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7-2021
年
第28期︵总第280期︶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引 言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即立足学生的思想活动,寻找生活与课堂的共通之处,将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出新的面貌。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受启发,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可
以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科核心素养[1]。
然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
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效果。
为此,本文就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因此,部分道
德与法治教师对其了解不够全面。
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存在生活与知识融合生硬、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等现象。
初中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精力不足,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就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道德与法
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抵触学习学科知识,从而降低课堂
教学效率。
(二)教学模式单一
道德与法治学科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许多
知识需要学生背诵记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点深入剖析后,罗列在学生眼前,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大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受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是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简单列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生活化教学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很难真正
改变当前的教学僵局。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一)发现生活,引用生活素材
道德与法治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学生未来在社会
中立足的行为标准。
教材中的知识点较多,其语言文字较为抽象,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在记忆这
些知识时,很多学生存在考后就忘、张冠李戴等问题。
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其实,道
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入生活素材,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立体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又可以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第一课第一框“悄悄变化的
我”时,教师就可以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几名学生提供自己小学阶段的照片。
在导入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照片中的同学是谁,然后判断这几名同学小学时期及现在的身高、体重等,帮助学生感受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差异,为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做好思想准备。
从学生的视角实施生活化教学,既可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讨论活
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又如,在教授七年级“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的第
一框“青春的情绪”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几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自己在这些情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绪。
其一,周末要和家人去公园野餐;其二,放学铃声响了,但是教师迟迟没有要放学的意思;其三,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好朋友送的礼物;其四,明明自己已经写完了作业,也收拾好了,但是妈妈还是要过来再收拾一下,顺便检查作业;其五,约好了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结果朋友临时有事……这些情境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情绪。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便可以顺利导入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从生活小事入手实施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完道德与法治内容后,陷
入深思,从而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自己的
道德水平。
(二)体验生活,丰富内心世界
生活化教学是让学生用心经历、用心体验的一个过
程。
因此,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着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忽略了
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
陈建珍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学,福建龙岩 364102)
摘 要:初中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归纳总结法研究了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最终得出,从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走进生活几方面着手,可以有效改变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现状,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57-0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058-2021年第28期︵总第280期︶
课堂教学KETANG JIAOXUE
学生的内心世界,导致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3]。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巧妙结合知识点,为
学生播放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视频或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
如此,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又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明白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敬畏生命”一课时,教师可
以精选汶川地震有关的纪实影片播放给学生看。
如此,学
生的内心就会深受震撼,明白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并树立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当代一些初中生由于备受家人宠爱,心灵比较脆弱,也不懂得尊重生命,遇到一点打击就容易产生自杀倾向。
通过观看在天灾下人们极力求生、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视频,学生能明白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又如,在教授七年级“家的意味”一课前,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的主题游戏。
顾名思义,这个游戏主要是角色互换,即让学生扮演父母,操持一家人的生活,从洗衣服做饭到扫地买菜,这些全部由学生
独立完成。
在正式进入游戏前,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友好协商,待家长同意后方可开展。
虽然在游戏最初,学生都兴致勃勃,但是七年级学生做家务的能力比较差,所以,他们真正进入了父母的角色后就发现做家务远比想象的要困难。
通过参与这一游戏,学生既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也能明白作为家庭成员,每个人都需要贡献力量,要好好学习,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家务。
(三)在生活中实践,提高道德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明白道德与法治中蕴含的真理。
因
此,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是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最佳途径。
然而,当前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实践教学,仍以课堂讲解知识为主,这样不仅无法激活课堂,提高知识的实用性,还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丧失学习兴趣。
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理解走上实践,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此外,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能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明白在社会中生存的要求与规范,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
展”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充当解说员的角色,为学生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现在的智慧生活来源于科学家的发明,发明的灵感来源于实践。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学生要将眼光放长远,多动脑、多思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力争成为创新型人才。
又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一
课时,很多学生不了解“精神家园”这一抽象概念,觉
得人生在世,物质生活较为重要。
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名人故居、举办班级诗词大赛或关于传统文化的辩论赛、向学生分享抗战时期我国军民是如何依靠理念和信念顽强不屈斗争,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英雄
故事等。
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让学生明白守望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以及身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如何守望精神家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走进生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生活化教学法最重要的价值不是提升课堂效率,促
使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只是将所学知识用来应对考试。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要让课堂知识走进生活,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
德”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存在的不讲道德的案例记录下来,据此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诚实守信方面等存在的不道德行
为基本是无意识的,自己难以发现。
但是当这些问题在其他人身上表现出来时,学生就比较容易发现。
此外,在还原情境后,教师不要直接点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并提
出解决策略。
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做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又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勇担社
会责任”时,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课本中的知识后,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开展扶老、助老活动及参与爱护环境、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活动,美丽校园“弯弯腰”活动等。
如此,既可以让课本知识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
可以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学科知识。
结 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综上所述,要
想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这道“渠”能照见“天光云影”,教师就要灵活引入“生活化”这个“源头活水”,让学生发现、体验、实践,以生活照亮课堂,以课堂反思生活,让原本枯燥的课堂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实现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体验的
应用探析[J].考试周刊,2020(A5):111-112.[2]王小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分
析[J].新课程,2020(52):68-69.
[3]杨广有.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活化策略[J].
第二课堂(D),2020(12):16-17.
作者简介:陈建珍(1977.4—),女,福建龙岩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