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地貌(专题过关)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地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地貌(专题过关)2021-2022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2022·江苏南京模拟)《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

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

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

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

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1、2题。

1.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 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
2.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②光热充足,降水多
③易引发地质灾害④利于地表水存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 2.B
〖解析〗1.由材料可知,龙井为喀斯特地貌中的天坑,形成过程是沉积岩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地势升高,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下溶洞,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龙井,故形成过程可能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故选B项。

2.由材料可知,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对本区域的影响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易引发地质灾害,①③正确。

该地光热充足、降水多是受纬度位置和大气环境影响,与地貌无关,②错误。

该地貌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易渗漏,不利于地表水存储,④错误。

故选B项。

(2022·广西玉林模拟)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中含大量可溶性碳酸氢钙,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富含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水,因水中CO2的消耗(主要是CO2从水中逸出或水中光合作用消耗CO2)或水的蒸发,导致水溶液发生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形成钙华。

水中的CO2含量与压强、温度、流速和植被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下图是“钙华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钙华集中分布的地区,却很少形成溶洞,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活跃,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
B.地壳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溶洞
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D.缺少形成溶洞的物质条件
4.下列自然因素中,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钙华景观形成的有( )
①海拔高,气压低②海拔高,气温低
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植被茂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3.A 4.C
〖解析〗3.青藏高原东部地壳活跃,在溶洞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地壳运动影响而遭破坏(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A项正确,B项错误。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中CO2更易逸出,利于形成钙华,与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无关,C项错误。

青藏高原有形成溶洞的物质基础(可溶性的石灰岩分布广泛),D项错误。

4.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暗河河水溶解大量钙元素,青藏高原地壳活跃,地下暗河易出露,随着压强和温度的改变,水中钙质析出易形成钙华,凡是有利于CO2从水中逸出的自然条件,都有利于钙华的形成。

海拔高,气压低,利于CO2从水中逸出。

落差大,水流速度快,CO2容易从河水中逸出。

青藏高原东部植被茂密,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

气温低,蒸发量少,不利于形成钙华。

①③④正确,故选C项。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

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6.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答案〗5.B 6.D
〖解析〗5.依据“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以及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图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

6.由“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可判断位于迎风坡的甲、丁主要受侵蚀、搬运作用,凸出的乙、丙位于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

(2022·河南洛阳模拟)潟湖指的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帕图斯湖(下图)为南美洲第二大湖,是个潟湖,与大西洋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北端有雅库伊河等注入,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湖水不深。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沙坝的直接原因是( )
A.流水堆积 B.风化作用 C.风力堆积 D.海水堆积
8.沙坝未来( )
A.向潟湖方向扩展 B.向海洋方向扩展 C.面积不断萎缩 D.高度不断增加〖答案〗7.D 8.A
〖解析〗7.由材料可知,图中的帕图斯湖为潟湖,原为大西洋的一部分,由于海潮上涨时速度慢,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隔,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所以沙坝形成的外力作用为海水堆积,D项正确。

流水堆积一般在山前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形成三角洲,而该沙坝是在远离河口的地方形成的,A项错误。

风化作用是在外力作用下,将物质破碎为碎屑物的过程,不会形成沙坝,B项错误。

风力堆积地貌一般为沙垄、沙丘等,C项错误。

8.由于沙坝的阻隔,当海水涨潮时,海水超过坝顶,对沙坝产生侵蚀作用,沙坝高度不会增加,D项错误。

当海水涨潮时,海水进入潟湖,退潮时部分海水留在湖内,由于湖内的海水基本为静水,随着泥沙沉积,沙坝向潟湖方向扩展,沙坝内侧有新的堆积体生成,面积不
断增加,A项正确,B、C两项错误。

(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冰川发育受气温、降水、海拔和地形的综合影响。

冰川进退塑造了冰斗、“U”形谷等侵蚀地貌和侧碛垄等堆积地貌。

侧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U”形谷两侧堆积成的垄状地形。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末次冰期冰川地貌图,5条“U”形谷以山顶为中心向周围延伸。

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三组侧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10.该地区冰川堆积地貌南坡比北坡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B.南坡气温高于北坡
C.南坡海拔高于北坡 D.南坡坡度小于北坡
〖答案〗9.D 10.D
〖解析〗9.由材料知,侧碛垄是冰川退缩后在“U”形谷两侧堆积而成,而冰川退缩是逐渐向高海拔地区退缩,故其先形成于较低海拔地区,而后形成于较高海拔地区。

10.堆积地貌形成于地面坡度较小的区域,故南坡坡度小于北坡。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寒假,李老师带领研学小组去江西鄱阳湖考察。

冬天的鄱阳湖芳草萋萋、百鸟争翔、牛羊徜徉,一片大草原景观。

当到达都昌县多宝乡,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一片片小型“沙漠”出现在田间地头。

李老师介绍,这片沙山叫作多宝沙山,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

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

(1)当地村民告诉同学们,冬半年起大风的时候,沙子飘落到多宝沙山上,沙山上的小树、小草慢慢被掩埋起来,感到这山在逐年长高。

推测多宝沙山逐年“长高”的自然原因。

(2)李老师介绍说,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水位变化明显。

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建设对鄱阳湖沙山的影响。

(3)与当地村民进一步交谈后,同学们了解到当地对沙山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应减少人类活动,加强治理;另一种观点是将沙山打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经济。

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湖滩裸露,沙源丰富;沙山以北湖泊谷地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增强;强盛的东北风将湖滩沙尘搬运到沙山,受沙山和植物阻挡,风速降低,沙尘沉降,年复一年,沙山逐年“长高”。

(2)上游水库汛后蓄水造成中下游径流减少,长江中下游低水位时间提前且水位较低,导致鄱阳湖出湖流量增加,枯水期出现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降低,湖滩裸露时间长、面积大,沙源增加,致使沙山面积扩大。

(3)将沙地治理放在首位,适度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和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治沙积极性。

(将沙地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采用以旅游养治沙、以治沙招旅游的生态经济模式,
将自然景观旅游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
〖解析〗第(1)题,多宝沙山逐年“长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抓住沙山的成因——风力堆积。

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要分析“沙源”——湖滩,二是要分析“沙粒的搬运”——冬春季节多大风,三是要分析“沙粒为何沉积导致沙山‘长高’”——风力受阻,泥沙沉积。

第(2)题,题干说明“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汛后蓄水影响”,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蓄水则下游水位下降,所以长江中下游低水位时间提前且水位较低,导致鄱阳湖补给长江增多,出湖流量增加,枯水期出现时间提前且延长,沙源增加。

第(3)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理由恰当即可。

如适度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将自然景观旅游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注意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

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命名。

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八个……
(1)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

在过去的1 000万到2 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
(2)与图a比较,指出图b的明显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景区)未来将发生的变化。

〖答案〗(1)在海浪的不断侵蚀下,海蚀拱桥(门)顶部最终坍塌,海蚀拱桥(门)外侧的部分
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2)明显变化:(石柱数量发生变化)一根石柱已成碎石。

原因:海水波浪长期侵蚀着石柱的根基,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

(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第(1)题,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已形成的海蚀拱桥(门)会坍塌,使海岸岩体从陆地分离出去,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

第(2)题,对比两图可知,图b中有一根石柱已变成了碎石,这主要是因为石柱底部长期受海浪侵蚀后倒塌所致。

第(3)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原有的“使徒岩”会不断倒塌,石灰岩海岸也会不断后退,在后退过程中形成新的“使徒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