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眼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6/16
24
职业性眼病
晶状体损伤的横断面研究
• 1 发病率 • 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发病率
为30.43%—90.64%,与对照者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白内障发病率为0.12%— 1.88%。发病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剂 量长期辐射效应问题,还涉及防护标 准的制订。目前放射性白内障发病率 报告结果有教大的差异,其原因可能 因:
• 2.3 活化氧族对脂类的作用 • 晶状体细胞生物膜的脂质,含多价不
饱和脂肪酸,极易受ROS的攻击而发生 过氧化反应。此反应一经启动便可自 动催化,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膜 的流动性发生改变,通透性升高,细 胞内外离子分布异常,Na-K-ATP酶失 活,导致细胞凋亡、死亡。此外,不 稳定的脂质过氧化物最终拆解为丙二 醛(MDA),MDA中的羰基可以与蛋白质 和脂质的氨基成分结合成希夫氏碱共 轭物,形成高分子量的蛋白质聚集体 使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2021/6/16
19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主要特点
(1)混浊形态:周边部环形暗影;尖向内,底向外的楔状混浊;中央部 瞳孔区盘状或花瓣状混浊;
(2)环形混浊与晶状体赤道部间有透明区; (3)晶状体混浊部位:晶状体前皮质、晶状体后皮质、成人核; (4)晶状体混浊色泽:为多数大小不等的灰黄色小点状混浊; (5)分布范围:分布范围:
(4)后极部
2021/6/16
职业性眼病
14
• 2、晶状体混浊形态: (1)点状 (2)片状 (3)条状或放射状 (4)网状或丝状 (5)环状 (6)盘状 (7)花瓣状 (8)蜂窝状
2021/6/16
职业性眼病
15
• 3、晶状体混浊色泽: (1)乳白色或灰白色 (2)棕色或棕黑色 (3)灰色或灰黄色 (4)彩色
职业性眼病
2010年12月
2021/6/16
1
职业性白内障的定义
• 是由职业性化学、物理等有害因素引起的 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
2021/6/16
2
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仪器
• 1.裂隙灯显微镜 • 2.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
2021/6/16
3
2021/6/16
4
2021/6/16
5
2021/6/16
2021/6/16
29
职业性眼病
• 2.2 活性氧族对蛋白质的作用 • 蛋白质是晶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ROS
可攻击氨基酸残基,引起蛋白质结构 和空间构象变化,导致蛋白质的交联 、聚合和肽链的断裂;亦可使蛋白质 和脂质结合形成聚合物,从而使蛋白 质功能丧失,晶状体混浊。
2021/6/16
30
职业性眼病
2021/6/16
42
职业性眼病
眼动脉彩色多普勒图例wk.baidu.com
2021/6/16
43
职业性眼病
6
2021/6/16
7
2021/6/16
8
2021/6/16
9
2021/6/16
10
2021/6/16
11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依据
• 1、职业接触(可由此分类)
(1)化学毒物:三硝基甲苯、萘 、铊、二硝基酚等(中毒性白内障)
(2)物理因素:微波、红外线、 紫外线(非电离辐射性白内障)、放 射线(电离辐射性白内障)、以及电 击伤(电击性白内障)等
• Brown和Roy详细述说了引起眼晶状体 混浊的20种病因,因此鉴别诊断极为 重要,而剂量则是诊断放射性白内障 的重要依据IGRP-60附件B中对职业人 员推荐眼晶状体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 150mSv,一般公认的Merriam报道的X 射线和r射线导致眼晶状体混浊的最低 剂量是1.75Gy,3个月以上多次照射的 累积剂量为4.8Gy。
序,同时伴有视力障碍,剂量等综合
情况。(诊断应结合病因,病变性质,
混浊组合形态程度全面考虑)
2021/6/16
26
职业性眼病
晶状体损伤的横断面研究
• 1.2 检查方法的差异:过去各家 报道过的文章中有散瞳孔和不散瞳孔 者,两者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有文献 报道瞳孔放大直径≥6毫米者晶状体混 浊检出率比瞳孔放大直径<6毫米者检 出率高37.2%。此外仪器,光度,甚至 检查者的耐心,统计处理不当都会影 响结果的准确性。
据进行分析,了解眼球的影像学改变
2021/6/16
40
职业性眼病
眼血流多普勒的观测价值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周围血 管血流频谱是研究血管血流状况的重 要方法,收缩期血流速度反映血管充 盈度和血流供应强度,舒张末期血流 速度及阻力指数反映远侧组织血流灌 注状况。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下降,阻 力指数异常上升,则提示远侧组织血 供严重不足。组织如欲维持正常功能, 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发病,20-30岁者发病较少。这主要是
年龄越大,放射工龄越长,意味着接
触的射线累积剂量越多,机体生物效
应越显著。
2021/6/16
32
职业性眼病
3.2 性别:大多数学者认为晶状体发 病率无性别差异,但也有资料报告,男 女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性发 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 明显高于女性,其原因可能与男女工 作人员工作强度差异有关。
2021/6/16
41
职业性眼病
眼血流多普勒的观测价值
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低, 阻力指数上升说明其供应的远端眼球 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而视网膜中央动 脉做为眼动脉的末梢分支,受其影响 血管充盈度和血流供应强度明显减低, 因此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 减低。
• 彩色多普勒可以了解眼球的供血 情况及血液循环障碍程度。
17
职业性眼病
白内障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根据职业接触史,作业场所调查,结合眼 损害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
业性晶状体病变,按照诊断标准的技术 要求作出诊断。
• 老年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白内障 • 外伤性白内障 • 先天性白内障
2021/6/16
18
职业性眼病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 TNT中毒居全国五种职业中毒之首(铅 、苯、汞、有机磷农药),25%的TNT接 触者为中毒及观察对象(可疑),在这 25%当中50%有眼部损害表现。。
2021/6/16
33
职业性眼病
• 3.3 医疗放射专业:不同医疗放射专 业人员眼晶状体损伤发病率亦各不相 同,有资料报道[,从事核医学专业人 员晶状体损害发病率最高。原因主要 是其人均年剂量与当量相对较高所致 。核医学医务人员,除了受β、γ放 射线物质造成的外照射外,还受到放 射性物污染环境造成的外照射和进入 人体造成的内照射,以及接受核治疗 的病人四处走动造成的外照射,这些 额外照射都可加大对眼部的损害。
2021/6/16
36
职业性眼病
高频彩色B超检测眼晶状体的价值
• 晶状体前囊出现严重混浊时,裂隙灯 难以清晰观察晶状体的后囊、玻璃体 及视网膜。
• 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患者复明,但晶 状体的后囊、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脱 离可直接影响术后视力,因此术前就 必须明确这些疾病是否存在,并先行 治疗,方可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2021/6/16
37
职业性眼病
高频彩色B超检测眼晶状体的价值
• 眼科医生依眼球轴长和晶体的厚度、 长径计算患者植入人工晶体的屈光度。
• 青光眼患者免去散瞳检查危险。
2021/6/16
38
职业性眼病
高频彩色B超检测眼晶状体的价值
以往职业性眼病患者经过1—2个 疗程的治疗后即出院,治疗效果到目 前为止尚无判定指标。我们认为应用 彩色多谱勒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动 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 和阻力指数并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 是短期内唯一可获取的观察对照指标 ,可以用于判定治疗效果、病程转归 及预后研判。
2021/6/16
27
职业性眼病
• 2 病因学研究 • 晶状体含65%的水分和35%的蛋白质且
不含脂肪,能吸收大量辐射能量,是电 离辐射最易损伤的生物靶子。1974年 我国放射防护规定中把晶状体列为第 一类敏感器官和组织。辐射引起晶状 体损害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其过程似乎都与晶状体氧化损伤有 关。
(3)其他:如激光、视频终端等
2021/6/16
12
• 2、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 (2)视功能障碍: 视敏锐度 视野 (3)晶状体混浊
职业性眼病
2021/6/16
13
• 晶状体混浊特点 1、混浊部位:
(1)周边 ( 5)晶状体囊部
(2)中央 ( 6)晶状体皮质部
(3)前极部 ( 7)晶状体核部
2021/6/16
28
职业性眼病
• 2.1 活性氧族对核酸的作用 • ROS可作用于晶状体细胞DNA,与碱基
发生加成反应而造成对核苷、糖苷的 氧化改变;还可从核酸戊糖中夺取氢 离子而引起DNA的氢键断裂、碱基降解 和主链解旋而引起细胞生物学活性改 变,导致基因突变、缺失和插入,引 起遗传信息改变,细胞凋亡、死亡后 形成晶状体混浊。
2021/6/16
25
职业性眼病
晶状体损伤的横断面研究
1.1 发病率使用概念上的差异:目
前对放射性晶状体混浊的名称不一,
有称“放射性晶状体改变”,“晶状
体放射性损伤”等等。发病率也有称
“发生率”的,在晶状体混浊中包括
先天改变或不能除外与放射因素有关
者。我们认为放射性白内障应指照射
者晶状体混浊具有一定组合形态及程
职业性眼病
2021/6/16
16
职业性眼病 朱林平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适用范围
• 适用于职业性接触各种有害因素如化 学\物理等所致白内障的诊断与处理;
• TNT白内障和放射性白内障分别按GBZ 45
--2002和 GBZ 95—2002执行;
• 非职业性因素所致晶状体损害的诊断 可参照执行.
2021/6/16
Ⅰ期:环形暗影或环形混浊的最大环宽不超过晶状体半径的1/3; Ⅱ期:周边部混浊超过晶状体半径的1/3,但<2/3; Ⅲ期:周边部混浊等于或超过晶状体半径的2/3。 (6)诊断起点:晶状体周边部环形暗影或环形混浊,且由多数楔状混浊 连接而成; (7)诊断分期的确定:主要按病变范围确定,同时要结合病变部位考虑 ;
2021/6/16
34
职业性眼病
• 放射性白内障表现特点: 1、早期: ①晶状体周边部及后极部有点状混 浊,呈灰白色粉末状,排列成环状; ②后极部后囊下皮质内有空泡出现; ③晶状体皮质尚透明。
2021/6/16
35
职业性眼病
• 放射性白内障表现特点:
2、典型表现:
在点状混浊基础上逐渐加重,晶 状体后极后囊下皮质形成盘状混浊甚 至蜂窝状混浊,其混浊区渐向赤道部 伸延;前极前囊下皮质也逐渐出现细 点状混浊,终致晶状体全部混浊。
2021/6/16
22
职业性眼病
晶状体损伤的定义
• 电离辐射造成人体晶状体损伤的 程度取决于射线的照射量和组织细胞 受损程度,临床上可分为晶状体混浊和 白内障。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 不影响视力的眼晶状体混浊称为晶状 体混浊,影响视力晶状体混浊的为白 内障。
。
2021/6/16
23
职业性眼病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2021/6/16
31
• 3.危险因素
职业性眼病
• 3.1 放射工龄、年龄:目前国内外学 者均认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损
害与放射工龄、年龄成正比。有资料
报道放射工龄<5年者基本不发病,5-
10年者发病较少;10年以内与10-20年
、20年以上放射工龄人员之间有显著
性差异(P<0.01)。年龄20以下者不
2021/6/16
20
放射性白内障
职业性眼病
• 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了X射线,并广泛应用
射线,但是射线同时也给人体造成损害。
电离辐射所引起的人体不同类型、不同程
度的损伤和疾病统称为放射性疾病。随着
现代放射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放射
工作人员已经成为受电离辐射损伤最大的
放射性职业工作人群,在我国放射性白内
2021/6/16
39
职业性眼病
高频B超检测眼晶状体的方法
• 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
取仰卧位,轻闭双眼,以耦合剂涂于
眼眶和眼睑,依次观察前房、晶状体
、玻璃体、视网膜有无形态及内部光
点回声的改变,测量眼轴长、晶状体
的厚度及晶状体后囊膜长度;彩色多
普勒测量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
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将所得数
障已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第二位(23.4%
)。因此,眼晶状体的改变是判断人体受
到职业电离辐射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2021/6/16
21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白内障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83-87) 规定,眼部有明确的长期超过剂量当 量限值的外照射历史,累积剂量2Gy以 上,并结合健康档案综合分析,且必 须排除如年龄、先天性因素及中毒等 一切由眼科和全身疾病所引起的白内 障,方可诊断放射性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