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7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70(题后含答案及
解析)
题型有:1.
1.坚持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家的是( )
A.詹姆士
B.冯特
C.杜威
D.安吉尔
正确答案:B
解析:冯特是构造主义的代表,他主张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都是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他们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
2.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常量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实验法中,能够引起行为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就是自变量,它是可以由实验者主动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如实验者设置新旧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自变量引起的行为结果就是因变量,如学生成绩。
无关变量是指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实验中对无关变量必须加以控制,在该例中指除了教学策略这个自变量以外还会对学生成绩造成影响的因素,如,教学时间的长短、学生的初始水平等。
常量指不会变化的量。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
3.在某些情况下,人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以下哪种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
A.衰减理论
B.过滤器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正确答案:B
解析:过滤器理论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知识模
块:心理学导论
4.在一个嘈杂的聚会上,你去听一个中意的美女的讲话,体现了注意的( )品质。
A.选择性注意
B.持续性注意
C.分配性注意
D.注意的调节
正确答案:A
解析: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一种刺激。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5.1977年,谢夫林等人提出了用来解释注意分配功能的( )。
A.双加工理论
B.过滤器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衰减理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双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
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
认知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6.布劳恩(Braun,1998)采用PET技术,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A.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
B.边缘系统和前额皮层都没有被激活
C.边缘系统被激活,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
D.边缘系统没有被激活,前额皮层被激活
正确答案:C
解析:布劳恩(Braun,1998)采用PET技术,考察了个体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皮层激活情况,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视觉皮层与边缘系统之间的通路被激活,而前额皮层没有被激活。
边缘系统与,隋绪、动机等认知功能有关,而前额皮层主要负责监控。
这能够解释梦的某些特征,如高度情感化、非逻辑性、荒诞性等。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7.一个女人和老公吵了一架,然后伤心欲绝,割脉了。
这说明情绪具有什么功能?( )。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正确答案:C
解析:情绪对人的行为和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当人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中时,可能会产生攻击行为。
自杀和自残可以被看作对自己的攻击。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8.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这种关系影响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颜色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正确答案:A
解析: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在距离相等时,网像大,说明物体大;网像小,说明物体小。
在网像恒定时,距离远,说明物体大;距离近,说明物体小,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
这就是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设。
它说明,一个特定的网像大小显示了知觉大小和知觉距离的一种不变的关系。
这是人们能够保持大小恒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9.下面属于合取概念的是
A.动物
B.好学生
C.左右
D.英雄
正确答案:A
解析: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
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例如,“动物”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备有生命、能够繁殖等多个属性。
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这些属性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概念中,也可以不同时存在。
例如,“好学生”“英雄”这两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
关系概念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例如,“上下”这个概念就是关系概念。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10.患者张先生手术成功之后,心情一直不错,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这段时间张先生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正确答案:A
解析:个体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11.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A.天才儿童
B.大器晚成
C.多愁善感
D.过目不忘
正确答案:C
解析:多愁善感是性格特征不是能力特征。
天才儿童既是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因为天才比一般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高;也是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因为天才的能力表现的较早,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来。
大器晚成也是能力表现早晚差异的表现。
过目不忘表现了能力结构的差异,是记忆能力发展占优势的表现。
知识模块:能力
12.学生的学习仅仅属于他们快乐的手段和生命存在的方式,这种学生属于( )。
A.高趋低避型
B.低趋高避型
C.高趋高避型
D.低趋低避型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13.与胆汁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灵活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正确答案:A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冲动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和抑制型四种。
兴奋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而不平衡,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与胆质汁相对应。
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与多血质相对应。
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不容易替代或转换,以安静、沉着、有节制和反应迟缓为特点,与黏液质相对应。
抑制型的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与抑郁质相对应。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
14.根据生态理论系统,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师的班级管理方式、家长合作分别属于影响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中的( )。
A.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和外层系统
B.微观系统、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
C.微观系统、微观系统和微观系统
D.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和宏观系统
正确答案:B
解析: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的班级管理方式直接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属于微观系统,家长合作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属于中介系统。
知识模块: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对客观事物的感知
B.个体的愿望和需要
C.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D.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正确答案:B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事件进行解释或评估,当环境符合人们的需要时,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否则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
16.在一个2×2×3的实验设计中,可以看出( )。
A.这是一个有十二个处理水平的实验设计
B.一个有三个水平的实验设计
C.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个水平,一个因素有个水平
D.有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和第二个水平有两个因素,第三个水平有三个因素
正确答案:A
解析:2×2×3实验设计是指:有3个自变量,它们分别有2个、2个、3个水平。
处理水平数就是2×2×3=12。
所以A项正确。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17.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这种情感是(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义务感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情绪和情感
18.莱文森考察稳定期与转折期的标准是
A.发展任务的变化
B.生活结构的变化
C.个体价值观的变化
D.社会压力的变化
正确答案:B
解析:莱文森认为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就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活结构就是个人的社会角色的综合体。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发展心理学
19.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的人的真正的侵犯行为出现在
A.2岁左右
B.4岁左右
C.6岁左右
D.8岁左右
正确答案:B
解析:研究表明,12~24个月儿童的侵犯行为不指向任何特殊的人(即工具性攻击),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的人的真正的侵犯行为(即敌意性攻击)出现在4岁左右。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发展心理学
20.简单随机抽样必须符合的原则是( )。
A.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
B.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
C.机会均等,相互不独
D.机会均等,相互独立
正确答案:D
解析:抽样的两条原则:机会均等与相互独立。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21.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6、7岁~11、12岁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 )。
A.获得客体永久性
B.泛灵论
C.自我中心
D.获得守恒概念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
22.转变学生错误概念的基本途径是( )。
A.洞察学生原有的观念
B.引发认知冲突
C.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D.新概念必须是有效的
正确答案:B
解析: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与原有概念相对立的事实,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这是转变学生错误概念的基本途径,引发认知冲突就是为了实现错误概念的转变。
知识模块:知识的学习
23.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类型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正确答案:A
解析: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因此选项A最为合适。
对于长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再次取得好成绩,选项B效果更好,能够使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24.小明为了十年后能够成为一名语言学家而努力学习,推动他学习的动机类型是
A.内部学习动机
B.近景性学习动机
C.错误学习动机
D.远景性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本题应选D。
另外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可将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学习动机,2、3、5题都不涉及这个维度的学习动机类型。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25.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
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组内设计要求同一被试要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当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顺序产生的效应就无法避免;组间设计中,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而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因此避免了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造成的相互干扰。
知识模块: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26.当出现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时,存在问题的因变量指标的标准是
A.有效性
B.客观性
C.敏感性
D.数量化
正确答案:C
解析:当测量指标选择得过于容易时,就会出现天花板效应,又称高限效应。
当测量指标选择得过于困难时,就会出现地板效应,又称低限效应。
出现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时,测量指标都不能灵敏地反映出因变量的变化,即因变量的指标缺乏敏感性。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27.学习一组刺激后,要求被试按照刺激呈现的顺序依次将呈现的刺激回忆出来。
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
A.系列回忆法
B.再认法
C.自由回忆法
D.对偶联合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又称顺序再现法。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28.下列数据类型属于离散数据的是
A.智商分数
B.反应时
C.班级个数
D.数学成绩
正确答案:C
解析: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可以把数据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离散数据又称为不连续数据,这类数据在任何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取的数值的个数是有限的。
连续数据指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多个不同的数值。
本题中班级个数属于离散数据。
智商分数、反应时和数学成绩都属于连续数据。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29.既可以考察对单词,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是
A.错误联接范式
B.联想研究范式
C.KK范式
D.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正确答案:A
解析:用于研究错误记忆的范式主要有联想研究范式、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错误联接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范式。
其中联想研究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主要考察的是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错误联接范式既可以考察对单词,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而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范式则是考察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30.响度决定于
A.声波波幅的大小
B.声波基频的高低
C.声波波形的谐波频谱
D.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正确答案:A
解析:响度又称声强、音量或者声压级,它主要反映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是由声波波幅的大小决定的。
音高也称音调,是人耳对音调高低的主观感受。
音高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音色是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决定的,单一频率产生的声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声音称为复合音。
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长。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31.华生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采用的情绪的研究方法属于
A.形容词检表法
B.时间抽样法
C.情绪诱导法
D.刺激一反应法
正确答案:D
解析:华生的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采用的是条件性情绪技术,该技术属于刺激一反应法,因此本题选D。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32.某研究者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平均每个家庭每月给孩子买玩具的花费,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结果,总体标准差约为30元,要使本次调查的误差不超过5元,且具有95%的可信程度,则至少需调查的家庭数为A.120
B.140
C.150
D.160
正确答案:B
解析:因为该研究是对北京市的家庭进行调查,因此样本容量较大,而该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参数估计(调查家庭在购买玩具上的月投入),因此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其中Zα/2=1.96(95%的置信区间).σ=30,d=5 计算的结果是138.3。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33.在上题中,假定自变量是被试间操纵的,则研究样本的容量为
A.25
B.26
C.27
D.28
正确答案:C
解析:在上题中,设组数为尼,样本量为n,则df组间=k一1,df组内=(n 一1)一(k一1),根据题意,可知df组间=2,df组内=24,因而可求n=27。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34.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性境是哪一条理论( )。
A.信息加工学习论
B.建构主文学习论
C.人本主义学习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35.鉴定测验不涉及确定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难度与区分度
D.测验量表与常模
正确答案:C
解析:测验编好后,要对测验进行鉴定。
对测验的鉴定,主要是确定其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同时,还要实现测量结果的数量化,用一定的量表作为标准化的记分制度。
如果将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与相应的某一或几个测验量表分数一起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测验的常模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都在测验手册中提供可供解释测验分数的常模表。
难度与区分度是鉴定测验之前对测验项目进行的分析。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
36.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
A.50%
B.60%
C.70%
D.80%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37.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38.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
(2009年)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轴突
正确答案:B
解析:树突的功能为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突触的作用是完成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它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
轴突的作用是传出神经冲动。
而胞体含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为各种神经信息的整合部位。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39.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200克,至少必须增加4克,人们才能感受到两个重量的差别。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原有重量是400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 )。
(浙江理工大学)
A.2克
B.4克
C.6克
D.8克
正确答案:D
解析:对刺激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一个刺激物增加的绝对重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这就是韦伯定律。
公式为△I/I=K。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分数或韦伯比率。
本题中K=1/50。
因而原有质量为400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8克。
知识模块:感觉
40.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决策判断等能力属于( )。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创造能力
D.社交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社会交往能力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断决策能力、调解纠纷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
知识模
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