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流学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物流的企业
– 以海尔物流崛起为代表的企业集团,用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市场化的业务流程改造传统产业。 他们将现代物流构筑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现 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了精确化、 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 – 一些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通过改造正在向现代物 流企业转变,如中远、中外运、中储等等。同时,也 生长出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像广州的宝供,深圳的 中海物流等等。
第一章 食品物流管理
• • 一、食品物流的要素 1、食品流体:是指发生位移流动食品实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 学、生物属性,物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流体的自然属性,因而需要进行检验、养护,应根据自然属 性安排运输、保管、装卸等作业。社会属性是指流体所体现的价值属性,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 业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关系。 2、载体: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设施:铁路、水路、公路、港口、车站、机场等;设备: 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装卸设备等。 3、流向:从起点至终点,从生产者至消费者的流动方向。 (1)自然流向:产销关系确定的流向。 (2)计划流向:根据经营者商品经营计划确定的流向。 (3)市场流向: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确定的流向。 (4)实际流向: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 理想状态:商品自然流向和实际流向一致 4、流量:流通的数量。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分为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理论流量:理论流 程是可行路径中最短或成本最低的路径。 理想状态:各流向上的流量均匀分布,物流资源利用率高,组织管理容易。 5、流程:液体在流向上行驶路径。分为理论流程与实际流程。理论流程:是从物流系统合理化角 度来看应该发生的流程,实际流程是实际发生的流程。 6、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构成物流向量的四个数量特征,是衡量物流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指标。
三、食品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
• 1、服务目标:物流是联系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 桥梁,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应树立“用户第一”的观 念。 • 2、快速、及时目标:快速不仅是用户的要求,而且是社 会发展的要求。 • 3、节约目标:节约成本的时间是物流“第一利润源”的动力 。 • 4、规模化目标:与生产领域一样,规模化是节约成本的 重要手段。 • 5、库存调节目标:物流是通过本身的的库存对千百家生 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起作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外部环境。
• • • 1、食品包装:保护食品、方便流通、促进销售、提高价值。包括外包 装和内包装。 2、食品装卸:是物流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作业,装卸的类型有多种,应 遵循如下原则:尽可能少进行装卸作业,保证安全、尽可能连续化、标 准化、自动化、现代化、合理化。 3、食品运输:是食品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形式有公路、铁路、水路 、航空运输,运输四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4、食品保藏:是物流业务的主要活动,改变“物”和时间状态,具有调整 供应时间、衔接上下工艺、创造“时间效用”、调节物资运输、完成物资 配送等功能。 5、食品流通加工: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 商品质量、提高物流效益而进行的包装、切割、剪裁、分拣、计量、刷 标、组装等简单作业。 6、食品物流信息:随物流的发生而产生,贯穿整个物流活动中,及时 、准确掌握物流信息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食品物流信息系统:以计 算机和网络通讯设施为基础,为了实现物流目的而与物流作业系统同步 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及时、准确、适用。
• • • • • • • • •
四、食品物流创造的价值 1、时间价值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2、场所价值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3)从甲地生产注入年乙地需求创造价值 3、加工附加值
第二章 现代食品物流的功能要素
• • • • • •
• • • • • • • • •
三、我国物流的现状 (一)现代物流成为经济的热点 1.我国“十五”计划把现代物流作为重要的发展领域。 2.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促进和带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3.加入WTO 对传统物流业提出了挑战和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4.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迫切需要发展现代物流。(国有企业的改革、供求变化、 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 5.西部开发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 6.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我国物流体系 1、沿海四大物流圈 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2、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 深圳、天津都将“物流”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给予高度重视 – 广州市则将在东、西、南、北全面规划物流产业,分别建立生产资料物流中心、 商品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 上海则瞄准“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着重发展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和城市 配送物流,并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完善法规,配套环境”的指导思想去运 作实施 – 北京市具体规划了北京物流港、三大物流基地、四大物流中心 – 此外,山东、浙江、大连、青岛等地都在制定物流方面的规划 – 物流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当沿海地区物流开始热了的时候,中部、 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甚至有些地区还没有启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2、物流理念 (1)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在20世纪20年代,物流还是被作为流通的附属机能。30年代起,人们主要从有利于 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质分布过程”的合 理化管理 (2) )“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 二战后,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后,其定义中包括 下列一些业务活动: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贮存,用户 服务等。 (3)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 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 大陆》一文 ,他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 (4)物流系统化理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 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 (5)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6)绿色物流观念 –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 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 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 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 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
• 四、食品物流的特点 • 由于对象是食品,与一般的物资相比有特殊要求,要保证 食品以最快的速度从生产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以减少物流 过程因变质而遭受的损失。 • 1、保证安全:要求高度清洁,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有 更高要求。 • 2、保证质量:对物流环境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必须要有适宜的冷链。 • 3、保证快速:由于食品有保质期限制,因此对交货有要 求。 • 4、一体化模式:由于食品原料种植、采购、生产、流通 、加工、配送等每一环节都影响食品安全,要求食品物流 比其它行业物流更重视一体化。
食品物流学
谭书明
前言
一、概述 1、物流学的概念 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 得最大的空间和时间效益的科学。 2、物流学的学科性质
物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科学
3、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是处于持续不断运动的物资以及影响物资流转的各有关因素。它涉及到社会 、经济、环境,物质资料空间位移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物流的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4、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 是对物流活动进行现代化管理,以实现在物流活动中适时地、合理地采用 先进的物流技术,使物流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体现,为生产建设、人民生活 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5、食品物流 是指食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即根据实际需要将食品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的过程。
• • • •
二、物流的发展 1、概念由来 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认为,“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 的分支就叫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 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 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 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 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 部向美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 实物流通”的简称。 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 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综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 第一、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 第二、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 核心。 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食品物流活动 是指食品物流所有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1、运输: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活动。包括运输节点(车站、码头)、 运输途径、运输机构、运输控制以及劳动管理等形成有机整体。 2、保管:储藏管理,有时间调整和价格调整的功能。其目的是通过短期的保 管,有利于食品的分流与配送,包括对食品的收进、整理、储存和分发。 3、包装:为了保证食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活动,其作用:保护产品、方便 运输、促进销售。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4、装卸与搬运:跨越运输机构和物流设施而进行,发生在运输、保管、包装 前后的物流活动,包括食品装入、卸出、分拣、备货等活动。特点:不断出 现、反复进行、频率高、耗时长、耗力多,占物流成本的比重高,容易导致 货物破损。 5、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 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到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6、流通加工:是指食品在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的包装 、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食品检验等作业的总称 ,是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 7、信息处理:是对食品数量、质量、作业管理相关的物流信息,以及与定、 发货和货款支付的商流、资金流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递,使物流活动有效 地进行。
五、我国食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 1、生鲜货处理量小:果品贮藏保鲜量∠总量的20%,蔬 菜贮藏保鲜量∠总量的10%;发达国家达50%。 • 2、食品物流域的领损失严重:果蔬在物流过程中损失 30%以上。 • 3、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保障体系薄弱,缺乏高效率的 配送体系,物流机构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 4、食品物流业缺乏标准:食品物流过程无法可依、无标 准可循,从而缺乏对应的监控和管理。 • 5、我国食品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食品物流 涉及交通运输、经贸、外经贸、城市管理、公安、税务、 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由于存在经济利益我地 区化弊端,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协调能力差,相当一部分 省市间存在市场壁垒,使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相当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