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题型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题型示例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同质性
B、社会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
3、广州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4、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有8家医院(其病床合计为700床),则该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这个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正强度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逆强度相对指标
5、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6、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7、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
A、与标准差比计算复杂
B、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不符合代数演算方法
D、计算结果比标准差数值大
8、某企业1~3月份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资料如下,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月份一二三
实际产量a(件)
产量计划完成程度﹪c 500
100
618
103
872
109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总指数的主要问题是()
A、同度量因素的选择
B、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
C、同度量因素的选择和时期的确定
D、个体指数和权数的选择
10、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
样本容量应()
A、增加1.25倍
B、增加9倍
C、增加8倍
D、增加2.25倍
二、多选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调查对象是工业设备
B、总体单位是工业企业
C、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D、调查单位是每台工业设备
E、总体是工业部门
2、某公司钢铁产量资料如表,平均发展速度为()。
年份 1 2 3 4 5
发展水平200 240 360 540 756
定基发展速度- 1.20 1.80 2.70 3.78
环比发展速度- 1.20 1.50 1.50 1.40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下列指标分别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旅游入境人数
B、商品库存额
C、森林覆盖率
D、恩格尔系数
E、资金周转速度
4、同其它统计调查比,抽样推断的特点是()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以部分推断总体
C、是一种全面调查
D、可以控制抽样误差
E、按随机原则抽样
5、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A、相关关系往往用函数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
B、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可以相互转化
C、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特殊形式
D、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殊形式
E、在一定条件下,函数关系等于相关关系
三、判断题(要求: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要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
2、一般情况下,调查项目较多时宜使用一览表,调查项目少时宜使用单一
表。
()
3、组距数列中总是以组中值作为各组内变量值的代表值。
()
4、等距抽样(又叫机械抽样)没有遵守随机原则。
()
5、移动平均法中,偶数项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移正。
()
6、几何平均数实质上只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
()
7、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8、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9、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或时期。
()
10、假定x与y的相关系数为0.85,s与t的相关系数为-0.92,则s与t
的相关程度高。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70分)
1、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为82分,标准差为8.5分,乙
班的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按成绩分组(分)学生人数(人)
60分以下 3
60~70 9
70~80 17
80~90 18
90以上8
合计55
计算:
(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
(15分)(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具有代表性。
(5分)
2、某公司5中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
商品单位
价格(元)
销售额p1q1(万元)p0p1
皮带A 鸡蛋B 鞋C 纸巾D 洗发水E
条
千克
双
件
瓶
3.00
7.20
15.00
24.50
13.80
3.15
7.92
16.80
26.46
12.42
6300
39600
42000
13230
43470
合计- - - 144600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物价总指数。
(10分)
(2)计算因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5分)
3、某公司投资(x)与回报利率(y)连续6年的资料如下表:
投资(万元)x 316 343 373 393 418 455
利率(%)y 11 16 18 20 22 25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相关系数。
(结果保留小数点3位)(5分)(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建立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
(结果保留小数点2位)(10分)
4、一批10万只的鼠标,采用随机不重复抽样抽取1‰鼠标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使用时间(小时)鼠标数(只)
<800 800~900 10 15
900~1000 1000~1100 >1100 35 25 15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计算抽样总体鼠标的平均使用时间。
(结果保留整数)(5分)
(2)在99.73%(概率度t=3)的概率保证程度下,估计10万只
鼠标的平均使用时间的区间范围。
(结果保留小数点2位)(10分)(3)若抽样极限误差可放宽到40小时,在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做下一次抽样调查,需抽多少只鼠标。
(结果保留整数)(5分)
二、单选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
况,总体单位是( )
A、全部工业企业 B 、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2、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3、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
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4、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
总额增长()
A、3%
B、10%
C、7.1%
D、107.1%
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
6、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正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毫无关系
7、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8、由一个10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有8个
B、有9个
C、有10个
D、有7个
9、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10、设某种产品销售量y(万吨)与价格x(元)之间有回归方程y=82.31-0.64x,
则表明x提高1元时,y()。
A、增加82.31万吨
B、增加82.31个百分点
C、减少0.64万吨
D、减少0.64个百分点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2、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3、11.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五个组。
这一分组( )
A、是等距分组
B、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
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工资600元,应计在"600-800"元组内
4、某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
时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销售额(万元) 1000 1100 1300 1350 1400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
A、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二定基增长速度=10%
B、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200万元
C、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
D、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
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
5、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重复抽样
D、等距抽样
E、整群抽样
四、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作为一门科学,统计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数量特征和规律。
()
2、在指数体系中现象总变动指数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不相等。
()
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次数分布可以称为变量数列。
()
4、质量指标也是用文字表示的。
()
5、一般来说,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特定权数是基期资料(p0q0);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特定权数是报告期资料(p1q1)。
()
6、所有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
()
7、从数理上讲,任意一组数据的调和平均数的值要比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小。
()
8、方程法(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
小。
()
9、可靠度越高,统计推断结果也越准确。
()
10、相关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
()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计算公式和文字说明,共60分)
1、某银行2001年部分月份的现金库存额资料如下:
日期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库存额(万元) 500 480 450 520 550 600 580 试问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并计算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2、某高校某系学生的体重资料如下:(10分)
按体重分组(公斤) 学生人数(人)
52以下52—55 55—58 58—61 61以上28 39 68 53 24
合计212
要求: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学生体重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10分)已知总体单位总量为8000人,方差为225平方元。
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条件下,抽样允许误差不超过2元,则在重复抽样方法下应抽查多少人?
4、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15分)
产品名称单位
价格(元)销售量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乙丙双
件
条
25
140
0.5
28
160
0.6
4000
500
800
5000
550
1000
要求:建立指标体系,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三种产品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5、(15分)为研究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10家企业进行调查,设产品销售为X(万元),销售利润为Y (万元).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其结果如下:
∑x=795 ∑x 2=72925 ∑y=1065 ∑y 2=121475 ∑xy=93200 要求:
(1)计算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2)配合销售利润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3)指出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0000元时,销售利润平均变化多少。
二、单选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2、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
A 、连续型变量
B 、离散型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3、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普查 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C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 、确定全距和组距
5、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 、简单分组 B 、平行分组 C 、复合分组 D 、再分组
6、平均数反映了(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D 、总体变动的趋势
7、某企业的科技投,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5—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6.58
B 、5%6.158
C 、6%6.58
D 、6%6.158 8、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B 、随意抽选调查单位
C 、掌握重点单位情况
D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9、区分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的根据在于()
A 、是否有经济联系
B 、关系值是否固定
C 、是否有相依关系
D 、表现形式是否是线性的 10、在回归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 、都是确定型变量
B 、都是随机变量
C 、自变量是确定型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D 、因变量是确定型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三、多选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非全面调查是指( )
A 、普查
B 、统计报表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E 、抽样调查
2、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
A 、区分现象的类型
B 、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 、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 、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 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3、在各种平均数中,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
4、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是因为( )
A 、平均数不一致
B 、标准差不一致
C 、计量单位不一致
D 、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 、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5、下列关系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A 、身高与体重的关系
B 、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C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D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
E 、人的身高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四、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总是固定不变的。
()
2、一般来说,调查项目较多时宜使用一览表;调查项目少时宜使用单一表。
()
3、组距数列中总是以组中值作为各组内变量值的代表值。
()
4、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5、等距抽样(又叫机械抽样)没有遵守随机原则。
()
6、几何平均数实质上只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
()
7、平均数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
8、一般来说,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特定权数是基期资料(p 0q 0);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特定权数是报告期资料(p 1q 1)。
()
9、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而回归分析研究的是函数关系。
() 10、相关系数r 越大, 回归系数b 也就越大。
()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计算公式和文字说明,共60分)1、(10分)某产品收购情况的资料如下:
试计算三个等级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
等级单价(元/斤)
收购额(元)
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 1.20
1.05
0.90
2400 3150 3600
2、(10分)某地区1997年—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下:
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40.9 68.5 58
发展速度(%)环比—
定基—151.34
增长速度(%)环比—10.3 定基—
要求:(1)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1997——2001年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以1997年为固定基期,计算1997——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3、(10分)已知下列资料:
四月五月六月七月
月初工人数(人)总产值(万元)2000
11
2000
12.6
2200
14.6
2200
16.3
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
(3)二季度每人平均产量。
4、(15分)有两种水稻品种,分别在五块田上试种,其产量如下:
甲品种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
1.2 1.1 1.0 0.9 0.8 600
495
445
540
420
1.5
1.4
1.2
1.0
0.9
840
770
540
520
450
要求:
(1)分别计算两品种单位面积产量。
(2)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宜于推广。
5、(15分)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计量
单位
总产值(万元)产量个体指
数(%)
基数报告期
甲乙件
千克
128
32
144
48
115
150
试计算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