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

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

这主要反映了( )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2.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包括选举任免的官员在内,所有官职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担任同一官职。

其目的是( )
A.防止出现个人专权
B.体现公民平等原则
C.激发公民竞争意识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3.公元前1世纪前后,罗马人不再只满足像希腊人那样大规模地建造公路、桥梁、剧场等公共设施,而在建造雄伟壮丽的凯旋门、记功柱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富。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罗马( )
A.政治制度变化
B.万民法的形成
C.宗教色彩浓厚
D.理性主义兴起
4.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

这一特点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 )
A.国王为元首但“统而不治”
B.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
C.保留有较多的封建残余
D.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
5.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行政人员、法官不得在国会占有议席,国会议员也不能受任政府的文官职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也不能同时担任法官。

此规定旨在( )
A.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B.规定各种权力的制衡
C.创建人民主权原则的新政府
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6.(2021·全国Ⅰ卷)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

上述内容体现了( )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7.1741年,英国下院议员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沃波尔。

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

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

这直接反映出( )
A.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B.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
C.责任内阁制已逐渐形成
D.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
8.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指出:国王想收拾贵族,扩大权力,做真正的一国之君;城市愿意得到国王的保护,因为至少从理论上说,国王是一国之内最高的领主,所有的土地分封都是从他开始的。

西欧城市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而封建王权则赐给城市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城市与封建王权的这一关系明显地体现了( )
A.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大势所趋
B.双方合作复兴封建王权
C.双方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结盟
D.城市发展的前提是王权的强大
9.美国1787年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

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调和了不同阶层的利益
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10.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
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
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
11.在古代雅典,普通民众对精英人物的态度是冷漠的,对他们的声望是嫉妒的。

在危难时刻,民众倚靠领导者的才智与谋略;而太平安宁时,他们便蔑视和嫉妒自己的领导者;如果事业遭受挫败,他们往往归咎并迫害自己的领导者。

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
A.精英政治备受公民推崇
B.公民法治精神普遍缺失
C.奴隶主贵族利益被剥夺
D.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缺陷
12.罗马先后存在过法律诉讼、程式诉讼和非常审判三种诉讼程序。

在法律诉讼时期产生了“原告未证明则开释被告”的证明责任规则,程式诉讼时期产生了“被告在抗辩中变为原告”的规则,非常审判后期抽象出为人熟知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

这反映出罗马法( ) A.注重程序的特征 B.不够稳定的特征
C.逐步完善的特征
D.影响深远的特征
13.英国在1688年之前由国王通过特权处理的事务逐渐纳入法规管辖范围,如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是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的,“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

这说明( )
A.王权与议会的权力趋向平衡
B.议会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制定
C.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在完善
D.议会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14.1803年,拿破仑欲以1 500万美元将路易斯安那地区出售给美国。

总统杰斐逊认为,宪法没有赋予政府将外国纳入联邦的权力,主张先将交易协议提交国会审议,再由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给政府授权。

后因时间紧迫,杰斐逊将正常程序搁置,完成了这笔交易。

杰斐逊的做法
( )
A.破坏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表明美国积极干预欧洲事务
C.说明有限政府理念遭遇现实挑战
D.适应了美国殖民扩张的需要
15.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政府的力量是保障自由不可缺少的条件,自由的共和国是个人自由的前提与基础。

美国政府对个体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恶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

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
A.主张建立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
B.保护个体权利的适度要求
C.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合理性
D.维护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民主政治对雅典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正如伯里克利的预言:不但现在,而且后世也会对我们表示赞叹。

可以说,中古时期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
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摘编自张国安、冯明臣《试论古代
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二“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

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等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
历程·总论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橄榄叶放逐法下,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这是权力滥用的表现。

叙拉古城邦的公民由于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说明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的滥用而非公正性的缺失,排除A项;橄榄叶放逐法下出现的是权力滥用,并没有体现出内部矛盾的扩大,排除B项;轮番而治有利于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D项说法错误,排除。

2.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包括选举任免的官员在内,所有官职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担任同一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通过多人担任同一官职来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故其目的是防止出现个人专权,故A项正确。

3.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罗马人从修建公共设施转向修建更能体现对外扩张和个人色彩的建筑,这体现了罗马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所以A项正确;万民法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宗教色彩浓厚”,所以C项错误;“理性主义兴起”与材料不符,所以D项错误。

4.答案 A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英国的政治制度既保留了传统,又有适应时代的新风格,在政治上英国保留了国王,但通过现代君主立宪制度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让国王“统而不治”,体现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故选A项。

5.答案 B
解析据题干可知,美国宪法的规定旨在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之间相互制衡,故选B项。

材料未涉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选举和任期,未体现人民主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法国国民议会否定了家长对孩子的监禁专制授权令,要求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21岁的家庭成员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体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契约关系,故选B项;个人意志不意味着就是个人权利,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也没有体现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排除C、D两项。

7.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必须辞职,或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决定原内阁的去留,故选C项。

8.C 据材料可知,城市与封建王权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达成了妥协,反映出二者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结盟,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民族国家的走向,排除A项;“复兴”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城市发展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9.B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的“中性”原则涉及各个层面,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故选B项。

1787年宪法是建立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基础上的,有着明显的阶级属性,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调和了不同阶层的利益,C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权威性,D项错误。

10.C 据材料可知,英国政治发展的稳定性,体现了浓厚的政治保守主义色彩,故选C项。

英国国王“统而不治”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而非集体负责制,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内阁权力而非政党政治,D项错误。

11.D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公民一味地追求民主政治的成果,而不愿承担风险,并将失败归咎于领导者,体现出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缺陷,D项正确;由材料可知,精英政治并未受到公民推崇,A项错误;公民法治精神普遍缺失的说法有误,B项错误;雅典民主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项错误。

12.C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罗马的诉讼规则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确立“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表明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罗马法注重程序的特征,排除A项;法律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不够稳定的特征”说法有误,B项错误;影响深远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3.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的权力逐渐增大,体现了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在完善,故C项正确,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4.C 因为时间紧迫导致杰斐逊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完成路易斯安那地区的收购,说明现实情况复杂,不一定都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即有限政府的理念遭遇现实的挑战,故选C项;杰斐逊的做法并没有破坏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路易斯安那地区位于美洲,所以美国并不是在积极干预欧洲事务,排除B项;美国从法国手中收购路易斯安那地区并不是在进行殖民扩张,排除D项。

15.B 据材料可知,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美国政府不能无条件保障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力,即保护个体权利的适度要求,故选B项。

16.参考答案(1)积极作用: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使雅典文明成为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之一;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方式,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