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一、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提高练习
第一课时
1.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在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成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和都没有改变,原子间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时应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各反应物质量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和”,突出“两和相等”。

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还应注意:
a.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一切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即不包括分子数目、体积大小等。

c.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任意质量的简单相加。

2.化学方程式。

(1)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须注明,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示。

a.化学式务必写正确。

b.催化剂只能写在“”的上下方,不能当成反应物、生成物。

c.要注意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d.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若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的气体不用“↑”来标明),沉淀用“↓”。

(2)配平。

a.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b.标志:等号左右两边每一种物质的原子个数分别相等。

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
1.常用燃烧法测定物质的组成。

现取3.2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2.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后质量(g)待测21 2 2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值应为5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题型二化学式的推断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X,则X的化学式为()A.CO B.C C.Mg(OH)2D.MgCO3
2.化学反应: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由此反应可推测,铅丹的化学式为。

题型三实验探究
1.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
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

如图所示。

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g水,右盘
锥形瓶中盛有M g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原因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图1 图2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

(2)小新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其原理是;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
,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填“平衡”或“不平衡”)。

一、选择题
1.在某一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
A .④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2.在化学反应A+B C+2D 中,9.8gA 和8gB 完全反应生成14.2gC ,同时得到D 的质量是( )
A .9.8g
B .3.6g
C .7.2g
D .14.4g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Fe+O 2 −−→−点燃FeO 2 ②2P+5O −−→−点燃P 2O 5
③Mg+O 2−−→−点燃MgO ④S+O 2−−→−点燃SO 2
⑤KClO 3∆
2MnO KCl+O 2↑ ⑥NaOH+CuSO 4 Na 2SO 4+Cu(OH)2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都不正确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 .H 2
B .Cl 2
C .NaOH
D .Na 2SO 4
5.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6.关于2CO+ O 2 点燃 2C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2g 一氧化碳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二氧化碳
7.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 .一定条件下,SO 2和O 2生成SO 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8gCH 4完全燃烧生成8gCO 2
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 ,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8.下圈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 .1个X 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 .1个X 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9.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4CrO 3 +6H 2SO 4 2X+2CO 2↑+9H 2O ,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Cr 2O 3
B .CrSO 4
C .Cr 2(SO 4)3
D .Cr 2S 3
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纯净物
乙醇(C 2H 6O )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二、填空题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2O3+ CO Fe+ CO2↑
(2)____C2H2+ O2CO2+ H2O
(3)NH3+ O2NO+ H2O
12.把点燃的蜡烛伸进干燥的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待燃烧停止,冷却后,瓶壁上出现了,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向瓶里倒人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由此可以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

13.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

其工作原理是:(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CO(NH2)2+X CO2+2NH3,则X的化学式为。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

请写出氨气和N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
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

其中B是相对分子
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B和C,它们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则A、E的化学式为A ,E 。

(2)请你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F→C ;D→B+C 。

三、实验、简答题
15.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亍如下实验:
(1)将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2)将图二所示的装置放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三),燃烧与实验一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容器内进行。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质的方面: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宏观上)。

量的方面: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之比;
②表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③代表各微粒之间的个数比。

2.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比例式、求解→对问题做出简明回答。

(2)注意事项,
①解题关键是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是气体的体积时,应先将其换算成。

③代入化学方程式的量,必须是的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涉及的公式有: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总质量×纯度(或1-杂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在3A+B2C+D的化学反应中,12gA与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3︰2。

当有8gA参加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若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32 C.48 D.96
题型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应用
1.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

计算:(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2.某同学用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1)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g。

(3)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中,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一、选择题
1.对于S+O2SO2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加上氧气点燃后能生成二氧化硫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1份硫和1份氧气反应生成1份二氧化硫
D.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反应后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2.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可能是CuCl2或Fe2(SO4)3D.Y可能是CaCl2或Ca(NO3)2
3.根据反应4P+5O22P2O5,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正确的是()
A.31︰40︰71 B.31︰32︰142 C.124︰160︰142 D.62︰80︰142
4.已知A+3B22C+2D,7g A和24gB2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物中D的质量为9g,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8 C.44 D.56
5.在反应X+2Y 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A.16︰9 B.23︰9 C.32︰9 D.46︰9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为10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固体变为9.04g,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1.59g黑色固体。

求10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1% B.35.5% C.28.4% D.42.6%
8.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

在密闭容器中,将6.6g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8g气体全部是O2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
二、填空题
9.将agKClO3和bgMnO2混合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1)若得到KCl为cg,则可制得O2质量为。

(2)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g,则可制得O2质量为。

(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g,则可制得O2质量为。

10.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

(提示:ZnCO3ZnO+CO2↑)
(1)写出其中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原料中含25tZnCO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锌的质量为t。

三、实验、计算题
11.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

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g 水中加入11.7gNaCl和15.8gNH4HCO3。

则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12.将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15.4g固体混合物。

(提
示:反应化学方程式2KClO3
2
MnO
2KCl+3O2↑)
求:(1)生成多少氧气?
(2)有多少氯酸钾分解?
(3)15.4g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1.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使其变成无毒的N2和CO2,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反应为:6NH3+5CH3OH+12A3N2+5CO2+19H2O,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
A.H2B.CO C.O2D.NO
3.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4.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物质N为反应物,P为生成物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化合物A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和9gH2O,则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是()
A.26 B.40 C.58 D.90
7.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

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

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HCO3+HCl KCl+CO2↑+H2O;NaHCO3+HCl NaCl+CO2↑+H2O)()A.m1=m2 B.21m1=24m2
C.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质量比一定为1︰1
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8.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图一图二图三
(1)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一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

(填序号)
A.生成MgO的质量B.Mg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D.多余的O2的质量
(2)小风同学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镁点燃后的实验现象如图二,镁完全燃烧后,称量石棉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质量还轻(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

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

(3)小风又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她做了这个实验(如图三),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新的发现,你认为新的发现是。

(填序号)
A.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
B.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
9.如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

该制氧装置由2个饮料瓶、2根
软管和药剂构成,整套装置成本不到3块钱。

药剂包括过氧碳酸钠
(2Na2CO3·3H2O2)和二氧化锰。

制氧时,先在两个饮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
再往甲瓶中加入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甲乙
(1)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A软管在甲瓶中应。

(填“不伸入液面”或“伸人液面”)
(2)药剂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2Na2CO3·3H2O22Na2CO3+3H2O2;2H2O2 MnO22H2O+O2↑;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反应。

(3)已知总质量为110g的药剂可产生34g过氧化氢,则这包药剂完全反应会生成多少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10.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8g二氧化锰混合。

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1)
1.(1)化学反应(2)种类数目(3)化学
1.B 2.C
1.C 解析: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a和c反应生成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因b质量增加1kg。

c质量减少8g,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质量减少3g,则待测值为8-3=5,故B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及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11,故C不正确;因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C。

2.D
1.B 解析:从化学方程式2Mg+CO22MgO+X来看,反应前有2个镁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中有1个碳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

2.Pb3O4
1.(1)左盘锥形瓶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偏左(2)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解析:(1)右侧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左侧不反应,但右侧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天平向左偏。

(2)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右侧生成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质量减少,天平向左倾斜。

2.(1)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的热使锥形瓶破裂防止体系中的物质逸散,给实验造成误差(2)用放大镜汇聚阳光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4P+5O2 2P2O5(3)没有反应完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不平衡
1.C 2.B 3.D 4.D 5.B 6.B 7.A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可推知“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不正确,所以B错误;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可推知“8gCH4完全燃烧生成8gCO2”不正确;根据“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只能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无法推知是否含有氧元素,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也参加了反应,所以D不正确;煤燃烧时煤中的碳元素、氮元素、硫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别结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质量减轻,所以A 符合。

8.C 9.C 10.B 11.(1)1 3 2 3 (2)2 5 4 2 (3)4 6 4 6 12.水珠水浑浊二氧化碳碳、氢13.(1)H2O (2)
2NH3+3N2O3H2O+4N214.(1)O2H2高温(2)C+O2CO2H2CO3
H2O+CO215.(1)密闭(或封闭,不漏气)(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实验一,m(蜡烛)+m(氧气)=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蜡烛)>m(剩余的蜡烛),电子秤第一次是澍蜡烛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第二次测得的是剩余蜡烛的质量,所以电子秤的示数变小。

实验二,m(蜡烛)+m(氧气)+m(装置)=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装置),m(蜡烛)+m(装置)=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装置),电子秤第一次是测蜡烛和装置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被碱石灰吸收,第二次测得的是剩余的蜡烛、装置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的质量之和,所以电子秤示数变大。

(2)
1.质量 相等 2.质量 纯净物
1.49 90 解析:设生成D 的质量为x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物C 和D 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A 、B 的总质量,即(12+3)g=15g ,已知C 、D 的质量比为3∶2,所以可得C 的质量为15g ×53=9g ,D 的质量为15g ×5
2=6g 3A+B 2C+D 3A+B 2C+D
12g 3g 6g 3×80 2y
8g x 12g 9g
g g 812= x g 6 得x =4g g 12803 =g
y 92 得y =90 2.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 和B 2充分反应生成30gC 时,参加反应的B 2质量应为30g-20g=10g ;设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 ,则
2A+B 2 2C
32 2x
10g 30g
g 1032=g
x 302 解得x =48。

故选C 。

1.(1)1∶16 (2)6.8% 解析:(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2∶32=1∶16;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是:50.0g+2.0g-50.4g
=1.6g 。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 2O 2 MnO 2
2H 2O+O 2↑ 68 32
x 1.6g
x 68=g 6.132 解得:x =3.4g 。

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g
g 0.504.3×100%=6.8% 2.(1)3 (2)2 5 (3)符合,都是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的物质质量守恒。

1.C 2.D 3.A 4.C 5.A 6.C 7.B 8.B 9.(1)a-c (2)a+b-c (3)c 10.(1)2Cu 2O+C 4Cu+CO 2↑ (2)13 11.7.2g 解析:
NaCl+NH 4HCO 3 NaHCO 3+NH 4Cl
58.5 79 84 53.5
11.7g 15.8g 16.8g 10.7g
经过计算可知11.7gNaCl 和15.8g NH 4HCO 3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16.8gNaHCO 3和10.7g NH 4Cl 。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7.2gNH 4Cl 和9.6gNaHCO 3,所以只析出NaHCO 3晶体,质量为
16.8g-9.6g=7.2g 。

12.解:设氯酸钾分解的质量为x 。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 质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氧气逸出的缘故,故氧气的质量为(25-15.4)g=9.6g 。

2KClO 3 MnO 2
2KCl+3O 2↑ 245 96
x 9.6g
x 245=g
6.996 得x =24.5g 氯化钾的质量为24.5g-9.6g=14.9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5g-24.5g=0.5g ,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所以15.4g 物质中含有氯化钾14.9g ,二氯化锰0.5g 。

1.B 2.C 3.D 4.C 5.A 6.B 7.D 8.(1)C (2)镁带燃烧时放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放出大量的白烟。

仔细观察会发现:白烟有很大一部分向上,且坩埚上也沾有一部分的白色固体,故固体的质量会减少。

(3)2Mg+CO 2
C+2MgO ABC 9.(1)不伸
入液面 (2)分解 (3)16g
设这包药剂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

2H 2O 2 MnO 2 2H 2O+O 2↑ 2×34 32
34g x x =16g
10.(1)t 3 (2)m O 2=(2.5+0.8-2.34)g=0.96g
(3)设样品中KClO 3的质量为x
2KClO 3 MnO 2
2KCl+3O 2↑ 245 96
x 0. 96g
x 245=g 96.096 x =2.45g KClO 3%=g
g 5.245.2×10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