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19年4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每题1分,共60分)
1. “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 所有权
B. 耕作方式
C. 使用权
D. 赋税形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变化。
依据所学可知,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归奴隶制国家所有;私田归私人所有。
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正是因为所有权的不
同,所以才导致耕作方式、使用权和赋税形式的不同。
故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变化
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 西汉
B. 唐代
C. 东汉
D. 宋代
【答案】B
【解析】
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风靡一时,故B项正确;在我国的瓷器制造史上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故A 项错误;C D 项与题中“制瓷技术形成两大系统”的信息不符。
点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
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3.明清时期我国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是 A. 成都和苏州 B. 南京和杭州 C. 苏州和杭州 D. 广州和杭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
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明清时期我国丝织业发展迅速,苏州和杭州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答案选C ,A B D 三项与题中要求不符。
考点:明清手工业的发展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
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4. “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 A. 石器 B. 铜器
C. 铁器
D. 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种方式,石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故A 项正确;青铜器是夏商周时期,故B 项排除;铁器牛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故CD 项排除。
A. 牛耕的推广
B. 手工业的发展
C.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 铁器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的准确识记。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A表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不如D项的表述,故排除;B项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故排除;C项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故排除。
D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铁器时代的到来
6.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
A. 西汉
B. 曹魏
C. 南朝
D. 东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耦犁,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便于牛耕的普通,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故D项正确;耦犁是西汉时期的,故A项排除;BC项晚于D项,排除。
7.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 粤商和徽商
B. 徽商和晋商
C. 闽商和粤商
D. 台商和港商
【解析】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
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其中以徽商、晋商实力最强。
故选B。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
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6、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8.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B. 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 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 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的对外扩张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力,故应选D。
A、B两项对其起了推动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C项是前提条件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原因
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
B. 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D. 科学与技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机器生产的推广,工厂制度逐渐确立,工厂日益取代手工工场而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通过列强的侵略与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
故应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0.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
A. 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
B. 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C. 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
D.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垄断组织的产生。
依据所学,社会财富集中在工业资产阶级手中是在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的出现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而控制商品的生产、价格不是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
所以应选C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1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 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 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C.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D
【解析】
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也巩固了其在欧洲大陆的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最终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秩序,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仔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成为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
尤其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异同比较更是比较对象中的重点,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贸易的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2.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
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先要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然后向东行驶进入太平洋,最后进入印度洋沿着非洲西海岸回到欧洲,故答案选D。
考点:开辟新航路的路线
点评:高考对新航路的开辟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②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③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关注迪亚斯,达伽马和麦哲伦三大航海家的探索;
④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其中从多种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开辟的成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13. 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其时代为春秋。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
这些现象反映
A. 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
B. 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
C. 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
D. 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鼻环”说明牛已经被用于牵引耕作,“司马牛,字子耕”表明牛耕的出现,故选A。
B、C、D项材料无法反映。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主要有: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2)“石器锄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4.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 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D. 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反映了当时已有铁犁牛耕,D项正确,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A项正确;“是岁,年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项正确;C项则无法得出。
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的农业经济·特点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地域差异角度:南稻北粟格局。
(原因:自然地理特点决定)
(2)农业结构角度: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生产模式角度: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多投入,少产出)
(4)经营方式角度: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5)经济重心角度: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到补性。
(6)生产力角度: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设施不断进步。
15.国家邮政局曾发行的一枚《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以纪念在中国存在了2600年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 夏商
B. 西周
C. 春秋战国
D. 秦朝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鲁国实行初税亩,故答案选C。
夏商时期是土地国有制,排除A;西周实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井田制,排除B;D项不符合“开始于”,排除。
点睛: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根据土地实有数目和肥瘠程度征税,这是中国征收农业税的开始。
16.下面是对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的赞誉之词,按工程修建的先后排序是
①“溢洪流,调分量。
湘漓接,通汉壮……”
②“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因命曰郑国渠”
③“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A. ①③④②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
依据所学可知,①是灵渠,秦代修建的;②是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的;③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④是大运河,隋朝时修建的。
故其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17.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唐朝时期发明了曲辕犁,①可以看到。
②体现的是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唐朝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故②不可能看到。
不可能;③中的粉彩瓷是清朝的,不可能;唐朝造船的工艺水平日益先进,大历贞元年间(公元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这种船称“俞大娘”,④符合史实;综上所述,排除含有②③的选项B和D项;C项中③错误,排除;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唐代的制瓷业
【名师点睛】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农业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出现许多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18.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D.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通过材料可知“这些变化”指的是从宋代起棉花日益成为重要的纺织原料且到明代最终超过了麻。
A项的表述与从宋到明的事实不符;从宋朝到明朝,我国的棉纺织技术不断进步,例如元朝的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导致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
业的发展推动了从宋到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棉花成为经济作物,因此B、C两项是材料中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而非条件,因此B、C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工业
19.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 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 “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世界发展趋势”。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因此,明朝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顺应了这一趋势。
C项中的“计日受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点评: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但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而且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0.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 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 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 农业是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
赋税,故C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故A排除。
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B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小农经济特点
21.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下列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 北宋政府“不抑兼并”“田制不立”
B. 南宋时期商业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C. 两宋政府多与北方政权签订盟约
D. 宋词开市民文学之先河,影响深远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
材料中“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说明宋代市民文化影响深远,故D 项正确;A、B和C均不是从文学角度阐述。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学及艺术·古代文学成就·宋词
22.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
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
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的信息说明徽州富商比较注重农业观念,故本题选择A项。
B和题意无关,排除;C和题意无关,排除;D和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明清商帮
23.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
”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①、③、④ 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且国家政府对工商业者进行限制,而②在强调农工商都很重要,实质上他在主张农、工、商皆本。
综上,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
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24.“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可以看出当时官府实行有条件的开放“海禁”,故B项正确;当时明朝政府没有废止“海禁”政策,故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巡抚请旨皇帝,获批后实行,所以巡抚没有对外贸易的决策权,故C项错误;明朝时,官方朝贡贸易体系没有瓦解,故D项错误。
【点睛】“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是关键信息。
25. 明清之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未能乘着新航路开辟的东风与世界正常接轨,而是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
学界认为阻碍中国“正常接轨”的内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不如西欧国家发展迅速
B.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 开口通商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D.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
依据所学可知,B、C两项只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的原因,不能解释“中国未能……与世界正常接轨”,均排除。
A与题意不符。
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影响
2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 “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 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知此应为与封建专制统治相对立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故本题应选B项;A、
D两项均未体现反封建的要求,与题目中的信息“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不符,故排除;C项开始于工业革命完成后,晚于题目中“美洲的发现”的时间,故排除。
27.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 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B. 传播天主教
C. 改变落后地区的社会面貌
D. 传播工业文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可以看出除了为当时的王权扩张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宗教传播,故选B。
A项与“,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不符;C项不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D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工业革命。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的开辟·目的
【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原因:①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东西方的商路。
②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③精神动力: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天主教的愿望。
④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2)技术支持:中国指南针的引入,航海技术提高。
28.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A. 哥伦布
B. 麦哲伦
C. 达•伽马
D. 迪亚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走向西的海路”即可排除走向东的海路的CD两项;15世纪末,哥伦布试图寻找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