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次梁铰接要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次梁铰接要注意的问题(论坛讨论)
今天在qq群里说道次梁搭在主梁超筋之后点铰接的处理,有些人不喜欢在此之后放大主梁的纵筋及箍筋。

我这里要说一下我以前分析的结果:
次梁搭主梁按铰接计算没有多少道理!尤其是次梁跨度较大,截面和主梁相近的时候,如果在加上楼板较薄就更不行了。

之所以我们能按铰接输入而没有出事是由于设计者常常放大了梁筋,忽略了楼板作用,或者传力途径不像设想的那样
你算一下一根素混凝土梁如200x450能承受多大的弯矩?
约15kNm,如果是靠近300x500的主梁的支座,弯矩为350,则抗扭箍筋为12@125,纵筋4根14了。

这个还是素混凝土梁造成的扭矩这个问题在小构件中可能没有暴露出来,一定情况下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假定是有条件的,如果假定不能实现会怎么样?点铰接肯定是假定次梁为铰接起码它已经开裂了,问题存在是,一旦要达到次梁开裂的弯矩是多少,如果次梁还没有开裂,就把主梁扭坏了呢?
一些弯扭平衡的问题常常由于楼板的参与而无法量化,这样就涉及到概念设计问题。

设计者常常用经验来做,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经验是有局限性的!
今天暂时说这么多,希望后面跟帖。

我以后会补充。

点绞之后,次梁是按简支计算,也就是调幅了,弯矩并不传过去,只能按负弯矩构造配筋。

以前的PKPM中,在PM菜单第二步输入的次梁就是按铰接计算的,实际并无出现问题。

楼主说得很对,不要轻易点铰,点铰后应该加大主梁箍筋和抗扭纵筋,还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的是PKPM的箍筋不要直接按图形显示里的Gx.x-x.x来配,你要看一下VTx.x的值并加以考虑,否则扭剪箍筋是不够的,不信你可以看一下梁归并配出的箍筋,有时会比Gx.x-x.x 大许多,当然梁归并里箍筋的计算方法有些费。

点绞结本质是让弯矩调幅,楼主所说的混凝土还没开裂,主梁就扭坏没道理.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只是裂缝很小,这个时候次梁就不是弹性,不是原来所计算的弯矩,调幅了
以下是引用yezhiqiu5460在2007-03-23 14:28:32.0发表的内容:
点绞结本质是让弯矩调幅,楼主所说的混凝土还没开裂,主梁就扭坏没道理.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只是裂缝很小,这个时候次梁就不是弹性,不是原来所计算的弯矩,调幅了
你这个“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根本就是你的“想当然”,好无依据可言!要混凝土开裂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

固然混凝土本身就有空隙,有可能造成细微不连贯的裂缝,但对于构件整体而言,仍然可以看作介质连续。

回9楼,你构造负筋其实也是可以承受一定弯矩的。

你要次梁调幅还先要明白这个前提是否可以实现!你首先就得让配了构造筋的次梁开裂才能条幅啊。

看看我1楼提到的先后顺序再想想。

假如象楼主所说,任何次梁都不应该点铰,即结构设计中次梁必须传递弯矩给主梁(没有道理).因为在设计中铰接是不计算裂缝的,如果这样任何的铰接形式都是不允许的.那么请问楼主在计算楼板时,边缘楼板是按铰接吗?砖混结构也不应该按铰接,因为它不控制裂缝!
楼主还是好好想想的好.
次梁点铰后,计算所得结果是比不点铰时扩大了,也就是说是偏于保守的,这是点铰的一个好处.
此外,次梁搭在主梁上,上部筋经常会遇到锚固长度不够的难题,因为主梁面宽经常会只有250,此时,可能把次梁按铰接计算更接近实际一点,毕竟刚接的先决条件是节点,如果连锚固都成问题的话,又何来刚接呢.
以下是引用ougaogong在2007-03-23 14:39:32.0发表的内容:
以下是引用yezhiqiu5460在2007-03-23 14:28:32.0发表的内容:
点绞结本质是让弯矩调幅,楼主所说的混凝土还没开裂,主梁就扭坏没道理.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只是裂缝很小,这个时候次梁就不是弹性,不是原来所计算的弯矩,调幅了
你这个“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根本就是你的“想当然”,好无依据可言!
要混凝土开裂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

固然混凝土本身就有空隙,有可能造成细微不连贯的裂缝,但对于构件整体而言,仍然可以看作介质连续。

回9楼,你构造负筋其实也是可以承受一定弯矩的。

你要次梁调幅还先要明白这个前提是否可以实现!你首先就得让配了构造筋的次梁开裂才能条幅啊。

看看我1楼提到的先后顺序再想想。

继续与楼主探讨:
我们可以估算一个200X400的次梁,其开裂弯矩大致=1.27X200X400X400/6=6.5kN。

M 我们假设设计他跟主梁连接端设置铰接,构造配2根12,那么在铰接端弯矩达到开裂弯矩时候,次梁刚度变化,产生内力重分布,弯矩向跨中或另一端支左转移。

2根12的屈服弯矩大概=24kN。

M
那么次梁铰接端能对主梁提供的扭矩也就是在6.56.5kN。

M~24kN。

M之间,但我们需要注意,由于调幅作用,跨中或另一端弯矩增加得快,还有我们还需要考虑裂缝限值要求,在裂缝达到0。

3前,次梁上的荷载也许已经比我们正常使用时候还要大,所以说,大家点铰接但一直没出问题就在于,在通常荷载作用下,铰接端的弯矩还很小,不可能达到极限24kN。

M,因为裂缝不允许,荷载转移了。

这么小的弯矩对主梁影响很小,何况还有楼板刚度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铰接设计时候,构造配筋不宜过大,因为这样钢筋作用加强,不能实现完全的弯矩向其他地方传递,造成铰接端实际会有大的弯矩,产生大的扭矩。

一家之言。

以下是引用zhaohuaying在2007-03-23 21:45:36.0发表的内容:
假如象楼主所说,任何次梁都不应该点铰,即结构设计中次梁必须传递弯矩给主梁(没有道理).因为在设计中铰接是不计算裂缝的,如果这样任何的铰接形式都是不允许的.那么请问楼主在计算楼板时,边缘楼板是按铰接吗?砖混结构也不应该按铰接,因为它不控制裂缝!楼主还是好好想想的好.
我一般计算边缘楼板边梁出大多是按铰接,是因为梁会跟板一起,扭转,其扭矩大小可以参考我“大板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一文见
楼板支座由于放松支座内力会发生改变,边梁支座分布弯矩会减小,对楼板并无太大影响。

而且楼板是二维构件,一个支座带来内力的变化不如一维构件那么明显。

所以假定是符合工程需求的。

砖混结构砌体的刚度明显不如混凝土,所以定义为铰接是合理的。

这2处并非是楼板开裂而条幅的,15楼似乎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很高兴和17楼探讨!
重申你的开裂弯矩算法不妥,如c30混凝土的,则开裂弯矩我认为是1.1x2.01x0.2x400x400/1000/6=11.8kNm。

当然我的算式也是我的思路之一,可以讨论。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通常荷载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平时使用荷载,比如住宅,设计的时候是2.0活载,而通常大概就是0.5左右,而且不是满布的,请问这样的荷载要是能开裂的话,你认为此结构会怎么样?
我也承认通常情况下点铰接设计也没有事,现在我们的设计安全度是用概率统计来搞的,常常由于荷载达不到设计荷载,楼板在贡献,增加了主梁的配筋或者其他条件而未出现主梁开裂的情况。

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现在安全并非就是设计完全正确。

我重申“经验是有局限性的”。

我此帖目的就是要大家注意到实际上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特定的情况下你忽略了它,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以下是引用johnchain在2007-03-23 22:54:51.0发表的内容:
次梁点铰后,计算所得结果是比不点铰时扩大了,也就是说是偏于保守的,这是点铰的一个好处.
此外,次梁搭在主梁上,上部筋经常会遇到锚固长度不够的难题,因为主梁面宽经常会只有250,此时,可能把次梁按铰接计算更接近实际一点,毕竟刚接的先决条件是节点,如果连锚固都成问题的话,又何来刚接呢.
加大的只是次梁支座的弯矩,而减小的是主梁的配筋量结果!增强了次要构件,弱化了主要构件,你这个就是点铰接的好处么?我通常会分别计算2次。

次梁点铰,其实都是主梁受扭过不了引起的,对于楼主的看法,本人表示赞同
1 次梁为铰接,也就是在计算模型里面,次梁与主梁搭结的地方,按照铰接考虑,但是要按照铰接考虑,必须满足节点开裂,不然主梁就随次梁的负弯矩开始扭了.
2 主梁的刚度和次梁的刚度如何来量化,这个问题在楼板的参与下,没办法给出具体的数字.即便次梁考虑铰接,但是在没有开裂前,主梁是受扭的,楼主考虑问题周到,确实令人佩服.整个过程的控制,对各个危险阶段都考虑到,确实是值得本人学习的.
本人认为,次梁可以点铰,但是必须验算,在构造面筋的情况下,混凝土开裂极限的支座负弯矩,来进行主梁受扭配筋的计算.
看了诸位的分析,学到很多。

但个人认为,计算中是否点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因如下:
1、次梁点铰:一般在次梁为连续梁而且截面相同的情况下,上面的讨论,意义不大。

因为此时由于结构本身的对称性,主梁扭矩一般只由活载不对称引起,且次梁对主梁抗扭有加强作用,主梁抗扭一般不会有问题(这可以通过主梁扭转位移等同于次梁梁端转角分析)
2、次梁不点铰:当主梁一侧有次梁,另一侧无次梁或两侧次梁不在同一轴线上,此时主梁承受的扭矩会很大,(尤其是后一种情况),此时次梁点铰模型与实际受力情况会相差很大。

3、次梁开裂弯矩其实按不利情况考虑时,应考虑混凝土的离散性,其实际开裂弯矩应根据具体结构重要程度分析,因为实际施工不会象书本那样,C20的ftk=1.54mpa,C25的ftk=1.78mpa,根据概率理论和规范给出的保证率相信大家自己都可以计算。

建议大家不管用什么方法计算,首先自己要清楚计算模型的建模条件,更要知道这些假定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项目的实际!经验也好,理论也罢,计算模型与实际的误差,始终决定着设计的合理性乃至成败。

非常佩服楼主的求实精神,你的分析在理论上是可信的,如果能告诉大家1.1系数的概率分位,取值依据和条件就更完美了。

点铰的目定就是让次梁在端部形成塑性铰,不对主梁产生扭矩.楼主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一旦要达到次梁开裂的弯矩是多少,如果次梁还没有开裂,就把主梁扭坏了
呢?"所以点铰还是要慎重.
不知大家听过“扭转零刚度”的概念吗?大概意思是讲可以不用考虑梁的扭矩,理由是:当梁的扭矩达到梁的开裂扭矩时,梁开裂,则梁的抗扭刚度急剧减小,梁上的扭矩就消失了。

所以,梁开裂不一定是坏事啊,就让它开裂,让内力重分布,只要梁底部钢筋足够多就行了。

个人认为不点铰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但有时不点铰会使得与次梁搭接的主梁因扭矩较大而算不过去,这时我们可否用扭矩折减系数,适当的将次梁传到主梁上的弯矩(即主梁的扭矩)减小呢?
以下是引用songxiamogu在2007-11-24 16:36:44.0发表的内容:
不知大家听过“扭转零刚度”的概念吗?大概意思是讲可以不用考虑梁的扭矩,理由是:当梁的扭矩达到梁的开裂扭矩时,梁开裂,则梁的抗扭刚度急剧减小,梁上的扭矩就消失了。

所以,梁开裂不一定是坏事啊,就让它开裂,让内力重分布,只要梁底部钢筋足够多就行了。

这个帖子很早前就看到过,我真的感到很悲哀,居然过了这么久,才终于有一位朋友给出了正确得回答。

至于其他人的回复,真的让我感到心寒啊。

混凝土构件抗扭及其机理问题的详细解释虽然是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到得课程,但是身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居然连扭转零刚度都不知道,实在应该反思了!
我在这个帖子里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停止“该不该点铰”这种无聊的争论,没想到这样的帖子还是不少啊。

个人意见
当主梁的扭拒太大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点铰接
假如完全按理论
次梁的线刚度是相应主梁线刚度的1/8传力才精确
但是实际能达到吗?不可能的
还有:农民朋友自己盖的房子的配筋小的吓人
但是照样不出问题也没有商品房的裂缝等等
所以个人觉得理论只是理论
完全照用是不可能实现的
混凝土构件截面抗弯刚度与配筋有关。

我认为构件的连接从来不是力学概念上刚接,也不是铰接,而是介于刚接和铰接间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配筋来调整连接的刚接度。

即使我们定义为铰接的梁,由于构造钢筋的存在,本身也可以承担一定的弯矩。

首先,由于钢筋的存在钢筋混凝土具备弹塑性体的性质,而现行的钢筋混凝土设计理论在强度方面均以弹性为假设,要让钢筋发挥必定需要变形,裂缝必然产生,所以以为刚接就能控制裂缝也是不一定的。

在混凝土截面未开裂前,刚度没有降低有刚接的特点,假定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未开裂此时按刚接配置钢筋作用不大,如果开裂的话由于按刚接配置了不少的钢筋能承受不小的弯矩,此时裂缝未必小;如果按铰接但上部按构造配置一定的钢筋,截面开裂后按钢筋的多少承受比较小的弯矩裂缝未必大,此时跨中弯矩增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钢筋的存在,截面的开裂引起了内力重分布。

内力重分布过程实际上是用一个理论模型来模拟实际结构,对于连续梁,按照理想弹性计算的内力结果实际上达不到,因为砼会开裂,我们经过计算可以发现,砼梁受弯时开裂弯矩Mcr值非常小,可以说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就会开裂。

砼一旦开裂,开裂处的截面惯性矩就
会减小约1/2,那么裂缝范围内梁的刚度就会大大降低,而其它未开裂部分仍然是弹性刚度,砼梁从而变为变刚度梁,其计算类似于弹性变截面梁,其内力也就跟等截面梁不同,从而在内力图现象上看,是发生了内力的重分布。

次梁点铰的目的,是减少框架梁承担的扭矩。

框架梁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构件,设计是应该优先考虑,而次梁相对而言是次要的构件。

这和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破坏道理是一样的。

次梁点铰后,最主要的问题是梁刚度损失,设计时应该适当提高次梁的截面尺寸,增加次梁刚度。

在实际设计中,存在一个“放”和“防”的关系,对次要构件,我们要采取放的方式以免其对主要构件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的次梁,之所以在梁端点铰,其用意在于我们要弱化梁端的负弯矩筋,也就是让梁端在很小的内力时就开裂,刚度降低,从而减小对墙和边框的平面外弯矩(对边框是扭矩),而尽量多的是轴压的成分,这样对结构是有利的。

【结论】
我觉得各种理论的来源都应该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应该和实验数据挂钩,没经过实际检验的理论都属臆想。

其实关于次梁、板端铰接和板的弹塑性计算,许多的理论都来自经过人为简化的材料学实验模型,和工程实际受力状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只有来自实际统计数据的东西才是真理。

规范里的构造配筋没详细阐述构造钢筋的来源和依据,目的如其所言:为了“以防产生裂缝”;构造筋本身就是和计算理论不相干的东西,有构造筋的存在必然带来受力的变化,这时的理论还适用吗?
以目前一线设计者的实践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线弹性力学】之间还是有些差距,要减少这种差距的距离,我觉得不是很现实的。

应该建立起一种钢筋混凝土本身的受力状态研究体系,而不是用一些参数和构造来解释和解决二者差异,需要一些有献身精神的工作者来完成这方面的研究,而设计者只是中间实验用的小白鼠罢了
回41楼,此处我不赞成点铰接,本身忽略楼板就是一种假定,再点铰那你这根单框架梁的边界条件不更不符合了吗?
感谢43楼精彩分析,不过我有一个地方还是不很赞同,“我们认为的次梁,之所以在梁端点铰,其用意在于我们要弱化梁端的负弯矩筋,也就是让梁端在很小的内力时就开裂”
这跟我在前面的分析还是冲突的,梁的扭裂扭矩比弯矩更加容易开裂怎么办?
我前面所说也就是花费代价防裂,和43楼思想是一样的。

42楼的说折减到40%没有道理也不妥吧,道理是有的,你的梁又不是单梁,也有楼板在发生作用啊,这个就是综合各个有利因素的系数,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它精确,差不多还是可以说的,毕竟是多年经验的验证。

楼主的一系列论证很有启发意义,其实我也不赞成铰接的滥用。

我所说的“铰”,是符合一定条件而铰。

过去的“一些所谓成功经验和在软件里的所谓合理应用”人为的推广了次梁铰的应用,但是铰接是要符合一定条件的,不能盲目滥用。

一般传统理论认为:主次梁线刚度比大于4或5可以认为为铰接,实际情况当然不是铰接。

看规范的思路,次梁作为两端铰接的简支或连续梁计算,但是简化成铰支座的负筋,考虑实际的嵌固,需要配置不小于下部纵筋的1/4。

程序里“点铰”只是表达了你希望是铰的主观愿望,而实际上由于次梁支座配的构造钢筋都超过按不“点铰”计算的配筋值,铰是假的。

是否可点铰应分情况。

理论上讲对框架梁板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时,是通过结构的刚度矩阵来控制的,如果为了简单而把次梁作为铰接,而忽略对所谓主梁扭矩的影响有所不妥,现在的计算机完全可以按照实际的结构体系建模形成刚度矩阵来计,至于次梁对主梁影响程度的大小当按实际情况考虑,极限情况:次梁的刚
度与主梁相差甚远时按铰接考虑是可行的,但如果相差不大时似乎就不能按照所谓的“次梁”来输入了。

我认为主次梁只是人为划分,按空间计算时次梁就应当按主梁输入,不应再有主次梁概念,都按其变形协调概念来调整内力,只不过有时在传力途径特别复杂,软件计算可能有误差时,我们先人为划分一下便于软件导荷才用次梁输入,不过你人为的划分有时可能更不符合实际受力情况,误差更大。

以下是一个朋友的话,供参考:
1.把次梁作为“次梁”输入,在边支座处相当于把次梁按“主梁”输入,并强制设为铰接,这个模型显然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次梁端与与主梁转角完全没有关系,即完全不协调。

对于一般次梁跨度不大的情况,不少人习惯了这种不协调,但从本质上说,这种做法是有缺陷的,计算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边梁有相对扭角就必定有扭矩,之所以这个错误一般不会显现,是因为
1)协调扭转,主梁开裂后扭矩下降
2)板对主梁抗扭有较大帮助。

手册上的一些说法和措施及所谓的梁的零扭矩设计法都只适用次梁跨度不大、扭矩有限、楼板帮助效果显著的的情况,可以说,多年来,大家把忽略主梁扭矩的设计是作为一种经验在使用,而且觉大多数是成功的,对于大跨次梁,如果扭转超过了一定的数值(这个数值用弹性分析是不适宜的),必须考虑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

有条件赞成零扭矩设计,但重视失败的教训,反对无限制推广“经验”,不能忘记量变质变哲理。

2.按一般工程经验边梁扭矩折减为0.4偏小。

因为同样的板厚,对小梁的有利影响大,对大梁的影响小。

3.边梁抗扭配筋必须下决心修改加强,忽视边梁抗扭设计,不出问题是侥幸,出问题有必然性,成功概率不高,而且主梁根处不好加固。

4.计算程序中的“铰接次梁”概念是一个力学概念,有其本身的含义,与一般工程习惯中的次梁的称谓有本质区别,大部分次梁按力学“铰接”输入是不对的,其计算结果只能用于次梁的设计。

次梁抗弯安全和整体平衡并不代表主梁和整个楼盖安全,当然用主次梁刚接、变形协调的弹性计算结果直接用于次梁,跨中抗弯也是欠安全的。

用主梁还是次梁输入,责任全在设计人。

说说自己的【总结】意见:
铰接是有前提条件的,在弹性条件下变形而不开裂(或小裂缝)则刚接,如果变形引起开裂,则形成“转动铰”或“塑性铰”。

1.主梁的抗扭刚度与次梁端抗弯刚度有关系,试想:主梁200*1000,次梁300*500,主梁可能一扭就裂,此时可以认为是铰。

这时次梁抗弯刚度大于主梁抗扭刚度,铰的形成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截面的影响大于配筋的影响,就算负筋大了也可以形成铰)。

2.有种刚接和铰接的中间情况,此时,通过配筋的调整,即刚度比的调整,人为造成铰的形成。

也就是所谓的塑性调幅和内力重分布。

大部分所指的“塑性铰”是这种情况,此时应通过构造配筋来承受一定程度的负弯距和限制裂缝的再发展。

3.铰的形成不仅和刚度比有关,还与主梁转动约束和楼板协调变形能力有关。

(这段似乎有点自我矛盾,待本人梳理思路解决)
1)当次梁端接近主梁根部时,“柱和另方向的框架梁形成的刚度”对次梁的约束作用是明显的,这也是许多时候主梁配筋超限的原因,因为此时控制主梁的不是弯距和剪力,而是扭矩(第一根次梁与柱之间距离关系很大,离柱越近,扭矩越大)。

2)内力分析是通常仅通过增大梁的抗弯刚度来考虑楼板对整体结构的协调影响。

当抗拒计算时,即通过0.4的扭矩折减来体现楼板对梁的扭转的协调影响;实际上,当次梁端接近主梁根部时,楼板对主梁根部的刚度比对主梁中段的刚度影响大的多,因为此时楼板、次梁、主梁、另一方向主梁和柱形成的刚性框之抗扭刚度比主梁中段的抗扭刚度大的多。

用一个统一的0.4系数来考虑是不妥的。

(这个概念可参看【混凝土规范】7.6.16之条文解释)
由1)和2)的关系,此时的扭转是协调扭转,而非铰接认为的纯扭转,这时最好的做法是减弱次梁刚度和板厚,而不是许多书籍推荐的零刚度法(做铰)来解决矛盾。

4.暂时想到这么多,希望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共同进步!
说说自己的【总结】意见:
铰接是有前提条件的,在弹性条件下变形而不开裂(或小裂缝)则刚接,如果变形引起开裂,则形成“转动铰”或“塑性铰”。

1.主梁的抗扭刚度与次梁端抗弯刚度有关系,试想:主梁200*1000,次梁300*500,主梁可能一扭就裂,此时可以认为是铰。

这时次梁抗弯刚度大于主梁抗扭刚度,铰的形成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截面的影响大于配筋的影响,就算负筋大了也可以形成铰)。

2.有种刚接和铰接的中间情况,此时,通过配筋的调整,即刚度比的调整,人为造成铰的形成。

也就是所谓的塑性调幅和内力重分布。

大部分所指的“塑性铰”是这种情况,此时应通过构造配筋来承受一定程度的负弯距和限制裂缝的再发展。

3.铰的形成不仅和刚度比有关,还与主梁转动约束和楼板协调变形能力有关。

(这段似乎有点自我矛盾,待本人梳理思路解决)
1)当次梁端接近主梁根部时,“柱和另方向的框架梁形成的刚度”对次梁的约束作用是明显的,这也是许多时候主梁配筋超限的原因,因为此时控制主梁的不是弯距和剪力,而是扭矩(第一根次梁与柱之间距离关系很大,离柱越近,扭矩越大)。

2)内力分析是通常仅通过增大梁的抗弯刚度来考虑楼板对整体结构的协调影响。

当抗拒计算时,即通过0.4的扭矩折减来体现楼板对梁的扭转的协调影响;实际上,当次梁端接近主梁根部时,楼板对主梁根部的刚度比对主梁中段的刚度影响大的多,因为此时楼板、次梁、主梁、另一方向主梁和柱形成的刚性框之抗扭刚度比主梁中段的抗扭刚度大的多。

用一个统一的0.4系数来考虑是不妥的。

(这个概念可参看【混凝土规范】7.6.16之条文解释)
由1)和2)的关系,此时的扭转是协调扭转,而非铰接认为的纯扭转,这时最好的做法是减弱次梁刚度和板厚,而不是许多书籍推荐的零刚度法(做铰)来解决矛盾。

4.暂时想到这么多,希望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共同进步!
整理了思路,系统说一下,与48楼发言有重复,但此处表述更清晰。

先一棍子打死一个:
SATWE里的刚接扭转计算中的扭转折减系数0.4和无刚性板不折减1.0
再打个半死一个:
完全铰接(零刚度法)
先说两点概念:
A.铰接是有前提条件的,在弹性条件下变形而不开裂(或小裂缝)则刚接,如果变形引起开裂,则形成“转动铰”或“塑性铰”。

注意:SATWE程序里是选的“铰”是转动铰而不是塑性铰,是靠构造配筋来保证形成塑性铰,这里的“塑性铰”是指梁端开裂后的次梁内力重分配。

B.次梁和主梁间的扭转是协调扭转,而非纯扭转。

再说理由:
1.主梁的抗扭刚度与次梁端抗弯刚度有关系,当次梁截面较高、主梁截面较窄、次梁无负弯距配筋下,次梁端完全开裂,此时可以认为是完全铰。

这时次梁抗弯刚度大于主梁抗扭刚度,铰的形成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截面的影响大于配筋的影响,就算配了负筋也可以形成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