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下)月考化
学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5年12月31日,日本获得第113号元素的正式命名权.这种原子(记作Ja),是由30号元素Zn,连续轰击83号元素Bi获得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新核素Ja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
B.题中涉及的三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C.这种超重核素Ja的中子数与质子数只差为52
D.这种新核素,是同主族元素中国原子半径最大的
2.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B.42克由C2H4和C5H10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 A个C.25℃时,50 g 98%浓硫酸和50 g 98%浓磷酸混合后含氧原子数为4N A D.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N A
3.对下图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装置
和操
作
评
价
A
用装
置①
量取
15.00
ml的
NaOH
溶液
错
误:
不
能
用
酸
式
滴
定
管,
应
改用碱式滴定管
B 用装
置②
制备
Cl2
错
误:
氯
气
密
度
大
于
空
气,
收
集
时
导
管
应
长
进
短
出
C 用装
置③
验证
溴乙
烷发
生消
去反
应生
成烯
烃
正
确:
生
成
的
乙
烯
可
使
高
锰
酸
钾
褪
色
D 关闭
活塞
正
确:
a,从b 处加水,以检查装置④的气密性
b 处加水后,左右液面形成稳定的高度差,证明气密性良好
A.A B.B C.C D.D
4.某有机原料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为平面结构,则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
内
B.1mol该有机物可以和2mol NaOH反应,但不能用Na2CO3溶液区分该有机物和CH3COOCH2CH3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和乙酸互为同系物
5.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分别与氢气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6.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H2+O2﹣,CO2+2e﹣═CO+O2﹣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7.常温下,浓度均为0。
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
B.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D.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3分)
8.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国内外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但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反应,也能与沸水反应.其中,Mg与N2反应的产物Mg3N2与水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学生研究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并研究其产物.将镁条在空气中加热点燃后迅速插入盛放CO2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乙组学生根据上述甲组实验,认为Mg能在NO2中燃烧,可能产物为MgO、N2和Mg3N2.通过如下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可
重复使用).
已知:NO2气体能被NaOH吸收.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75×10﹣5.
①乙组同学的装置中,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填字母序号);装置B中的作用是
②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
(3)设计实验证明:
①产物中存在Mg3N2:
②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
9.(1)如图为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NO(g)和CO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E1=134KJ/mol,E2=368KJ/mol(E1、E2为反应的活化能).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H的变化分别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反应SO2(g)+I2(g)+2H2O(g)=H2SO4(l)+2HI(g)在150℃下能自发进行,则△H0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小于都可.
10.以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乙醇的反应:2CO2(g)+6H2(g)⇌CH3CH2OH(g)+3H2O(g)△H=QkJ/mol (Q >0)在密闭容器中,按CO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进行投料,在5MPa 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y%)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表示CH3CH2OH体积分数曲线的是(选填序号).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平衡常数K不再增大
B.CO2的转化率不再增大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3)其他条件恒定,达到平衡后,能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选填编号).A.升高温度B.充入更多的H2C.移去乙醇D.增大容器体积
(4)图中曲线a和c的交点R对应物质的体积分数y R=.
11.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一种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工业上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MoS2)制备钼酸钠的两种途径如图所示:
(1)NaClO的电子式是.
(2)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是.(3)途径I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途径Ⅱ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分析纯的钼酸钠常用四钼酸铵[(NH4)2MoO4]和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若将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与途径I所产生的尾气一起通入水中,得到正盐的化学式是.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
①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
为.
②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
③试分析随着盐酸和硫酸浓度的增大,碳素钢在两者中腐蚀速率产生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1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如下框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②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方程式为:2Na2SiO3+2NaAlO2+4H2O═Na2Al2Si2O8↓+2H2O+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铝土矿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滤渣A的主要成分;硅铝酸盐沉淀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是.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剂而不使用盐酸的原因是_
(4)若该工厂用mkg铝土矿共制得n kg Al(假设每步反应进行完全),则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
(5)若将铝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填编号).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HNO3D.浓HNO3
(6)电解冶炼铝时用Na3AlF6作助熔剂,Na3AlF6是配合物,其中内界
是,配位数为_.
13.姜黄素具有搞突变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
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D→E的反应类型
是.
(2)姜黄素的结构简式为.
(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4)D的催化氧化产物与B可以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5)下列有关E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编号).a.E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和缩聚反应.
b.1molE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的Br2
c.E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E最多能与3molNaOH发生反应
(6)G(C8H8O3)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共有种.①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2种;②1mol该物质与烧碱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下)
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5年12月31日,日本获得第113号元素的正式命名权.这种原子(记作Ja),是由30号元素Zn,连续轰击83号元素Bi获得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新核素Ja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
B.题中涉及的三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C.这种超重核素Ja的中子数与质子数只差为52
D.这种新核素,是同主族元素中国原子半径最大的
【考点】核素.
【分析】A.由30号元素Zn,连续轰击83号元素Bi获得的Ja属于核变
化;
B.Ja、Zn、Bi都是金属元素;
C.Ja的质子数为113,中子数=278﹣113=165;
D.Ja位于第七周期第ⅢA主族.
【解答】解:A.由30号元素Zn,连续轰击83号元素Bi获得的Ja属于
核变,故A错误;
B.题中涉及的三种元素Ja、Zn、Bi都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
C.Ja的质子数为113,中子数=278﹣113=165,中子数与质子数差为165﹣113=52,故C正确;
D.Ja位于第七周期第ⅢA主族,是同主族元素中国原子半径最大的,
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核素的表示方法和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核变化的区别.
2.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2N A
B.42克由C2H4和C5H10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 A个C.25℃时,50 g 98%浓硫酸和50 g 98%浓磷酸混合后含氧原子数为4N A D.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说明阳极上析出的是0。
1mol氧气,阴极上析出的是0.1mol
铜和0。
1mol氢气;
B.C2H4和C5H10最简式为:CH2,在C2H4和C5H10分子中,每个C含有1
个碳碳共用电子对、每个H形成了1个碳氢共用电子对,1个CH2含有3对电子;
C.硫酸溶液中水也含有氧原子;
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石墨烯中平均每个六元环含碳原子2个.【解答】解:A.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
1mol Cu(OH)
2能使溶液复原,则说明阳极上析出的是0.1mol氧气,阴极上析出的是0.1mol 铜和0.1mol氢气,故转移0.4mol电子即0.4N A个,故A错误;
B。
42克由C2H4和C5H10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CH2物质的量为=3mol,
在C2H4和C5H10分子中,每个C含有1个碳碳共用电子对、每个H形成了1个碳氢共用电子对,所以共含有电子对数为3mol×3N A=9N A个,故B正确; C.硫酸溶液中水也含有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大于4N A,故C错误;
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1mol,石墨烯中平均每个六元环含碳原
子2个,则1mol碳原子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
5N 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把握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公式、物质构成、化学键判断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3.对下图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装
置
和
操
作
评
价
A 用
装
置
①
错
误:
不
能
取15。
00m l的NaO H溶液
酸式滴定管,应改用碱式滴定管
B 用
装
置
②
制
备
Cl2
错
误:
氯
气
密
度
大
于
空
气,
收
集
时
导
管
应
长
进
短
出
C 用
装
置
③
验
证
溴
乙
烷
发
正
确:
生
成
的
乙
烯
可
使
高
消去反应生成烯烃酸钾褪色
D
关
闭
活
塞
a,
从b
处
加
水,
以
检
查
装
置
④
的
气
密
性
正
确:
b
处
加
水
后,
左
右
液
面
形
成
稳
定
的
高
度
差,
证
明
气
密
性
良
好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B.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C.乙醇易挥发,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
D.根据形成压强差的原理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可腐蚀玻璃塞,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A正确;
B.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图中进气管太短,故B正确;
C.乙醇易挥发,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则不能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故C错误;
D.关闭活塞a,从b处加水,如a、b形成液面差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变化,可说明气密性良好,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滴定、气体的收集、物质的加热以及气密性的检查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合理性,难度不大.
4.某有机原料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为平面结构,则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1mol该有机物可以和2mol NaOH反应,但不能用Na2CO3溶液区分该有机物和CH3COOCH2CH3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和乙酸互为同系物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C=C,具有羧酸、烯烃性质,能发生取代反应、中和反应、酯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直接连接碳碳双键两端的原子共面,为平面结构,则连接的原子共面,单键能旋转,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在同
一平面内,故A正确;
B.该物质中含有羧基,羧基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且羧基和NaOH以1:1反应,羧基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酯基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所以能用Na2CO3溶液区分该有机物和CH3COOCH2CH3,故B错误;
C.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该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含有两个羧基,乙酸中只含一个羧基,所以该有机物和乙酸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即可解答,侧重考查羧酸和烯烃性质,难点是判断原子共面,采用知识迁移方法解答,易错选项是A,题目难度中等.
5.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分别与氢气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考点】真题集萃;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应为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应为S 元素,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应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知识解答该题.
【解答】解: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应为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应为S元素,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应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S>C>Na,故A正确;
B.四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有CO、CO2;Na2O、Na2O2;SO2、SO3,而Cl的化合价有多种,则氧化物也有多种,如ClO2、Cl2O等,故B正确;
C.a为Na,为金属,可与其他元素生成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D.b为C,可与氢气反应生成C2H2、C2H4、C2H6等化合物,含有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为2015年考题,涉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考查,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率的综合应用的考查,注意把握提给信息以及元素周期率的递变规律,难度不大.
6.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H2+O2﹣,CO2+2e﹣═CO+O2﹣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真题集萃.
【分析】A.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与X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判断;
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物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C.根据图示以及电解的目的解答;
D.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结合C总的反应分析;【解答】解:A.根据图示知:与X相连的电极产生CO,电解H2O﹣CO2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X是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
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阴极:水中的氢原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H2O+2e﹣═H2↑+O2﹣,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CO2+2e﹣═CO+O2﹣,故B正确;
C.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CO,
阳极产生氧气,所以总反应为:H2O+CO2H2+CO+O2,故C正确;D.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总反应为:
H2O+CO2H2+CO+O2,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阴、阳两极
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掌握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为解答关键.
7.常温下,浓度均为0。
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
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
B.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D.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0。
1mol/L的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所以HA为强酸,0.1mol/L的HB溶液的pH>2,说明HB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HB是弱酸;
A.a点时,存在平衡:HB⇌H++B﹣,稀释100倍后,HB溶液的pH=4,溶液中c (A﹣)≈c(OH﹣)=10﹣4mol/L,结合K a=计算;
B.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酸抑制水的电离,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D.升高温度促进弱酸的电离,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强酸的酸根离子浓度不变.【解答】解:0.1mol/L的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所以HA为强酸,0.1mol/L的HB溶液的pH>2,说明HB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HB是弱酸;
A.a点时,存在平衡:HB⇌H++B﹣,稀释100倍后,HB溶液的pH=4,溶液中
c(A﹣)≈c(H+)=10﹣4mol/L,则K a===1。
11×10
﹣5,故A正确;
B.HA为强酸,NaA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NaB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所以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故B错误;
C.酸抑制水的电离,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氢离子浓度:a=c>b,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
D.升高温度促进弱酸的电离,所以HB中B﹣浓度增大,强酸的酸根离子浓度不变,所以A﹣的浓度不变,因此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与影响因素、电离平衡常数、pH有关计算等,关键是根据pH的变化判断强弱电解质,注意理解电离平衡常数计算过程中的估算问题,题目难度中等.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3分)
8.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国内外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行业,以减重、节能、降低污染,改善环境.但金属镁性质活泼,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反应,也能与沸水反应.其中,Mg与N2反应的产物Mg3N2与水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学生研究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并研究其产物.将镁条在空气中加热点燃后迅速插入盛放CO2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在集气瓶内部附着白色粉末和黑色颗粒_;化学
反应方程式是2Mg+CO2C+2MgO
(2)乙组学生根据上述甲组实验,认为Mg能在NO2中燃烧,可能产物为MgO、N2和Mg3N2.通过如下实验装置来验证反应产物(夹持装置省略,部分仪器
可重复使用).
已知:NO2气体能被NaOH吸收.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
75×10﹣5.
①乙组同学的装置中,依次连接的顺序为A BCBED(填字母序号);装置B中的作用是在C的两侧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产物Mg3N2反应
②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D中试剂瓶中的水被气体压入烧杯
中
(3)设计实验证明:
①产物中存在Mg3N2:取C中少量反应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
CH3COONH4溶液,固体溶解,说明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分析】(1)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和C,同时发出耀眼白光;
(2)①装置A:铜和浓硝酸制取二氧化氮,装置B:干燥二氧化氮,防止水蒸气干扰实验,在加热条件下将Mg和二氧化氮混合,然后再干燥气体,装置C:镁条和二氧化氮反应,装置D:排水法收集N2,装置E:吸收二氧化氮,然后用排水法收集N2;
②氮气不溶于水,如果有氮气,则能通过排水法收集到气体;
(3)①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②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CH3COONH4溶液,根据固体是否溶解分析判断.
【解答】解:(1)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MgO和C,同时发出耀眼白光,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在集气瓶内
部附着白色粉末和黑色颗粒,反应方程式为:2Mg+CO2C+2MgO,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反应后在集气瓶内部附着白色粉末和黑色颗粒;2Mg+CO2C+2MgO;
(2)①Mg能在NO2中燃烧,产物为Mg3N2、Mg0和N2,装置A中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NO2,用装置B干燥剂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C与镁粉发生反应,然后再干燥气体,用E装置除去多余的NO2,装置D排水法收集N2,
故连接装置的顺序为:BCBED,用装置B干燥剂干燥,通入硬质玻璃管C与
镁粉发生反应,然后再干燥气体,装置B中的作用是在C的两侧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产物Mg3N2反应,
故答案为:BCBED;在C的两侧防止水蒸气进入C中与产物Mg3N2反应;
②氮气不溶于水,如果有氮气,则能通过排水法收集到气体,所以确定产物中有N2生成的实验现象为D中试剂瓶中的水被气体压入烧杯中,
故答案为:D中试剂瓶中的水被气体压入烧杯中;
(3)①取C中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存在Mg3N2,
故答案为:取C中少量反应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NH3H2O的电离常数与CH3COOH电离常数相等,均为1。
75×10﹣5,所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
CH3COONH4溶液,固体溶解,说明MgO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
故答案为:将①中加水后的溶液加热,赶走NH3后,再加入过量的
CH3COONH4溶液,固体溶解,说明MgO 和Mg(OH)2溶于铵盐溶液是与NH4+直接反应,不是与NH4+水解出来的H+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和镁及其化合物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9.(1)如图为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NO(g)和CO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E1=134KJ/mol,E2=368KJ/mol(E1、E2为反应的活化能).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H的变化分别是减小、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NO(g)+CO2(g)△H=﹣234 kJmol﹣1.(2)若反应SO2(g)+I2(g)+2H2O(g)=H2SO4(l)+2HI(g)在150℃下能自发进行,则△H B0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小于都可.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是不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由图可知,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放出热量368﹣134=234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进行书写;
(2)反应SO2(g)+I2(g)+2H2O(g)=H2SO4(l)+2HI(g)是熵减的反应即△S<0,根据△G=△H﹣T△S<0自发判断.
【解答】解:(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E1和E2都减小,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所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由图可知,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