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配套课件配套练习专题十一交变电流五年高考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1. (2015四川理综,4, 6分)(难度★★)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 N 匝,每匝可简 化为矩形线圈abed ,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 00', 线圈绕00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 边和e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
大值都为e o ,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A .峰值是e o
B .峰值是2e o
C .有效值是_22Ne o 解析 矩形线圈ab 边和e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 e 。
,所以发电机的
电动势峰值为2Ne o , A 、B 错误;由于不计线圈的电阻,所以电机的输出电压峰 值为2Ne o ,故有效值为2N|O =(2Ne o ,故D 正确. 答案 D
2. (2O14江苏单科,7, 4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
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 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专题十一交变电流
五年高考真题
5-1
D .有效值是 2Ne o
A .增加线圈的匝数
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
解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线圈内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使金属杯
体内产生涡流,再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杯内的水发热.交流电源的频率一定时,线圈产生的磁场越强,杯体内磁通量变化就越快,产生的涡流就越大,增加线圈
的匝数会使线圈产生的磁场增强,而取走线圈中的铁芯会使线圈产生的磁场减
弱,故A正确、D错误;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大,杯体内磁通量变化加快,产生的涡流增大,故B正确;瓷为绝缘材料,不能产生涡流,故C错误.
答案AB
3. (2014天津理综,7, 6分)(难度★★★)(多选)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
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
变电动势图象如图
A .两次t = 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B. 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 : 3
C. 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 Hz
D. 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
解析线圈经过中性面时不切割磁感线,此时感应电动势为零,选项A正确;
由图可知曲线a、b的周期之比为2 : 3,则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3 : 2,选项B 错误;曲线a的周期为T a = 4X10-2 s,其频率为f a= * = 25 Hz,选项C正确;
E ma 3 a 3 曲线a、b表示的交变电流的峰值之比为
=—=3,又
E ma= 15 V, E mb= 10 V ,
Emb3b 2
U b = #E mb = 5 2 V,选项D 错误.
答案AC
4. (2013福建理综,15, 6分)(难度★★★)如图所示,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 = 1.0 Q,外接R= 9.0 Q的电阻.闭合开关S,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
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 10 2sin(10 n)V,则()
A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 Hz
B. 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 2 V
C. 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0 W
D. 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
解析根据题意知,转子转动的角速度3= 10 n,又3= 2冗f,则该交流电的频率f =5 Hz, A项错误;该交变电流电动势最大值E m= 1^2 V,则有效值E=黑= 10 V, B项错误;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1=—匚=1.0 A,即电流表的
R+ r
示数为1.0 A,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 I2R= 9.0 W, 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5. (2013海南单科,3, 3分)(难度★★)通过一阻值R= 100 Q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 s.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A. 12 VB . 4.10 VC . 15 VD . 8,5 V
U2 2 2
解析
由有效值定义可得 1 S= (0.1 A)2X R X 0.4 s x 2+ (0.2 A)2X R X 0.1 S X
R
2, 其中R= 100 Q,
可得U = 4,10 V , B正确.
答案B
6. (2012北京理综,15,6分)(难度★★)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 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式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
P
电功率为2.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 5 V
B. 5 2 V
C. 10 V
D. 10 2 V
U2p U效U
解析根据公式P= U R可结合交流电的有效值定义P = -R,U效二;知其有效值
U效=5 2 V,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2U效=U m,即最大值为U m = 5 2X 2 V
=10 V,选项C正确.
答案C
7. (2011天津理综,4,6分)(难度★★★)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
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
A. t = 0.005 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 t = 0.01 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 V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 Hz
甲乙
解析交变电流知识的考查.由图乙可知,该交变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为e= 311sin( 100n).当t= 0.005 s时,瞬时值e= 311 V,此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A
错误;同理当t 二0.01 s 时,e = 0 V ,此时线框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磁 通量的变化率为零,B 正确;对于正弦交变电流其有效值为 E max /. 2,题给电动 势的有效值为220 V ,C 错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 = 1/T =e /2n= 50 Hz, D 错误. 答案 B
考点二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1. (2015新课标全国I , 16,6分)(难度★★★)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 比为3 : 1,在原、畐懺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 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1
U = 66 V ,k = ©B .
1
U = 66 V ,k = 3D .
解析 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 U ,可知副线 U 11 n 2
圈电压为U,原线圈电压为3U ,畐懺圈电流12二R 根据黑得原线圈电流11二 3R 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220 V = 3U + 3R x R ,整理可得U = 66 V ;原、副线圈 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P = I 2R,电阻相等,11 : 12= 1 : 3,可得功率之比为P 1 : P2= 1
1 : 9,即k = 9.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2. (2015江苏单科,1,3分)(难度★)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 220 V 交变电流改变为110 V .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 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
A. 200 B . 400 C . 1 600 D . 3 200
解析 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半="得,n 2 =严n 1 = ^x 800= 400匝,选项B 正
U 2 n 2 U 1 220 确.
U ,
原、畐懺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 k ,则( C .
答案 B
3. (2015福建理综,15, 6分)(难度★★★)图为远距离输电示
意图,两变压器均 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 T 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i 、 两端接入一电压u = U m sin 31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 为2r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2 2
A.
(n1)UmB
.黑m
C. 4(挣任)29. 4(爭址斤
解析 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 i = U2,根据范=芝可求:U 2 =畫^2,又因为是 理想变压器,所以T 的副线圈的输出功率等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P ,所以输电线 上的电流1 = *2,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 = I 22r = 4「监『任f ,所以C 正确, A 、B 、D 错误. 答案 C
4. (2015安徽理综,16, 6分)(难度★★★)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 o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 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 0.2 A , 电流
表A 2的示数增大了 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
解析 由于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故电压表 V 1示数不变, U i n i
选项A 错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公式 注二區且U i 、n i 、n 2不变,则U 2不变,即
在T 的原线圈
P ,输电线的总电阻
11 n2
V2的示数不变,V3的示数U3= U2-|2R0应减小,故选项B错误;由公式亦=石得:
n i A I2 0 8 U2
乙= 二丽=4,则n i>n2,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又—,
n2A I i 0-2R o+ R
I2增大,R应减小,故滑片应沿dd方向滑动,故D正确.
答案D
5. (20i5天津理综,6, 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来调节,在副线圈
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o和滑动变阻器R, 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正弦交流电,则()
A •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B •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 •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D •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U2
解析Q位置不动,副线圈电压U2不变,当P上滑时,R增大,由P=—匚可
R+ R o 知总功率减小,原线圈电压U i不变,由P= U i l i可知原线圈电流I i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当P位置不动,Q上滑时,由n知U2增大,同理分析原线圈电流I i增大,故C 正确,D错误.
答案BC
6. (20i5 广东理综,i5, 4分)(难度★★★)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 V降至ii0 V,调节前后()导气营■働
A•畐【J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 : 2
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 : 1
C. 畐I」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 : 1
D.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 : 2
解析在输入电压U1和原线圈匝数n1不变的情况下,使输出电压U2有效值由
U 2 n?
220 V降至110 V,由口 =心知,畐9线圈接入匝数应该减为原来的一半,故副线圈的接入匝数之比为2 : 1,故C正确;副线圈电压减半,电阻不变,电流也随之减
半,所以电流之比为2 : 1,故A错误;由P= UI知,输出功率之比为4:1,故B
错误;副线圈输出功率等于原线圈输入功率,所以原线圈输入功率之比为4:1, 故D 错误.
答案C
7. (2015海南单科,10,5分)(难度★★★)(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畐懺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 o,负载电阻的阻值R= 11R o,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o,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5.0 V,则()
A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 V
B.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 V
C.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 V
D.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 V
解析当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o时,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R两端电
1
压为R o两端电压的5倍,因为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所以U RO =5X
5 V = 1 V, 故
副线圈两端电压为匕=6 V,根据公式U2=芈可得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
值为U i = 24 V,所以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2 V"34 V,A正确,
B错误;因为变化过程中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不变,所以对于副线圈中变化前、后
电流也不变,则变化后电压U2= IR o+ 5IR o= 6IR o,变化前,U2‘4R o+ 11IR o=
U I rn
12IR o,所以U2‘=2U2= 12 V,根据公式U2=仁可得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
值约为48 V,D正确,C错误.
答案AD
8. (2014新课标全国II,21,6分)(难度★★★)(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
线圈的匝数分别为门1、r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 a b端和c d端的电压分别为
U ab 和U cd,则()
A. U ab : U cd= n1 : r2
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 cd越大
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解析设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2,则有严=严,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根
U2 n2
U2 T U% U2
据有效值定义可知,-R"X ?=则U cd=逼,故选项A错误;增大负载电阻
则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输入功率也减小,由P1= U ab I1可知,电流表读数减
小,选项B正确;cd间的电压U cd与R大小无关,选项C错误;将二极管短路
表的读数变为原来的2倍,选项D正确.
答案BD
9. (2014 山东理综,17, 6分)(难度★★★)(多选)如图,将额定电压为60 V 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 V和2.2 A.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M3_1
A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 W
B •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 A
C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 A
D•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i :n2= 11 : 3
解析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有P i= U i l i = U2b = 60X2.2 W
P1
=132 W,选项A错误;原线圈电流l i = 0.6 A,选项B正确;副线圈电流
最大值l2max=. 212 = 2.2 2 A,选项C错误;原副线圈匝数比= £ , 选项D正确.
答案BD
10. (2014广东理综,19, 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i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4%
1$ £
-------------
•
------ 1
S臨I
p n
—□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2cc
u R
2
--
2U1R
- 为原来的2倍,由P2= P l = U ab l l可知,电流
用
电
器
A. 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 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解析 P 向上或向下滑动时,由变压器的电压特点U^= ¥可知,U 2是不变的,灯 L 亮度也不变,A 项错误,B 项正确;P 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U 2 由P = R 可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P 2变大,又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 功率,则输入功率P i 也变大,由P i = U 1I 1及U 1不变可知,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 大,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 BD
11. (2014浙江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 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 ,用等效总电阻是r 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 的电流是I 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 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
户端的电流为12.则(
B. 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务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 1U
解析 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功率相等,有U 1l 1 = U 2I 2,解得用户端电压为
I 1U 1
U 2二选项A 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l 1r.选项B 错误;理想变压器的输 入功率为UI 1-陥,选项C 错误;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1务,选项D 错误. 答案 A
12. (2014福建理综,16,6分)(难度★★★)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 理想变压器的匝数
n 4<n 2=出,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 R 1、R 2、R 3、巳的阻
值均为R ,A 1、A 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 1、L 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 阻R L >2R ,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 A 、B 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
A .用户端的电压为 I 1U 1 1
2
离
A. A i、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 L i、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C. R i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 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解析设两电流表示数分别为川也则IA2-2R7R L.由题意知,升压变压器的升压比与降压变压器的降压比相等,设为k,由变压器匝数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可知,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电压U2= kU,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14= kl Ai,
, 2
U4 = |4R L= kl Ai R L,则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U3= kU4= k I AI R L,贝U I AI =
U2 —U3 kU |AI
,解得I AI = 2 —,则i,故I AI V I A2,选项 A 错误;l4= kl Ai = 2R2R+ k R L lA2
k2U l4 2
2,因[-> i,故两灯泡亮度不同,选项B错误;由P= l R可知,P RI V
2R+ k2R L lA2
P R3,选项C错误;由U = IR可知,U R2V U R4,选项D正确.
答案D
i3. (20i4四川理综,i, 6分)(难度★★★)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贝U ()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iOO Hz
B. 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 V
C. 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畐懺圈的匝数比决定
D. 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
1
解析由图象知f=〒=50 Hz,选项A错误;发电机输出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500 V = 250迈V,选项B错误;输电线的电流由降压变压器原、畐寸线圈的匝数
比及负载大小决定,选项C错误;用电器总电阻变大,贝U降压器原、畐懺圈中
电流减小,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也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D
14. (2012重庆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
u= 11 000 2sin(100n 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r = 6 Q的导线对“ 220 V,880 W”的电器R L供电,该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
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 : 1
B •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 Hz
C. 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4 A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0 W
解析根据接入电压u= 11 000,2sin(100n)V,输入电压有效值为11 000 V,要
P
使“220 V,880 W”的电器正常工作,则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1=门=4 A,畐懺圈输出电压为U出二Ir + U = 4X 6 V + 220 V= 244 V,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输
2n2n
3 100 n 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为2 750:61,A错误,C正确;交流电的频率f= = - =50(Hz),B 错误;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 出=P RL+ P r = 880 W+ 42X6W = 976 W,
D错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