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精选欣赏大全10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精选欣赏大全10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信
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
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
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
才四十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

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

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
功不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
叫他当云中太守。

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
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词人最后为自己勾
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
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
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
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
赏析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
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
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
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

然而,
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
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卜算子·咏梅
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
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
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
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
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宋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
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
前景物,重在伤今。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
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
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
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其中一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
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
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
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词中无意间描写的现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
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
现得十分含蓄。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宋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凄紧一作:凄惨)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一作:栏)
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
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
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
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
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

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

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
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红衰翠减”,乃用
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

“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
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
番情致。

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
归来。

“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结句篇末点题。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
达更为曲折动人。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宋代〕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赏析
此为怀人之作。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
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以书信细诉衷肠,而无处可寄;下片叙倚楼远望,
只见青山绿波,不见所思之人。

此词用语雅致,语意恳挚,抒情婉曲细腻。

词中运用了一些传统文化意象和相关典故,深情含蓄,音韵悠长。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
数情事,无限情思。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


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

“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
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
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

“遥
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


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
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

绿水,或曾映照过如
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
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
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鉴赏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

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
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


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
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

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
“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
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
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
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
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
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
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
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
者面前。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
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全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
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
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有很强的吸引力。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元宵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吹开百花,却先吹
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
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
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这也是对
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
一种写照。

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
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

也就像站在热闹
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
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萧萧一作:
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
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
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
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这是不可抗
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在其中一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


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

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
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