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昭公十二年》原文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羊传:《昭公十二年》原文译文
【原文】
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伯于阳者何?公子
阳生也。
子曰:“我乃知之矣。
”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何?《春秋》之信史也。
其序,则齐恒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
其词,则丘有罪焉耳。
”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然。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整出奔晋。
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
【译文】
鲁昭公十二年,春季,齐国大夫高偃率领军队护送燕伯到阳这个
地方。
“纳北燕伯于阳”的“伯于阳”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公子阳生。
孔子说:“我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在他身边的人就说:“您如果已经知道有错了,为什么不改正呢?”孔子说:“对你们所
不知道的事情该怎么解释呢?《春秋》是一部信史,在遵守尊卑秩序
方面,只有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主持的盟会能够以德的优劣、国
家的大小来排列次序;不是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主持的盟会,就只能
按照主持盟会者的意志来办,即使不遵守尊卑等级秩序,也不更改;如果在褒贬诸侯时,用词方面有错误,就是我孔丘的罪过。
”
三月,壬申这天,郑伯嘉死了。
夏季,宋元公派遣大夫华定来鲁国访问。
鲁昭公到晋国去,到达黄河边上就返回来了。
五月,安葬郑简公。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成然。
秋季,七月。
冬季,十月,鲁国的公子整逃亡到齐国。
楚灵王出兵攻打徐国。
晋国出兵攻打鲜虞国。
扩展阅读:《公羊传》理论特色
《春秋公羊传》作为今文学派的中坚,有独特的理论色彩。
主要有三项:
1、政治性。
讲“改制”,宣扬“大一统”,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
2、变易性。
它形成了一套“三世说”历史哲学理论体系。
《公羊传》讲“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是其雏形。
董仲舒加以发挥,划分春秋十二公为“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表明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不是铁板一块,或凝固不变,而是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3、《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所传闻世”是“据乱世”,“内其国外其夏”;“所闻世”是“升平世”,“内诸夏外夷狄”;“所见世”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按照今文公羊家的阐发,《春秋》之“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张三世”。
即孔子将春秋242年的历史,划分成了“据乱世”、
“升平世”、“太平世”。
今文家的这种理解有两点值得注意:
1、他们所“描述”的历史运动,并不符合史实但却符合“理想”。
从春秋“本然”的历史来看,“三世说”的诬妄显而易见。
顾颉刚
《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即指出:“此三世之说殊难稽信也。
事实上春秋时愈降则愈不太平,政乱民苦无可告诉,可谓太平乎?”
至少从汉代起,今文公羊家已经对于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实行
了富有想象力的探讨。
根据公羊家的论述,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据
乱世”进入相对平和稳定的“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一条
“理想”的社会发展轨辙。
在这套理论中,蕴涵着“历史的运动是有
规律的”这样一种可贵的思想胚芽。
2、“三世说”在本质的规定性上是循环论的。
但在据乱世――升
平世――太平世“三世”循环范围内,又存有着一个持续“向前”发
展的序列,因而也就是一个“进化”的序列。
何休注《公羊传》,更
糅合了《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
统性的“三世说”历史哲学,论证历史是进化的,变易和变革是历史
的普遍法则。
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时的进一步发挥:所见者,谓昭定哀,己
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
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
……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
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
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
大小若一。
……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
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
(《春秋
公羊经传解诂·隐公元年》)
照何休的解释,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经过了所传闻的衰乱世、所闻的升平世和所见的太平世这样三个阶段。
而所以会是三个阶
段者,盖因为“礼”是尚三的等等。
这是何休的历史进化论,公羊传
本身并没有这么多意思。
自东汉以后,封建社会结构趋于稳定,主张“尊古”的古文经学更适于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取代了主张“改制”、“变易”的今文学说的尊崇地位。
今文公羊学说从此消沉一千余年,
迄清中叶方被重新提起。
扩展阅读:《公羊传》名言
一,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点评:春秋时期,因宋国杀了楚国使臣,楚庄王就出兵攻打宋国,将宋国团团围住。
围困日久,城内粮草断绝,只能以人肉为食。
百姓
不忍心杀食自己的孩子,就彼此交换孩子,杀了作为食物,再把解剖
后的尸骸当柴禾烧了来做饭。
这句话后来经常用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
的生活。
二,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公羊传.
宣公十五年》
点评:君子在见人遇到危难的时候,即使对方是敌人,也会表示
深切的同情,并给予无私的协助,这不同于居高临下的赏赐,也不是
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的本性;而小人看到别人有难的时候,反而
会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
三,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
——《公羊传.
僖公十年》
点评:怎样才算有信呢?这是周朝时期,晋国大夫荀息在晋献公
临死前说的话。
他说,假如死去的人又活过来,而他生前所嘱托的人,一直还在坚守承诺,一点都没有惭愧的地方,这就叫做“信”了。
四,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公羊传.恒公
十一年》
点评:为了保存自己而杀害别人,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是自私自利,也是根深蒂固的人性之一,在面临生死选择的时候,往往很多人都会选择牺牲别人,甚至是自己的子女、亲人,以求保存自己,虽然很令人悲观,但也很现实,不然也就不会有“易子而食”的故事发生了。
五,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公羊传.隐公七年》
点评:这是《春秋》的写作笔法,《春秋》对尊贵的和卑贱的能够用同一个称号,不加区别;对美好的和丑恶的,也能够不加区别地用同一种文辞,表面看起来用词一样,但内里含义却是不同的,这就是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