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在前一课了解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的影响之后,从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具体的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教材按照从观察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性质,从实验探究到实际应用的线索编排而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现物体的弹性具有普遍性并认识弹力。
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弹簧的拉伸长度的关系。
第三部分,研讨弹性的应用。
学情分析:
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平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而弹性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弹性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象,比如:皮球有弹性,弹簧有弹性……对于是什么激发了弹性?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是不是所有的任何物体都有弹性?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学生都很模糊,没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理解。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还处于引导性探究学习阶段。
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弹性的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认识弹性的普遍存在及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2、能够设计并做好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3、培养学生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的现象。
在科学探究的学习
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
教学重点:
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学难点:
设计和操作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教具准备:铁架台弹簧钩码实验记录单拉力器
学具准备:弹簧海绵橡皮筋钢尺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教学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演示谈话:当我用手按这个篮球时,它会有什么变化?手松开后呢?
2.谈话:还有哪些物体也有这样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动手玩一玩、动脑想一想来研究“物体的形状改变之后”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出物体的变化,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
(二)、合作探究
1.认识物体的弹性。
(1)谈话: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弹簧、钢尺、海绵、橡皮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玩的时候同学们想办法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
边做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开始探究。
(3)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一位同学说,另一位演示。
(4)师提问:①这些物体的形状为什么改变?
②为什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性质?
(5)在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并用课件揭示概念: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
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认识弹力。
(1)感受“弹力”
①和学生一起实验:再拿起这些具有弹性的物体,先对它们施加外力使它形状改变,再慢慢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
②(学生发言谈谈感觉。
)
③课件出示: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2)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动手感受理解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3)认识不易察觉的弹性现象。
①谈话:同学们观察我们用力压硬币,它的形状或体积改变了吗?(没有)那么硬币有弹性吗?
②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验证。
③汇报及分析中间的硬币的位置没有变而上面的硬币被弹出去的原因。
④得出硬币也具有弹性。
课件出示小结:一切物体都有弹性,只是有些物体的弹性不明显而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发现生活的秘密,使得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三)、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1、玩拉力器,作出假设。
(1)找几名力量悬殊的学生上台比赛。
(2)为什么这几名学生拉的长度不一样呢?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那么拉力的大小和弹簧拉伸的长度之间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假设: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越长,拉力越小,弹簧拉伸的越短
2、设计实验方案。
(1)这个想法到底对不对?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
如何来开展实验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①怎样找到一种力,不会随时发生改变,而且我们知道它的大小?
②出示实验材料。
③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④师生交流实验步骤。
⑤讨论实验时注意什么?才能保证我们的实验有效、准确?
3、课件出示实验提示卡,学生动手操作。
4、投影仪展示实验报告单。
师生交流
得出实验结论: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越长。
5、让学生横向观察实验数据,又发现了什么?
弹簧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也相等。
6、那同学们预测下,挂5个钩码,弹簧会拉伸多长呢?
7、动手操作,证明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8、想一想:如果我们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的伸长度会有这样的关系吗?(弹簧有弹性限度的。
)
9、最后得出总结:
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越长。
拉力越小,弹簧拉伸的越短。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也相等。
(设计意图: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培养,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意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
(四)、联系实际,强化认识。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课件,展示弹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性物体,分析我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应用结合,巩固、强化了对弹力概念的认识。
)
(五)、总结拓展,激励创新。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应用弹力和弹性,设计一些东西,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争做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小发明家。
(设计意图:激励性的语言作为结束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像和创造的空间。
)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原来形状和体积
受到拉力弹力去掉拉力弹性
形状或体积改变
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相等。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发现生活的秘密,使得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数据,参与实证、讨论和辩论,建构和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学生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培养,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意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弹性物体,分析我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应用结合,巩固、强化了对弹力概念的认识。
激励性的语言作为结束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像和创造的空间。
)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反思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
力中的内容。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要产生一种力——弹力,接着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为了对弹性、弹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材还安
有关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体系上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三年级的科学课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
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显指出:“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所谓“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理性的、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是科学课最根本的目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正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节课当中试图体现贴近生活的科学教育。
一、着眼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上课前,我对学生说“桌上的球你们想玩吗?这是今天的科学课老师带给大家的礼物,希望这节课我们合作愉快。
”学生玩了以后,让他们说喜欢哪一种球?理由是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了给学生“玩”,激发他们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实验器材一定要选择学生喜欢玩的物体。
学生在玩了以后只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说出自己的理由,对于弹性和弹力认识不清。
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
学生在这些前有认知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启示,触动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着眼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
在做完分组实验后,学生普遍将实验器材分为三类:“尺子、弹簧、皮筋、海绵”归为一类,理由是它们在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了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油泥”归为一类,原因是撤去外力后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烧瓶”归为一类,原因是他受到外力后形状没有发生改变。
这时,教师需要用演示实验证明烧瓶发生了微小形变。
微小形变的实验器材的准备颇费周折。
首先,我按照教材中的设计准备了反映微小形变的实验器材:三枚硬币。
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这一实验设计存在不足。
实验是将1号、2号、3号硬币排在一条直线上,把1、2号硬币紧靠在一起,左手紧按中间的2号硬
币,右手用力把3号硬币弹向2号硬币,结果发现在2号硬币没动的情况下,1号硬币被弹了出去。
实验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是2号硬币发生振动弹出1号硬币,基本想不到是2号硬币在瞬间发生微小形变产生弹力弹出一号硬币。
基于这一情况,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更能直观反映出微小形变的实验器材:在一个玻璃容器上方插一根细管,通过玻璃容器受力后细管中液面的升降反映玻璃容器的微小形变。
实验的现象也证明微小形变看的格外清楚,每次给烧瓶施加外力或撤去外力,温度计的液面都能上升或下降2 -3厘米。
在教学中注重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中挖掘出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寻求、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
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种持续发展的兴趣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学情分析
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平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而弹性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弹性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象,比如:皮球有弹性,弹簧有弹性……对于是什么激发了弹性?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是不是所有的任何物体都有弹性?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学生都很模糊,没有一个系统的,本质的理解。
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还处于引导性探究学习阶段。
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他们对弹性的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在前一课了解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的影响之后,从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具体的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教材按照从观察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性质,从实验探究到实际应用的线索编排而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现物体的弹性具有普遍性并认识弹力。
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弹簧的拉伸长度的关系。
第三部分,研讨弹性的应用。
评测练习
1、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2、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牛顿)。
3、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6、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7、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8、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9、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
(弓箭)等。
课标分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显指出:“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所谓“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理性的、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是科学课最根本的目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正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节课当中试图体现贴近生活的科学教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