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师教学德育建设
古语云:十只手指有长短,出水荷花有高低。

受家庭背景、不当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班都可能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差、品德差或者学习品德都暂时较差的学生,他们厌恶学习、性格暴躁,甚至沾染上逃学、赌博、滋事、早恋和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这不仅不利于其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对班风、学风和校风带来摧残性的影响。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情况,未能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典型案例为蓝本,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等进行分析,希望借此引起学校和老师对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共鸣,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心包容后进生的缺点,用耐心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慢慢自重、自尊、自信起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张是我2015年所教的一名六年级学生,13岁,智力水平较好,但纪律涣散,经常迟到,学习不用心,做作业全凭个人喜好,老师批评他也满不在乎,顶撞班干部时有发生……在班中属于较为典型的后进生,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经了解,小张父母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子女享有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长年在外工作,小张与父母缺乏应有的交流,小张的日常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监护照顾,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

爷爷奶奶给了他较好的生活条件,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隔代教育“心理代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爷爷奶奶对小张的课外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几乎是真空,导致该同学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强、自律能力弱、自强意志低,当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旦遇到批评、困难或挫折,就会变得自暴自弃,以逃避、退缩的态度对待,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进步失去信心。

二、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
针对小张的实际问题,笔者对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导致小张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有之前不当教育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等等。

找准了小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引导他逐步自信、自强和自立,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生活姿态融入到班集体中。

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小张的惊喜变化,也印证了这一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勉。

(一)以赏识激发追求进步的源动力在研究小张的案例中个案中,我发现他的内心是欠缺自信的。

他认为老师不会喜欢学习不好的学生,认为同学会歧视品德不好的自己,认为爷爷奶奶不会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甚至连小张自己也会有时不喜欢自己,自卑、厌学是他最明显的标签。

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对他进行“赏识”教育,帮助他重建学习的信心,鼓励和引导他多一点和自己对比,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对比,每天进步一点,他也能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为此,
我努力发掘和抓住小张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长处、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改变,我也给予正面的肯定和评价,让小张觉得自己也有优点,觉得自己并不比别的同学差。

比如:小张在篮球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基础,带球、控球和投球在全班同学中都是最好的,刚好遇上学校要开展班级篮球比赛,我在班会上任命他为新学期的体育委员,交给他明确的任务,鼓励他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篮球“天才”,希望由他组建二支篮球小分队并加强训练,争取在全级蓝球赛上取优异成绩,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期望……全级第一名的比赛结果公布后,我在班会课上隆重地表扬了小张的技术、努力和策略为班赢得了荣誉!此刻的小张不仅赢得了同学们赞赏的目光,他的小脸蛋也洋溢出之前未曾有过的自信。

篮球赛后的小张有了质的变化,对学习开始感兴趣了,对生活也更多了点阳光正能量。

(二)以尊重开启认识自我的里程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小张对尊重的需要和渴望也不例外。

根据小张性格孤独、不善健谈的性格特征,我决定以“尊重”为切入点,对其开展心理辅导。

一方面,我以师者的身份言传身教,尊重他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没有因为他基础差需要重复数次才能学会别人一次就能学会的知识而批评他,而是更多地引导他明白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缺点,只要努力,就会越来越优秀;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多点包容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并没有因为他一时学习差点、表现暂时差点而嫌弃他,主动和他交朋友,热情为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使他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正是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与帮助,正是因为榜样和集体的力量,小张漫漫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暂时学习成绩差点而自暴自弃,而是变得敢于为自己定目标,变得更努力学习以弥补基础薄弱的不足,变得更主动融入班集体的各类活动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三)以真诚共筑师生关系的新征程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表现为反复多变。

在对小张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也在开始的时候遇到过冷漠、反对甚至是对抗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曾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总认为老师的意图是“别有有心”的,不愿意接授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我一方面多主动与他谈心,在操场谈、在活动课谈、在教师办公室谈……主动关心其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主动为他出点子给意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快,我的真诚付出见到了成效:他心理上不再抵触我,不会再认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都是别有用心的。

小张后来的出色表现也印证了笔者的一个观点: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的转化更彻底,是一股让后进生自勉、自励、自强的持久力量。

三、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
每个班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后进生,后进生就像推迟盛开的鲜花,不是不会开,而是花期的到来需要教师这位园丁的精心培育;后进生就象一个生病的病人,教师只要像医生那样望、闻、问、切,了解病情,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后进生的转化自然水到渠成。

(转下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分析
廖杏诗
(广东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 新兴 527400)
【摘要】后进生又称为“差生”或“问题学生”,是指班集体中学习或品德某方面或多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强、自律能力弱、自强意志低,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旦遇到批评、困难或挫折,就会变得自暴自弃,以逃避、退缩的态度对待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进步失去追求的动力。

后进生在一个班集体中占的比例可能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负面影响却是很有杀伤力的。

能否有效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最大程度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是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后进生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94-02
德育建设
新教师教学(接上页)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能正确运用心理
学理论开展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深刻认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把心理健康教育穿教育工作全过程,转化后进生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和主动投入到后进学生群体教育中去。

本文中,笔者分别从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研究小学后进生心理辅导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分析[J].中国培训,2016(14).
[2]王军.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3]邱俊国.浅谈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与矫正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高中班主任而言,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还有着严峻的挑战。

经过多年地教学实践发展,我国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

学校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老师的德育能力,才能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一、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意义
从国家《班主任德育能力培养》等相关文件中可以总结出,高中班主任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包括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另外,高中班主任在平时教学以及生活中一定要树立起榜样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后,班主任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阶段,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属于学校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高中班主任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

增强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既可以完善我国目前的教学制度,同时还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提高。

总的来说,培养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不仅能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推动学校的发展,让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途径(一)在班级管理中使德育能力得到提升
班主任既是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执行者,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提升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个方面,精心策划班会,班会可以是主题班会,也可以是常规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时代感,增强学生的现实感以及亲切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功的班会可以将多种教育元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进而体现和提升老师的德育能力。

第二个方面,做好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

通过班级活动,能让学生更好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释放,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老师组织完之后可以参与进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促进自己组织能力、以及感染力的提升。

(二)在师生交往中使德育能力得到提升
校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人际关系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这种关系主要以教育关系来体现。

高中三年,班主任是学生接触
和相处最多的人,老师想要在师生交往中提高德育能力,首先要做得就是真诚对话,只有进行有效地沟通才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很多矛盾往往是因为误解而引发的,因此,老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谈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用心去倾听、感受、引导;其次,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期待,老师通过自己最真诚的方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一些学生的错误往往会重复发生,很多老师在重复强调的过程中会失去耐心,进而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去处理,不仅没用,还容易适得其反。

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需要正确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与期待。

最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很多老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极不科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更多的关心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说体育、歌曲、绘画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工作。

(三)在学生发展指导中使德育能力获得提升
首先,在进行学习生活指导时,可以从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学习方法以及未来选择的专业、学校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其次,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关系上容易出现迷茫与困惑,进而表现出逆反心理。

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以及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指导方式来提高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能力,发挥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最后,在给学生进行择友方面的指导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差异,给学生安排合理的座位,关注学生的交往情况。

在交往中,增强学生在自尊自爱方面的意识,另外,媒体网络的发展,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网络上的交友。

通过这些指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增强自己的德育能力。

三、结束语
提高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可以从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以及学生指导三个方面来进行,增强老师的德育能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校稳定健康的发展,为祖国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豹.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探索[J].科学中国人,2017,(02):196.
[2]邱宝全.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与德育教育方式解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47+49.
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
刘 莹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意义,针对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几条相应的提升策略,希望对老师的教学有所帮助,增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高【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9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