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1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古诗简介
《问菊》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首联以东篱访问秋情点题,符合了问菊的主题。

喃喃二字情态毕现。

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句,俨然就是林黛玉的写照。

颈联烘托渲染菊花生长的凄清环境,寂寞、相思四字又最能点示出林黛玉的内心活动。

末联是在菊花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意。

这首诗深沉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单就律诗的格律而言,这首诗是确有可推敲之处的,有的对仗不够工稳。

此诗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实际上也正是诗人的自我评价。

翻译
想要打问秋天的消息却没有人知晓,我只好背着手轻声地询问东篱:
你的品格如此孤高傲世,又有谁能够和你一同隐居,同样都是花
而你为什么又开放得这么晚?
落满霜露的庭院和园圃多么寂寞,鸿雁南飞蟋蟀低吟你是否相思。

且不要说整个世间没有能够和你谈论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话语不妨和我小叙片刻。

注释
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

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

叩:询问。

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

标,标格。

偕:同。

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

底,何。

圃露庭霜:落满霜露的园圃和庭院。

互文的修辞手法。

鸿归:大雁南飞。

蛩病:蟋蟀将要死去。

可:是不是。

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举世:整个世问,整个社会。

解语:能说话。

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

拟人的修辞手法。

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片时:短暂的时间。

南朝江总《闺怨篇》: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问菊》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

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
期。

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

这回作者让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

在黛玉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

按理说这一首应被评为咏菊诗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

赏析
《问菊》,作为小说人物诗,是并不弱于《咏菊》的。

诗人把菊花作为知己、知音,于是向它提出了郁积于心的许多问题。

问菊就是问自己,答案也都包含在问题之中。

你那样标高气逸,傲然独立于尘世风霜之中,没人能和你结伴生活。

花朵同样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开放、争妍斗艳,却到了深秋才开放。

一种深沉的寂寞感,孤扯感扑面而来。

这就是觉醒之后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写照。

可以说,这首诗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单就律诗的格律而言,这首诗是确有可推敲之处的,有的对仗不够工稳。

这和黛玉的不以词害意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的诗学见解有关。

在这首诗中,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

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激发,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

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

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

全诗除首联之外,
颔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林黛玉一再向那寄托在东篱之下的菊花发问,其实是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缺少知音。

5
小说中李纨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所以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其实这种写法本身就另有微言大义,如果按十二首诗作的实际情况,那并非如宝玉所赞同的极是!极公!正如后人评点所调侃,宝玉情有所偏,林姊妹为魁,不是也是,不公也公。

即以黛玉自己的三首诗而言,应该说这首《问菊》要比《咏菊》更真情更自然。

首联即直切问字,所谓讯秋情即问讯菊花的情怀意向。

下面一连几个问句,或切合历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实都是把菊花当作诗人的一个同类,即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

所谓问菊,实是自拟。

孤标傲世,当然是从陶渊明就给菊花涂染上的文化个性,问偕谁隐,答案已经在问句之中,即与菊花相过从的只能是高人隐土。

菊花在秋季开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为底迟,也就是赞美了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

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别的花所以不在秋季开放,菊花所以会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衬出菊花的遗世独立。

鸿雁在秋天向南飞走,蛩即蟋蟀也即将结束生命,这进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

总之这四个问句,实际上就是以问的形式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就是对菊花的移情故问。

最后两句就把这层意思明白点出:不要感叹没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说话,咱们就好好聊一会吧。

但全诗都采用问
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应该说,这首诗十分切合小说中所写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作者代拟的这首诗传神地体现了这种特点。

同时当然也就关合了黛玉将来眼泪还债的寂寞之苦境。

名家点评
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刘亮《红楼梦诗词赏析》:这首诗有种郊岛寒瘦的气象。

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译文
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注释
⑴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

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⑵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

叩:询问。

东篱:指代菊。

⑶孤标:孤高的品格。

标,标格。

偕:同。

一起。

⑷为底:为什么这样。

底,何。

⑸蛩:蟋蟀。

可:是不是。

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⑹解语:能说话。

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

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赏析:
正因为林黛玉的风雅是故意做出来的,她实际上耐不住寂寞。

所以,在《问菊》中,她大倒这方面的苦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又自作多情地问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其实,这正是她自己耐不住冷清的写照。

若依菊花之本性,人家本来就是顺应秋之时节而生的。

若怕寂寞,何必开于秋时?当事人只需像宝钗那样为菊的到时未开而怅叹(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或者把菊的形象留下以作永远的纪念(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即可,何必在人家正常开放的时节,问人家有没有寂寞相思呢?林黛玉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菊花诗最佳。

其中《咏菊》第一、此诗第二。

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就不会在前面咏白海棠时要让宝钗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


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

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

一般的咏菊诗主调就是:一、自命清高;二、孤独寂寞;三、标榜遁世。

菊花这个题材,又特别适合表现这些主题。

原因是,菊花是秋花,既然傲立霜雪,又孤独绽开(没有跟众多的春花一起开)特别适合失意的文人自比:瞧,我虽然失意,享受不了繁华,可我照样是精神上的贵族——你不用我,我就学陶渊明隐居去。

因此,曹雪芹让林黛玉夺魁菊花诗,也是有道理的。

因为林黛玉就是这种求之不得而怨的小文人的代表。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这些菊花诗一样,是刻意装出来的。

是在明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来的。

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小文人式的对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并同时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

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验她能够取法陶令的时候,她就丢下这些孤标傲世偕谁隐、满纸自怜题素怨的标榜而不管,一个劲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