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精品导学案部编七年级下册(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第12课《台阶》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
《台阶》导学案(学生用)
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 .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
2.思考:
a、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b、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c、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三)研读赏析,领悟人物形象
1.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一下。
2. 思考:
a、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b、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c、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d、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
e、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4、小结主旨: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父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那么你认为父亲要
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是为了什
么?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
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
选一个角度写下来。
课堂检测
一、基础题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凹凼()尴尬()()挪()嗄叽()()门槛()
(二)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
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
③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
④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
(三)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
(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
(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比喻)
(四)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五)请根据例句仿写。
(1)亲情是如此神奇,它能驱散生命中的阴霾;亲情是如此美丽,它能像花儿一样在心中盛开;,。
(2)我眷恋生命,是生命对我的诱惑;我遥望美丽,是美丽瞬间的沉默;,。
(六)巧填成语。
厨师的拿手好戏……………()
世界上最大的工程……………()
用霓虹灯装饰的广告语………()
替人写春联………………()
扭着秧歌打腰鼓…………()
卖桃子的和卖李子的打架……()
(七)句式变换后,基本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
(A)他把报纸撕破了。
报纸让他撕破了。
(B)难道你该这样做吗?你根本不该这样做。
(C)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
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D)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
到晚上10点,我才做完数学作业。
(八)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元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二、阅读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共 14 分)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
挑水有我全包了。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搬上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以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9、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分)
10、说说作者讲述父亲的故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
(2分)
11、选段中对父亲头发的细节描写表明了什么?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2、为什么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会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呢?(2分)
13、“台阶”在这篇课文中有什么寓意?(2分)
14、、在父亲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2分)
15、父亲是山,让你学会挺直脊梁;父亲是海,让你拥有宽广的胸怀;父亲是书,教你如何面对生活……你知道父亲节是那一天吗?(请写出来)如果父亲节到了,你给父亲发条短信,你会写些什么呢?(2分)
(二)
阅读《台阶》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8分)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就是编草鞋和过年。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大片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
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至,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父亲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根据文意,父亲的准备除了漫长,还有什么特点?(2分)
12.先说说“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中流露出他怎样的心理,然后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把父亲当时的想法写下来。
(3分)
13.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
第12课《台阶》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
《台阶》导学案(教师用)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三、策略和方法:
教师导读,学生合作探究。
(析读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字词,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语: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身影,在我们的眼中,父亲是含蓄的、坚韧的,默默承担家庭的重任,
压弯了腰板……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位父亲。
简介作者,明确学习目标。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
作家。
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
《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 .速读课文,简略概述故事内容(提示:谁干什么?)
2.提示思考:
a、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b、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c、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3、学生表述: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的故事。
(三)研读赏析,领悟人物形象
1.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一下。
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2. 提示思考:
a、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眼)。
(分析本句,感知父亲形象。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我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
b、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c、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d、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
e、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学生表述: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的人。
4、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
《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学生表述:台阶是父亲的……
为了台阶,父亲……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父亲是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那么你认为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生:a、实现自我价值
b、追求人生目标
c、为了子孙后代……)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学生表述:父亲,我想对你说……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
选一个角度写下来。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
我们在探究本文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下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
我们应将亿万农民的希望铭记在心,发愤图强才是!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
不是耀眼、精彩的。
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
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课后记: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通过教师的导读,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人物形象的分析。
本教案的特点在于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故事的特色,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法的指导贯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之中。
板书设计:
台阶高,老屋:三级台阶拼命硬干
主人的地位父亲坚韧不拔
就相应的高新屋:九级台阶艰苦创业
课堂检测
三、基础题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凹凼()尴尬()()挪()嗄叽()()门槛()
答案:dànɡ,ɡānɡà,nuó,ɡājī,kǎn。
(二)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
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
③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
④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
答案:①B ②C ③D ④D
解析:①B应为磨破②C应为疲倦③D应为烦躁④D应为胯骨
(三)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
(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
(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比喻)答案:A
(四)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答案:1.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由于喜悦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因年老而挑水时有些吃力,可是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老。
(五)请根据例句仿写。
(1)亲情是如此神奇,它能驱散生命中的阴霾;亲情是如此美丽,它能像花儿一样在心中盛开;,。
(2)我眷恋生命,是生命对我的诱惑;我遥望美丽,是美丽瞬间的沉
默;,。
答案:(1)亲情是如此博大,它能像蓝天一样任鸟儿自由飞翔。
(2)我渴望成功,是成功强烈的召唤。
(六)巧填成语。
厨师的拿手好戏……………()
世界上最大的工程……………()
用霓虹灯装饰的广告语………()
替人写春联………………()
扭着秧歌打腰鼓…………()
卖桃子的和卖李子的打架……()
答案:添油加醋;开天辟地;闪烁其辞;与人作对;旁敲侧击;投桃报李。
(七)句式变换后,基本意思有所改变的一项是()
(A)他把报纸撕破了。
报纸让他撕破了。
(B)难道你该这样做吗?你根本不该这样做。
(C)并非所有的人都不愿和你交朋友。
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
(D)我直到晚上10点才把数学作业做完。
到晚上10点,我才做完数学作业。
答案:C
(八)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元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答案:A
四、阅读题
(一)
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共 14 分)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
挑水有我全包了。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搬上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以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9、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分)
10、说说作者讲述父亲的故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
(2分)
11、选段中对父亲头发的细节描写表明了什么?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2、为什么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会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呢?(2分)
13、“台阶”在这篇课文中有什么寓意?(2分)
14、、在父亲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2分)
15、父亲是山,让你学会挺直脊梁;父亲是海,让你拥有宽广的胸怀;父亲是书,教你如何面对生活……你知道父亲节是那一天吗?(请写出来)如果父亲节到了,你给父亲发条短信,你会写些什么呢?(2分)
答案:
9、“父亲老了”收束全文,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为改
变现状付出的艰辛劳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引人深思。
10、作者在讲述父亲的故事时对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充满了敬佩之情;同时对父亲付出的沉重代价,有一种凄楚、心酸的感情。
11、答:对父亲头发的细节描写,表明父亲真的老了,透露出作者对父亲的疼爱与怜惜。
12、答: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
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旦不干活儿,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他感到若有所失。
13、答:台阶象征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不懈追求,以及他那不断追求的精神,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的一种精神。
14、答:在“父亲”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不怕绝境、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15、答: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
(写给父亲的短信灵活答)
(二)
阅读《台阶》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8分)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就是编草鞋和过年。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大片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
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至,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父亲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根据文意,父亲的准备除了漫长,还有什么特点?(2分)
12.先说说“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中流露出他怎样的心理,然后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把父亲当时的想法写下来。
(3分)
13.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11.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艰辛。
(2分)
12.表现了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与执着的心理。
父亲想:“总有一天我家也会有这高高的台阶。
我得再加把劲,早点把这高台阶造起来。
”(语句流畅,符合人物心理即可。
)(3分,写出心理1分,写出具体内容2分)
13.“一个冬天”表明时间之短,“堆得超过了台阶”表明穿破的草鞋之多,从侧面烘托了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与不易。
(3分,写出侧面描写1分,具体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