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新课标试题
调节教学:教师根据教学中各种信息反馈,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要素进⾏调整,使之达到和谐⾼效的教学效果。
调节教学:学科化、课型化、个性化
四环节:⾃学释疑、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
五关键:1教学⽬标明确具体2充分发挥主体作⽤3课堂完成反馈矫正4基本不留课外作业5教学效果达标过关
六原则:1教师为主导2学⽣为主体3训练为主线4思维为主攻5调节为关键6能⼒为⽬标调节教学落实⾃主学习应注意:⾃我计划,⾃定⽬标,⾃我问题,⾃我解答,⾃我调控,⾃我评价具体概括为:思考,表达,动⼿,总结
调节教学落实合作学习程序:独⽴思考,⼩组讨论,组际交流,整体评价
调节教学调节:教学内容、节奏、⽅法、⼿段、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氛
调节教学落实探究学习:⾃学课本,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组讨论,交流集中,深⼊研讨,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课程改⾰教学⽬标:知技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六字⽅针:⾃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改:1国课程计划2课程设置⽅案3国教材4教学⽅法5评价⽅式6开学制度改⾰
美术新课标试题
⼀、选择
美术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
A.导向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可操作性
⼆、填空题
1、美术课程评价是 ______ ,改进教师教学,促进 ______ 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
5、美术学习活动⼤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就活动特征⽽⾔,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
、知识素养及思想道德三个⽅⾯。
8、美术教师应该具有:营造互动发展的教学过程、⾯对全体学⽣、树⽴课程意识、终⾝学习意识等教育观念。
9、“设计?应⽤”学习领域中的“设计”包括与学⽣⽣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艺。
10、教育的直接⽬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11、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12、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的培养。
13、美术课程改⾰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4、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发展、(教师)提⾼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5、(标准)是课程总⽬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标的对应关系。
16、新课程改⾰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国家)、(地⽅)、(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学校及学⽣的造就性和适应。
17、课程改⾰的⽬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性和(探索性)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活经验)的联系。
18、思维⼜可以分为(发散思维)思维和(收敛思维)思维两种类型,美术活动主动是(发散思维)思维活动。
19、艺术⾄⾼价值在于(创造),艺术教育的⾄⾼价值⽆疑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
20、⼈的⾏为⼤体上分为两种,⼀种是(情趣性)⾏为,⼀种是(意志性)⾏为。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调动学⽣的(情趣性)⾏为。
21、(学⽣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标,为促进(学⽣发展)⽽进⾏评价。
就是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标的统⼀。
22、《美术课程标准》⼒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 )和(探究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2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到(美术⽂化学习)的层⾯。
2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个⼈)、(⼩组)或(团体)的⽅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
25、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的学】。
要确⽴【学⽣的主体地位】,倡导师⽣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26、美术学习活动⼤致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创作倾向外化⾃⼰的情感和认识,欣赏偏重于内化知识。
27、美国的费德门教授提出美术欣赏的顺序是【简单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评价。
】
三、简答题
1、简述新课程改⾰的⽬标
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培养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获取新知的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5)改变过分强调评分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发展、教师提⾼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国家、地⽅、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学校及学⽣的造就性和适应。
2、简述美术课程的性质
答:美术课程具有⼈⽂性,是学校进⾏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3、美术课程的价值
答:(1)、陶冶学⽣的情操,提⾼审美能⼒。
(丰富情感,涵养道德)
(2)、引导学⽣参与⽂化的传承和交流。
(提⾼品位,认识⽂化)
(3)、发展学⽣的感知能⼒和形象思维能⼒。
(发展感知,促进思维)
(4)、形成学⽣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勇于创新,善于实践)
(5)、促进学⽣个性的形成和全⾯发展。
(发展个性,全⾯育⼈)
4、基本的美术素养应该包括如下⼏个⽅⾯
答:⼀是对美术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是对美术的创作⽅法和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有基本的了解。
基本的美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5、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我们要”:
(1)、使学⽣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泛的⽂化环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
(5)、为促进学⽣发展⽽进⾏评价。
6、简述美术课程的三维⽬标
答:美术课程的总⽬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知识与技能⽅⾯,学⽣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法,了解基本美术语⾔的表达⽅式和⽅法,努⼒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过程与⽅法⽅⾯,学⽣要以个⼈或集体合作的⽅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要努⼒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尚的审美情操,完善⼈格。
过程与⽅法是此次课程改⾰⾮常强调的⼀个⽅⾯,之所以重视它,是因为在⼀个学习化的社会中,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的事情,培养⼀个⼈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7、怎样体现美术学科具有陶冶学⽣的情操,提⾼审美能⼒的价值。
答:很多学者都提出过⼈类对⾃⼰所⽣存世界的不同的观照⽅式,⽐如说:实践的、科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多种,不同的⽅式会对⼀个⼈产⽣不的的影响,艺术是主要以情感的⽅式来观照和认识⾃⼰所⽣活着的世界。
以情感的⽅式和以科学的⽅式来认识这个世界对于⼀个⾝⼼健康的⼈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压抑或泯灭⼈的感情,⼈⽣就寡⽆情趣,其结果⽆异于泯灭⼈的⽣命。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美术是⼈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
8、怎样体现美术学科具有引导学⽣参与⽂化的传承和交流的价值。
答:美术是最早出现的,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化现象。
运⽤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是整个⼈类历史中的⼀种重要的⽂化⾏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最直接有效⽽⽣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泛地出现在社会⽣活中。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视觉语⾔,更多地介⼊信息交流,共亨⼈类社会的⽂化资源,积极参与⽂化的传承。
9、怎样体现美术学科具有发展学⽣的感知能⼒和形象思维能⼒的价值。
答: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种与逻辑思维互补的思维⽅式。
美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同于⼤多数学科是建⽴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是主要建⽴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有句俗语:“熟视⽆睹”,⽤在那些缺少美术修养的,⽽⾯对那些美的、强烈的视觉形象⽽不为所动是最恰当不过的。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
但是没有体积、⽐例、⾊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最强烈的情感也是瘫痪的。
可见美术课培养学⽣对视形象、对美术语⾔的感受与认识是⾮常重要的。
所以,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的形象思维能⼒,提⾼学⽣综合思维⽔平。
10、怎样体现美术学科具有形成学⽣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价值。
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重要的⼼理品质之⼀。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作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通过美术课程培养
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未来的⼯作和学习产⽣积极的影响。
技术活动是⼈类社会的⼀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向学⽣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法,有助于培养学⽣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理品质。
培养学⽣对⽣活的热爱与对美术技能的探究是使⼀个⼈具不断创新和实践的不竭动⼒,但是创新,要在了解历史和别⼈的基础上的实践与学习。
11、怎样体现美术学科具有促进学⽣个性形成和全⾯发展的价值。
答:尊重和保护⼈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法的选择,必然受到学⽣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个性的课程之⼀。
美术课程在引导学⽣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保护和发展学⽣的个性。
的全⾯发展是⼈类长期努⼒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和⼀个重要门类促进这⼀理想的实现,⽽且,美术课程本⾝就包含了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与体⼒的因素,所以在促进⼈的全⾯发展⽅⾯,其作⽤是独特的。
12、如何理解美术课程要激发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答:⼈的⾏为在体上可以分成两种,⼀种是情趣性⾏为,另⼀种是意志性⾏为。
所谓情趣性⾏为是指⾏为的⽬的与⾏为的过程基本上同⼀,或者说过程不被⼦⽬的过分约束,这种⾏为给⼈的是轻松、愉悦和舒适。
就本性⽽⾔,⼈⼀般都喜欢情趣性⾏为。
但作为具有社会性的⼈,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进⾏⼀些意志性⾏为。
因为⼈毕竟是有意识、有追求、有有意志的⽣物。
毫⽆疑问,美术学习在⼀定程度上也是⼀种意志性的⾏为。
但是,美术在基本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它更多地要依靠情趣性⾏为才能够得以实现。
13、如何理解在⼴泛的⽂化环境中认识美术。
答:第⼀,从⽂化的多样性⾓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对⽂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对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化。
第⼆,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度来考虑,它可以促进学⽣通过美术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第三,从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度来考虑,它可帮助学⽣学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些问题。
总之,“在⼴泛的⽂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国际上是基于多元⽂化理论的影响,基于对⽂化的多样性⽽提出来的。
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中提出这⼀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把美术学科仅仅作⼀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是视为⼀种⽂化学习来看待的理念提出来的,其⽬的是使学⽣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学科⼀样参与⼈类⽂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化的宽容和尊重。
14、如何理解美术课程要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好解决问题的能⼒?
答:创新是⼀个民族或⼀个国家的灵魂,源源不断的创新能⼒是是⼀个民族或⼀个国家⽣存与发展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国家的公民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知识经济的特征是做事不断创新,⾼新技术不断产业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主的知识产权旧意味着拥有财富,⽽知识产权来⾃于知识与技术创新,尤其是知识和技术的原始创新。
作为教育⼯作者,我们不仅传播美术⽂化,⽽且同样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努⼒培养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先应注意保护学⽣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装发挥个性的⾃由。
消泯学⽣装的个性,千⼈⼀⾯、异⼝同声,是创造活动的⼤忌。
应该努⼒学⽣在学习⼀般性技能技巧的同时保持⾃⼰的个性,⿎励学⽣对他⼈的艺术作品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在思维⽅法上应该采⽤与创造性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思维、想象思维等。
另外,美术课程中还要努⼒设计⼀些具体的程序⽅法来培养学⽣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
15、如何理解为促进学⽣发展⽽进⾏评价。
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的发展。
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的学⽣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了解⾃⼰的学习能⼒和⽔平,⿎励每个学⽣根据⾃⼰的特点提⾼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
16、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应达到哪些⽬标?
答:第⼀,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与和谐、多样与统⼀等组织原理进⾏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和创新意识。
第⼆,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和造型表现能⼒。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17、通过设计*应⽤领域的学习活动,学⽣应达到哪些⽬标?
答:第⼀,了解"物以致⽤"的设计思想,并运⽤设计和⼯艺的基本知识和⽅法,进⾏有⽬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
第⼆,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多种材料和⼯具进⾏制作活动,提⾼动⼿能⼒。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提⾼对⽣活物品和⾃⼰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激发美化⽣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为习惯以及耐⼼细致、持之以恒的⼯作态度。
18、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应达到哪些⽬标?
答:第⼀,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度欣赏和认识⾃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
术发展概况。
第⼆,逐步提⾼视觉感受能⼒,掌握运⽤语⾔、⽂字和形体表达⾃⼰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态度。
19、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应达到哪些⽬标?
答:第⼀,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案,进⾏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认识美术与⽣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
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20、什么是造型与表现?
答:指运⽤多种材料和⼿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21、什么是设计与应⽤?
答:指运⽤⼀定的物质材料和⼿段,围绕⼀定的⽬的和⽤途进⾏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的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中"设计"⼀词包括与学⽣⽣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艺。
22、什么是欣赏与评述?
答:指学⽣对⾃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美术欣赏能⼒的学习领域。
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语⾔、⽂字等表述⾃⼰对⾃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23、什么是综合与探索?
答: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和"欣赏·评述")为⼀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四、论述题
1、试述美术课程改⾰的⽬的?
答:课程改⾰要改变课程的基本功能: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重视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重视对学习过程与⽅法的体验以及学习能⼒的培养。
其具体⽬标和任务主要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培养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获取新知的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5)改变过分强调评分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发展、教师提⾼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国家、地⽅、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学校及学⽣的造就性和适应。
我们⼒图通过制定新的课程标准达到如下课程改⾰的⽬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活经验的联系,使学⽣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想象⼒和创造⼒,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增强对⼤⾃然和⼈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活的愿望与能⼒。
2、试述美术课程的性质。
答:美术课程具有⼈⽂性,是学校进⾏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美术作为⼈⽂学科的核⼼之⼀,凝聚着浓郁的⼈⽂精神。
⼈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
存状态、智慧、美、爱、⾃由等⼈⽂特征都内蕴于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
因此,⼈⽂性质应该是美术的基本性质。
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的⼈⽂意识。
3、在美术教育中,如何渗透⼈⽂性质?
答:⾸先,作为美术教师要努⼒通过各⽅⾯的学习形成和发展⾃⼰的⼈⽂意识,丰富⾃⼰的⼈⽂修养。
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意识和⼈⽂修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进⾏⼈⽂素质教育。
其次,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再次,要⾼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在⼀种⼈⽂背景中加以理解,努⼒从⼈⽂背景中发掘⼈⽂内涵。
4、如何理解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的情操,提⾼审美能⼒。
答:很多学者都提出过⼈类对⾃⼰所⽣存世界的不同的观照⽅式,⽐如说:实践的、科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多种,不同的⽅式会对⼀个⼈产⽣不的的影响,艺术是主要以情感的⽅式来观照和认识⾃⼰所⽣活着的世界。
罗丹就曾说过:艺术就是所谓的静观默察,是深⼊⾃然、渗透⾃然与⾃然同化的灵的愉悦,是智慧的喜悦。
在良知的照耀下看清世界,⽽⼜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和喜悦,艺术是⼈类最崇⾼的使命,因为艺术是要锻炼⼈⾃⼰了解关使别⼈了解这个世界。
美术史上的许多艺术家都是这样的⼈,像徐渭、⼋⼤⼭⼈、凡⾼等都是这样以情感来观照世界的⼈。
以情感的⽅式和以科学的⽅式来认识这个世界对于⼀个⾝⼼健康的⼈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压抑或泯灭⼈的感情,⼈⽣就寡⽆情趣,其结果⽆异于泯灭⼈的⽣命。
仅有理智、知识、财富都不能给⼈带来幸福,诚如鲁迅先⽣所说:"盖举世惟知识之崇,⼈⽣必⼤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之⽆有矣。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美术是⼈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
是⼈类情感交流重要⼯具和⽅式。
5、如何理解美术课程要引导学⽣参与⽂化的传承好交流?
答:美术是最早出现的,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化现象。
运⽤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是
整个⼈类历史中的⼀种重要的⽂化⾏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最直接有效⽽⽣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泛地出现在社会⽣活中。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视觉语⾔,更多地介⼊信息交流,共亨⼈类社会的⽂化资源,积极参与⽂化的传承。
6、如何理解美术课程能够发展学⽣的感知能⼒和形象思维能⼒?
答: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种与逻辑思维互补的思维⽅式。
美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不同于⼤多数学科是建⽴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是主要建⽴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有句俗语:"熟视⽆睹",⽤在那些缺少美术修养的,⽽⾯对那些美的、强烈的视觉形象⽽不为所动是最恰当不过的。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
但是没有体积、⽐例、⾊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最强烈的情感也是瘫痪的。
可见美术课培养学⽣对视形象、对美术语⾔的感受与认识是⾮常重要的。
所以,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的形象思维能⼒,提⾼学⽣综合思维⽔平。
7、试述美术课程如何形成学⽣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勇于创新,善于实践)
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重要的⼼理品质之⼀。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作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未来的⼯作和学习产⽣积极的影响。
技术活动是⼈类社会的⼀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向学⽣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法,有助于培养学⽣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理品质。
培养学⽣对⽣活的热爱与对美术技能的探究是使⼀个⼈具不断创新和实践的不竭动⼒,但是创新,要在了解历史和别⼈的基础上的实践与学习。
8、如何理解美术课程能够促进学⽣个性的形成和全⾯发展?
答:尊重和保护⼈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法的选择,必然受到学⽣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个性的课程之⼀。
美术课程在引导学⽣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保护和发展学⽣的个性。
⼈的全⾯发展是⼈类长期努⼒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和⼀个重要门类促进这⼀理想的实现,⽽且,美术课程本⾝就包含了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与体⼒的因素,所以在促进⼈的全⾯发展⽅⾯,其作⽤是独特的。
9、如何理解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理念应该指理想和和信念,是我们做任何⼀件事情时的主观追求,换⾔之,理念可以⽤"我们要如何"这样的句式来加以表述。
(1)、使学⽣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