飞机发明后不久,陀螺仪就被用到了飞机上。
把陀螺仪的支架和机身连在一起,它的转子在高速旋转时,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有一根横向指示杆和转子轴垂直交叉相连。
飞机可以改变飞行姿态,但转子轴会始终指向地面,横向标示杆就始终和地平线平行,它在仪表中被叫做人造地平线,这个仪表被称为地平仪,也叫姿态指引仪。
在实际飞行时,驾驶员在任何时都应相信地平仪指示出的飞行姿态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判断,从而避免因飞机的剧烈俯仰倾斜动作导致的判断失误,这样才能保证飞机安全飞行。
2、自动化飞行
飞机能不能不用驾驶员,自动去飞行?早在地平仪被装在飞机上以后,有人就在琢磨这个想法。
l914年,一名美国发明家斯派雷利用地平仪上陀螺指针做为飞机平飞的标准,用电器装置测出飞机飞行时和这个标准的偏离,再用机械装置予以校正,就使飞机保持在平飞的状态上。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驾驶仪。
虽然它只能保持飞机的平飞,但它给后人以启迪,从此开始了飞机自动飞行的时代。
20世纪70年代,电子计算机进入飞机,飞机有了自己的电子“大脑”。
首先使用了三个电子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分别控制飞机三个轴的飞行状态。
此时的飞机不仅能被控制平飞,而且可以控制转弯和升降。
考虑到飞机在做转弯和升降运动时,它的推力必须相应的发生变化,为了要顺利地完成这些过程,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