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地缘政治学与全球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国地缘政治学与全球战略
摘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靠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开始积极争取“世界霸权”的地位。
但20世纪中后期,由于国际环境的稳定各国的经济等实力开始恢复,世界格局开始向多级化方向发展。
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崛起,出现了一超多强。
美国的“超级”地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但美国为了建立在其主导下的世界秩序积极推行全球战略。
从具体的行动来看,对巴拿马和海地用兵、海湾战争、插手波黑事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美国先后以不同的借口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支持以色列染指中亚诸国及里海地区,先后加强了与土耳其、以色列、巴基斯坦、日本和韩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其目的就是想实现独霸全球的梦想。
关键词:心脏地带(heartland)边缘地带(Rimland)全球战略世界格局
二战的德国地缘政治学说与政治野心搅和在一起,使之卷入纳粹为其领土扩张和统治地位的政策制定中,因而在二战后遭到唾弃。
新地缘政治发端与法国和美国。
20世纪70年代,地缘政治再次被引入美国,并随之普及,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他将地缘政治学说引进其有关外交政策的论述中,使其普及化并成为这个时代的时代术语。
一、美国地缘战略的理论依据
地缘政治理论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及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大陆心脏"说,认为欧亚大陆之间,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的广阔地域,是国际政治的"中枢地区"(麦金德把这个中枢区域称为大陆心脏),"占据了战略中心位置"并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而且,这个区域被"内新月"地区包围,即包括欧亚大陆边缘的那些国家,如德国、土耳其、印度和中国。
"内新月"地区反过来又被"外新月"地区包围,包括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国家。
麦金德提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谁统治大陆心脏,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世界岛(指欧、亚、非三大陆。
内于其连成一体,从世界整体看,只是一个大岛而已,所
以称为世界岛),谁就能统治世界。
"到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斯皮克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斯皮克曼认为,如果在欧亚大陆的周围建立起新的工业力量和交通中心,那么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在战略上会比大陆心脏更为重要。
斯皮克曼得出的结论是:"谁统治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1○同时,在美国的地缘战略中还表现海权思维。
马汉认为,成为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就是控制海权。
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紧要:马汉认为、任何—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
2○
二、冷战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与美国全球战略
1945年5月和8月以德、日法西斯的投降而宣告结束,美、英、苏三国控制了战后的局势。
苏联的势力不仅占据了东欧,而且还深入了西欧,到达柏林,控制柏林至亚得里海一线以东地区。
在东面获得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这样就可以从亚洲东北进入太平洋。
由于苏联的势力影响到“心脏地带”以及东欧与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其政治力量不可一世。
美国仰仗着在二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军事实力,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介入“心脏地带”干预土耳其、希腊事务。
可以说“心脏地带”学说中所说的内外新月形地区都在其控制之下,使美国主宰世界的机会到来。
英国则由于战后,实力衰弱,无力进行“大国角逐”,只想谋求其原来的地位。
美、英、苏三国在这种格局下彼此的矛盾日益激化,美国为了维护其主宰世界的梦想在"大陆心脏"学说(麦金德看来,“心脏地带”的占领是夺取世界权利的关键,而在该地区占份额最大的是俄国。
所以要想夺取世界的权利先要遏制住俄国。
麦金德也认为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之一地区未来的“占有者”。
魏格特也强调了“我们这个世纪的心脏地带”和它的两个主要大国—俄国和中国的重要性。
3○)、"边缘地带"学说的驱使下,开始拉拢英国等西欧国家(西欧各国为了维持国际格局的均衡参与进来),提出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在欧亚大陆外围建立政治军事同盟体系,在西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亚洲与日本的安全条约,与东南亚的集体防务条约,到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对苏联形成包围,阻止苏联控制心脏地带,进而统治欧亚大陆。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与中苏建交,使得苏联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美国为手的西方国家担心中苏结盟控制亚欧大陆,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并积极加强与日本的战略伙伴关系。
美苏东西阵营长期处于缓和、对立并存的一个时期。
三、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格局与美国全球战略
从中苏关系对立到东欧剧变,使得东方阵营开始分裂和瓦解,苏联解体表明美国在争夺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取得了战略优势地位,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为了获取冷战后的最大利益,美国的目标是向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逼近,以实现控制欧亚大陆的梦想。
苏联解体正如其成立一样,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彻底结束了二战以来形成的两级世界,从此世界进入了一种新的政治格局。
一方面美国一国图谋建立单级世界体系,而另一方面俄罗斯、中国包括美国原来的西方盟友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力图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
总的来说世界格局的总趋势向多级化方向推进。
在此形势下美国为了加快实现其独霸全球的梦想,加紧推行全球战略。
(一)加强对欧洲控制扩大其范围(北约东扩)
北约东扩是冷战后欧洲战略格局转变时期的必然产物,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东欧是俄国从“心脏地带”进入中欧、德国进入“边缘地带”的通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由于苏联解体后,东欧各国处于游离状态,力量薄弱。
俄罗斯在独立之后,为了迎合西方,获取西方的经济援助,从东欧地区收缩力量,与东欧的国家拉开距离。
这样,欧洲均势严重失衡,出现了所谓东欧地区“力量真空”的局面。
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极力主张北约东扩。
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其势力范围,加紧建立一个单级世界。
因此,美国极力主张北约东扩,尽可能快地把东欧国家列入西方的地缘政治范围。
这样一来,可以起到牵制欧洲联盟并向该地区施加影响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力量并遏制俄罗斯的重新崛起。
欧洲地区利益驱使北约东扩。
西欧国家不再一味顺从美国的意志,力图增强自主权,由自己主宰欧洲的命运,吸收东欧国家加盟、加强欧洲的力量,从而达到排挤美国的目的。
如果欧洲国家团结起来,他们的力量不会比美国弱,通过北约东扩,他们证明了这个可能。
此外,东欧各国自己也强烈要求加入北约。
因为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政治等势力的恢复,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战略,这引起东欧国家的恐慌。
为了确保自身的独立与安全,希望得到北约确实的安全保障。
(二)对“破碎地区”的战略
1.控制西亚各国
中东和西亚国家保持独立,为一个破碎的地缘政治整体。
中东作为沟通亚、非、欧三大洲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地缘作用。
为了控制“心脏地带”。
首先,应该控制这个“破碎地带(crushzone,是专指复数势力之间的小国和地区)”。
所以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防止霸权产生,各国(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都力争保持西
亚各国的主权独立。
然而美国不顾各国反对插手西亚事务。
美国早在海湾战争就已经介入到中东和西亚事务中来,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势力就已经深入到了土耳其。
土耳其是欧亚要冲,土耳其海峡是连接东西方的要道。
美国著名地缘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指出:“土耳其稳定着黑海地区,控制着从黑海去地中海的通道,在高加索地区抗衡俄罗斯的力量,仍起着削弱穆斯林原教旨主义影响的作用,并是北约的南部支撑点。
土耳其如不稳定可能将在南巴尔干引起更严重的暴力冲突,使俄罗斯更容易重新控制新独立的高加索国家。
”所以土耳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耳其从本国的根本利益出发也愿意与美国长期保持盟友关系。
1952年2月18日在美国的支持下,土耳其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北约中唯一一个伊斯兰国家。
这样就把其纳入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中来,并遏制了苏联的东扩。
冷战后,土耳其在二次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遏制了美国在中东的宿敌,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
土耳其对美国进军“心脏地带”和其全球战略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自二战以来,美土两国关系曾有冲突,但美土两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一直保持着战略伙伴关系。
从肯尼迪时代起,支持和保护以色列即成为美历届政府中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政府历来偏袒以色列。
关键的是以色列的地区战略地位和作用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利益相吻合。
美国需要以色列这一宝贵的“海外战略基地”,军事上,以色列是中东这一“破碎地带”上举足轻重的一环,它可以在获取情报、试验先进武器等方面使美国频频受益。
在1967年,以色列发动了“六日战争”迅速战略了大片土地,以色列攻克了约旦王国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加沙地带(当时被埃及占领)与西奈半岛以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都视为圣城的耶路撒冷。
联合国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地撤退。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掠夺的石油资源),纵容以色列不遵守联合国的决义。
“中东”已作为重要的地缘区域表现出来,石油和世界枢纽的地位是阐明“中东”的首要标准。
1991年1月海湾战争的爆发使美国找到了介入“中东”地区的借口。
由于苏联无暇东顾,美国顺理成章的介入了阿拉伯世界的“破碎地带”进一步扩大了其势力范围。
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石油需求是相当大的。
由于伊拉克成为继沙特阿拉伯后的石油储量第二的情况下,美国自然会想到伊拉克。
第一次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军事作战能力依然是中东地区最强的,这就必然会威胁到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战略部署。
“伊拉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进一步控制了中东的石油资源提升了其在中东的政治、军事地位,把伊拉克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轨道,也进一步巩固对伊朗的遏制,所以“9.11”
事件后美国举着“人道主义”的旗帜攻打伊拉克,这是符合其全球战略的。
2.深入中亚地区
里海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要地,也是控制中亚和西亚的战略要地,它算得上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生命线。
美国一直窥探里海海底和周边地区的巨大油藏,并且为了遏制俄罗斯深入里海和处于“心脏地带”的中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一战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进一步发展到中国和印度大河流的上游以及波罗的海—黑海流域)。
对中亚里海地区积极推行“金元外交”拉拢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塞拜疆,谋求把中亚地区也纳入其势力范围中来。
在美国政策的支持下,土耳其与阿塞拜疆于1999年11月签署了修建从阿塞拜疆经格鲁吉亚通往土耳其的杰伊汉输油管道协议。
避开了从俄罗斯和伊朗的输油路线,从而开辟了里海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新路线。
美国把自己的势力向中亚深入,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围堵。
(三)战略向亚太地区倾斜
美国同西欧(由于东方势力曾多次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所以西欧认为东边的那些庞大的大陆国家渴求统治整个大陆)一直把中国看做继俄罗斯之后的亚洲须遏制的大国。
所以美国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的联系。
积极修补与巴基斯坦的军事联系,改善和密切南亚大国印度的关系。
借口“打击恐怖分子”深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力图将其势力深入到中亚和西亚各国,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和俄罗斯以及伊朗的目的。
由于冷战美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紧张,也爆发过一系列战争,冷战结束后,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在“边缘地带”学说的影响下开始越来越关注亚太地区,强化日、韩、澳同盟。
与东南亚国家恢复和修补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
频频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军事演习、大举增兵亚太地区,该地区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遏制中、俄作用上(经过多年的经营,美国已拉拢了一些周边的势力构筑了一道战略的“围堵墙”)。
(四)稳住拉美加强合作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战略,继续把拉美国家纳入以它为首的一种新体系内,以适应新时期的美拉合作。
美国对拉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在经济上美国改变了传统的“金元外交”,使美拉之间在经贸合作上取得了巨大进展。
同时美国为了维持在拉美的既得利益先后对巴、海动武。
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来说是通往太平洋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的利益带来损失。
美国为了保持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美国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
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
1989年美国用兵直接巴拿马。
1994年9月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海地的利益,单独用兵。
在安全领域也加强了合作,美国与哥伦比亚的安全合作,古美关系得到改善等。
(五)关注非洲
2002年7月,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沃尔特•坎斯特纳访问了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到2003年7月,布什还出访塞内加尔、南非、博茨瓦纳、乌干达和尼日利亚等非洲5国。
布什总统在内的美国政府高官出访非洲各国。
这些都表明美国越来越重视非洲,想极力从外交上笼络住非洲各国。
美国利用民主和人权向非洲国家施加压力,力图将非洲政治也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
非洲虽不处于美国对外战略的中心地位,但美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为了减少对中东石油能源的依赖,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等,日益关注非洲。
美国重视非洲,也是为了牵制欧洲和中国在非洲影响力。
但美国的非洲政策是有选择性的,众所周知,非洲石油等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目前,美国进口石油10%以上来自非洲。
为实施能源计划其最大关注点就是非洲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特别是与西非国家的能源合作(几内亚湾的石油);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对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重要意义;非洲巨大的潜在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美国经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此可见,美国并不是在干赔本买卖,无偿地向非洲进行援助,实则是有其深层战略考虑的。
四、海上全球战略
在冷战时期,美国在马汉的“海权”战略思想的影响下建立了强大的舰队,它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海域取得绝对优势。
美国依靠像巨人一样强大的海上舰队建立了庞大的海上霸权。
但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原来的海上战略已经不适宜现在的局势。
为了继续其海上霸权必须改变策略。
加强与别国的合作,是维护美国利益。
美国一直以来的作战方式表明,美国强调在尽可能远离其本土的地方防止战争,打击恐怖主义,其目的是实现其本土的绝对安全。
为了其自身的安全,美国的舰队就必须前沿部署到别国内。
控制海湾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向海湾地区派海军部署舰队,以威慑伊朗和中东的宿敌。
在太平洋地区增加战斗力量,遏制俄罗斯和中国以及潜在的敌人。
继续在西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部署战斗力量。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大小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和平仍然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我们应积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政治新格局,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权利。
注释:1○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相局/王恩涌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9:280-289
○同上:276
2
○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英)杰弗里.帕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142 3
参考文献:
]1].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
[3].王恩涌等编著: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相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9:
280-289
[4].郗润昌:世界政治新格局与国际安全[M]军事出版社,1996
天津师范大学
地理学思想史
题目:浅析美国地缘政治学与全球战略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向秋曲措
学号:06508054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06
完成日期:2008年11月30日
指导教师:徐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