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浅谈低段小学科学课促进学生科学语言能力的几点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段小学科学课促进学生科学语言能力的几点策略
科学语言是人们运用各种手段、工具、载体整理、表达、交流科学思想或科学知识的统称。

它是交流、传播科学表象的媒介,也是具有知识建构特性的工具。

它与其他学科语言不同,具有规范性、客观性、精确性、逻辑性等特性,体现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学科性质。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学生借助科学语言解决科学问题、呈现研究成果,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活动时,我们发现低段学生开展交流与表达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1.用语不规范,常用生活语言进行表达。

2.带有主观情感,不能抓住物体主要特征,无法精确表达观点。

3.空泛无序,不能很好的联系猜想和证据。

言语的形成、产生过程经历了概念准备、词汇选择、形态编码、语音编码、音素编码、发音阶段这6个加工阶段。

低段学生的科学语言知识(如科学术语、符号、基本语法等)和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启蒙阶段,其语言储备不足以支持充足地概念准备、自如地词汇选择、准确地形态编码等活动,因此出现上述现象。

教师可以从科学语言的特性着手,在科学活动中的表达交流时,及时地因势利导寻找对策,帮助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提供范式,树立规范性
科学语言中的科学专业术语有严格的语言规范,不能任意更改,对于从未接触过这些词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词语。

同时在运用科学语言交流观点时,也需要有一定的交流格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语言的规范性。

1.规范科学术语。

低段学生的科学词汇比较匮乏,在科学活动中的表达交流通常使用的是生活语言甚至是幼儿期的语言,喜欢用叠词,如磁铁说成吸铁石,把粗糙说成粗粗的,把光滑说成滑滑的,教师需要适时出现相关的科学术语,比如粗糙、光滑,并在之后的科学活动中反复使用、不断强化,及时纠正学生不科学的用语,并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使用,使其养成良好的科学用语习惯。

2.规范表达交流的形式。

低段学生的语言连贯性流畅性较弱,常常想到什
么说什么,语无伦次、前后颠倒。

因此对于低段学生来说规范化的语言主要来自于模仿课堂中教师科学语言的表达。

如描述介绍一株植物,可以用“我观察的是……,我用看的方法发现它是……,我用摸的方法发现……”这样的格式进行交流。

在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固定的格式进行表达,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规范化表达交流的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表示肯定
例:“我同意的说法,我认为也是这样的”
(2)表示否定
例:“我不同意的说法,我的发现(解释)与他不一样”
(3)表示补充
例:“我与的想法一样,但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说”
“我也有同样的发现,不过我还有补充”
我认为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他的解释是片面的”
二、精准描述,提高准确性
休厄尔说:“当我们的知识变得完全精确和纯粹理性之后, 我们就会要求语言也是精确的和理性的;我们将会排除掉模糊、想象、不完整和冗余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每一个术语都应当传达一种稳定不变和严格限制的意义。

这就是科学语言。

”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生活语言不同, 它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应具有不变性和稳定性,关键词汇具备单义性,表述准确。

低段学生的科学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表达交流时准确性表现为指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

1.手指眼看口动。

低年级儿童在交流时常会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象,比如在介绍一株植物时,可能一会儿介绍叶片,一会儿介绍根,然后再次介绍叶子的其他的特点。

引导学生手指向自己的表达对象,眼睛看向表达对象,同时交流相应的观点,加强明确自己的表达目标。

通过多次练习,使学生形成表达目标明确、表达顺序合理的习惯。

2.提供实物、图片。

在认知能力低水平期,视觉的发现能为观察者提供大量感性认识。

这些较为直观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进行科学语言知识的词汇
选择、形态编码、逻辑分析,进行准确地表述。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在描述中提供各种实物、模型。

例如在描述树叶的特点时,教师提供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叶缘、不同叶脉的树叶,对于细小难以观察的部位,比如植物的叶脉,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叶脉放大的图片、叶脉书签,帮助学生言有所指,听有所见。

3.提供关键词。

关键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提炼、概括并准确、简洁的描述他的发现。

师生通过共同讨论的方式,明确被观察对象的主要观察范围,如颜色、形状、轻重、软硬、数量等,指导学生在描述时围绕以上几方面展开。

对于学生从未学习过的关键词,直接告知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目中的答案。

比如观察过山车的运动方式,学生说过山车在轨道上弯弯曲曲地运动,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种运动方式叫做曲线运动。

4.提供对比事物。

比如在描述“透明”这个物体特性时,学生容易将无色与透明混淆,此时在描述时加入有颜色的透明物质进行对比,比如将透明的、淡黄色的食用油与不透明的、淡黄色的卡纸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透明不等于无色。

再如描述物体的轻重时,学生常单一的说这个物体很大或很小,不够严谨。

指导学生在交流时可以加入其他观察对象的大小,比如这片芭蕉叶比这片梧桐叶大,这片银杏叶比这片梧桐叶小。

具有特定的对象,使得观点表达更加准确。

三、脱离主观,保持客观性
科学具有客观性,不能受个人主观的影响而改变。

科学语言表达的是科学思想、科学规律,要想正确地反映它们的本质,不能像文学语言一样进行修饰。

在描述科学事实中,使用的语言不能包含任何感情色彩,也应该具有客观性。

低段儿童对客观世界已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在科学活动中的交流中,常将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混淆。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客观性。

1.了解与经验的区别。

学生在利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周围客观世界时,获得了很多感性经验。

这些感性经验经过大脑综合处理整合为大脑认知。

但是低段学生往往不能严格区分各种感性经验的获得来源。

比如在观察一杯水时,虽然教师要求学生只用眼睛看的方法观察一杯水,但是学生会得到很多信息:水是透明的、无色的、会流动的、在冒烟是热的、没有味道的……有些是事实性的发现,有些是以往的经验当做事实。

比如在冒烟就是热水,水是没有味道的,这是用看的方
法无法得到的,这就是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如“水的味道是看出来的还是尝出来的”,帮助学生意识到经验不等于客观事实。

2.了解与想象的区别。

在科学活动中,常常会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发现。

《蜗牛》一课的观察,如果让学生画一画观察到的蜗牛的话,有的孩子会给蜗牛画上大大的眼睛,微笑的嘴巴,这些都是低段学生在儿童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画出非客观观察后的蜗牛结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比较蜗牛与记录单,寻找异同,明白事实与想象的区别。

四、搭建支架,提升逻辑性
李觉民教授认为“科学语言不仅囊括了科学知识,也积淀着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因此学生表述的内容需要与逻辑思维规则相符合,我们称之为科学语言的逻辑性。

在课堂活动中,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构建脚手架,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提升科学语言的逻辑性。

1.有层次的追问。

在观察事物特征的基础上,教科书还注重引导学生比较中观察,丰富对同类事物某些共同特征的归纳性理解,或是进行分类与识别。

在对此类活动进行表达交流时,针对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有思维递进的研讨过程,问题不易过大过于笼统,同时可以借助磁贴、画图等方式,呈现学生思维演变的过程。

比如在研讨“植物是活的吗”这一环节时,我们从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入手,提出三个问题:你种养的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你种养的植物在1个月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植物在这一个月内的生长有什么需求?问题层层深入,聚焦观点、搜集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需求的证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收集证据,分析证据,降低表达的难度,让他们能够根据客观真实的观察证据有序表达。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植物有生命,教师还可以准备塑料花,问学生这塑料花是活的吗?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阐述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相应的生命特征的磁贴,引导他们在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中讨论是否会生长、繁殖、死亡、需要养料等能不能作为证据,从而认识到自己种养的植物有生命,塑料花没有生命。

通过有层次的追问,帮助学生联系观点与证据,逐渐建构有层次的思维模型,
使得语言表达更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2.画图类比。

又如在上《它们去哪里了》时,
教师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记录食盐、红糖、小
石子放入水中的现象。

在研讨环节,用大小不同
的小点点,表示这三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过程,
将溶解与没有溶解的概念轻松形象地描述出来。

3.数据图示化。

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中重要
的方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是支撑观点的重要证
据。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低段儿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需要具象物体的帮助,需要教师搭建支架将抽象的数据具象化。

比如《用手来测量》,学生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为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
号,要用一条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

测量的结果有
的小组是4拃,有的小组是5拃等,各不相同。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描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教
师将几个小组的纸带贴于黑板上,纸带的长度相
同而拃数不同,通过对比,学生能清楚地描述由
于一拃的标准不同,而导致测量的拃数不同,从
而产生新的探究问题——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
不同的问题。

在科学活动完成后,教师需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以多样化的形式,如个别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借助不同媒介,如借助实物、班级记录表,个人记录单、电子白板拍照、辩论展开交流等策略,帮助学生抓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促使思维深入发展,理性严谨。

科学语言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要素,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尽可能尊重并遵循低段学生科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科学设计、组织研讨环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科学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科学素养,使其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殷杰.科学语言的形成、特征和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13-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7:9.
[3]李觉明.论科学语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78-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