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全部、选修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是某-家用体育锻炼的发球机,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发出A、B两球,返回同一水平面时,两球落至
同一位置。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运动至最高点时,两球速度相等
B.两球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于B球加速度
C.两球飞行时间相等
D.从抛出至落回同一水平面,A球速度变化量大于B球速度变化量
2.研究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如图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
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从A点将球水平发出,刚好过网,在B点接到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高
4
L
h =
B.发球时的水平初速度
02
g
v L
h
=
C.球落到球台上时的速度2
v gh
=
D.球从A→B所用的时间
2
4
h
t
g
'=
3.如图所示,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4m,该同学质量为50kg,绳和踏板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踏板速度大小为4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最接近()
A .100N B.200N C.330N D.360N
4.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R B∶R 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的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
a、b、c为三轮边缘上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2
B.角速度之比为3∶3∶2
C.转速之比为2∶3∶2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4
5.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飞行轨迹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首先进入近地圆轨道Ⅰ,在P点
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远地点Q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后进入环月轨道。
近地圆轨道Ⅰ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椭圆轨道Ⅱ的半长轴为a,周期为T2,环月轨道Ⅲ的半径为r3,周期为T3,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为g。
忽略地球自转,忽略太阳引力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3 33
3 1
222 123
r r a
T T T
==
B.嫦娥五号在轨道Ⅰ上运行速度大于gR
C.嫦娥五号在椭圆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圆轨道Ⅰ上P点的加速度
D.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Ⅱ从P点向Q点飞行的过程中,地球对它的引力做负功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上方安装一个长度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处于原长,现用手拉着弹簧上端的P点缓慢向上移动,直到物体离开地面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P点的位移(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是H,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A.8M g H B.M g H+
2
Mg
k
C.M g H-
22
M g
k
D.M g H-
Mg
k
7.在风洞实验室内的竖直粗糙墙面上放置一钢板,风垂直吹向钢板,在钢板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作用在钢板上的风力恒定,用k E、P E、v、P分别表示钢板下落过程中的动能、重力势能、速度和重力的功率,关于它们随下落高度h、下落时间t、下落时间平方2t的变化规律,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B.
C.D.
8.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A、B的速率分别是
1
3
v和
1
2
v,则A、B球的质量比可能是()
A.3:8 B.3:5 C.3:2 D.3:1
9.在一次体育活动中,两个同学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前后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和B,两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B球的轨迹均为抛物线
B.A球和B球一定是同时抛出,且在轨迹交点发生碰撞
C.A球的抛出速度大于B球的抛出速度
D.要使两个小球在空中发生碰撞,必须先抛出A球,后抛出B球
10.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为m A= m B<m C,轨道半径的关系为r A< r B=r C,则三颗卫星()
A.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A<v B=v C
B.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 a B=a C
C.周期关系为T A<T B=T C
D.向心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
11.质量m=200kg的小型电动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图像甲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乙表示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
设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为车重的k倍,在18s末汽车的速度恰好达到最大。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0.4
B.0—8s内汽车的牵引力为800N
C.汽车在8s—1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m/s
D.8s—18s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4
810
⨯J
12.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从足够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3mgt0·cosθB.物块从t=0时刻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
3
2
mv0
C.斜面倾角θ的正弦值为0
5
8
v
gt
D.不能求出3t0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第Ⅱ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3.(6分)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通过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测量速度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原理如图(b)所示。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要求: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在本实验中,下列关于小球落点P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如果小球每次都从同一点无初速度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P一定是重合的
B.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落点应当很分散
C.测定P点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为P1、P2、…、P10,则OP应取OP1、OP2、…、OP10
平均值,即1210
10
OP OP OP
OP
++
=
D.用尽量小的圆把P1、P2、…、P10圈住,这个圆的圆心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
(3)用刻度尺测量M、P、N距O点的距离x1、x2、x3,通过验证等式____________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4.(9分)如图,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一次实验中,质量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下图所示。
若纸带相邻两个点之间时间间隔为0.02s,从起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J(g取9.8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通过计算,数值上
ΔE p_______ΔE 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
(2)如果以
2
2
v
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_____。
A.B.C.D.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如图所示,长L=4m、高h=0.8m、质量M=4kg的长方体木板P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2kg的滑块Q在木板P的上表面左端静止,木板P和滑块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给滑块Q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初速度v0=8m/s,然后滑块Q将从木板P的右端飞出,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滑块Q在木板P上表面运动时,P、Q分别的加速度大小;
(2)当离开木板P时,滑块Q的速度大小;
(3)滑块Q第一次着地时,与物块P右端的水平距离。
16.(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的底端有一个固定挡板D,已知物块与斜面PO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OD部分光滑,处于自然长度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D点,另一端在O点,PO的长度L=9m。
在P点有一质量为1kg的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现使A从静止开始下滑,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物体第一次接触弹簧时物体速度的大小;
(2)若已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d=0.5m,求压缩弹簧过程中物块克服弹簧弹力做功;
17.(13分)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从倾角为53°的斜坡顶端滑下,滑下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在斜面底端有一个高h=1.4m、宽L=1.2m的长方体障碍物,为了不触及这个障碍物,他必须在距水平地面高度H=3.2m 的A点沿水平方向跳起离开斜面。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若运动员不触及障碍物,他从A点起跳后落至水平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运动员为了不触及障碍物,他从A点沿水平方向起跳的最小速度。
全解全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D
D
D
C
B
A
AC
BC
AD
BC
1.D 【详解】
C .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其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相等,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由2
12
h gt =,
得
2h t g
=
其运动的总时间为
222
h
t t g
==总 由此可知小球A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故C 错误;
A .由于两小球都做斜抛运动,水平方向都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到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由于两球的水平位移相等,由x vt =,可知两球运动至最高点时小球A 的速度小于小球
B 的速度,故A 错误; B .两球运动过程中都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 ,故B 错误;
D .根据速度变化量v g t ∆=∆,由于小球A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所以从抛出至落回同一水平面,A 球速度变化量大于B 球速度变化量,故D 正确。
故选D 。
2.D 【详解】
A .由于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
气阻力,所以在整个的运动的过程中,乒乓球的能量是守恒的,由于球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无法判断网高,A 错误;
B .从乒乓球发出到第一次接触球台,此时乒乓球做的是平抛运动, 从反弹后到越过球网过程中,乒乓球
在竖直方向上做的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12
h gt =
可以求得球从发出到第一次落在球台上的时间为
2h t g
=
在乒乓球从发出到刚越过球网的时刻,在水平方向上,乒乓球一直是匀速直线运动,从发球到刚越过球网时的总时间为2t ,又因为水平的位移为
02L v t =⋅
即
022L g v h
=
B 错误;
C .从抛出到落到台上,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2y v gh =2gh C 错误; D .刚好过网,在B 点接到球,球从A 点到B 点所用时间为
'244
h
t t g
==D 正确。
故选D 。
3.D 【详解】
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2mv F mg l
-= 以绳长为圆周运动半径,解得每根绳子的拉力
350N F =
实际运动中人的重心到悬点的距离小于绳长,故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应大于350N 。
故D 正确。
故选D 。
4.D 【详解】
轮A 、轮B 靠摩擦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
a b :1:1v v =
根据公式
v r ω=
有
a b :3:2ωω=
根据
2n ωπ=
有
a b :3:2n n =
根据
a v ω=
有
a b :3:2a a =
轮B 、轮C 是共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
b c :1:1ωω=
根据公式
v r ω=
有
b c :3:2v v =
根据
2n ωπ=
有
b c :1:1n n =
根据
a v ω=
有
b c :3:2a a =
综合得到 a b c 3::3::2v v v =
a b c 2::3::2ωωω=
a c
b :::22:3n n n = b
c a ::9:6:4a a a =
故D 正确。
故选D 。
5.D 【详解】
A .轨道Ⅰ、Ⅱ的中心天体是地球,轨道Ⅲ的中心天体是月球,中心天体不同不满足开普勒第三定律,A 错误;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211
Mm v G m r r = 2
1Mm
mg G
r = 因为轨道Ⅰ为近地圆轨道,则r 1=R ,则嫦娥五号在轨道Ⅰ上运行速度
v =选项B 错误;
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Mm
G
ma r
= 在P 点r 相同,则嫦娥五号在椭圆轨道Ⅱ上P 点的加速度等于在圆轨道Ⅰ上P 的加速度,C 错误;
D .嫦娥五号沿椭圆轨道Ⅱ从P 点向Q 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则从P 到Q 万有引力做负功,D 正确。
故选D 。
6.C 【详解】
手拉着弹簧上端P 点缓慢向上移动,可以看成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伸长量 Mg
x k
∆=
在这一过程中,P 点的位移是H 。
所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Mg
H k
-
所以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2
2
M g
MgH k
-。
故选C 。
7.B 【详解】
A .设钢板下落的加速度为a ,根据
P E mgH =
而下落过程中,距地面的高度
201
2
H h at =-
因此
201
()2
P E mg h at =-
可知P E 与2
t 为一次函数关系,A 正确;
B .重力的功率
P mgv =
而
22v ah =
整理得
P =可知P h -图像为曲线,B 错误; C .由于钢板加速下落,由于
2
2v ah =
因此动能
2
12
k E mv mah =
= 故动能与下落高度成正比,C 正确;
D .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加速下落,因此
v at =
因此v t -图像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D 正确。
故不正确的是B 。
8.A 【详解】
设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可知
00011
32
A A
B m v m v m v =⋅+⋅
解得
34
A B m m = 能量关系满足
22200011111()()22322
A A
B m v m v m v >⋅+⋅ 或者
00011
-32
A A
B m v m v m v =⋅+⋅
解得
38
A B m m = 能量关系满足
22200011111()()22322
A A
B m v m v m v >⋅+⋅ 则AB 两球质量之比为3:4或3:8; 故选A 。
9.AC 【详解】
A .不计空气阻力,水平抛出两个小球,两球均做平抛运动,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由平抛运动规律知
2
12
y gt =
0x v t =
联立解得
220
2g y x v =
由数学知识知,它们的轨迹方程为抛物线方程,故轨迹均为抛物线,故A 正确;
BD .由题意知,题目中并未要求两小球一定要在空中相碰,由于不知道两小球是否同时抛出,所以两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抛出,轨迹相交,但并不代表它们一定就在相交处相碰;若要使两个小球在空中发生碰撞,两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抛出时,由于相碰时竖直位移y 相等,根据
t =
知两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则两小球同时抛出时,可在空中发生碰撞,故BD 错误。
C .由题意知,两小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抛出,在轨迹相交处,由
212
y gt =
知两小球下落的时间相等,但由于水平位移
A B x x >
所以可判断一定有A 球的抛出速度大于B 球的抛出速度,即
A0B0v v >
故C 正确; 故选AC 。
10.BC 【详解】 A .根据
2
2
Mm v
G
m r r
= 解得
v =
<=A B C r r r
则有
A B C v v v >=
A 错误;
B .根据
2
Mm
G
ma r = 解得
2=M
G
a r
<=A B C r r r
则有
A B C a a a >=
B 正确;
C .根据
2224Mm G m r r T
π= 解得
T =
<=A B C r r r
则有
A B C T T T <=
C 正确;
D .根据
2Mm
F G
r
= 因为
=<A B C m m m <=A B C r r r
则
C B F F >
A B F F >
D 错误。
故选BC 。
11.AD 【详解】
A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取到最大值,则有
m
800N P
f v =
= 又
f km
g =
解得
0.4f k mg
==
故A 正确;
B .0~8s 内汽车的加速度
21m/s v
a 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f ma -= 解得
1000N F ma f =+=
故B 错误;
C .8s~18s 过程变加速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2
m 11122
Pt fs mv mv -=-
解得
95.5m s =
则平均速度
9.55m/s s
v t
=
= 故C 错误;
D .8s~18s 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已达到最大功率,所以牵引力做的功为
4810J W Pt ==⨯
故D 正确。
故选AD 。
12.BC 【详解】
A .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03G I mgt =
故A 项错误;
B .上滑过程中物块做初速度为v 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上滑和下滑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有
000222
v v
t t =⋅ 解得
2
v v =
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
003
(-)--2
p m v mv mv ∆==
故B 正确;
C .上滑过程中有
()00-sin cos 0-mg mg t mv θμθ+=
下滑过程中有
()0
0sin -cos 2-02
v mg mg t m θμθ=⋅
解得
5sin 8v gt θ=
故C 项正确;
D .3t 0时间内,物块受力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从底端出发又回到底端,高度不变,重力做功为零;支持力始终与速度垂直,不做功;摩擦力始终与速度反向,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摩擦力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变化量.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摩擦力所做负功大小相等.所以能求出
22200113
228
f W mv mv mv =
-= 故D 项错误。
故选BC 。
13.C D 121123m x m x m x =+ 【详解】
(1)[1]两球碰撞时要发生对心碰撞,两球的直径应相等,即r 1=r 2;为防止碰撞过程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m 1>m 2。
故C 正确。
故选C 。
(2)[2]AB .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如所受阻力不同等,小球的落点不可能完全重合,落点应当比较集中,故AB 错误;
CD .确定落点平均位置的方法是最小圆法,即用尽可能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落点的平均位置;由于落点比较密集,又较多,每次测量距离很难。
故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求解;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3]分析数据,如果动量守恒应有
101122m v m v m v =+
小球碰撞前后都做平抛运动,因高度相同则落地的时间想用,因此有
321012,,x x x
v v v t t t
=
== 代入上面公式可得
121123m x m x m x =+
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4.0.49 0.48 大于 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 B 【详解】
(1)从起点O 到打下记数点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
19.80.0501J=0.49J p B E mgh ∆==⨯⨯
打B 点时的速度
2
(7.06 3.14)10m/s=0.98m/s 20.04
AC B x v T --⨯==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221110.98J=0.48J 22
k B E mv ∆==⨯⨯
通过计算,数值上ΔE p >ΔE k ,这是因为重物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做负功。
(2)根据
212
mgh mv =
可知
2
12
v gh = 则2
12
v h -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选B 。
15.(1)4m/s 2 ,2m/s 2;(2)
16
3
m/s ;(3)1.6m 【详解】 (1)滑块Q 在木板P 上表面运动时,对滑块Q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Q m/s 4mg
a m
μ=
=
对木板P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P m/s 2mg
a M
μ=
=
(2)对滑块和木板由动量守恒定律
0Q P mv mv Mv =+
由动能定理
22
2Q P 0
111222
mgL mv Mv mv μ-=
+- 联立得
P 4m/s 3v =
,Q 16
m/s 3
v = (3)由
2
12
h gt =
得
0.4s t =
因此滑块Q 第一次着地时,与物块P 右端的水平距离
()Q P 1.6m s v v t =-=
16.(1)6.0m/s ;(2)21J 【详解】
(1)物体在PO 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此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21sin cos 2
mgL mgL mv θμθ-=
–0 解得
6.0v ==m/s (2)物体由O 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此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21sin 02
mgd W mv θ-=-克 所以物块克服弹簧弹力做功21J 。
17.(1)0.8s ;(2)6.0m/s
【详解】
(1)运动员从斜面上起跳后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H =
12
gt 2 解得
t =0.8s (2)为了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起跳后竖直下落高度为H -h 时,他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
tan 53
H x L ︒=
+ 设他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时间为t ',则 212H h gt '-=
x vt ='
联立解得
v =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