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制度范本(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制度范本
1. 引言
核医学科仪器是医院核医学科重要的工具,并且常常用于诊断和治疗患者。

为了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必须建立科学的仪器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制度。

本文旨在制定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制度范本,以指导相关人员的工作。

2. 仪器管理
2.1 仪器登记
核医学科应制定仪器登记制度,对所有核医学科仪器进行详细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商、购置日期、责任人等信息,并分配专人进行管理和保管。

2.2 存放和保管
核医学科仪器需要存放在专门的仪器室或设备柜中,保证仪器的安全和完整性。

仪器的放置和保管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巡检,确保仪器的正常状态。

2.3 维修和维护记录
对于每一台核医学科仪器,应建立维修和维护记录,详细记录每一次维修和维护的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仪器的性能评估和问题排查非常重要。

3. 仪器操作
3.1 操作规程
核医学科应制定仪器操作规程,明确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操作规程应详细描述每个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仪器,减少使用误差。

3.2 操作人员培训
核医学科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4. 仪器保养
4.1 定期保养
核医学科仪器需要进行定期保养,以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保养内容包括仪器的清洁、校准、调整等操作。

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保养手册执行。

4.2 日常保养
除了定期保养外,核医学科仪器还需要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包括仪器的清洁、消毒和防尘等操作。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位,防止因为日常使用导致的故障。

5. 仪器维修
5.1 故障排查和定位
当核医学科仪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定位。

操作人员可以先检查仪器的外部和内部部位,确定故障的范围和性质,并记录下来。

5.2 维修和更换
对于可以修复的故障,核医学科应设立专门的维修组,负责维修和更换仪器部件。

维修过程应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维修的效果和质量。

6. 结论
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制度是保证核医学科仪器正常运行和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本文所提供的制度范本拟定了仪器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的方针和方法,为核医学科提供了参考,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核医学科仪器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制度范本(二)
一、导言
核医学科仪器是医院核医学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总称,包括放射性核素探测仪、闪烁计数器、放射性探测仪器、核磁共振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等。

仪器管理是核医学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本制度旨在规范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等方面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核医学科仪器安全有效运行。

二、仪器管理
1. 仪器库房管理
(1)仪器库房要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保管好所有仪器设备。

(2)仪器出借前应进行清点,记录借用人姓名、仪器名称、借出时间等信息。

(3)每月对仪器进行一次全盘点,确保仪器设备的完整性。

2. 仪器设备清洁与维护
(1)仪器运行前后要进行外部清洁和消毒。

清洁时应使用无纺布和专用清洁剂,避免水或其他溶剂接触到仪器。

(2)仪器保养时应注意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换零部件,如有异常应立即上报技术人员。

3. 仪器设备安全
(1)仪器设备安装完成后,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仪器设备运行时,应设置专人进行监控,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人身安全。

三、仪器操作规范
1. 操作权限管理
(1)根据不同的职责和技能,对核医学科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划分,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2)对于掌握不同仪器操作权限的人员,要建立档案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2. 仪器开机操作
(1)仪器开机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及附属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并报告。

(2)仪器开机时,要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操作正确。

3. 仪器运行操作
(1)操作人员在进行仪器运行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

(2)操作人员在进行仪器运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仪器保养
1. 定期保养
(1)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标准化程序,制定定期保养计划。

(2)定期保养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日常保养
(1)仪器日常使用后,应进行外部清洁和消毒。

(2)定期清理仪器附件、线路等部件,确保设备的散热和通风良好。

3. 预防性保养
(1)在仪器运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的异常声音、机械不良等情况,及时排除。

(2)定期更换易损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仪器保养后,要对保养情况进行记录,以备查阅。

五、仪器维修
1. 维修申请和报告
(1)对于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

(2)维修申请书上应详细记录设备故障的具体情况和发生时间。

2. 维修保养合同
(1)与仪器供应商签订维修保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维修保养合同应包括保养周期、保修范围、费用及付款方式等内容。

3. 维修保养记录
(1)每次维修保养后,要填写维修保养记录,记录维修的详细情况、维修时间和费用。

(2)对于重要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以上。

六、总结
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制度是核医学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本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有助于提高核医学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