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曾做过秦国俘虏的晋惠公归国后说:“孤虽归,屏社稷矣!”众皆哭,晋于是乎作爰田。
唐孔颖达注:“爰,易也。
赏众以田,易其疆畔。
”晋国作爰田
A.强化了宗法关系
B.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C.巩固了分封体制
D.顺应了社会转型需要
【答案】D
2.在南北朝时期,时人对三教关系多有论述,如梁人王规在《诫子书》中说,自己“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北周道安也在《二教论》中指出:“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涂迹诚异,理会则同”。
这种现象
A.打破了传统伦理的束缚
B.说明儒学发展面临困境
C.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D.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答案】C
3.元朝王元亮在《唐律释文序》中指出:“夫礼者民之防,刑者礼之表,二者相须犹口与舌然。
礼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后,使民在宥,各遂其生。
”王元亮对唐律的评价旨在
A.指出其维护统治秩序的本质
B.强调其以礼人法的立法思想
C.肯定其礼刑并用的司法特点
D.说明其法典地位的确立历程
【答案】A
4.下表反映了宋熙宁十年(1077年)以前境内各州辖区内各地上交商税的情况。
据此推知,此时宋代
税额40万贯以
上
25万贯以
上
10万贯以
上
5万贯以
上
5万贯以
下
3万贯以
上
3万贯以
下
辖区3个5个19个30个51个59个73个
A.江南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B.区域商业发展的不平衡
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地方行政区划调整频繁
【答案】B
5.王阳明针对当时思想界的流弊指出:“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据此可知,其解决流弊的主张是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存理灭欲 D.知行合一
【答案】D
6.下图反映出近代中国
A.国民收人结构呈金字塔型
B.城市就业率的波动十分稳定
C.经济结构缓慢趋向近代化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答案】C
7.科举制废除后,清政府在新政中设课吏馆训练、考核候补官员,但各省课吏馆“往往有屡列优等,依然未得一差,未委一缺者”,如江苏课吏馆“凡季课前列人员,三月之中不过一二人能邀差委,其余徒列前茅”。
有论者认为,“夤缘请托之风,各督抚终不肯绝也”。
这反映出清末
A.人才选拔制度的异化
B.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
C.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D.政治变革影响近代教育发展
【答案】A
8.20世纪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怀疑,使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陷人迷茫和绝望,催生了对第三文明的渴望。
对此,李大钊曾说:“由今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
”这说明
A.文化自信是实施政治变革的前提
B.“尊孔复古”逆流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C.知识界已放弃了学习西方的幻想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历史必然性
【答案】D
9.邓小平曾指出:“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
”在当前“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的大环境下”,这一指示显得尤为重要。
这说明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立场是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大力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
C.坚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答案】C
10.2002年7月,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中国政府在向国际社会公布的《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中指出:“新安全观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新安全观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中国政府的新安全观
A.是我国寻求外交战略突破的关键
B.是新世纪全球治理与稳定的中国方案
C.注重防范传统军事领域内的安全
D.建立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B
11.在苏格拉底看来,智者们以华丽的辞藻和狡辩的语言赢得地位、金钱以及更多的物质利益,在思想领域是真正的毒害青年;智者学派引以为豪的修辞学,语言学也沦为低级庸俗的文字游戏,变成了一些所谓的“智者”欺骗、攫取财富的工具。
这说明苏格拉底
A.主张“美德即知识”
B.反对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
C.倡导“立贤者为王”
D.认为法律是“约定的结果”
【答案】B
12.下表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建立的特许商业殖民公司的代表。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公司名称目标
1555年莫斯科公司以俄国为目标,后扩展到中亚、波斯
1588年几内亚公司以劫运黑人、黄金为目标1597年勒几特公司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
1600年东印度公司以印度、东南亚、中国为目标,拥有在东印度的政治统治权、贸易垄断权等
A.延缓了西欧封建贵族的衰落
B.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
D.加速了欧洲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D
13.下图是有关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俾斯麦时代的悲哀》。
图中德意志的“悲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上的四分五裂
B.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教皇控制了德意志
D.第二帝国在政治利益上的失衡
【答案】B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结盟运动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如禁止使用核武器和核扩散问题、波黑及海地和索马里等问题上经常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影响力渐弱。
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为了赢得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和减免债务的优惠,甚至宣布退出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的这些变化
A.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B.反映出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的实力增强
C.缘于两极格局的最终解体
D.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利益基础消失
【答案】C
15.2009年6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就此开启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政府还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步伐:面对美国经济的颓势和新兴经济体的挑战,抓紧实施新能源计划和“再工业化”战略。
这些举措在实质上体现出美国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化
B.深受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
C.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严峻挑战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9~21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情况下,中国古代新政区的设置多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人口的逐渐增加而从容进行。
王朝初建,出于开疆拓土的需要,有大量政区同时建立,如秦征服南越后,设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又在北方置九原等郡。
也有雄才伟略的帝王,为现固国家统一而对四夷用兵,设置大量新的行政区,如汉武帝元鼎六年起,“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今广州)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
隋末天下大乱,晋阳李唐为了壮大势力,表示凡归附者都给予州刺史的名号,因而大量“权置州郡”,州数膨胀到五六百之多。
因此,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将全国划分为10道,分辖各州,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模式。
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行中书省代行政府管理职能,边疆地区的云南等地也建立起了行省,省制逐步成为后世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层级。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中国古代各中央政府为了提高政权运转效率通常会减少地方行政层级,但自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任何朝代的基层政区都是县,也从来没有被取消
过。
但为了解决管理幅员过大和军事问题又会设立监察区和军管区,这些非行政区最终演变为州、道、路、省等地方高层政区,使得地方行政层级变多。
秦朝在郡政区实行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汉朝设置13州刺史,唐朝设道对地方派遣监察官员,宋朝设置互不统属的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动无不是中夹加强集权的创新。
自古以来,财政就在行政体制中占据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
商鞅变法中制土分民、履亩而税、重农抑商等财政改苹措施,保证了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完善。
以后各朝从国家安全出发,同时也为了涵养财源,徒民边塞,实行军民屯垦,建立起都尉、都督、都护府或都司卫所等军管型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并逐渐融入地方行政层级中来。
—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化的因素。
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开疆拓土;巩固统一;政局变化;管理边地;制度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基本规律。
规律: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点;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七事变后,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西南、西北等地。
内迁企业克服困难,迅速复工,不但制造了许多新设工厂急需的机器,而且生产了大量武器军火。
四川在抗战前仅有工厂113家,到1942年就猛增至1654家。
上海五金厂先迁武汉,后并入陕甘宁边区机器厂,专门制造军火设备和修理军械。
1942年与1939年相比,大后方的发电量增长59.4%,钢增长1013%,工具机增长111%,作业机增长120%,动力机增长2119%,汽油增长10020%。
在极艰难的条件下,内迁
工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都有所提高,如钨、锡、锑、汞等出口矿产品,达到了国际免检标准;由于军事和民用的需要,被服、食品,纺织厂和面粉厂的利润高达90%,生产规模大有扩充。
内迁的民族企业家胡厥文、颜耀秋,还联合范旭东、李烛尘、吴羹梅等实业界人士,起来组织政党抑制国民党的独栽,雏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投入到民主革命的洪流中。
—摘编自曾长秋《抗战时期沿海工厂的内迁及其对内地经济的影响》材料二: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建,二是迁。
一方面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三线地区,在内地建设大型的钢铁,煤炭、水电、机械等工业基地,并修筑成昆、川黔等重要交通干线;另一方面则是将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以“一分为二”或者全迁的方式,或并入内地既有企业,或另建新厂。
以甘肃省为例,仅1965年,就陆续从辽、吉、沪等省市搬迁工厂20个、大专院校2个,科研单位11个,分别迁入兰州、天水,酒泉等地。
整个三线建设期间,累计投资多达2000亿元。
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形成固定资产约1400亿元,占全国的1/3;建成全民所有制企业2.9万个,形成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昆明、攀枝花、六盘水等工业城市和成渝、攀西、关中、兰州等工业区。
—摘编自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我国沿海沿江工厂内迁的重大意义。
意义:支持了艰苦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充实了战时经济实力,建立起大后方新的工业基础;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对开发西南、西北资源和发展内地经济起了重要作用;内迁企业的迅速复工和扩建,推动了大后方战时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工业的短暂繁荣;爱国实业家汇集重庆等地,壮大了大后方的抗日民主力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重要影响。
特点:方式独特,新建、拆分和内迁相结合;以重工业、国防军工为主,兼及地方民生;投入巨大,持续时间长,成就丰硕;工业、交通、科研等全盘启动,形成了体系化的全面建设。
(任答三点即可)
影响: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国防工业及军工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战略纵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大西南、大西北交通落后的局面,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东西部工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不平衡问题,有助于我国经济平衡、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兴起了一批新的工业城市,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城市布局不平衡的问题,也影响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西部地区崛起了一批新的科研基地和大专院校,为我国西部教育、科技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答三点即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更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动了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长足进步。
但它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灾难。
在这个工具理性时代,人们过于追求金钱和效率导致人已丧失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使他们成为机器的附庸,技术的傀偶,金钱的奴隶,可以说,科学技术本身即是一个充满利弊的矛盾体,我们只有秉持一颗理性的心态去审视、权衡利弊的最大化,方可将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摘编自刘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根据材料,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一:观点: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
阐述: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18世纪,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19世纪,电力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相继诞生。
欧美国家在科学理论和技术上的一再突破,为西方国家征服自然界带来了利器,推动着以
英、法、美、德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生产力上相继跨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为这些国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工业物质文明,同时也推动着这些国家疯狂对外侵略扩张,把亚非拉国家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地,从而确立了西方国家在世界五百年的主导地位。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为西方国家发展工业文明、确立世界中心地位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促进了西方世界的整体发展和持续繁荣。
示例二:观点:理性地看待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阐述:近代以来,在自然科学理论及技术一再突破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上实现了数次飞跃,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迅速跨入到近代工业文明时代,并带来了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急剧膨胀。
然而,机器的高速转动在带给人类高效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身心的高度紧张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原子能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也为人类自我毁灭打开了方便之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治愈人类遗传疾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学危机;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人们过于追求金钱和效率导致人已丧失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使他们成为机器的附庸,技术的傀儡,金钱的奴隶及对环境无休止的破坏,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危机引发了西方有识之士重振传统人文精神的呼吁。
可以说,科学技术本身即是一个充满利弊的矛盾体,人类需要秉持一颗理性的心态去审视、去看待它。
(二)选考题:共12分。
请考生从三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19.[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古人指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
春秋时期齐国“作内政而寄军令”,就是从经济变革入手,引导军事上的改革,建立起强大的武装力量。
齐桓公以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历史经验表明,有些改苹的命运,与改革家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人存事兴,人亡则事废。
例如,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是由楚悼王和吴起发起的,采取了“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等改革措施,并收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显著成效。
但是,楚国改革多属临时性的政策措施,缺少制度上的重大建设和变革。
因此,楚悼王一死,吴起被害,变法即随之失败,楚国从此久衰不振,直至最后被秦始皇吞并而灭亡。
—摘编自闻三思《中国古代军队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教训》(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富国强兵,从经济变革人手,继而引导军事上的改革。
教训:改革必须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改革
(2)根据材料,结合汉、宋两代的史实对上述经验和教训进行简要说明。
说明:
①汉代:汉初面临经济残破、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的严峻形势,统治者首先把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采取安抚流亡、轻徭薄赋、重农贵粟等许多措施;与此相结合,汉又陆续采取一系列强边固防的改革措施,因而日益繁荣强大起来,不仅在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而且在汉武帝时进入全盛时代。
(言之成理即可)
②宋代: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抓住了冗兵和腐败两大主要矛盾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从整个变法内容看,皆属一般性的改良措施,看不到制度和体制上的自我更新和完善,没有触及造成冗兵和腐败的根本问题,且急躁冒进、组织混乱。
因此,在保守势力的反对和抵制之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言之成理即可)
20.[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结来后,东南欧各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多民族的南斯拉夫仿效苏联确立了联邦制,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起到了缓解民族矛盾的作用。
在各国政权尚能控制局面的形势下,东南欧地区的形势是相对平静
的。
苏东剧变,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作为胜利者的西方大国成为东南欧的主宰,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以维护人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名义支持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国独立,并发动科索沃战争等肢解南联盟。
原苏联势力被彻底排挤出东南欧地区后,西方国家之间原有的和新生的许多“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东南欧,欧盟国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东南欧纳入欧洲一体化的轨道,完成欧洲一体化的大业。
美国考虑的则是它在整个欧剂的存在和主导地位。
而所有的这一切,使得东南欧地区重陷动荡和衰败之中,至今看不到出路。
—摘编自李凡琳《东南欧的稳定与新地区主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东南欧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的原因。
原因:欧洲形成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局面,巴尔千地区内的矛盾受到了制约和掩盖;在苏联的支持下,东南欧各国共产党或工人党较好地控制住了政权;南斯拉夫建立联邦制国家,缓和了地区的民族矛盾。
(任答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东南欧地区形势剧烈动荡的国际背景。
背景:巴尔干半岛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为域外大国插手提供了机会;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力量对比,特别是东南欧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冷战结束后,东南欧地区原来被掩盖和压制的各种矛盾暴露;西方国家企图填补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衰弱留下的真空,以维护人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名义决心肢解南联盟;美国与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加剧了解决该地区问题的复杂性。
(任答四点即可)
2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茅以升(1896~1989年)青少年时期就对“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仅大学期间整理的笔记就多达200余本,超越常人的勤奋使得他成为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的第一个工科博士。
抗战爆发前茅以升回到祖国,临危受命主持修建钱塘
江大桥。
面对“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的窘境,茅以升和工友们废寝忘食,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矗立在钱塘江上。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和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等建筑。
他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的应用,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茅以升先后担任东南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学校的教授、校长等职务,在工程教育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习而学”工程教育思想。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著有《钱塘江桥》《从赵州桥到南京长江大桥》等著作,并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版本,在科学与人民之间架设起了知识之桥。
—摘编自程建兰《茅以升绘就桥梁人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茅以升为中国建筑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贡献: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参与设计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等建筑,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中国土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工科教育家,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工程技术人才;杰出的科普工作者,在科学与人民之间架设起知识之桥。
(任答三点即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茅以升精彩桥梁人生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精神魅力:志向高远,孜孜以求;崇尚科学,爱国奉献;勤耕不辍,开拓创新;传播科学,造福万民。
(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