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换填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填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二、 施工准备
(一) 技术准备
换填施工前,根据换填材料对垫层参数进行设计,主要有:垫层的厚度、垫层的宽度、承
载力和
沉降四
个方面。
垫层设
4.2.2 条要求。
1、垫层厚度的确定
换填垫层厚度一般为 0.5m ~3m 。
太厚施工较困难,太薄则换土垫层的作用不显著。
所垫层厚度的确定,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根据当地经验综合考虑。
2、垫层宽度的确定
垫层的宽度除应满足基础地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垫层侧面土的强度条件,
防止垫层材料由于侧面土的强度不足或由于侧面土的较大变形而向侧边挤出,增大垫层的竖向变形,使建筑物沉降增大。
3、垫层承载力的确定
经换填处理后的地基,由于理论计算方法尚不完善,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荷载
试验确定,如对于一般工程可直接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和取土分析法等。
4、沉降计算
垫层地基的沉降分两部分,一是垫层自身的沉降,二是软弱下卧层的沉降,由于垫层材料模量远大于下卧层模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软弱下卧层的沉降量占整个沉降量的大部分。
(二) 材料准备
在垫层的施工中,填料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垫层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确定换填土的来源、种类、规格等参数。
常见的换填材料有砂石、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矿渣、其他工业废渣及土工合成材料,各类换填材料应满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4.2.1 条要求。
(三) 机具准备
施工主要机械见下表。
压实机械选用: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
粉质粘土、灰土宜采用平碾、振动碾和羊足碾,中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式打夯机、柴油夯;砂石等宜采用振动碾;粉煤灰宜用平碾、振动碾、平板式振动器、蛙式夯;矿渣宜采用平碾、振动碾、平板式振动器。
三、工艺流程
土方换填施工流程图
四、施工要点
施工准备
1、查明待换填地层土性质及地质现象;
2、了解上沟、塘、洞等分布范围和深度及地下管线、防空洞及地下障碍物的分布范围和走向;
3、查明填土的成分、范围、厚度、均匀性、填筑年限和方法等;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埋深等。
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垫层设计,及确定使用机械。
测量放线
施工前由测量班放出换填范围的边线,并进行标记,以免施工时破坏重新放样。
对已平整的地面要进行标高测量,以确定土方开挖深度。
软弱土挖运
1、根据换填范围和深度进行软弱土挖运。
2、挖运前做好水、电、讯、路和场地平整,对不宜作填土的软弱土层、垃圾、草皮等全部挖除。
3、地下水位高出基础底面时,应采用排水降水措施,这时要注意边坡的稳定,以防止塌土混入砂石垫层中影响垫层的质量。
4、砂及砂石料可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控制最优含水量。
最优含水量由工地试验确定。
换土垫层的施工方法可按换填材料分类,或按压(夯、振)实方法分类。
常用的垫层施工方法,主要有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
五、质量控制要点及检验标准
(一) 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
2、结合工程沉降控制的需要,应对土质地基和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地基进行原位测试检测,检查下承层地基土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目的是充分掌握下承层地基的土质特性,足够准确地评价地基或路基土工结构物的变形状态,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优化调整地基换填处理措施。
3、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保护层由人工清理,保护层的厚度宜为 30cm~50cm,防止超挖,垫层的下卧土层发生扰动,降低了基底软土的强度。
4、基底为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当底部起伏较大时,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
5、严把换填材料进场关,定期对换填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甚至对每批进场材料均要抽样检查,严禁不合格的填料用于垫层工程中。
6、采用恰当的分层厚度、压实遍数、机械碾压速度,并严格控制施工时填料的含水量接近其最优含水量,防止出现分层填筑密实度不均匀或密度值太小的质量问题。
7、换填过程中分层施工质量检查,检验方法主要有:环刀法和贯入法(可用钢叉或钢筋贯入代替)两种。
分层施工的质量和质量标准应使垫层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⑴ 环刀法:用容积不小于 200 的环刀压入垫层中的每层 2/3 的深度处取样,测定其干密度,干密度应不小于该砂石料在中密状态的干密度值。
⑵ 贯入测定法:先将砂垫层表面 3cm 左右厚的砂刮去,然后用贯入仪、钢钗或钢筋以贯入度的大小来定性地检验砂垫层质量,以不大于通过相关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钢筋贯入法所用的钢筋为¢20mm,长1.25m 的平头钢筋,垂直举离砂垫层表面70cm时自由下落,测其贯入深度。
钢叉贯入法所用的钢叉于 50cm 高处自由落下,测其贯入深度。
8、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的检测、试验
上述试验、检测项目,对于中小型工程不需全部采用,对于大型或重点工程项目应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其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3 点;1000 ㎡以上工程,每100 ㎡至少应有1 点;3000 ㎡以上的工程,每 300 ㎡至少应有 1 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 1 点,基槽每10~20m 应有1点。
(二)
检验标准
1、常规检验项及检验标准
2、换填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
规定。
3、垫层压实标准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4.2.4 条要求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