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汉国钱币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南汉国钱币概述
作者:施梵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5期
【摘要】南汉是岭南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相较于五岭以北的战火频发,岭南地区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南汉国虽然只有短短50余年,却发行了一整套的货币,包括铜钱、铅钱、银锭等。

本文尝试结合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对南汉国发行的钱币进行梳理,管窥南汉国经济发展的盛况。

【关键词】五代;南汉国;钱币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南汉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50余年,学界对南汉国历史的研究并不多见,更遑论对南汉国钱币的研究。

少有的数篇文章也多数着眼于南汉国的“乾亨重宝”铅钱,目前对南汉国钱币进行系统性梳理的文章,管见所限,只有汪有民先生1996年10月发表在《陕西金融》的《南汉钱币说略》。

2006年秋季,桂林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漓江水位下降超过历年水平,大圩几位渔民潜入原来潜不到的深水区捕鱼时,无意中发现了江底的铅钱,打捞起来到市场出售。

据桂林钱币学会周庆忠先生调查,估计共出了近万枚,但因江水、沙石千年来的长期冲刷,以致大多数铅钱已无文字或有文字也模糊不清了,清晰者只占少部分。

其中就有南汉铸造的铅钱。

一、“开平元宝”铅钱
大小两枚,钱文旋读,大样者直径23.5毫米,厚1毫米,重2.9克,小样直径20毫米,厚0.9毫米,重1.8克。

铅开平元宝小铅钱,首发现于上世纪40年代,出土于广州,罗伯昭先生收入其《南汉钱史》,各谱录相继沿用至今。

罗伯昭先生在《南汉钱史》中分析“……此品种传形,乾亨亦有传形,余意当有不传形者,然尚未见耳。

”此次发现的大小两枚开平元宝铅钱,均异于原罗伯昭先生的那枚,形制稍大而不传形。

二、“乾亨重宝”铅钱
南汉高祖乾亨元年(公元917年),南汉国铸造了“乾亨通宝”和“乾亨重宝”两种铜钱。

乾亨二年,以国用不足,又铸乾亨重宝铅钱,“十当铜钱一”。

“大,径寸,重三铁九参,“宝”字傅形;小,径九分,重如铜钱”。

“乾亨重宝”铅钱铸造和使用时间最长,且种类繁多,有光背,有背“邑”,背“邕”三种。

(一)光背乾亨重宝铅钱
根据《十国春秋》记载:“乾亨二年冬十一月,帝祀南郊,大赦,改国号曰汉。

是时,国用不足,又铸铅钱,十当铜钱一”。

这应该是南汉国铸造光背乾亨重宝铅钱的开始。

(二)背“邕”乾亨重宝铅钱
根据《新五代史》记载,刘“大有五年(公元923年)封子耀枢邕王,鬼图康王,洪度秦王……”。

长子耀枢封为邕王坐镇邕州(今广西南宁)。

未几年耀枢病死。

这可证明这几年是南汉国铸有背“邕”乾亨重宝铅钱的时期。

(三)背“邑“乾亨重宝”铅钱
根据《十国纪年》,南汉国在乾和(公元943年-957年)后多聚铜钱,并实行城内铅,城外铜的规定。

“邑”即是京城,因此说,这是铸造背“邑”乾亨重宝铅钱的开始。

因此南汉国铸造背“邑”乾亨重宝铅钱可能是当时南汉国第三代皇帝刘晟“城内铅,城外用铜”政策在铸币上的体现。

“乾亨重宝”铅钱是南汉国时期最为流行、数量最多的钱币,目前考古中出土了大量“乾亨重宝”铅钱:
1953年至1957年,在广州市及近郊的孖鱼冈、黄花岗、桂花岗及西村公路等四处发现窖藏的“乾亨重宝”铅钱两千余斤;
1980年在广州梅花村一处工地上发现一批“乾亨重宝”铅钱重约20公斤;
1981年在广州黄华路基建工地出土窖藏的“乾亨重宝”铅钱四五百斤;
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印坦沉船“上发了了”乾亨重宝“铅钱;
1999年至2000年在广州光孝寺的发掘中也发现了不少“乾亨重宝”铅钱;
2004年在麓湖路工地上发现南汉建筑基址,基址附近的一个灰坑出土乾亨重宝铅钱;
2004年-2008年在原广州儿童公园的发掘中发现乾亨重宝铅钱;
2007年,在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的井里汶外海的宋代古沉船发现“乾亨重宝”铅钱……
那么,南汉国为何要铸造铅钱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三个原因:首先就是史书上提到的“国用不足”。

自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战乱纷争,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社会的
动荡,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平衡,唐代自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出现了钱荒。

铸造铅钱,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就是各个割据政权之间通过改铸铅钱来互相封锁,阻止铜钱的外流。

南汉末年,广聚铜钱,而又禁止城内使用铜钱,就是一个证明,同时也反映了南汉末年经济残破的一面;第三,就是南汉国的统治者通过发行铅钱,滥铸劣币来搜刮民财,以供其奢侈的享受。

另外,南汉国的皇帝大多信奉佛教,部分铜也被用于铸造佛像。

南汉中宗晚期和后主在位时期,崇信佛教,铸造了大批铜钟、铜像。

笔者尝试将南汉国铸造的钱币整理如下:
三、春州监铅铤
1982年9月,阳春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铁屎径古代冶炼遗址中,收集到七块出土的“乾亨重宝”钱范,其中正面范四块,背面范三块。

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0.6-2米,堆积中含大量炉渣,并出土了“乾亨重宝”石质钱范,钱范为板岩制作,圆角长方形,每个范上有10-12个圜钱模,阴刻钱文“乾亨重宝”。

当地群众反映,此种钱范为数不少,混杂在堆如小丘的“铁屎”(冶炼弃渣)和地表下面的泥土中,過去常见出土。

以往对广州发现的铅钱分类中,背面有“邕”字的为广西邕州所铸造,背面光滑无文字的是在广州所铸造,此次的发现可以断定,阳春铁屎径的钱范均为背面无纹的,此处当是南汉铸铅钱的主要场所之一。

2016年,在广东西江沿岸出土的“春州监”铅铤,证明乾亨重宝铅钱在春州铸造。

“春州监”铅锭为五代十国南汉时期铸造“乾亨重宝”的原料,底部有款“官”字,表面印有“春州铅十斤”等铭文。

尺寸:长24.5厘米、宽10厘米、厚4.1厘米,重6.3千克。

春州即今广东阳春市,是南汉时期铅矿开采、冶炼,铸造“乾亨重宝”的主要产地之一。

是研究南汉国铸币史的重要史料。

(四)桂阳监银锭
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海的西北部水域发掘了一艘沉船,由于非常靠近印坦油田而命名为“印坦沉船”。

2002年,海洋考古学家迈克尔·弗莱克(Michael Flecker)编辑出版了《10世纪印坦沉船的考古发掘》。

据弗莱克的报告,沉船中除了瓷器以外,还有青铜镜、银币及银锭等中国货物,所以器物中尤为重要的是铸有及刻有“桂阳监”和“盐税(或盐务)上色银”等字样的银铤和“乾亨重宝”铅钱。

唐代桂阳监原先可能以冶铜和铸造铜币为主,晚唐开采和冶炼银矿。

五代马楚据桂阳监,其生产情况不明。

南汉管辖时则是既铸铜又铸银,反而不见铸铜钱。

964年宋占据湖南,桂阳监即归于宋,以银务为主。

《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食货上》:
元和三年(按:808年)五月,盐铁使李巽上言,得湖南院申,郴州平阳、高亭两县界,有平阳冶及马迹、曲木等古铜坑,约二百八十余井,差官检覆,实有铜锡。

今请郴州旧桂阳监置炉两所,采铜铸钱。

南汉国在五代十国时期相较之五岭以北,保持了相对的安定,较少受到战火的影响。

加之地处沿海,对外贸易活跃。

因此这一时期岭南地区迅速发展。

南汉国发行的钱币种类多样,包括铅钱、银钱、铜钱等,在沉船中也有南汉钱币的发现,可见南汉经济的繁荣以及海外贸易的发达。

参考文献:
[1]陈欣.南汉国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2]麦英豪.广州发现南汉铅钱[J].考古通讯,1958(4).
[3]王贵忱.南汉的铅钱——广东最早的铸铅钱问题[J].广东金融研究,1982(2).
[4]阮應祺.广东阳春县发现南汉-乾亨重宝钱范[J].文物,1984(12).
[5]武宇红.“乾亨重宝”铅钱[J].广东金融研究,1988(4).
[6]汪有民.南汉货币说略[J].广东金融研究,1996(10).
[7]周庆忠.汉铸行铅钱补遗[J].广西金融研究,2007增刊.
[8]全洪,李颖明.印坦沉船出水银铤为南汉桂阳监制造[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4(11).
作者简介:施梵(1991-),男,广东省饶平县,文学学士,宣传教育,文物博物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学、博物馆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